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吉林

随着清涯山的东北军快速地挺进的时候,希元则是看着地图发愣,他不明白,为什么几天前还在几百里开外的清涯山土匪怎么一夜之间就跑到了自己眼皮子地下了。

虽然东北军是日夜行军,而且行军的时候选的都是秘密的道路,遇见了有人烟的地方也是控制起来。但是天下间没有不透风的墙,还没有等东北军赶到吉林府,那希元就已经得到了东北军的消息了。眼看着,东北军呈直线的行军路线,打死希元也不会认为他们是来逛逛就了事。

可是,希元一想到,吉林府里的那五千多绿营,心里凉的发抖,不是希元不想打,而是他打不起,已经败了一战的希元,如果再败一战。那么他脖子上的人头是谁都保不了。细想后的希元,马上就下的决心,带上自己的心腹以及几百人的卫队,逃出城。走之前,他很聪明的没有散发任何东北军即将到来的消息。而且他对他的下属们说:“朝廷已经催我这罪臣回京了,现在我是带罪之身,唯恐皇上担忧,所以连夜上京。向皇上禀报清涯山乱匪之情。”

说罢的他,不等众管送辞,就匆匆出城而去,弄的他曾经的一丛大小官员不知道如何事好,本来,一个封疆大臣要离职,是要等到心个朝廷指派的新官员,交接完毕后才会离任。但是希元他要走,这吉林府里还真没有能拦住他的人,因为他希元在这吉林城里可以说是,只手遮天的人物。他要走,谁敢拦。虽然众位官员对希元的突然离去,心存疑惑,但是也没有谁会去深究,联想到东北军身上来。

虽然现在清涯山匪情严重,但是,那土匪还在几百里开外呢?谁也想不到,就在希元离去的第三天,东北军就已经兵临城下来。最先得到消息的还是城内各个高官,随后的是城内的各个大家族。

那些官员当一得知城外来了一大片近万的土匪军后,脸色发白之余,都知道了希元为为什么会突然不等交接的人来到,就提前回京。气的一个个都是咒骂那希元那老匹夫。竟然提前知道了土匪要来也不通知他们,现在匪军已经兵临城下了,弄的他们连逃都没有机会逃。其实就算他们有机会逃,下场也不会很好,因为在清朝的官员规定里,如果弃守城池,那是要杀头的大罪。但是如果真的到了不得不逃的时候,他们还是会逃的跟兔子一样快,因为朝廷要处罚,还等以后呢?要是留下,恐怕;立刻就没有命了。

可是当一众官员慌张收拾完家当准备出逃时,东北军已经把吉林围了起来。二话不说就开打了。吓的那些官员又只好逃回宅院里,大门不出,希望能避过这一劫,官员尚且如此,那些富绅之家就更不用提了,吉林里的乱城一片,里面的想往城外冲,而在城门口的又出不去。就再趁乱之际,城里的那五千绿营,还是保持了没有陷入混乱的状态,因为领军的游击将军早已经知道了东北军要攻打吉林,所以提前做好了防备。为了防止士兵临时哗变,在城里混乱时,趁乱打劫而无心抵抗,他还从自己的私房钱里面拿出了钱,提前赏赐了下面的军士。并且早早的就把他们安排在城墙上。

其实并不,那领军的游击不想带着这五千绿营先逃,而是不能逃,希元临走前,已经明确告诉,京城里的家人会提他安排好的,言下之意,就是,你好好打,挂了,你的家人我照看着,如果要是逃了,那么你的家人也就全都挂了。那领军游击也是一个顾家的人,为了妻儿老母,他是铁了心,要抵抗到底,就算死也不能后退。为此,他不惜家财。

而他手下的军士们虽然没有他们的将军这么有信心,但是,他们都是属于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加上这个时代,当兵本来就是一个属于贫贱的职业。来当兵的不时流氓就是被抓来的壮丁。所以他们拿上了钱财后,也安心呆在城墙里,没有四处乱跑。这再晚清时期里也算一个奇迹了。因为其他的清军,尤其是绿营,对上强敌的时候,不是投降就是,四处乱跑的情况。相比之下。这的确少见了。

加上由于希元临走之气也把那制造局里面的大批武器也让分发下去了,就是希望能让他们能抵抗的久些。而那被希元临危受命的游击将军得到这一批武器后,加上还有吉林府那高大的城墙。也给了他不少的抵抗的勇气。所以,他甚至幻想着,如果打退了这次的清涯山匪军进犯后,朝廷应该给他升上好几级了。

韩章一看到吉林的城墙,没有多说话,就直接下达命令攻城,因为面对这样只有五千的绿营,而且他们由据守不出的情况下,除了硬打外,没有任何的办法,毕竟韩章也不时诸葛亮转世。没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五千绿营出城迎战,如果他们出城迎战的话,韩章很有把握,能已不伤亡上百的代价就消灭掉他们。

第一波的主攻是二团的一个营担任的,只是想试探下清军的防守力量到底有多强。一个连接着一个连,呈着散兵线一边向城墙上的守军放枪,一边快速地向城门处突进,可是一个营前进了不到距离城门是一百米的地方,就已经冲不过去了,因为两百米的地方已经被清军的子弹组成了一道死亡的封锁线。加上城外没有多少的阻挡物。所以那个营被死死的压了下来。无法再前进一步。

韩章看着那城墙上不断倾射而下的子弹,有些不明白,怎么这些绿营军也这么能打了,看火力,可不比上次遇见的淮军差上多少。事实上,清军的火力的确很猛,清军把吉林制造局的弹药全部都弄了出来,子弹多的不得了。这也是上面的清军能一直保持强大的火力的关系,由于东北军现在缺乏子弹很严重,虽然人数和枪支的数量比吉林的守军多了不少,但是,清军凭借着城墙的掩护,可以在不暴露身体的情况下就射杀东北军的士兵。

一天下来,连着换了三个营进攻,可却依旧没有任何的进展,伤亡也达到了东北军建军以来的最大伤亡,高达一百多人,全部都是因为没有阻挡而暴露在清军的枪口下的。好在清军平时很少使用枪支,所以没有什么准头,只是乱放一通,可是这也给东北军带来了这么大的伤亡。不得不让,韩章考虑起,如果自己强攻吉林后,陈冬生的态度会是怎么样。虽然自己是陈冬生的干爹,但是陈冬生更是一个老大,而自己却只是他的手下。如果伤亡太多,恐怕,就算陈冬生不说自己,下面的兄弟也会对自己不满。

一天下来后,东北军就在城外不到三里的地方休息了。让韩章很奇怪的是,吉林城里的炮怎么都不打,他可是知道,吉林制造局可是能制造炮的,虽然不是什么很先进的东西,但是终归是炮啊,清军怎么不打呢?难道还有什么后招吗?韩章沉思起来。并且考虑的更为远一些。

其实韩章想的清军还有后招确是他想错了。清军的确还有火炮,而且还是,吉林制造局制造的新式后膛火炮,仿照克虏伯火炮。但是,火炮有了,炮弹却没有,因为这些炮都是给淮军制造的,吉林的绿营根本没有钱来装备这些昂贵的武器。因为淮军只定制了火炮却没有定制炮弹。因为炮弹有天津制造局生产。所以,就造成了有炮无弹的尴尬局面,其实原本还有一些老式的前装炮的,可是希元这人的确太多余贪财,因为老式前装炮都是铜造的,何况吉林的清军本来就打算换装新式火炮的,所以希元就把那些炮全部都融了,之后怎么处理掉就不是其他人能知道的了,当不可否认的是,希元的钱包里的确多出了不少钱。

老炮没有,新炮不能用,所以清军也只好对着不远的东北军干瞪眼,只用枪来抵抗了。

第5章 钱粮危机第9章 第四师的战报第13章 被抢了第41章 别无选择第6章 出发第1章 第一战第32章 雪…女人第20章 调情受苦第21章 东北有后第35章 分拆盛京制造局第67章 称王通电第37章 协议=利益第15章 科举选拨第8章 俄军援军第35章 分拆盛京制造局第75章 招揽人才第27章 给我吐出来吧第72章 法律第41章 今年的冬天第26章 乱起第71章 玩具第14章 新时代始第5章 天亡我也第12章 汝南之战第34章 第一次海战第27章 何进与郭丰台第42章 石油第29章 吉林第10章 战始第14章 夜战第12章 汝南之战第20章 调情受苦第35章 人口问题第36章 国书四点第22章 帝国的未来第36章 沵古第22章 大战第27章 何进与郭丰台第24章 山雨欲来第6章 诱攻干涉军第86章 朝鲜行省第19章 熊本师团第59章 真相大白!第41章 今年的冬天第31章 是非对错第25章 电报谈判第12章 汝南之战第10章 汝南之战(续三)第79章 卖国-救国第41章 众多的皇子们第86章 朝鲜行省第2章 很多人都烦第9章 穿越一族?第44章 淮军一代名将第32章 呼声第63章 成婚第51章 绝境中第32章 雪…女人第16章 卖身为奴第45章 大战来了第30章 于康的汽油发动机第47章 世界大战(下)第8章 汝南之战(续)第23章 马克沁机枪成型第82章 日本的动作第86章 朝鲜行省第30章 感叹和流水线第66章 确定计划第39章 韩章回来了第69章 温情第83章 黑夜里的刺刀第23章 沈家第16章 帝国外交第19章 熊本师团第66章 确定计划第30章 装甲部队第35章 福江岛海战第41章 今年的冬天第2章 第二军回援第65章 下一步计划第14章 夜战第46章 叛徒第41章 东北地主第43章 立储第58章 梅森虎叛变?第63章 清帝退位第10章 战始第10章 战始第25章 金融危机第13章 旧时代逝第7章 危机第41章 今年的冬天第60章 战后第42章 最重要的两件事第53章 清军撤退第9章 只胜勿败第82章 日本的动作第89章 夜战——炮击第66章 确定计划第38章 没钱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