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河镇

随着清军骑兵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包俞的心也是跳的越来越快。

清军距离还有一千多米的时候,随着骑兵带来的震撼越来越大,终于一营的那仅有的一百多条枪里的人不知道谁开了枪,这一声枪响就像给了那仅有的枪队发了开枪的命令一样。一时间是枪支大作,把那包俞听到枪声后,不顾身边亲卫的阻拦,跑过去对着那还在开枪的几个士兵挥舞了大刀。

口里面还大哄着:“清军还没有靠近,你们打得了吗?”

而在不远处的清军骑兵听的枪声后,前面的一些就开始混乱起来了。出发前,上面主官可是告诉他们,眼前的叛军只是一支二流的军队,没有枪支大炮什么的。可是这突然冒出来的枪声不但把清军骑兵给吓了一跳,就连那石卫诚都给吓了一跳,心里咒骂着那先前回报说眼前叛军没有枪支的探子,一面用力夹着马腹,上前对着清军下令暂停攻击。毕竟如果眼前的叛军如果是那些拥有着大规模快抢的叛军的话,自己这三千骑兵可能拿不下来。他可是知道面对一支装备良好的新式军队就算是骑兵也无能为力,硬来的话,只能是自己吃亏。

收拢了大队后,石卫城就派出了一支五百人的骑兵队,前往试探叛军的火力。

包俞看到原本冲锋着的清军突然停了下来,转而来的是一支只有几百骑的清军。有些不明就里的他也懒的理了,等那几百清军靠近后,就命令枪队开火。一百多条枪开火后冒出来的轻烟很快就笼罩了东北军的阵地。

可是由于清军骑兵的突击速度实在太快,在短短的三百米以内的枪队只开了数枪,虽然也打落了几十骑的清军,但是完全没有作用,阵地前没有完好的阻挡工事,使得清军骑兵一路挥舞着大刀直奔而来。

包俞甚至已经能够看清清军骑士的脸和马匹因为高速运动而呼出的热气。“一营,准备!”包俞的声音已经有些歇斯底里了。

“杀!”

随着清军突过一营枪队的阻击,冲进了一营的阵地后,肉搏开始了。即使是纪律再好的步兵军队,面对大规模的骑兵冲锋的时候,总是会感到一种无力感。骑兵的确是冷兵器的王者。仅仅只有五百的骑兵,也已经给一营带来了覆灭的危险。

那原本以为叛军是那些拥有大量新式武器的部队的石卫诚在看到了眼前的这种情况后,马上下令全军冲锋。

此刻的包俞已经完全失去了害怕的,已经没有时间来让他害怕,他的大刀不停的挥舞着,已经砍翻了好几个清军的他身上已经是添了好几道伤口,这还是他手下的亲兵们拼死护卫的结果。鲜血从他的脸上滑下,流进他的嘴唇里。他用舌头添了添,腥腥的味道,还带有一丝的温热。

在清军骑兵大队还没有完全冲上来的时候,一营的阵型就已经乱了,此时包俞的手下的一个连长跑到包俞身边说道:“营长,我们撤吧,兄弟已经顶不住了。那清军大队马上就要上来了。再不退的话,就没有机会了。”

包俞睁着已经发红的眼睛,盯着眼前的这个连长看:“你想逃吗?想当懦夫?”

那个连长看着包俞发红的眼睛,一惊。楞了下后才大声的说道:“营长,你想想,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办法阻挡清军骑兵了,如果我们被全部消灭在这里,而援军也没有那么快到来。那么商队肯定会被清军追上的。而在我们后面不远的地方又一个小城。我们可以和商队在那里坚守,直到援军的到来。何况商队还有一千多人,虽然不是士兵,但也可以作为抵挡的力量啊!”

包俞,听了这话后,开始沉静起来,可是不用几秒种后,他就大声的哄:“你他妈的不早说,老子毙了你。”说完就挥起大刀,他旁边的亲兵一看,连忙拉住包俞。那连长一看也跑开了。

镇定下来的包俞知道,就算自己这一营全部战死在这里,但是商队还给人家截取的话,那就一营战死的价值已经没有了,说不定参谋部还会说因为自己的鲁莽,不顾商队安危而死战才造成的。想到此处的包俞已经彻底清醒了过来。同时也生出了一丝的求生之心。

下留下一个连断后,其余两个连快速撤退的命令后,包俞才考虑起之后的战局。一营中被留下断后的一连的连长被包俞这样说:“我只要你抵抗清军一小段的时间,你的家人我会照顾的。”

无奈之下,一连的还剩余的近三百人全部都冒起了拼命之心,让清军骑兵的步伐停缓了不少,这也给了二连,三连的撤离,提供了时间。撤离的速度很快,快到让包俞的心都寒了,接到命令后没有多久,就依照命令开始撤离战场,而且不用下命令,全部士兵都是奔跑着向后方逃去。

而留下来的一连……战后无一归队。

===============

在东北这荒凉的土地上,基本上到处都是白雪覆盖着,历史上的1885的冬天比起现代的冬天来,可是要冷上不少。

在离第二师三团一营的战场五十里的地方,一营的通讯骑兵,不停的扬起马鞭,催赶着马匹以更快的速度前进,现在的他已经看到了不远处的东北军驻地了。这里是离战场最近的一个有大量东北军驻扎的驻地了。驻扎着第一骑兵师的一个团,以及第一师的两个营。周边还有配合的部分东北军,组成了对盛京方向的清军的监视以及成为对盛京清军的第一道防线。不过,由于现在的东北军军力紧张。驻地内原本的驻军已经被分几批派出去执行任务了。现在驻地内,就只剩下留守的第一师的那个营和骑兵的一个营。

当驻地内的第一师的那个营长和第一师骑兵师的副团长知道消息后,得知的东北军的一批重要物质将要被清军拦截。知道情况紧急的他们,在向吉林方向通知消息后,同时也向周边的东北军零散部队发出集合向第二师三团一营增援的命令。而他们更是带着驻地内所有部队快速增援。

就在东北军的援军赶路的时候,第三师的三团一营和商队里面的近千建壮的商队伙计,正在一个小城里拼死抵抗着清军骑兵的攻击。

这个小城叫:三河镇,因为地处于三条小河的交叉之处,所以也算的是得天独厚,成为了这附近的一个重心集市。但是这样的集市在中国大地上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如果不是今天的东北军和清军的战斗。估计在历史上永远也不会留下它的名字。

三河镇战役,可以看成是1886年后东北军和清军大规模开战的一个起点。

=============

因为有着三河镇那并不完全高大的城墙的阻拦。才使得都是骑兵的追击清军一时间也没有办法。如果在野战里。这三千的骑兵可以说一个冲锋就可以完全把这只有一千多人的东北军给击溃。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胜。但是这城墙却给了清军的骑兵们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在刚刚追上来的时候,石卫诚就下令骑兵下马攻城,可是,在城内的东北军的死命抵抗之下,一连几次的攻击都没有拿下来。虽然清军的攻击给东北军带来了巨大的伤亡,但是,同样的下了马的骑兵们也受到了极大的伤亡。眼见一时间攻击不下的石卫诚,只好等待从盛京方向来的步兵援军。同时也让下了马的骑兵们继续攻击。

因为石卫诚也知道,既然自己会有援军到来,那么同样的叛军也会有援军到来,要是叛军的援军先来的话,那么之前的所有努力就会成为笑话。围剿叛军的第一军功也会随之不翼而飞。为了预防万一,他也只能期盼自己的援军先到来的同时,命令部下加快对三河镇的攻击。

而城内的包俞却不知道,自己的援军什么时候才能来,现在的他已经带领着士兵们抵抗了三个多时辰了,从一开始是一营有一千人,商队的近千人,现在已经只剩下了不到一千之众。如果不是这小小的三河镇都被清军给包围了,恐怕就已经有人带头逃跑了。尽管是这样,也有不少的士兵,尤其是商队里的伙计们都逃离城墙,躲进了城内的民居里面。可是现在的包俞已经没有心情管他们了,每时每刻清军的攻击都不停。包括他在内的东北军将士已经连续拼杀了四个多时辰(一时辰为两小时)此时的天已经黑了。不但城墙上火把通明,就是城外面的清军也是火把通明。

随着城外面的清军的大声喊叫。包俞就知道,清军的新一轮攻击就要开始了。

(说明一点:可能有读者会认识清军的实力过强,猪脚的军队败了看的不爽。但是需要知道的是,第二师的这个一营,是属于那种冷兵器部队,而且,第二师不像第一师一样,士兵都是久经战场的老兵。大部分的士兵都是经过训练后,并没有参加过大型的战斗。加上清军的又是骑兵,作为朝廷的正规军面对土匪军队,这是心理优势。加上天生的兵种相克,一比之下,孰强孰弱截然明了。当然,我这样写也是为了增加一点情节的精彩程度。毕竟我不喜欢写那些猪脚的军队一冲,敌人就溃败千里。不用几个月扫平中原,然后一年内就打败列强,争、称霸世界。虽然想想很爽,但是实在说,不想写那样的。还是一句话:合理YY,想象无限。之后如果还出现这样的情节后,雨天将不再作类似说明。)

第75章 招揽人才第43章 迫击炮第4章 整编的麻烦第18章 盛京防御战第37章 协议=利益第35章 人口问题第12章 汝南之战第45章 大战来了第72章 法律第27章 东北军事学员第16章 金泉第12章 汝南之战第50章 潘盛安的选择第36章 沵古第35章 福江岛海战第29章 吉林第14章 新时代始第9章 穿越一族?第20章 反围剿第36章 沵古第32章 呼声第4章 整编的麻烦第24章 人才那里有?第38章 列强的干涉第44章 战争已经无法避免第36章 日军的战败第43章 立储第18章 帝国的后宫第44章 郭雪第29章 吉林第9章 穿越一族?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吗第5章 天亡我也第85章 朝鲜—劫掠第19章 熊本师团第66章 确定计划第42章 四个人的事第14章 夜战第30章 于康的汽油发动机第34章 贪污的后果第3章 整编计划第37章 混乱的攻城战第44章 战争已经无法避免第30章 装甲部队第38章 中日之战第4章 整编的麻烦第62章 满清投降第72章 法律第29章 换点口味第44章 郭雪第94章 确定战略第29章 光绪捅了马蜂窝第20章 胜利了吗?第12章 大胜而归第77章 读书人第28章 登台讲课第79章 卖国-救国第46章 叛徒第39章 韩章回来了第28章 钱这东西第37章 对日本宣战第72章 法律第20章 反围剿第62章 宁予友邦,不予家奴第49章 袁金城的决定第6章 牛角山第21章 战后第33章 贪污第48章 刘铭传第11章 汝南之战(续四)第18章 和日军的第一次较量第39章 清廷的反应第46章 金华镇第28章 扩大会议第19章 淮军的炮火第23章 帝国土地法令第21章 东北有后第56章 淮军新军的战斗力第2章 第二军回援第4章 包围第18章 和日军的第一次较量第15章 科举选拨第52章 援军到来第48章 刘铭传第28章 扩大会议第3章 整编计划第61章 战后续第10章 汝南之战(续三)第22章 大战第12章 盛京援军第1章 被包围第13章 日军的登陆第61章 战后续第22章 钱这东西第45章 “海风计划”第19章 出击第30章 城破第55章 南下的战略第50章 潘盛安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