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日军的战败

就在包俞等着后面那增援而来的日军三个师团的时候,日军的那三个师团也没有辜负包俞的期待和陈冬生的重望。顺利的登上了釜山,站到了朝鲜的土地上。

等到那增援而来的三个日军师团登陆后的消息后,陈冬生给予包俞的指示就是尽量打击。因为陈冬生已经知道,如果日本失去了六个主力师团的主力部队,没有几年的功夫是恢复不了以前的战斗力的。而那个时候的日本,面对越来越强大的东北,就根本不值得一提了。

如果说陈冬生是这样想的话,那么,包俞就是这么做的。

在日军的那三个师团登陆后,东北军已经在朝鲜集中了第四师,第六师,第十师(前丹东守备旅)三个主力师团,另外还有从东北重新招募的数千的警备队。一共超过了五万余的东北军主力师团,对上这三个师团的日军,而且还是装备落后人数不到六万的日军。只要不是前线的指挥官犯了极大的错误,这场战争的结局陈冬生是已经预见到了。

当下陈冬生也就没有了担心,除了一开始的时候发了一道让包俞尽快把那日军消灭掉的命令后,也就没有发过指令过去。任由包俞一个人带着五万多的东北军主力部队在朝鲜折腾。

而包俞也的确不负陈冬生的重望,虽然面对淮军的时候,包俞有点胆小,但是,面对上日军,尤其已经被自己曾经干掉过三个师团的日军。包俞可以说是自信满满。

刚消灭那被围困日久的两个日军师团,东北军的第三军的三个师团,就分成两路南下。因为日军的登陆方向还是在釜山一带。

说道釜山,这个港口城市可以说已经被日军占据了多时,自从半年前日军插足朝鲜半岛以来,釜山就一直作为日军在朝鲜的大本营。各种的弹药,粮食补给都是通过釜山运送的。

所以,相对地,因为釜山具备了良好的条件,也让日军前后三次的登陆都选择了釜山,这样的日军登陆方式也就放弃了从更加有着良好战略布局的仁川。

这也是包俞一直没有攻打釜山的重要原因,即使是在日军最为困难的时候,包俞都没有动过要打釜山的念头,为的就是给日军一个希望,而不是乱七八糟的选择地方登陆……给自己造成不必要地麻烦。

日军刚刚登陆釜山不久,补给完毕后,就马不停蹄的北上,准备救援那被围困的两个日军师团。可是。日军不知道的是,等他们登陆后不到一天地时间里,把被围困的两个日军师团就彻底完蛋了。甚至连一个点渣都没有留下。全部让包俞啃了个干净。

所以,当三天后。东北军的第三军的东路军中地第四师就遇上了大部队的日军部队,并发生了大规模的交火。

一开始,还只是第四师地其中一个营地先头部队和日军的一个联队的先头部队发生交火。当第四师的这个营发现这支日军的时候。二话没说。立马就开始了攻击,并且向师部报信。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第四师的这个营地突袭并没有取得很好地效果,因为,这第四师的这个营只是一个普通地营级编制,人数只有一千人左右。而他们遇上的这个日军联队却是一个加强联队。人数整整超过了四千人。并且还配备了相对数量的火炮。

好在,第四师的这个营选择的是伏击。从一开始就占据了主动,加上,东北军的装备实在比日军好太多,尤其是轻武器上面。

每次当日军想要发起反冲锋的时候,东北军的这个营都是先用迫击炮轰一阵,然后是用枪打,由于东北军的第四师属于较早期的主力师团,装备的枪支已经基本属于一八八六式步枪,这种枪支在日军面前,无疑就是死神。

基本上,日军还没有冲过来,就被迫击炮和子弹给消灭了大半,而剩下的不是转头就跑而是继续向前冲的话,等待他们的就是已经经过改良的正规手榴弹。

这样的远,中,近火力的打击下,日军的反击就显得毫无作用。而一时间,因为人数相差的实在太大,毕竟有着一比五的差别,何况,这个连队的日军也是属于日军中的精锐了,所以,战局就僵持了下来。双方都是派了报信的骑兵去请求增援。

而第四师的郁天行可是不是一个好鸟,当听到了自己的部队已经跟日军交上火的时候,也顾不上先前的包俞的吩咐,给军队派去了通信兵后,就亲自带着第四师的主力部队向第四师的那个营的方向集中。

不用半天的时间,第四师就已经赶到了交战的战场,而这个时候,那个第四师的营却已经是快要崩溃了。

因为日军的主力部队就在前头部队不远的地方,当双方的交战枪声一起的时候,日军的指挥官就意识到,发现了东北军部队,于是,还没有等那个联队的日军的通信兵回报,日军就有着大量的增援部队赶到。

当这只有一千人的第四师的那个营面对上超过上万的日军的时候,日子就不太好过了。就算东北军的装备精良。但是大象也会数量超群的蚂蚁给咬死,何况,当初为了伏击方便,选择的阵地都不是太便于防御。

于是,当郁天行带着主力部队赶到的时候,那个营也就只剩下出气而没有进气的份了,一千多人的一个整编营,硬是给灭了超过七成,剩余的人员竟然只有不到三百人,而且还是人人带伤。这可以说是东北军和日军作战以来,伤亡最大的一次。

而最为关键的是,当郁天行想要找到那个傻蛋营长来好好的骂上一顿的时候,却被告诉,这个营里面,基本上已经没有了连级以上军官的存在了。全部都阵亡了。

“好!你们这些人,还不妄是条汉子!”

说罢!郁天行也不打算说什么追究责任,毕竟,如果真的要说责任的话,弄到最后还是到自己头上,因为,可是自己让这个营的先头部队快速前进,才使得这个营距离自己的主力距离过大,而导致增援不及时。

当郁天行的主力部队赶到的时候,日军也是发现了不妙,唯恐遭到更大的损失,也是准备防御起来。随即,在郁天行的极力克制下,第四师也没有立即开始进攻,而是构筑起阵地来。

随后的两天,第四师也和日军发生了一系列的交战,不过,规模都不大,郁天行是想着,等自己的两外两个师的援军到来后,再和日军手底下见个真章。要是自己不要命般的就凭借手中的一万七千多人的一个师,对于这五万多的日军,不要说进攻,就算的防守也是有点麻烦。

而后,接到了郁天行报信的包俞连夜带着西路军的第六师和第十师顺利赶到。

随后,不管是子弹横飞的声音,还是迫击炮的呼啸声,还是炸弹落在地上的轰隆隆的炮声,整整是响了三天两夜,而其中,还夹杂着大量的痛苦呻吟声。

战争的结果是不需要怀疑的。

在这场日军和东北军中的第三军的较量中,已经让陈冬生充分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东北军战斗力的强悍,也就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南下中原。

说起来,日军和东北军的这场战争,在当时来说,可以说是谁都没有得到什么明显的好处,先说东北军,陈冬生为了保持第三军在朝鲜的正常战斗力,源源不断的把盛京制造局的各种军火送往朝鲜。可以说,在朝鲜的第三军消耗的弹药占到了东北弹药产量的三分之一还有多。同时,东北军还为此付出了相当数量的伤亡。

而得到的呢,却只是陈冬生自己心中的那一个幻想,一个让日军在至少五年内都无法挑战自己的幻想。除了这个,就是得到了日军的大批装备,而这些装备中,也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后装枪有用,总数也就大约在三万支,其余的,基本上在陈冬生看来都是和垃圾无二的东西。除了给那些警备队使用,剩下的就是封存起来。其实,就算陈冬生想要大规模使用也是没有办法,因为东北的盛京制造局没有生产这些老旧步枪以及前装枪弹药的生产线。

而日军方面呢,可以说比较惨,一个国家的七个常备师团里,除了近卫师团外,其余的六个师团都永远的留在了朝鲜,而且是永远都不能回来了,因为陈冬生没有给包俞下达要俘虏的命令,所以,第三军手中也就没有抓到哪怕是一个的俘虏。

而更加让明治天皇气闷的是……

第5章 凌晨的进攻第16章 金泉第32章 战前准备第33章 贪污第40章 武器和设备第24章 人才那里有?第20章 反围剿第35章 人口问题第40章 武器和设备第28章 帝国海军第24章 帝国大开发计划第12章 大胜而归第10章 汝南之战(续三)第40章 西狩第42章 南下第20章 调情受苦第69章 温情第2章 平乱第59章 真相大白!第54章 亲临前线第59章 真相大白!第14章 满清新军第68章 危机四伏第9章 第四师的战报第45章 “海风计划”第10章 打秋风第12章 全营进攻第14章 新时代始第32章 呼声第33章 朝鲜第34章 为什么会败?第17章 金泉阻击战第56章 淮军新军的战斗力第14章 认父第四十七章第11章 官军来缴第54章 亲临前线第8章 俄军援军第53章 慈禧和光绪第16章 金泉第31章 秋易白第51章 进军金华镇第34章 抵达吉林第30章 感叹和流水线第85章 朝鲜—劫掠第21章 埋伏第36章 沵古第52章 慈禧的下落第33章 贪污第28章 帝国海军第3章 三河镇第85章 朝鲜—劫掠第9章 只胜勿败第16章 盛京的白色恐怖第41章 今年的冬天第40章 骑兵第78章 盛京学院第24章 山雨欲来第56章 李鸿章的烦恼第25章 面临的问题第25章 金融危机第84章 拿下汉城第6章 出发第22章 压俄制日第52章 援军到来第52章 援军到来第10章 打秋风第48章 俄国革命第44章 战争已经无法避免第74章 当今之势第28章 登台讲课第22章 大战第2章 很多人都烦第33章 贪污第90章 北洋水师第27章 给我吐出来吧第28章 帝国海军第9章 只胜勿败第89章 夜战——炮击第43章 迫击炮第4章 包围第43章 战初第40章 西狩第46章 疯狂第30章 装甲部队第4章 整编的麻烦第35章 人口问题第4章 包围第53章 慈禧和光绪第2章 第二军回援第34章 贪污的后果第87章 仁川之战第61章 要投降吗第7章 我发财了第6章 出发第66章 确定计划第50章 潘盛安的选择第13章 被抢了第26章 造危机来打劫第50章 禁卫新军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