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朝鲜行省

光绪十二年,西历1886年8月3号。

汉城

这是包俞接到陈冬生命令后的第二天,在昨天,一接到陈冬生的命令后,包俞迅速的按照陈冬生指示。对驻扎在汉城的第六师第一团以及第三军警卫营下达了命令。

在包俞下的命令,立刻戒严汉城,禁制所有除了东北军以外的人活动。而包俞就在当晚上就整理好了关于汉城的那些富贵人家以及朝鲜政府的一些资产资料。

同时,也把陈冬生的命令发给了其他第六师的两个团,以及在平壤的丹东守备队。至于第四师,他们现在还有更加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攻打仁川。

第二天,包俞亲自带队,带了第三军警卫营前往汉城景福宫。而那自从东北军攻进汉城后,朝鲜国王等众多朝鲜大臣以及朝鲜的王室成员就被包俞全部集中到景福宫软禁起来。

虽然在没有陈冬生的命令下,包俞也没有对他们采取过激的措施,并且还供应了饮食等。

但是当包俞带着一大票的警卫人员去见他们的时候,出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一群披头散发,面色呈现菜色的人。如果不是身上的衣服还穿着他们的华服的话,包俞就要以为自己见到的是一群乞丐了。

包俞直接在景福宫前面的大片空地上就直接开始宣读陈冬生的指令。甚至连看他们一眼都没有。

陈冬生的指令很简单,那就是废除朝鲜国王,成立属于东北的朝鲜行省。当然,包俞也没有说就直接简单的说了出来。

宣读的而是包俞的军师,也就是第三军参谋长昨晚连夜编写的一份很拗口的古文。在对着念了一大通后,包俞终于说道:“奉东北王令:今撤销朝鲜国王,废除前朝鲜李氏政府,成立朝鲜行省。并着令原朝鲜王室所有直属成员以及大臣前往东北安老。”

读完后,包俞就开始把名单交给下面的军官,而警卫营就马上窜出了几十个虎贲之士往那原朝鲜王室以及官员中间。开始按照名单一个个地拉出来。

而这个时候,朝鲜国王高宗李熙已经全身软到滩在地上,而在他身旁的闵妃此时目瞪口呆看着前面高台上的包俞,眼神中已经全无生色。林雷

她挪动了下,极力的想要扶起高宗李熙,可是却怎么也扶不起来,随后,更是两人一起瘫坐在地上。

朝鲜国王高宗李熙自从同治二年,也就是1863年即位以来,直到现在。可以说一生中活的及其悲哀。

政权之初长期把握在他的生父兴宣大院君李应手中,而作为朝鲜保守势力的兴宣大院君李应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了朝鲜错过了发展的机会。

而后等他亲政之后。他依旧没有任何的权利,朝鲜中兴宣大院君李应地保守集团和闵妃的外戚集团长期处于争斗中,一直到前两年地动乱中,闵妃集团才彻底掌握权利。而高宗李熙同样没有丝毫权利。

一直到东北军攻下汉城。软禁他为止,可以说高宗这悲哀的一生中,虽然是贵为朝鲜国王。但是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一个国王应该得到的权利。

而现在更是沦为了王国之君。让已经传了近五百的朝鲜李氏王朝从他手中彻底败亡。

朝鲜以至于沦为这样地地步,很大一方面就是因为高宗地软弱无能,从即位开始,就没有掌握住权利。而朝鲜在众多的大国的威胁下还在进行不断的内部政治斗争。这可以说是朝鲜亡国的根本原因。

而在陈冬生看来,这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因为自己来到了这个世界。因为在历史中,满清虽然控制朝鲜。但是没有亡朝鲜的国,而日本的话,彻底亡朝鲜国也是要几十年以后。至于现在朝鲜就成为了历史的名词。实在是因为陈冬生地一手为之。

包俞看着下面那些哭哭闹闹的人,心中也有些波动,但是。胜者为王。虽然和东北军打仗的不是朝鲜军队,但是。谁让他们招惹了司令。让司令下这么一个命令。

包俞没有继续停留,而是先走了,因为没有必要继续留在这里,现在这些人已经失去了他们的价值。他们剩下的命运就是在东北在软禁中度过余生。如果那天陈冬生心情好了,说不定就会放过他们,但是,那个时候,他们将会变得和普通人一样。没有任何不同。

包俞出了景福宫后,转身看了看这个仿照中国所建地宫殿,虽然说不上豪华堂皇,但是作为一个皇宫。这样地一个宫殿还是不错的。

“也许,这以后会变成司令地行宫。”包俞看了后,心中暗想。

在包俞看来,陈冬生当皇帝已经是铁板钉钉,已经是事实了。毕竟,现在在东北中,陈冬生可以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皇帝,比现在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帝王都拥有更大的权利。至于光绪,还有这个朝鲜国王,那是根本就不能相比的。

离开之前,包俞下了让警卫营把景福宫里面的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搬走,特别是库存金银。

而后,包俞就回去了第三军的指挥部。等待着派遣出去部队的报告。

一直到下午,派出去的部队的负责人已经陆陆续续回来报告汉城内的东北军行动一直持续了三天。

在这三天里,包俞手下的这一个团外加一个警卫营把汉城可以说翻了过来,通过各种手段,地方搜刮到了大量的财务。

这些财务包括朝鲜官府的国库银子和其他地方的银子。还有大量的金银制品。还有大量的工艺品,甚至,还把朝鲜国库的那大量的制钱也搬空了。

而那些粮食,布匹等必要的生活物资,就没有动,毕竟这些都不值钱,何况,人少地多的东北并不缺粮食。

为了把这些连包俞自己都无法估量的财务安全的运回东北盛京,包俞并没有立刻运送。而是要等仁川战役结束后,在来运送这些财务。毕竟,那些财务实在太多。

要知道,东北军搜刮财务的时候,并不限于原朝鲜官府,而是包括了所有的朝鲜人,可以说,基本上汉城内的稍微有点钱的人家,都被东北军士兵光顾过。

这一情况,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汉城内的金银制品大量短缺,后来,为了面对这一情况,东北开始掌握生活的必须物资,采取按人发放,以物换物的方式,来稳定朝鲜人的日常生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东北军政府打开朝鲜之后,并在朝鲜发行纸币才有所好转。

而包俞等着仁川战役要结束的时候。

在仁川。

第四师正在和仁川海港的那八千多淮军展开激战,此时,带领第四师的是第四师的副师长,因为这个时候,包俞还兼任第四师的师长。但是,在日常作战中,因为包俞要统御全局,基本上,第四师都是由第四师的副师长郁天行来指挥的。

郁天行,这个最早向陈冬生投诚的清军高级军官,在投向陈冬生以前,就是清军的游击,而投向陈冬生后,在欧阳天手下的参谋部锻炼了一个月以后,就遇上了东北军的第一次大规模扩编,陈冬生就把他调入了第四师担任营长,后来,在朝鲜的作战中,连续立功,从升任团长,在到副师长,可以说是属于那种比较快的升迁速度了。毕竟,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就从一个营长升任到副师长。这个如果是说那种原本是番号为一到三的这三个师的营级军官调到其他新组建的师团中,就算是师长也不足为奇。

但是他却是在第四师,要知道,在包俞那谨慎的运兵下,第四师的伤亡一直都保持的非常低,营级以上的军官根本就没有阵亡过,而他郁天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直靠着卓越的军工,一路高升,知道副师长的位置,而且还不是说调任其他新组建的师团,而还是在第四师。

这不能说是一个让人惊讶的事实。

要知道,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中,团级以上的军官基本都没有动过,对于他们来说,就算让他们去当一个新组建的师的师长也不换。所以,这就造成了新组建的师团中,很多的师长和团长都是那三个师中的高级军官中副职人员。一般都是副团长一下的军官。

当然,在第三师中,发生过了叛乱后,高层军官基本都没有了,但是,也没有说从下面提升很多,大多数都是从第一师,第二师抽调过来的军官。

可以说,在作为主力师团使用的这四个师中,要想在原部队升职,可以说困难重重。

第15章 科举选拨第32章 呼声第11章 合击第13章 旧时代逝第46章 世界大战(上)第19章 淮军的炮火第14章 新时代始第26章 德国的合作第14章 认父第53章 慈禧和光绪第14章 夜战第53章 慈禧和光绪第36章 日军的战败第40章 骑兵第48章 袁世凯的选择第43章 战初第28章 钱这东西第32章 雪…女人第28章 帝国海军第94章 确定战略第6章 诱攻干涉军第1章 被包围第48章 冒牌手榴弹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吗第7章 俄军的绝境第74章 当今之势第80章 朝鲜局势第22章 大战第35章 银子有多重第44章 郭雪第45章 躲避尴尬第41章 别无选择第39章 第五军-钟佩第24章 山雨欲来第5章 天亡我也第52章 慈禧的下落第3章 是威胁还是机会第四十七章第28章 帝国海军第44章 锦州危急第40章 帝国近卫军第21章 埋伏第12章 汝南之战第7章 汝南之战第86章 朝鲜行省第33章 贪污第65章 下一步计划第21章 战后第58章 炮兵第58章 炮兵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吗第22章 大战第86章 朝鲜行省第19章 熊本师团第22章 帝国的未来第18章 盛京防御战第36章 国书四点第31章 工商条例第5章 进攻两江第24章 帝国大开发计划第48章 冒牌手榴弹第5章 天亡我也第23章 帝国土地法令第41章 别无选择第6章 牛角山第14章 满清新军第23章 沈家第42章 最重要的两件事第49章 袁金城的决定第16章 帝国外交第60章 战后第40章 骑兵第3章 三河镇第50章 潘盛安的选择第52章 援军到来第45章 大战来了第93章 宁古塔危机第28章 登台讲课第48章 刘铭传第38章 列强的干涉第64章 春宵一刻,值?第14章 新时代始第87章 仁川之战第44章 淮军一代名将第57章 第三师-梅森虎第94章 确定战略第88章 仁川之战续第3章 和德国的条约第23章 马克沁机枪成型第45章 西逃第34章 为什么会败?第43章 迫击炮第10章 汝南之战(续三)第37章 混乱的攻城战第72章 法律第62章 宁予友邦,不予家奴第93章 宁古塔危机第29章 换点口味第33章 朝鲜第18章 和日军的第一次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