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禁卫新军的混乱

袁金城突然冒出的这么一句话来,可以说把下面的人都吓住了。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期待着袁金城下面的话。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虽然刚才的那个消息已经足够让他们震惊,不过,他们重视的并不是这个,而是袁金城自己的态度,因为,他们是跟着袁金城,而不是直接跟随袁世凯。对于他们来说,袁金城远比袁世凯要重要的多。所以,在袁金城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之前,他们是绝对不会说任何的话语。

因为这个时候,是绝对够重要的,万一说出话,那肯定是无法挽回的,他们在进来的时候,可是看到了这营帐四周都是袁金城的亲兵了的。

袁金城原本以为,他说出这样的话后,他们都会很震惊的,但是,看到他们现在的表现,心中也多少有了点安慰,这就说明,自己在他们心目中还是比较重要的。

而后,袁金城接着说道:“各位也都是在朝鲜呆过的人,也都知道,这东北军的战斗力可非同一般,现在朝廷在山海关的数十万大军都战败了,这其中还有着八万多的淮军,难道我们禁卫新军的三万多人比起朝廷的数十万还要厉害吗?那李鸿章现在都把他新编练的淮军新军布防在山东一带,甚至在山海关危机的时候都没有听从朝廷的调令调走一兵一卒,很显然,如果我们继续和东北军对着干的话,我敢相信,坐在的每一位,包括我们的大帅都不可能有好的下场。

不说那东北军恐怖的战斗里,就说我们三万多人以后的补给都没有办法解决,粮饷还好说,地方上可以解决,但是我们的武器弹药的补给呢。失去了弹药地禁卫新军会变成怎么样,各位也都清楚。

至于以后的路。我可以给各位保证,这禁卫新军不会被裁掉,而是变成东北军的一个师团,而且在座的每一个都会得到一个相配的官职。”

说完后,袁金城就背着手,静静的等待着他们地回答。

回答很重要。重要到关系他们和自己的生命,当然,就算是这些人都不同意,他袁金城也会继续做下去,因为他现在已经没有了后路,他以后的路就只能跟着东北军走。

接下来的就是一阵短暂的沉默,直到一个人站了起来,并且说道:“我同意大帅的决定,大伙说。那朝廷现在拖欠兄弟们的军饷已经有多少了,各位还好一点,下面的那些兄弟有的已经两个月没有拿到军饷了,难道还要我们为了这满人卖命吗?兄弟们也要养家糊口,不能自已出来卖命了,家人还受饿挨穷。”

说话地正是刚才被袁金城叫出去叫人的那个副将,袁金城心中暗叹,不愧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关照他,关键时刻,还是要这些长久以来就存在的部下才管用。看其他的几人,有的还在思量,有的就只看看袁金城,然后看看那个副将,在看看其他几人,就是不说话。

当那个副将的话停了以后。不到一会,下面的人纷纷表示同意。有了一个引导,事情就变成好办的多,这个似乎适合于任何事情。

在他们同意以后,他们也就马上的开始忙碌了起来,以为东北军不久后就会到来,而现在,禁卫新军地士兵们还一直把东北军当成生死大敌。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收拢好士兵。把那些忠于朝廷的人,以及那些满人将领都控制起来。

于是。黑夜中,一张大大的网就张在了那些满人将领和那些死终于朝廷的顽固家伙的头上。甚至,这其中地很多人都是在沉睡的时候被一刀收拾了性命,连自己为什么要死,怎么死地都不知道!

而那些士兵,袁金城他们并没有选择告诉他们,如果一告诉他们的话,恐怕这右协马上就会乱了起来,这样的结果是袁金城不想要的。

于是,除了那些袁金城他们那些心腹将领的一些亲兵和一些直属于个人的士兵外,其他的全部士兵都被要求回到营帐里睡觉。

马蹄声越来越近,在袁金城做这些地时候,禁卫新军地其他三个协同样也在做这些事情,不过,这三个协中,禁卫新军第一镇的左协是袁世凯亲领地协,那些军官也都是袁世凯的心腹下属,没有多少时间,就已经按照袁世凯的吩咐控制好了整个协。

但是,其他两个协中,管带都是满人,对于满人,袁世凯和袁金城可没有把握和希望让他们也投诚于东北军。

并且,这两个协中,也有着大量的满人将领,当初,朝廷为了彻底控制住这只朝廷的新军事力量,可以说费了很大劲,单单从那些个满人当中,弄来一些合格的将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到了最后,这些满人将领也都只会克扣军士的饷银,至于真正的士兵操练和指挥,都是一窍不通,因为他们只会知道,带着大队的士兵往前冲,一点带领热兵器部队的经验和才能都没有。所以,这两个协的真正掌握军队权利的都是下面的那些副手将领。但是,很可惜,袁世凯也才上位不久,属于心腹的人也没有多少,所以,人手不足之下,那第二镇的控制权就落在了旁人之手。

而且是分的很散,不过,这些人都是没有一个同意的头领,平时对于袁世凯的军令也是服从如山,让袁世凯想换掉人也没有办法。

所以,对于第二镇,袁世凯并没有采取其他的方式,而是直接把第二镇调开,并没有告诉他们实情。袁世凯想着等到东北军到了后,把第二镇一围,再把那些终于朝廷的人,包括满人解决掉,那么这一万多人的第二镇还是自己的,他们还是自己以后在东北军混的资本。

但是事情永远都不回和想象中的一样容易,不知道怎么了,第二镇中突然流传起来了他袁世凯要投诚于东北军的消息。

而且是越传越厉害,到了最后,不管这个消息是真的还是假的,都造成了他应该有的影响。

那就是,让那两个协彻底的混乱起来了,这些人中有的支持袁世凯,有的忠于朝廷,一开始还是相互的争吵,最多也就拳打脚踢。还不至于除人命。

但是当一个士兵的步枪走火以后,那两个协就混乱了起来,有的人以为是敌袭,有的人以为是有人背叛了自己。加上现在又是黑夜里,什么都看不清楚。谁也不知道敌人在什么方向。

所以,各个军官带着自己下属的士兵在营帐里对着彼此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交火,而那些满人将领们一听到枪声,更是直接就趴在地上,说什么也不肯起来了。

而袁世凯面对第二镇的混乱,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他们都不回听从袁世凯的话,平时还好说,但是,这个时候人命关天,而且还是自己的小命,一个个都把袁世凯的停火的命令丢到脑袋后面去了。

留下袁世凯一个人看着火光不断,枪声不断的第二镇营地,心中不断的滴血,这些可都是他花了极大精力组编起来的

事后统计,在当晚的暴乱中,禁卫新军第一镇由于控制的很好,并没有发生什么损伤,而第二镇的话就损失惨重了,除了重炮外,第二镇的人使用了一切武器,杀伤任何疑似敌人的生物。不管是误杀,还是有意,总之,让第二镇彻底失去了作为一个镇应有的力量。

而且,通过了外籍教官训练的禁卫新军的士兵也在正常混乱中体现出来了他们的战斗力的确菲比一般,单单从消耗的弹药量来看就足够证明,他们的开枪速度是足够快的。因为第二镇的原本配发的弹药在仅仅不到一个小时的混乱中就已经消耗完毕。

相对于弹药的消耗,袁世凯更加心痛的是他的那些辛苦训练出来的士兵在这场混乱中,第二镇一共一万六千余人,只剩下了完好的不到一万人,其中的重伤没有得治,以及死了的,足足达到了五千余人。

堪比和一个强大的敌人打了一场硬仗,而且还是惨败的硬仗。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混乱发生的时候,禁卫新军的士兵都是在营帐里面,在驻地那狭小的空间里,不用瞄准就能随便干掉一个,而且人们都把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当成了的敌人。

在这样的环境下死伤不大,那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

就在禁卫新军第二镇发生了混乱的时候,东北军的第二骑兵师正在快速地前进,而他们的方向,就是金华镇!

第18章 帝国的后宫第48章 刘铭传第44章 战争已经无法避免第15章 守备旅换装第94章 确定战略第51章 绝境中第38章 中日之战第20章 胜利了吗?第33章 朝鲜第31章 是非对错第37章 协议=利益第48章 冒牌手榴弹第68章 危机四伏第14章 认父第4章 “秋风计划”第7章 我发财了第2章 清军骑兵第33章 贪污第48章 冒牌手榴弹第12章 全营进攻第43章 战初第22章 大战第25章 风满楼第91章 北洋在朝鲜的彻底退却第40章 帝国近卫军第50章 潘盛安的选择第56章 李鸿章的烦恼第四十七章第18章 盛京防御战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13章 旧时代逝第41章 别无选择第34章 为什么会败?第48章 刘铭传第35章 福江岛海战第24章 山雨欲来第31章 第四师第32章 呼声第41章 今年的冬天第18章 帝国的后宫第21章 战后第48章 刘铭传第8章 大势所趋第22章 大战第55章 两个计划第19章 出击第18章 大战前夕第22章 钱这东西第62章 满清投降第6章 牛角山第46章 世界大战(上)第40章 武器和设备第29章 换点口味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吗第4章 “秋风计划”第43章 战初第6章 诱攻干涉军第11章 长春之战第31章 秋易白第67章 称王通电第80章 朝鲜局势第10章 打秋风第59章 第一团和冯国璋第44章 锦州危急第27章 东北军事学员第24章 第四次扩编第5章 钱粮危机第6章 你怎么不碰我第12章 盛京援军第18章 帝国的后宫第77章 读书人第8章 汝南之战(续)第38章 中日之战第14章 认父第22章 帝国的未来第81章 俄国插手第10章 汝南之战(续三)第51章 进军金华镇第四十七章第62章 满清投降第14章 夜战第37章 协议=利益第46章 世界大战(上)第19章 出击第61章 战后续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33章 朝鲜第76章 强硬的态度第25章 电报谈判第61章 要投降吗第43章 喝酒下棋第58章 炮兵第10章 琴声第3章 整编计划第29章 光绪捅了马蜂窝第94章 确定战略第30章 城破第17章 京城的好茶第33章 意外的金洲城第20章 调情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