第69章 端午节

林家二房众人搬入新宅之后,孙氏等人在次日上午便离开归家了,即使李氏百般的挽留,孙氏还是没有同意留下住上几天。

孙氏觉得,现在大闺女的事儿已经差不多可以落幕,以后也不用她操什么心了,现在她得赶紧为小儿子的婚姻问题操操心了,李二虎娶媳妇的事儿可一直都是她心头第一件放不下的大事儿咧……

李氏虽说心里有些遗憾,但是她作为孙氏的亲闺女,自然早就明白看透她娘的心思,所以母女二人约定,日后二虎的事情办成必须要到闺女这边住上几日才可。

孙氏走后,林家二房众人便开始着手商量和落实大郎两兄弟上学堂的事了。

因为,林家祖上几几辈辈都没出过啥念书人,所以对于读书这样一件事儿,众人都是两眼抓瞎,不知从何下手的。

最后,还是林小桥提议带着林二牛他们去镇上云来酒楼找了周掌柜帮忙,他们才不至于如此盲目。

最终,大朗二郎两兄弟便选了镇上一个口碑较好的夫子——人称段夫子的入学,他开设的学堂是专门设来给那些还不曾读过书的孩子启蒙的。

而且林小桥听说,这个段夫子为人并不死板,教学方式较为生动有趣,在他的学堂念书的孩子,几乎没有出现过啥子厌学儿的现象。

段夫子这一点是林小桥颇为满意的,毕竟她不希望自个儿的哥哥被教成老古董,老学究,而且启蒙教育是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关键阶段,若这个阶段,孩子出现了厌学的情绪,对于以后的读书心态是有很大的影响了。

段夫子所开设的学堂,每隔五天就有一次休沐,每次放假一天,林小桥认为这样安排,对于刚读书的孩子来说是较为合理的,没有把孩子逼的太紧,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从此,大郎二郎两兄弟便踏上了他们的读书之旅……

在这期间,李氏也动作迅速,在集市上抓了二十几只小鸡仔,又抓了两头猪。李氏这样做,并不是想着用它们来挣钱儿,只是想着养大了,可以多给孩子们补补,似乎想把之前十多年来林小桥兄妹四人没有吃得上的东西,现在都让他们吃上。

就这样,每天家长里短,很快便到了端午节,这也是林小桥重生以来过的第一个节日。对于李氏来说,这也是他们分家以后过的第一个节日,因此她显得尤为重视,早在几日前她便开始着手准备起来了。

看着全家人积极的备节,林小桥的热情也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她主动的帮着李氏准备粽叶,泡上糯米。

李氏想到以前在林家老宅的时候,每回过端午节,周氏总是扣扣索索,全家大大小小十七口人,总共只让她们包上三十个粽子,这么点儿粽子,连送礼都没够,更别提给孩子们吃了。

所以,林家老宅每年端午节裹的粽子,只有林老爷子和周氏可以吃上两个,要是运气好的话,林娇和大房的长孙林山也能排上一个。

每每到了这个时候,二房的兄妹四人看着粽子都很是眼馋,只不过李氏知道他们即使再馋,也个个都很懂事的,从来都不会吵闹着问她要,想到这些,李氏便忍不住的心酸想要落泪。

所以,这回,李氏一次性的泡上了十斤的糯米,准备多包些粽子,想让孩子们过过嘴瘾儿,吃上个够。

林小桥发现李氏好像并未准备啥子馅料儿,想想也是,在这贫困的小山村里,家家户户平日里头连干饭都不咋舍得吃。

因为,过节才会包上些粽子,算是应应过节的气氛,给孩子尝尝鲜,过过嘴瘾儿,有香香的糯米儿粽子吃,已是十分难得,他们才不会计较粽子里头要包啥子馅料。

所以,李氏开始也是想着遵循一贯的传统,并未想过要在粽子里头包上啥子馅料,打算全都包上光米粽子。

但是,林小桥是个地地道道的穿越人士,又曾经是个地地道道的吃货儿,她咋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儿发生咧。

于是,在她的强烈要求之下,李氏只得买上二斤猪肉,照着闺女的指示腌好,准备包上啥子鲜肉粽子。

林二牛也被指派着去镇上买上些红枣,咸鸡蛋,红豆。林小桥一一把它们处理妥当儿,便等着把它们当成馅料儿包进粽子里头,到时候便能吃到香香的各式馅料粽子了。

五月初五,大郎两兄弟今日也放假一天,四兄妹都早早的起床了。

林二牛依照习俗儿,在林家的大门口挂上了艾草,菖蒲。艾草,是一种可以用来治病的草药,把它挂在门口,代表着招百福之意,可以使一家人都能身体健康。

宗憻的《荆楚岁时记》中便有相关的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而菖蒲,则象征驱除不详的宝剑,将其插于门口,取其辟邪之意。

李氏也给他们兄妹四人每人都挂上早已绣好的香囊,香囊里头装着些驱虫的雄黄粉,驱邪的灵符和铜钱。

四人的手腕上也一一缠上了五彩丝线,亦是取其辟邪,身体健康之意。

除此之外,李氏还在林小桥姐妹二人的额头之上,以指蘸上雄黄酒,画上了“王”字,据说此举之意,是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的额纹以镇邪。

林小桥初始还觉得十分新鲜有趣儿,可是后来经不住两个哥哥时不时的打趣儿,便想把它擦掉。

可是,李氏却坚持不肯,林小桥看着两个哥哥取笑打趣她们的模样,硬是缠着李氏也给大郎两兄弟画上。

看着两个哥哥额上被强行画上的“王”字,再配上两人面上一脸无奈的表情,林小桥也觉得这模样甚为滑稽,于是便拉上林小溪对着他们也是好一通取笑,这才作罢。

做完这一切,接下来便要开始准备端午节的重头戏,包粽子了。

一家六口人都齐齐聚在厨房里头,各忙各的,准备帮着李氏把过节的粽子给包上。

林小桥像个小指挥似的,这儿看看,那儿瞧瞧,最后也学着李氏包了几个粽子,可是她人小手小,包起来十分的不方便。

虽然,这几个粽子包的模样儿不咋地,但是林小桥却是十分会给自个儿捧场,硬是叫着林二牛把她包好的粽子单独放在一块儿,一再的强调着,粽子全都煮好之后,她要自个儿吃。

李氏看着她那较劲儿的小模样,既是无奈又是好笑,旁人也是坐在一边笑的直不起腰来。

大约过了一个多时辰,香喷喷,热腾腾的各色馅料粽子都冒着热气的出锅啦,林小桥看了看她自个儿包的粽子,多数都已松开,粽叶里头的糯米都漏了出来,那模样简直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她看着这些面目全非的粽子,只得对着众人感叹一声“人无完人”啊,惹得众人又是一阵儿笑话,不过她也不是十分在意,连送他们几个白眼儿。

然后,就抛开那些自个儿包的卖相实在不咋地的粽子,迫不及待的去尝尝旁人包的,自个儿强烈要求加了馅料的粽子。

林二牛给她捡了一个,利索的剥开粽叶,一股儿清香扑鼻,闻着味儿,这好似是个咸肉粽子,咬上一口,满嘴喷香,林小桥几口便把一个粽子吞下了肚儿,味道儿真是不错。

林小溪则是吃上了一个咸鸡蛋黄的粽子,看她陶醉的那样儿,可见也是十分美味儿的。

而大郎却吃到了一个里头包着红枣的粽子,虽说味儿也好,可是他更想尝尝那咸肉粽子,于是几口吞下肚子,便去奋斗第二个粽子了。

二郎则跟林小桥一样,第一个就吃上了包着咸肉的粽子,看他吃的很是享受的模样,不用说,也是对这粽子很是满意了。

最后,这些加了馅料的粽子,得到众人的一致好评,尤其是那咸肉粽和蛋黄粽,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

瞧着林小桥面上掩饰不住的得意之色,大郎兄弟俩很是给面子的,连连赞叹林小桥太会吃,居然能想到在粽子里头加上那么多的馅料。

于是,李氏大手一挥,承诺众人,既然大家都爱这么吃,那么以后每年端午节的粽子都这么包了。

李氏夫妻二人,看着面前的四个儿女,香喷喷的吃着粽子,一脸儿满足的模样,心里头也是被幸福和满足填的满满的。

所有的粽子煮好之后,李氏便开始收拾送人的节礼,首先便是李氏娘家,其后便是镇上云来酒楼周掌柜那里也要送上一些,毕竟上回大郎两兄弟读书的事儿,要是没有他的帮忙,也不会那么顺利,李氏夫妻二人对他都是心存感激的。

这两份节礼,李氏都是准备了五斤猪肉,加上各色馅料粽子二十个,另外各有一包镇上糕点铺子买的糕点,虽然对于周掌柜那样的人物来说,礼显得比较轻,但是这毕竟也是个心意。

至于林家老宅那头,李氏并没有送上他们亲手包的粽子,而是早在昨儿个,就让大郎送了两斤糯米和几尺棉布儿过去林家大房,这些东西也足以够让两个老人过节用了。

后来,李氏看着包的数量委实很多的粽子,想了想,便拿了个小篮子,在里头装了十个红豆和红枣的粽子,让林二牛提到里正家里。

里正一家自然十分高兴,尤其是里正的婆娘,也从自家包的粽子里头拿了六个粽子,让林二牛提回来,给林小桥兄妹几人尝尝味儿。

吃了两个粽子之后,林小桥便有些饱了,便不肯再吃,准备留着肚子吃中午的那一顿大餐。

林小桥看着李氏不停的收拾着那些出了锅的粽子,便建议她是否送些粽子给他们的邻居,这样也好打好四邻关系不是?

李氏听了,觉得十分有理,暗叫自个儿疏忽了,便也收拾了十个粽子让林小桥提着送给他们隔壁的一户人家。

------题外话------

花花,花花……

第173章 母女温情第119章 镇上买宅子第127章 出谋划策为生意第51章 大伯母的嫉妒第131章 成亲趣事第2章 现实与矛盾第51章 大伯母的嫉妒第85章 小桥定亲第158章 陆浩杰第179章 定亲事第46章 周氏的驱逐(上)第95章 林娇的变化第180章 内宅社交第19章 林家晚餐第110章 一家人的新年目标第24章 孙氏的烦恼第195章 嫁第201章 重逢后的母女叙话第113章 秦业帮忙第81章 馓子销路打开,李二虎离家出走第13章 母女第43章 喜悦第147章 平淡中的忙碌第106章 痛打林苗第141章 收芥菜第117章 熟人来访第48章 钱用来干嘛?第124章 开块菜地第133章 夫妻小吵第71章 买田地第208章 叙旧第184章 洗三儿第26章 镇上考察第33章 全福菜第183章 安哥儿第83章 陈文学婚事的选择第110章 一家人的新年目标第58章 刘氏出场第82章 替二虎解围,学文中案首第196章 离第67章 林家二房盖新宅第62章 分家事落第6章 温馨第29章 水煮板栗第30章 夜议卖板栗第24章 孙氏的烦恼第95章 林娇的变化第192章 成亲前的筹备第132章 琐事第202章 郑老太爷的悔恨第209章 耍乐第15章 大伯母刘氏第102章 糟心的事儿家家都有第211章 前程定,议亲事第146章 买人第214章 归家第100章 小姨要来了第54章 闹大发了第141章 收芥菜第210章 秦业的伤痛第81章 馓子销路打开,李二虎离家出走第8章 闹剧后续第60章 “孽种”之说第211章 前程定,议亲事第23章 暂住姥姥家第147章 平淡中的忙碌第63章 认罪书第47章 周氏的驱逐(下)第12章 姐妹说分家第136章 想把铺子开到省城去第178章 出手教训第121章 云禅寺拜佛第181章 二人回京第80章 刘氏被逼无门,踏上歧路第85章 小桥定亲第215章 归家琐事第170章 喜事连连第170章 喜事连连第202章 郑老太爷的悔恨第109章 再离别第174章 归来第138章 省城再相聚第21章 二房夜话下七十五章 刘氏上门下第113章 秦业帮忙第15章 大伯母刘氏第54章 闹大发了第90章 腊八节第160章 春去夏来第82章 替二虎解围,学文中案首第187章 欢喜过大年第7章 姐妹夜话第208章 叙旧第40章 秦业第6章 温馨第208章 叙旧第182章 李氏生产第177章 荷叶的委屈第47章 周氏的驱逐(下)第134章 兄弟二人赴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