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诜与杨可世

太尉童贯见西军诸将装聋作哑,就将目光投向了自己一手提拔的两个亲信将领杨可世和王禀。

西门庆来到雄州城后,王禀尚未领军到达。西门庆也没有与他会面之意。

因为王禀现在与太尉童贯走得很近,西门庆怕见了他,王禀好心办错事,在太尉童贯那里说漏嘴,将他举荐给了童太尉。

西门庆知晓童贯的北伐没有甚么好果子吃,此时当然不会主动靠近童贯和他的身边亲信。

王禀为人更为沉稳,且他不是西军出身,此时不便抢先开口,于是他也将目光投向了西军出身的杨可世。

太尉童贯在西北曾经征招骁勇善战的西军子弟,组成了自己的亲军胜捷军,杨可世正是这支军队的统领。

杨可世是西军将领,由他率先表态最为合适。

杨可世见状,只得硬着头皮起身向童贯建言道:“太尉,末将以为,事起之由,毫发未尝预,一旦临利害。若仓卒失计,我辈要领固不足惜,恐有不虞,辱国为重,愿熟计而后行。”

杨可世是童贯一手提拔的爱将,此时却也请求太尉童贯不要仓促发兵,等到众将商量妥当之后再进兵。

不是杨可世不知为太尉童贯抬轿,实是他出身行伍之间,知道战事险恶,对此战也没有把握。

杨可世如此说,王禀更不好多说甚么了。

种师道听了杨可世之言,不动声色地看了西军诸将一眼,心道我西军出来的将领,总还是与西军一条心的。我说不能打,哪个后生会来出这个头?

太尉童贯听了杨可世之言,心头却是大为不悦,只是不好当众发作,训斥自己这个不通政治的爱将。

此时发作,岂非正好让种师道看一场笑话?

就在这时,急于建功立业的雄州知府和诜站出来为童太尉解忧了。

和诜乃是京东西路濮州鄄城人氏,其家距离东平府阳谷县和济州郓城县都不远,算得是西门庆的半个老乡。

和诜虽是担任知府之职,但他也算是将门子弟。他的父亲是大宋仁宗朝名将,拜龙、神卫四厢都指挥,步军都虞候的和斌。

和斌曾随名将狄青南征两广,平定广源州蛮侬智高之乱。

在平叛之战中,和斌领兵一日飞度昆仑关,突击叛军侧背,为狄青战胜侬智高军立下汗马功劳。

此后,和斌长期留守广西,威震南蛮与交趾国,为大宋南方边疆的稳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和斌死后,他的儿子和诜以荫为河北副将,累官至右武大夫、威州刺史、知雄州。

和诜有心如父亲和斌一样在边关立功,因此对军事极为关切。

他在军中研制出制胜强远弓式,能破坚于三百步外,宋辽边境之人号为“凤凰弓”。此后,和诜因功进相州观察使。

和诜坐镇雄州十年,常思朝廷必会对辽用兵,故而派遣了许多细作进入辽国境内侦察敌情。

如今终于等来了朝廷北伐的机会,和诜素有建功立业之志,他立即拜见太尉童贯,为童贯积极地出谋划策。

见西军诸将都有踯躅不前之意,急于求成的和诜岂能容忍?

和诜当即对杨可世嘲笑道:“杨将军,你平时自夸能敌万人,胆气绝人,视堂堂之师如摧拉枯朽,怎地今日观了,你也只不过是一个懦夫?”

杨可世被和诜当面抢白,又见太尉童贯对和诜之言有赞许之意,只得忍气吞声,默然不语。

和诜乘机越众而出,对太尉童贯请命道:“太尉,辽国天祚帝失踪,耶律淳谋朝篡位,燕京军民正是人心惶惶,分崩离析之时。

太尉提十万雄兵来此,残辽的燕京指日可下,岂可为一些军中懦夫沮了大军士气!

和诜不才,愿领雄州军为太尉开道架桥,直扑那燕京城下!”

“好!和知府不愧是将门虎子,有乃父之风!

军中若是人人皆如和知府一般奋勇敢战,何愁契丹不灭?燕云之地不能复归?

本太尉决定,以和知府为全军副都统制,杨可世为前军统制,你二人领兵直趋白沟,伺机破敌!

请种老将军坐镇后军,接应和、杨二位将军作战。

杨可世,你素以敢战闻名,今次可敢与和知府一道摧破强敌?”

童贯对和诜大加赞赏,立即授予他军权。同时,童贯也没有放弃重用自己的亲信爱将杨可世。

“末将领命!愿为太尉领军破敌,虽万死不辞!”

杨可世也不是真傻,急忙表态求战。

杨可世明白,身为太尉的爱将,此番再不响应太尉的指令,自己的下场可是会比明着唱反调的种师道更惨。

太尉童贯一言而决,将立功心切的和诜抬举为种师道的副手,再以自己的亲信杨可世为前军统制,让他二人领兵出战,实际上已经是架空了名义上的都统制种师道。

你种师道不愿领兵出战,自有愿意领兵出战之人!既然如此,你就挂一个都统制的名,为大军管好后勤接应之事吧!

见种师道有被架空之势,他的兄弟种师中脸上变了颜色。

种师道却是淡然一笑,对着种师中悄悄摇了摇头,要他泰然处之。

诸将见到这一幕,各怀心事,缄口不言。

雄州宣抚司衙门里的首次军议,就这般草草结束了。

在太尉童贯的分派下,宋军东西两军开赴宋辽边境线,欲耀武扬威,对辽国燕京小朝廷进行武力恫吓。

然而宋军的骑兵在边境线上四处张贴榜文,却不见一个燕地汉人前来投奔。河对岸的燕人见了宋军,都是骂声一片。

此时,在辽国的南京析津府里,辽国的秘书郎王介儒和秘书郎都官员外郎王仲孙二人正在代表辽国接待宋使马扩。

王介儒正在对马扩述说,为何燕地汉人不愿弃辽归宋。

王介儒说道:“两朝太平已久,戴白之老,不识兵革,今一旦见此凶危之事,宁不恻怆?

南朝每谓燕人思汉,殊不思自割属契丹已近二百年,岂无君臣父子之情?

燕人久属大辽,各安乡土。贵朝以兵挠之,决皆死战,于两地生灵非便。”

王仲孙也说道:“谚语有之:一马不备二鞍,一女不嫁二夫,为人臣岂事二主?燕中士大夫,岂不念此?”

秘书郎王介儒和秘书郎都官员外郎王仲孙二人这番言论,向马扩明确表达了幽云汉人不愿舍辽投宋的态度。

第四百三十七章 再临登州城第七百二十八章 西京洛阳的余晖第一百二十六章 曾头市演武第六百九十九章 双雄之争第六百四十七章 战后处置第二百一十四章 看在郭靖的面子上饶了他第六百七十二章 海战准备第五百七十九章 晁天王赚城第一百零三章 明月几时有第四百九十八章 蝴蝶效应的遗憾第四百九十九章 李鬼诱虎第八百六十五章 宋徽宗提供的铁证第一千零五十章 耶律余睹的纠结第五百零二章 好汉请留步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喋血西门堡第七百零四章 风暴前夕第七百八十七章 和诜与杨可世第七百一十二章 大内密探西门庆第七百一十六章 朋友们都升迁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也速该的启示第六百七十六章 敌军会法术第九十五章 繁华若梦第七十七章 蒋门神戏打金眼彪第七百九十二章 耶律大石错失良机第四百二十八章 东城锦体社第一百二十四章 初会史文恭第九百零二章 假冒亲王?第二百八十八章 神箭周同杀到第四百九十三章 徐大刀与大鳄鲸第九百四十六章 卖女求饶大宋朝第九百七十一章 救死扶伤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西夏骑士第五十章 何九叔的证见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顺风使帆第九百八十八章 任君选择第一百二十九章 折服苏定第五百二十三章 梁山贼军要围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难眠之夏夜第五百七十二章 宋江与黄信的旧账第四百五十六章 金国长公主第三十六章 我不会作诗词第七百零一章 完颜宗翰的邀请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泽的烦恼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南征北战的谋划第四百九十二章 水中蛟龙第九十四章 初会徐宁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斩草除根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小小的恶趣味第七百四十三章 灞桥柳色第八百六十二章 顺水推舟第八百七十四章 马扩无力的强辩第四百一十六章 金国来人第五十章 何九叔的证见第三百二十八章 登州团伙现身第二百六十五章 董平喜收猪队友第一百零六章 对酒当歌第二十三章 三碗不过岗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上财路第四百八十二章 借船北渡第二百三十一章 戴宗痛打宋公明第三百三十五章 该来的终于来了第九百九十二章 渭州的前世今生第四百零五章 郓哥儿发绝招了第八百一十章 受邀北行第八百七十二章 新的金国三巨头第六百一十六章 宝刀来历第五百八十三章 穷途末路第七十五章 忍不住想打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西门庆的祖宗第七百七十章 我要抢女人第八百八十五章 李师师的希望第一百五十三章 怎能输给一匹马第九百二十六章 蜡丸密信反间计第六百二十二章 夹谷谢奴的嫉妒第三百七十五章 不信我者被雷劈第六百八十五章 辽东重镇黄龙府第八百五十三章 抄家是老本行第九百五十四章 一网打尽第一百一十三章 东归扈家庄第二百三十章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第七百二十三章 弹阮琴的公子来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铁甲连环马第六百九十四章 一招制敌第五百八十三章 穷途末路第五百零九章 辽金前哨战第八百三十章 置身事外第三百零三章 蒋门神要捉熊第八百三十二章 生一个草原英雄第一百六十二章 坚定不移当土豪第十四章 传说中的扈三娘第七十五章 忍不住想打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西京洛阳的余晖第八百四十二章 向强盗炫富第四百三十五章 血战癿六岭第六百零三章 回头无路第一百三十九章 生擒险道神第五百二十七章 软蛋厢军上了阵第六百一十章 唐括挞懒的挑战第七十四章 肉霸施恩第二十八章 单挑郁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