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金泉

其实,在陈冬生的想法中,不单要给这些地方守备旅换装,而且还打算把这些守备旅中升级为主力师团。

如果选用这些地方守备旅直接升级为主力师团的话,那么东北军扩军的步伐将会加快很多,因为在东北军的扩军招收士兵的体系当中。那些新招的士兵在经过了一个月到两个月不等的新兵训练以后,除了主力师团需要大量补充兵力的时候会直接调到主力师团外,大部分都是调到地方守备旅的。

而主力师团的日常兵力补充则是从地方守备旅中抽调,这样一来,这些地方守备旅就可以说变成了那些主力师团的后备兵力补充基地。也可以相对的说,经过地方守备旅服役的东北军士兵基本上就已经可以成为东北军主力师团的合格士兵。

这样的一个条件也让陈冬生对于那这些地方守备旅升级为主力师团保有很大的希望。

而已经换装好的丹东地方守备旅将和第六师一起护卫朝鲜的安全。这样在朝鲜,东北军的兵力就已经达到了近三万人。至于还有一些朝鲜的警备队,则是完全排除在外,因为这些朝鲜本地的警备队是包俞为了更加好的控制朝鲜,而选用的本地朝鲜人,用东北军的军官带领的纯粹地方警备队。战斗力的话,让他们面对朝鲜的普通老百姓还可以,如果让他们去打仗的话,估计还没有开打就已经跑掉大半。

在朝鲜汉城。

包俞脸色平静的听着军参谋的报告:“根据刚刚探子地回报,已经从釜山登陆的共近两万人的日军已经离开釜山,现在他们的位置在大丘一带。并且,我军还没有在其他地方发现有日军登陆。

现在我军第六师的两个团已经在昨夜离开了汉城,前往南朝鲜,而且按照你的命令,已经给平壤的丹东守备旅送去了命令,他们将会抽调一个团的兵力南下增援我第六师。

还有,今天总指挥已经发来电令,盛京守备旅已经南下,他们将会前往丹东已经北朝鲜地区。以防日军从这个地区登陆,并且,总司令亲自下令,这支盛京守备旅将暂时划归我第三军下属。”

包俞听完了话后,继续问道:“那探子也没有探到日军的实力,他们地装备如何!”

“通过粗略的预计。这股近两万人的日军是日本的熊本师团,这师团是日军中的常备师团,根据日本人自己说的,熊本师团地战斗力仅次于他们的近卫师团,而且他们的编制是按照洋人普鲁士的编制,这一点。和满清朝廷新组建的警卫新军的同一个编制模式。

但是,通过我们地探子回报,他们的装备很差,和我军根本没有办法相比,就连那淮军他们也是拍马都赶不上。熊本师团中的枪支的话。只有少数的是连发快枪,而有半数是后装枪,其他地还是前装线膛枪等武器,至于火炮,他们地火炮都是那种老旧的臼炮,连钢炮都没有几门。相对于我军来说。他们的重火力可以忽略不计。”

“呵呵。看来这倭寇真不知道天高地厚啊,只有两万这样的军队。他们能在朝鲜掀起什么样的花浪!”包俞站了起来,随即命令道:“传我命令,让现在在平壤的丹东守备旅地剩余一个团也南下,把平壤地防备暂时交给警备队,盛京守备旅加快新军速度,除留下一部守卫丹东外,分出一个团前往平壤,接替平壤的守备。让仁川港地守备部队严令警戒。”

“是!”

在南朝鲜的大田PS:因为我找不到古朝鲜的地图,所以,在朝鲜中出现的地名都是以现代的地名为主。

大田,是南朝鲜内陆的一个普通小镇,镇上的全部人口加起来都不到三千人,平时都是极为平静,并没有外人来,也没有人出去。

在这个时代的朝鲜人当中,并没有多少人能够睁开眼睛看世界,当日本维新和中国开始洋务的时候,朝鲜却还在内乱争夺中。

但是,当东北军把淮军从朝鲜赶走了,成立了朝鲜行省的时候,这朝鲜可以说变化很大。但是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这变化对于东北来说是好的,但是对于朝鲜人来说,这可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在东北军彻底控制朝鲜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搜刮了朝鲜全境的财物,包括了一切的金银制品,而后,现在的盛京的商业部也在考虑着怎么用最小的代价从朝鲜赚取最大的利益。现在盛京中,为朝鲜专门准备的商团已经开始筹备,不久的将来,东北的大大小小的商人们将在朝鲜挖出朝鲜人最后的利益。

尽管这样,这对于出于朝鲜内陆的大田来说,在搜刮金银财物的东北军走了后,就显得平静多了,但是,这平静现在的时候却已经消失。

就在作夜,大田突然来了许多的东北军,一夜间,平静的镇子就变得不在平静。许多朝鲜人在关上了自家的大门后,从窗户边,门缝里忐忑不安的打量着这支让他们畏惧的军队。

来到这大田的东北军就是从汉城南下的第六师的第一团和第二团,这两个团一共上万人的部队一下子就把这小小的大田给挤得水泄不通。

而这镇子上可以说最好的一座宅子,镇上的最有钱地主的住宅——三重院的宅子也被东北军临时征用了。当然东北军也并没有为难这家住宅的那个朝鲜主人,把他们一家赶到了后院住后,就把后院和前院彻底分了开来。

在有着重兵把守的第六师临时指挥部里面,第六师师长宣海湖和第六师的这两个团的高级军官们汇集一堂,而且,他们围坐的桌上,放着一份朝鲜地图。

“诸位,现在我军已经顺利达到了大田,而探子回报,日军,也将快要赶到大丘。下面,各位各抒己见!”宣海胡说了后,就做了下来,在东北军的传统中,在重要的军事会议上,基本上每个人都要提出自己的意见。

虽然最后做出决定的是上级主官,但是下面的军官也有提出自己意见的权利。

在这次领军出战中,因为第六师要负责整个南朝鲜的防务,并且,其中还有汉城和仁川这两个重要的城市,所以,第六师也只能一分几用,除了这次出战的第一团和第二团外,第三团和第三军的军属警卫营和骑兵营都驻扎在汉城以及仁川周边。

先说话的是第六师的参谋长项余,这个和楚汉时期的项羽同音的项余用他那略带尖声的语调说道:“师座,现在日军估计在明天就可以到达大丘,而诸位请看,在我军和日军的距离当中,并且,在大丘和汉城之间的距离当中,有着俗离山的阻挡,大部队的话,必须绕过这俗离山,或从西,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大田北上,又或是绕向东边,从闻庆经忠州一路北上。而不管日军要从那个方向北上,他们都必须经过这里。”

项余指着地图说道:“金泉”

“金泉,位于俗离山南下,而且,它是经往大田,和闻庆的必经之路,而在金泉两边,并没有合适的官道让大部队前行。”

项余说到这里的时候,在做的各位军官基本上都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第一团团长站起来道:“项参谋长的意思是说,我军和日军的胜败关键就在于金泉是不是?”

“对,按照目前的形势的话,得金泉生,失金泉死,虽然对于我们来说,失去金泉也不一定死,因为我们还可以快速回援阴城或是城南一带。但是,这样的话,对于我军来说是相当麻烦的一件事情。我想,各位相比也不想找到军长或是总司令的训斥,而这一生都没有希望登上将官吧!”

项余的话说的很重,而且说的也很直白,在东北军中,对于失败者是从来都没有给予第二次的机会的。就算的东北军的老将领,东北军中的仅存四位少将中的梅胜虎,也因为在锦州大战中的失败,使得了第三师遭受了重创差点成建制覆灭,而被陈冬生冷落至今。现在的梅森虎只能在东北军中新开办的军官速成学院中担任教员。至于什么时候才能够重新拿回到战场上,谁也说不清楚。

第15章 守备旅换装第40章 武器和设备第11章 长春之战第11章 官军来缴第49章 林家村之战第1章 成了土匪第33章 朝鲜第25章 金融危机第61章 要投降吗第52章 慈禧的下落第34章 为什么会败?第48章 冒牌手榴弹第39章 韩章回来了第44章 战争已经无法避免第15章 守备旅换装第7章 我发财了第71章 玩具第47章 世界大战(下)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吗第10章 战始第36章 日军的战败第64章 筹备第57章 第三师-梅森虎第7章 危机第17章 情况危急第40章 西狩第32章 雪…女人第54章 亲临前线第49章 林家村之战第44章 战争已经无法避免第4章 包围第85章 朝鲜—劫掠第10章 汝南之战(续三)第43章 战初第38章 迟来的消息第22章 大战第33章 贪污第29章 飞龙一号第52章 援军到来第4章 整编的麻烦第12章 汝南之战第37章 混乱的攻城战第24章 山雨欲来第32章 呼声第49章 袁金城的决定第37章 混乱的攻城战第55章 两个计划第31章 秋易白第72章 法律第12章 全营进攻第17章 金泉阻击战第45章 躲避尴尬第31章 秋易白第31章 是非对错第12章 全营进攻第45章 西逃第38章 列强的干涉第9章 穿越一族?第94章 确定战略第24章 帝国大开发计划第39章 清廷的反应第5章 天亡我也第3章 三河镇第14章 夜战第22章 钱这东西第24章 第四次扩编第7章 俄军的绝境第42章 四个人的事第71章 玩具第43章 立储第53章 慈禧和光绪第27章 东北军事学员第13章 日军的登陆第3章 整编计划第53章 慈禧和光绪第2章 第二军回援第18章 大战前夕第7章 危机第36章 日军的战败第29章 换点口味第7章 俄军的绝境第23章 帝国土地法令第2章 第二军回援第76章 强硬的态度第16章 金泉第64章 春宵一刻,值?第21章 埋伏第25章 面临的问题第39章 清廷的反应第10章 琴声第26章 造危机来打劫第62章 宁予友邦,不予家奴第86章 朝鲜行省第14章 夜战第93章 宁古塔危机第39章 韩章回来了第38章 列强的干涉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