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与西夏交界征战的陕西六路,依据重要性排序依次是永兴军路,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秦凤路和熙河路。
永兴军路是大宋西北政治中心京兆府所在地,在陕西六路中人口最多,有户口百万。
其中,以长安为中心的京兆府下辖十三县:长安、樊川、鄠县、蓝田、咸阳、泾阳、栎阳、高陵、兴平、临潼、醴泉、武功、乾佑。整个京兆府有户口二十三万。
西门庆一行从华州渭南县进入京兆府境内后,在零口镇向北渡过渭水,抵达了栎阳县。
此番西行来到京兆府,西门庆决定从东向西,从北向南考察一番长安城周边的各县,最后再进入长安京兆府城。
因此,按照西门庆的计划,沿途会先后经过栎阳、高陵、泾阳、咸阳、醴泉、兴平、鄠县、樊川、蓝田九个县,再从蓝田县沿灞水向北进入临潼县,最后从临潼县进入长安城中。
至于武功、乾佑二县,因为距离长安较远,不在西门庆的考察计划之列。
特别是乾佑县,虽属于京兆府管辖,可是已经位于秦岭以南,与长安城隔了一个秦岭,对于长安城可谓无足轻重,是以对西门庆而言也失去了考察的必要性。
当岳飞、王贵等人兴奋地围着西门庆,问他可是又要查看长安城周边的地理环境和险要关隘,与众人讨论如何用兵时,西门庆却摇了摇头,提出了新的目标。
西门庆对岳飞等人说道,长安城周边都是关中平原,距离南边秦岭山脉的终南山还远,没有甚么险要关隘。
此番在京兆府要着重考察的,是京兆府各县的乡村农业,关中平原也曾经号称天府之国,这一次就是要看一看这关中是否富庶如昔,还有定鼎天下之力。
岳飞等人听了,瞪大了眼睛盯着西门庆师叔,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们都想不到西门庆师叔涉猎如此广泛,知识这般渊博,不仅武艺高强,懂得行军打仗,会写诗词歌赋,居然还会研究国计民生,天下形势。
西门庆师叔究竟是何方神圣?竟似无所不能!
岳飞等人都一脸崇拜地看着西门庆,心中暗中庆幸。跟着师叔出来游历天下,当真好涨见识!
焦挺早就习惯了西门庆哥哥的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他看着岳飞等人的神情,心中笑道:“一群没有见识的少年人!西门庆哥哥的能耐,岂是你等所能明白的?今世你等能得西门庆哥哥的看重和提携,当真是几世修来的福分!”
西门庆此时可没有心思在岳飞等人面前故意显露学识,让这些汤阴县的乡下少年佩服得五体投地。
西门庆骑马行走在栎阳县的土地上,看着道路两边的乡村和麦田,陷入了沉思之中。
读过大学,接触过相关知识的西门庆记得,自盛唐以后,黄河流域的经济就逐渐衰败,长江流域经济崛起。中国的政治文化重心东移,长安失去了首都地位。
自唐以后,长安就再也未能成为全国政权的首都。
古老的华夏文明是发源于黄河流域,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也曾经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但是在秦统一中国之后,历代王朝却出现了不断向长江流域倾斜的趋势。
到了明清时期,整个国家的经济几乎完全依赖于长江以南地区的钱粮赋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很多历史学家说,这是因为北方频繁出现战乱,经济遭到了破坏,所以历代政权不得不把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可是,北方的战乱并非都是因为游牧民族入侵,很多时候是内乱。
为何北方容易出现战乱,而南方却少有大规模的内乱?
中国古代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往往是农业的发展和土地问题决定了国家的强弱和社会的稳定。
西门庆记得有一种说法,中国这两千年来政治文化中心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的变迁,不过是小麦和水稻这两种农作物的一次接力而已。
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农民起义的爆发地几乎全部集中在河南、山东、陕西等地。
而这些地区,恰好是处于黄河中下游流域,是中国小麦种植历史最悠久的地区。
中国的小麦种植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从汉代开始,小麦的种植就在北方得以推广。到了唐代,小麦已经成为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此外,在这些地区种植的其它主要粮食作物粟、高粱等也都是旱地种植作物。
小麦、粟、高粱这些作物都是大量消耗土地肥力的农作物,不宜在同一块地上连续种植,通常种一季就得休耕一两年。
这就意味着在这些地区每年大约只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土地能够收获粮食。
因此,自秦朝统一以来,立足于黄河流域的王朝承受着巨大的粮食供给压力。
更糟糕的是,黄河流域气候干燥,降雨不足,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引水灌溉。
干燥的环境使水分蒸发得非常快,碱性的黄土失去水分之后容易产生板结,造成土地盐碱化,一年比一年贫瘠,以致于不能耕种。
原本产量就不高的耕地不断减少,粮食产量也就跟着持续减少。
而在农业经济的古代中国,粮食就是财富。为了保持原有的粮食产出,不让自己的财富缩水,世家大户们必然要兼并更多的土地。
中国北方土地兼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最终导致了激烈的社会政治冲突——农民起义。
每一次战乱,在经过多年的战火狼烟之后,土地经过撂荒得到了少许恢复,人口也锐减,粮食欠产和土地兼并的矛盾趋于缓和。
于是,社会才再次安定下来,由乱世恢复为治世,开始了新一轮消耗地力的循环。
但是总体上,黄河流域土地的肥力还是在逐步下降。
在秦统一六国之前的两千年里,中国的农业开发程度不高,规模也不太大。当时黄河流域的生态情况良好,并无土地与人口的矛盾。
随着大一统国家的产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大规模开发随即展开。于是小麦种植导致的土地贫瘠问题开始成为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心腹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