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丢失燕云这口锅

后世汉人口中“卑鄙无耻,十恶不赦”的石敬瑭终于要出卖“幽云十六州”了。

在石敬瑭向契丹求援的同年十一月十二日,辽太宗耶律德光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改元天福,定国号为晋,还把自己身上的衣冠解下来授给石敬瑭。

大晋在契丹支持下击败后唐,统一了中原。石敬瑭则按约定确立了大晋与辽朝的友好关系,并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

对于这一段历史,后世对石敬瑭向来是嗤之以鼻,痛斥责骂者不可胜数,更有人将其列为和吴三桂齐名的大汉奸。

究其原因,不外乎三大罪名。首先,石敬瑭主动割让燕(幽)云十六州;其次,石敬瑭主动向异族契丹称臣,认比自己年轻的辽太宗耶律德光为父,严重违背了传统人伦礼教。最后,石敬瑭还引来契丹军队剿灭后唐。

然而,这三个罪名真的适合安在石敬瑭的头上吗?

首先,很多人因为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认为他是大汉奸,却忽略了一个尴尬的现实——石敬瑭压根就不是汉人,而是沙陀人。

石敬瑭的祖先为中亚西夷人,后从沙陀移居太原,而其墓志铭中又记载他是后赵石勒羯族后裔。无论如何,石敬瑭都不是汉人,对汉人谈不上有什么特别的好感,也没有背负为汉人守土职责的义务。

俺沙陀人打下来的土地,送给谁不是送?甚么时候轮得到你们这些汉人说三道四?

俺们沙陀人的败类,后唐皇帝李从柯那个疯狗对着我这个忠臣乱咬时,南方的那些汉人割据政权怎的不能出兵帮助我退敌?

若是你们这些汉人有本领,有意愿打败后唐,俺石敬瑭也可以承诺将燕云十六州送给你们这些汉人割据政权呀!

大唐被逆贼朱温灭亡时,你们这些南方汉人军阀不为唐室复仇,只知各怀心事拥兵自重,成立一个个割据小政权当自己的土皇帝。

只有俺们忠于唐室的沙陀人不惧牺牲,与逆贼朱温血战不休,用自己的血肉推翻朱温的大梁,重建大唐。

这河北、河东的土地早被你们这些汉人士大夫和军阀放弃了,都是俺们沙陀人流血流汗打下来的,处置权自然是在俺沙陀人手里。现在你们汉人腆颜骂我卖国,还真是面皮够厚啊!究竟是谁厚颜无耻?

所以,对于沙陀人石敬瑭而言,“汉奸”这个称呼实在是与他粘不上边。石敬瑭割让的是沙陀政权的土地,最多可算是是“沙陀奸”。

再者,石敬瑭生活在动荡的五代时期。短短的七十三年中出现了五个朝代,平均每个朝代的寿命也就十几年。

而且这五个朝代,除第一个朝代后梁是由汉族乱臣贼子朱温建立外,剩下四个朝代大都从晋王李克用这个沙陀人首领的关系网中派生出来。其中后唐、后晋和后汉均为沙陀人所建,还有一个后周也和沙陀人有关。

后唐建立者,唐庄宗李存勖是李克用的长子,沙陀人。而后唐鼎盛时期的皇帝是李克用的义子李嗣源。

后晋的建立者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沙陀人。

后汉建立者刘知远,沙陀人,起初为石敬瑭的得力干将,在后晋被契丹辽国灭亡后,起兵反辽,建立了后汉。

至于后周太祖郭威,当年不过是唐庄宗李存勖手下的一名小兵,后来逐渐成为刘知远的得力干将。

如此看来,五代几乎是沙陀人的天下,让他们为后世汉人着想,根本就是一件强人所难的事情。

那么,石敬瑭向契丹称臣,认比自己年轻的耶律德光为父的这件事,算得上厚颜无耻么?

其实从辈分上来看,石敬瑭认耶律德光为父没什么大问题。

辽晋结盟时,李克用和耶律阿保机互为兄弟。而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李嗣源是李克用的义子,也就是石敬瑭是李克用的孙女婿。再看耶律德光,他却是耶律阿保机的儿子,与李嗣源同辈。

虽然关系隔得有点儿远,但是按照辈分来算,石敬瑭认耶律德光为义父,并没有任何问题,与后世所谓的年龄大小毫无关系。

所以,真正令汉人们感到羞耻的不应该是沙陀人石敬瑭自称“儿皇帝”、认辈分更高的契丹人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而应该是朱温弑君时,大唐各方诸侯无人应援,冷眼旁观以保存实力,甚至还有一些在趁火打劫,以至于朱温成功篡唐,自立后梁。

至于后人口诛笔伐攻击石敬瑭引契丹兵灭后唐这个问题,更不值一提了。

后唐内乱,李嗣源的第三子李从厚讨伐李从珂失败后,曾向石敬瑭求助,然而石敬瑭选择帮助李从珂。

但李从珂登基后不相信石敬瑭,对他各种猜忌,先是于清泰二年派武宁节度使张敬达驻兵代州,以监视石敬瑭。第二年,李从珂又调任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意图削其兵权。

石敬瑭拒绝调任,结果被后唐军队包围,心有不甘的他只得宣布叛变。

在发现自己打不过时,石敬瑭这才向契丹求救。

说到底,这不过是沙陀人政权的内部争斗更替,与汉人何干呢?

至于说石敬瑭把长城割让给了辽国,这更是无稽之谈。要知道,后世看到的山海关-怀柔-居庸关-大同一线的万里长城,是直到明朝以后才得以修建完备的。五代时契丹骑兵多次往来穿梭于幽燕地区,哪里有甚么可以阻挡他们的长城呀!

总之,石敬瑭是五代时期一个很独特又很微妙的人物。在那个“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的战乱年代,其个人能力以及品德操守起码是中上水平,不应该背负那么多骂名。

至于沙陀人石敬瑭为何被不断丑化,最终变成了著名的“汉奸”呢?其实全与两宋文人有关。

北宋一代,士大夫们一方面享受着百年和平带来的富足生活,一方面又地图开疆,做着天下一统的美梦。

这些士大夫们毫不关心北方邻居契丹早已从草原部落转化为文明帝国,燕云十六州也从来不是大宋国土的现实,也不想探究宋朝武功不利的自身原因。当与契丹作战失利时,他们就推卸自己的责任,归咎于前代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让大宋失去地利。

到了南宋,半壁江山、衣冠南渡,文人们不能正视自己的失败。他们的国仇家恨需要一个宣泄出口,于是第二次神州陆沉的黑锅,就逐渐被扣到了一个沙陀人身上,永远无法挣脱。

自欺欺人,何时休矣!

第七十章 孙二娘的洗脚水第四百六十一章 辽东贼残部第三百七十五章 不信我者被雷劈第三百三十三章 栾廷玉初显威第五百七十四章 好戏开场了第九百三十九章 郭京是个好神棍第三百三十一章 梁山泊的另类能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战后处置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葫芦河伏击战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村夜战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文治武功第九百五十六章 楚国初创第一百零八章 教李师师弹琴第六十六章 此地蜈蚣岭第五百五十四章 梁山泊是一块肥肉第五百四十四章 举贤不避亲第三百四十三章 智多星的疑惑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官人意欲何为第八百三十六章 赵良嗣的艰巨任务第一千零三十章 “夜叉将军”史文恭第六百三十章 西门庆从军记第五百章 虎皮可惜第六百零七章 异类奇葩赵良嗣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益交换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日本在闭关锁国第一百六十二章 坚定不移当土豪第二百八十五章 山贼的火攻第三百三十三章 栾廷玉初显威第一百八十三章 燕顺的厨艺第五百零九章 辽金前哨战第九百七十四章 宗泽的抉择第七百三十九章 拐走王重阳第九百三十一章 鲁智深投奔西门庆第五百七十章 吾父汝养第九百一十二章 山贼猖獗第四百三十四章 王进突阵第一百二十七章 难分伯仲第一百九十三章 孔亮寄书第八百八十八章 宋徽宗甩锅第一百四十一章 神秘药丸第八百五十四章 晁盖他乡遇故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骑射追击第一百七十四章 秦相爷的前世今生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人都爱打马球第九十一章 投名状第一百八十章 镇三山在此第六百零六章 四大家族的叛徒第六百二十一章 拯救完颜撒改第八百八十一章 功亏一篑的郭药师第六百八十六章 岳飞开眼第八百二十五章 隔帐有耳第三百零三章 蒋门神要捉熊第八百四十七章 杀人救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好像有便宜占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喋血西门堡第五百零七章 妙手回春第八百章 李处温的焦虑第五百一十九章 方腊的妙用第二百零四章 大善人的烦恼第七十九章 金眼彪的回马枪第八百一十四章 西门庆的立场第九百六十六章 让帽子再飞一会儿第五十一章 武松告官第六百七十五章 猫鼠追逐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金军水师第一百五十章 没有养娘的张清第七百四十九章 送佛送到西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门庆调兵遣将第一百二十九章 折服苏定第三十四章 谁人入我梦第九百四十八章 军前叙旧第七百八十三章 指点马扩第三百一十一章 三娘的刀还锋利否第七百零九章 斩将夺旗第九百七十六章 鸡犬升天第四百七十章 携美渡海第三百四十六章 客从何方来第四百六十九章 推动了历史的车轮第七十二章 斩草要除根第一百四十八章 拜访紫髯伯第一百九十五章 关门打狗第七百五十九章 完颜阿骨打请我做官第八百一十八章 宋军兵逼燕京城第九百九十八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第一千零五十章 耶律余睹的纠结第五百二十二章 这届杀手不太行第四十五章 栾廷玉出手第七百五十章 该发战争财了第九百七十一章 救死扶伤第八百八十四章 西门庆的要事百万字感言第九十一章 投名状第六百八十四章 耶律余睹降金第一百六十七章 送师兄一壶水第二百九十章 周同的秘密第六百九十八章 胜负之间第五百一十八章 如何坐山观虎斗第八百三十五章 松亭关分兵第八百八十二章 郭药师反了第三百九十章 谁杀了我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