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强盗逻辑

宋江听晁盖所言,只是为了山寨颜面要杀石秀与杨雄,急忙劝住道:“哥哥切莫焦躁。哥哥,不听这两位贤弟却才所说,那个鼓上蚤时迁,他原是此等跳篱骗马之人,以致惹起祝家那厮来,岂是这二位贤弟有意要玷辱山寨?我也每每听得有人说,祝家庄那厮要和俺山寨敌对了。哥哥权且息怒,即目山寨人马数多,钱粮缺少,非是我等要去寻他,那厮倒来吹毛求疵,因此正好乘势去拿那厮。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非是我们生事害他,其实那厮无礼!只是哥哥山寨之主,岂可轻动?小可不才,亲领一支军马,启请几位贤弟们下山去打祝家庄。若不洗荡得那个村坊,誓不还山!一是山寨不折了锐气;二乃免此小辈,被他耻辱;三则得许多粮食,以供山寨之用;四者,就请李应上山入伙。”

宋江这黑厮果然有当强盗头领的天赋,一下子就指出了当务之急是“山寨人马数多,钱粮缺少”,此事的重点在于“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甚么不要折了锐气,免被祝家庄耻辱,都是掩人耳目的说法,其本质是赤裸裸的为了抢劫。

梁山好汉偷吃了祝家店的鸡,那店家就不应该追究,追究了就是“那厮倒来吹毛求疵”,错在祝家庄!杨雄与石秀打跑店家,杀伤十多个祝家庄的庄客乃是好汉壮举,祝家庄理应倍感荣幸。可是祝家庄的人居然敢武力反抗,还捉走了偷鸡贼时迁,那就是“祝家庄那厮要和俺山寨敌对”!再加之祝家庄管辖乡民众多,广蓄粮食,却从不借粮给我梁山山寨的好汉们,那祝家庄真是罪大恶极!

似这肥羊般的祝家庄,不寻个借口派兵急去打他,更待何时?强盗头领宋江怎会放过这送上门来的机会!

并且,就这短短几句话间,宋江还能够在抢劫祝家庄的方案上,再添一个神来之笔的谋划,提出请李应上山入伙。这厮真不愧是个面黑心毒的强盗头子。

“扑天雕”李应可不是杨雄、石秀之流,只能带着一身武艺和一张喝酒吃肉的嘴上山。李应李大官人可是阳谷县的大户人家,其财富不输于祝家庄多少。

梁山泊打下祝家庄可以吃几年饱饭。若是再将李应裹胁赚取上山,李大官人的万贯家财自然也就成了梁山山寨的囊中物,又可以让山寨众人吃香喝辣的混上许久了。

所以,请李应上山可不是为了甚么江湖义气,性情相投,而是盯住了李应家的钱粮。至于李应本人是否愿意上梁山入伙,此事并无重要。只要梁山的好汉需要他上山聚义,他就必须得来!

宋江的谋划,对祝家庄是明抢,对李家庄就是暗夺。如此卑鄙无耻的抢掠方案,立时赢得了同样是奸诈小人的吴用的暗暗喝彩。

吴学究知道宋江提出的这个借题发挥,下山抢劫之策对解决梁山山寨的粮食紧缺十分必要,也对晁盖劝道;“公明哥哥之言最好。此事错在祝家庄,我等自当下山为二位兄弟复仇,救出那时迁兄弟。哥哥,岂可山寨自斩手足之人?”

众头领见宋江与吴用都如此说,也一起力劝,晁盖方免了二人,消了些胸中的怒气。

杨雄、石秀二人死里逃生,也自上前谢罪。

宋江对他二人抚谕道;“贤弟休生异心!此是山寨号令,不得不如此。便是宋江,倘有过失,也须斩首,不敢容情。如今新近又立了铁面孔目裴宣做军政司,赏功罚罪,已有定例。贤弟只得恕罪,恕罪。”

杨雄、石秀拜罢,谢罪已了,晁盖叫去聚义厅里坐下。山寨里都唤小喽罗来参贺新头领已毕,一面杀牛宰马,且做庆喜筵席;拨定两所房屋,教杨雄、石秀安歇,每人拨十个小喽罗服侍。

这杀人分尸的杨雄和石秀两个恶人从此就算是正式入伙梁山泊了。

当晚席间,众头领想到又要下山杀人放火,都是心情欢畅,一个个地喝得尽兴而归。

次日梁山上众强盗头领再备筵席会聚,共商下山劫掠祝家庄之义举。晁盖之意仍然是由他亲自领人下山洗劫了祝家庄。吴用也支持晁盖大哥下山。

此时宋江为了下山抢功,增加自己的威信,对晁盖提出,因为晁盖在江州时曾经身中一箭,那箭伤方愈合,还得多加休养,所以晁盖哥哥不宜此时下山。而自己上山之后,还未给山寨立下多少功劳,此番正好替晁盖哥哥下一趟山,洗荡了那祝家庄,为山寨抢回数年的钱粮。

江州之行头领死伤甚多,当时晁盖对宋江节外生枝是有一些怨气。但是回到梁山后,晁盖是个讲究兄弟情谊之人,对自己这个结义兄弟宋江过得数日也就亲密如初。因此,当宋江此时站出来与他争夺下山的机会时,晁盖也没有细看身边吴用的眼色,就一口应承了下来,决定此番就让宋江带队下山。

宋江取得领兵之权,立即教唤“铁面孔目”裴宣计较下山人数,启请诸位头领同他去打祝家庄,定要洗荡了那个村坊。

众人商量已定,寨主晁盖和军师吴用留下镇守山寨,杜迁、宋万、欧鹏、蒋敬、马麟、陶宗旺、李云、邓飞、杨雄、石秀这十个头领带了七八千小喽啰,跟着宋江一起下山,要去血洗祝家庄。

这些梁山贼寇乱哄哄地坐着李俊水军的船只刚靠岸,就被西门庆和祝家庄安排在梁山泊附近的探子发现了。这些探子迅速将梁山强盗大举下山的消息传回了西门堡与祝家庄。

西门庆、栾廷玉、祝氏三杰等人收到急报后,一面安排防御之计,一面派人通知了扈家庄,从容不迫地整军备战。

宋江并众头领带着七八千人马,浩浩荡荡地穿过寿张县,向西北而行,径奔阳谷县独龙岗祝家庄来。

寿张县的知县听得梁山强盗下山的消息,吓得命人紧闭城门,急派县里的都头去东平府求救,哪里敢派兵出来拦截一二。那县里的大户们被梁山上的好汉们借粮借怕了,纷纷扶老携幼,弃家而逃。一时间,寿张县内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分崩离析第一百六十四章 花和尚现身第三百六十章 相扑为戏第五百五十五章 急公好义的西门庆第一百四十五章 老太公的点化第三百九十三章 浑水摸鱼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顺风使帆第七百九十七章 围魏救赵第一千零九章 万事俱备第二百五十七章 远恶军州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金军援兵第五百八十二章 智多星的后路第二百三十章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第四百二十章 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第六百一十章 唐括挞懒的挑战第四百七十二章 宋徽宗看相伐辽第一百六十六章 站出来让洒家打死第二百四十四章 我只给一个投降名额第一百七十七章 城楼观灯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战后处置第八百四十七章 杀人救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祝家庄的埋伏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一般的临漳县第八百八十三章 童太尉要闪人了第六十一章 大官人被绑票了第九百三十九章 郭京是个好神棍第二百一十二章 观战对影山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拐心切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门大官人要收徒第四百八十八章 南下求医第八百九十七章 赶鸭子上架的张邦昌第四百七十章 携美渡海第八十七章 飞云浦的埋伏第五百八十五章 飞刀对飞石第九百四十六章 卖女求饶大宋朝第一百二十九章 折服苏定第一百零八章 教李师师弹琴第五百八十一章 济州城血战第一百四十五章 老太公的点化第一百八十六章 城南备战第四百零四章 栾廷玉学坏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首战对手第五百二十七章 软蛋厢军上了阵第一千零五十章 耶律余睹的纠结第三百零三章 蒋门神要捉熊第二百七十六章 拜访周同第九百二十七章 李纲被赶鸭子上架第七百五十七章 不详预感第一百六十九章 走霉运的杨志第四百六十二章 抢滩登陆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流招数第八百九十三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秦明的尴尬第六百八十七章 诸部齐集第九十八章 义士西门庆第三百九十八章 青州来客第八十七章 飞云浦的埋伏第五百四十八章 王都监献策第六百七十八章 一网打尽第七百八十二章 童太尉的烦恼第七百三十三章 一个诨名引发的血案第六百九十八章 胜负之间第八百一十八章 宋军兵逼燕京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祝家庄一败梁山军第九百七十章 全城沸腾第八百四十章 拿出诚意来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战后处置第八百七十七章 完颜宗翰的决心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衙内失踪了第一千零三十章 “夜叉将军”史文恭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阳谋难防第五百四十八章 王都监献策第四百一十一章 好像有便宜占第一百八十六章 城南备战第七百一十九章 秦学正是好人第二百六十章 郁保四和李小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杨雄赚妻第九百二十九章 灭国之战的序幕第五百八十章 流星锤的滋味第九百二十七章 李纲被赶鸭子上架第九百一十四章 种师中西进第五百一十八章 如何坐山观虎斗第八百三十三章 金军入关第四十四章 兄弟们乱斗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任性的花和尚第六百二十七章 生死考验第六百零一章 贫道来也第七百二十七章 金国使臣北归第四百一十二章 登州见闻第七百一十六章 朋友们都升迁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齐头并进第九百零三章 妹夫何在?第七百一十章 虚虚实实第八百七十七章 完颜宗翰的决心第七百二十三章 弹阮琴的公子来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穷途末路第二百六十二章 郁保四误闯募兵棚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官人被骗婚第七百七十七章 小婿只要穷山僻壤第九百六十三章 影响后世的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