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今年的冬天

慈禧低声的看着折子,口里面说着只有她自己才能听见的话:“是天要亡我大清还是要佑我大清啊!”

慈禧看的那份折子正式李鸿章递上来的。

上面说的是洋人各国已经准备支持朝廷平乱,不但说可以优惠提供各式武器,还说可以直接帮忙出兵。

当李鸿章接到了西方各国公使的联合通告的时候,李鸿章的汗珠都是齐刷刷的冒了出来,长久和洋人打交道的李鸿章很清楚洋人到底为什么要什么做。

无非就是为了利益。说简单一点,洋人要这么做就是为了得到更加多的利益。单就一点,如果朝廷的洋人的支持下击败了叛军的话,那么肯定事后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银子是肯定免不了的了,像其他的方面,估计也好不到那里去。然而,万一战事发展到朝廷没有能力控制局势的话,洋人就会亲自出兵,到时候,就不是说付银子这么简单。谁不知道洋人贪婪成性,一支洋人的部队登上了中国的土地,没有得到足够的好处,他们会轻易的离开吗?这真正是引狼驱虎,当真是凶险无比啊!

但是,万一洋人不支持朝廷的话,那么凭借着目前朝廷在山海关的那四十万大军,是万万抵挡不足叛军的十几万精锐的。就算是京师还有数万的禁卫新军,也是不可能的。而李鸿章新编的淮军新军,这个时候也还没有成军。人数也只有三四万,即使朝廷目前的全部兵力加起来,能不能抵挡地住叛军也还是一个问题。

至少,李鸿章没有这个自信,可以说,在整个大清当中,也就李鸿章对于东北军的实力了解的最为清楚了。毕竟,现在在山海关,淮军就是作为清军的主力部队和东北军交战。

而这洋人要支持,这也不是一件小事,所以,当李鸿章接到了八国公使的通告后,立马就给京城连夜送去了急报。

要这么做,还是要上面地主子来决定,他李鸿章,虽然手握数十万大军。但也不过一臣子而已。

就在李鸿章期待着京城的那两位主子可以给他一个明确的指示,让他可以怎么回复洋人的时候。他却接到了一份圣旨。

而且还不是电谕,是一道用八百里快马连夜送来的明文圣旨。在满清末期,为了节省通信的时间。朝廷下发的圣旨中,出现了电报传输的圣旨,也就是电谕

而李鸿章一看,顿时感觉到有些头晕脑涨。因为这圣旨中说。让他李鸿章全权处理关于洋人支持朝廷的一切事务。

李鸿章回到大厅的时候,顿时感觉到自己地确是老了,而这大清也是老了。这关乎朝廷基业的大事。上面的主子竟然交给自己这样一样臣子来决定。

李鸿章很清楚。不管是谁,不管是皇上,还是西宫太后,还是说任何的一个大臣,只要他负责了这件事情,无疑就背上了一辈子地骂名。

不管朝廷是胜是败,都没有办法摆脱这样的骂名。因为如果自己拒绝洋人的支持的话。那么,自己就要陷入朝廷危重地境地。此为不忠。而如果自己接受了洋人的支持,事后,可以想象朝廷必须为了洋人的满足离去,而不得不付出极大地代价。而到时候自己就是一个国家地罪人。

“罢了,罢了,为这大清,我李某人也算努力了一辈子,此前,背负的骂名也是不少了,而如今,我人都老了,何必呢!”

李鸿章对着他的心腹手下盛宣怀这样说道。

随后,李鸿章一边接见各国的使者,一边下令北洋水师全体待命,另一方面,有下令那还没有成军的淮军新军奔赴山东各要地,以维护治安!

尽管满清朝廷对于洋人八国的支持是又想要,又不敢要。但是,那各国的联合舰队却并没有因为满清朝廷地那些反映而放缓了速度,依旧从世界各地赶来。并且,英国地远东舰队已经在新加坡开始集结。

这一年的冬天,似乎过地很漫长,那飘飘洒洒的雪花似乎从来就没有停下来过的时候。东北各地都是白雪淋漓,土地也是冻的僵硬。人走在外面,稍微被冷风一吹,整个人都会变成冰棍。

“王爷,今年的东北的确有些反常,比往年冷了很多!”韩章走在陈冬生的身边,随着陈冬生一起在这盛京四处转悠,而他们的周围,则是多大上百人全部手持长短枪,长刀,号称整个东北军中单兵战斗力最强的陈冬生私人侍卫队。

陈冬生看着路边那已经深达没足的积雪,问道:“那些新移民的百姓怎么样?”

现在的陈冬生心里的确有些担心,因为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东北一共从南方各省吸引了高大近一百五十万的流民,那丹东港口几乎天天都有移民下船,而那个时候,东北的本地人也不过才几百万而已。

这些移民的加入,无疑给东北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不但提供了足够的工人给盛京周边的各大工厂,而且,他们还在东北开荒,让东北的粮食产量达到了一个新高。

不但,在之前,为了解决这些移民的粮食问题,东北军政府下属的东北商业局可是常年的在南方各省收购粮食。不然,这么多人,把东北的树皮都吃光了估计都不够。

而现在冬天了,陈冬生也就自然的关注起那些刚加入东北没有多久的移民们来了。

听到陈冬生的问话,韩章回答道:“我们之前的时候,已经从南方各省秘密收购了一大批的粮食囤积了起来。这一部分不但是为了这些移民,还作为我东北军部队的军粮。而这些移民来的早的,种下的粮食基本上都已经收获了,虽然不多,但是经过我们的补贴后,度过这个冬天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也就几年困难一点,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相信,我们的粮食产量不但足够自给,还可以有些剩余的。”

“恩,这样就好,他们可是我们的基础,容不得半点有失。没有了他们,哪里有我们数十万的精锐之师啊!”

“是!”韩章望着这个已经变化越来越大的陈冬生,发现自己再也找不到当初看向陈冬生时候的那种感觉,现在的陈冬生就完全是一个上位者,而不是他的干儿子。

尽管是大雪封路,寒气袭人,但是,东北为了备战为进行的准备却并没有停下来。

在东北军各个大部队还没有前行到锦州的时候,军部后勤处就已经开始往锦州囤积物资,甚至,为了囤积这些物资,后勤处还组织了数十万的民夫来搬运。反正在冬天的时候,大多数人也是没有事情做,而去搬运的话,还能有点收入,而且,收入还不低。最最关键的是,这些民夫当中,就有许多家人就在东北服役。

而韩章也说过了,他们搬运的物资是为了将来在战场上保住你们的儿子,兄弟的性命。

一八八七年的二月中旬。陈冬生终于得到了军部和政务院共同编写的一份计划。

而今后至少在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里,东北就会按照这个计划来走。

陈冬生并没有细致的看那后打一米多的详细计划,而只是看了看那十多页的简介。

并一边看一边询问着下面的欧阳天和韩章等人。

“你们说,我们还需要在蒙古边上放上至少一个骑兵师团和一个步兵师团,这是为什么?”

欧阳天一天,马上的开始解说起来:“在蒙古,自古就是精锐骑兵的出处,到如今,也不例外,虽然在太平天国的北路军打掉了蒙古八旗的精锐骑兵。但是,现在的蒙古骑兵也不能小看,当我大军南下的时候,东北空虚,万一蒙古骑兵侵入,我们收到的损失将比失去三个师团还要严重。”

陈冬生一听,心里想了想。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后,陈冬生就一直没有对蒙古骑兵这个冷兵器时代横扫天下的骑兵没有多大感觉,因为他知道,现在已经是热兵器时代,骑兵,如果还是准备着冷兵器的时候,就已经完全失去了作用,这从东北以前的第二骑兵师被淮军几乎全歼中就可以看的出来。

但是,这听欧阳天这么一说,当下也就注意了下,但是,尽管他心中把蒙古骑兵的地位上抬了一等次,但是也没有必要为了这么一个冷兵器的骑兵部队准备多大一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

“那这个修改,在长春驻扎的兵力从第九师的一个团增加到两个团,而吉林方向一个团就够了,而在盛京,就保持不变,还是两个团,另外,在丹东增加部署一个团。朝鲜的话,让第三军从各个师团中临时抽调部分兵力,组成一个朝鲜加强团,增压朝鲜局势。”

“是王爷!”

欧阳天记下后,又问道陈冬生:“王爷,你看这个该怎么办?”

第82章 日本的动作第27章 卖身第47章 疯狂第21章 帝国的过去(续)第32章 战前准备第22章 帝国的未来第2章 第二军回援第47章 世界大战(下)第19章 淮军的炮火第59章 第一团和冯国璋第10章 战始第45章 大战来了第10章 琴声第64章 春宵一刻,值?第20章 帝国的过去第55章 南下的战略第56章 李鸿章的烦恼第25章 风满楼第2章 清军骑兵第56章 战局有变第21章 埋伏第85章 朝鲜—劫掠第37章 对日本宣战第1章 被包围第8章 俄军援军第63章 成婚第5章 天亡我也第72章 法律第3章 是威胁还是机会第5章 凌晨的进攻第31章 工商条例第6章 诱攻干涉军第30章 于康的汽油发动机第40章 帝国近卫军第62章 宁予友邦,不予家奴第91章 北洋在朝鲜的彻底退却第93章 宁古塔危机第51章 绝境中第23章 又招人马第38章 迟来的消息第32章 呼声第37章 协议=利益第83章 黑夜里的刺刀第51章 绝境中第30章 于康的汽油发动机第41章 东北地主第30章 感叹和流水线第61章 要投降吗第23章 帝国土地法令第23章 又招人马第57章 第三师-梅森虎第9章 穿越一族?第42章 四个人的事第48章 袁世凯的选择第84章 拿下汉城第48章 俄国革命第72章 法律第47章 无奈的撤退第7章 我发财了第94章 确定战略第49章 林家村之战第41章 今年的冬天第23章 又招人马第34章 为什么会败?第84章 拿下汉城第3章 是威胁还是机会第48章 冒牌手榴弹第31章 秋易白第51章 绝境中第20章 调情受苦第48章 袁世凯的选择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82章 日本的动作第52章 慈禧的下落第21章 埋伏第46章 金华镇第52章 援军到来第40章 武器和设备第18章 和日军的第一次较量第9章 穿越一族?第42章 最重要的两件事第74章 当今之势第5章 天亡我也第62章 宁予友邦,不予家奴第73章 伯乐和马第78章 盛京学院第1章 第一战第41章 别无选择第26章 造危机来打劫第38章 迟来的消息第75章 招揽人才第13章 旧时代逝第35章 人口问题第10章 战始第13章 乌龙之战第78章 盛京学院第21章 埋伏第11章 汝南之战(续四)第10章 汝南之战(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