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明月几时有?

八月十二日辰时放了皇榜,李斌位列第一,这下悦来客栈热闹了,因为朝廷派来了宫里的人到悦来客栈宣读圣旨,一时间客栈门前是锣鼓喧天,声势宏大,李斌跪拜领了圣旨,忙让书童拿来银两答谢了来人。

刚刚进的客栈门口,李掌柜忙拦住他道:状元郎,我家公子说今天晚上要来客栈做东为你祝贺,你可要参加啊。

李斌道:先谢过你家宋公子,在下一定参加。

到了晚上宋升宋玥一起前来客栈,还请了长平公主前来,三人在二楼临窗的雅间明月间坐好,让李掌柜去请李斌,李斌忙下楼见客。

宋升宋玥长平公主齐道:恭喜公子喜中状元。

李斌作揖见礼谢过,随后入座。酒席开始,李掌柜让人端上酒菜。

这时皓月当空,宋升道:今夜咱们四人就以明月为题展开,先是各自出对联,最后请我们的新科状元以明月为题作诗词一首以助酒兴可好?

众人都应了。

宋升道:举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时。

宋玥道: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长平公主道: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李斌道:我寄相思与明月,月光如水水如天。

四人相视而笑,共饮一杯。

李斌拿眼睛看了看宋玥,但见宋玥粉腮微红娇羞无比,对咱脉脉含情。因为她的小名就叫明月,李斌对联说的是“我寄相思与明月”,就好像是对她表明爱慕之情一样。

这时长平公主道:

今夜明月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何方。

因为长平公主的父王李旦于今年6月去世,到现在还不过两个月,她今天晚上穿的是白色的裙子,腰间束着黑色的裙带,面色苍白,眼神忧郁,显然是还没有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走出来,显得更加让人疼惜。

她的不知秋思落何方?正是表达了她目前的心境,确实是真情流露,肺腑之言,特别感人。

众人皆说了些宽慰之语。

宋升提议共同将杯中酒就着月光撒向地面以表达对太上皇的哀思。

大家一时沉默,李斌因和长平公主对面而坐,就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她。

长平公主眼里满含愁绪,李斌和她四目对望,盯住公主的眼神说道:

我怀哀思携你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长平公主听了这句话,站起来对三人福了福说:感谢各位。

宋玥忙站起来和公主相拥抱,用手拍了拍公主的后背。

这时长平公主的眼神清亮了许多,心情也变得好些了。

李斌道:公主的哀思我们大家都明白,还望公主保重身体要紧啊。

李斌也是感怀至深,于是想到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词,就轻声的吟诵出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吟诵完毕,李斌轻声说道:我希望大家都好好珍惜缘份,一起携手,并肩同行,长长久久的。

众人都说好。

公主道:李公子刚才这首词说到我心里去了,我想请公子抽空将这首词写出来送给我和皇帝哥哥每人一份好嘛?

李斌忙说:可以,明日就写,写完后让宋玥送到你的府里面去吧。

宋玥忙答应着:是,我也好喜欢这首词,请公子也给我写一份吧?

李斌道:既然你喜欢万无不可之理,明天一块儿写了即可。

四人又聊天吃酒约一个时辰方散了。

【各位看官大人,书中暗标:

宋璟,一代名相,有关他的故事传说,有着很多,其中流传最广的有三个,分别是“金筷表直”“阳春有脚”“端午更名”。

“金筷表直”讲的是唐玄宗时期,宋璟为宰相,由于他的刚正不阿,得到朝臣的尊重和唐玄宗的赏识,唐玄宗就赐给他一双金筷作为奖励,宋璟感到非常的惶恐。

因为在古代,黄金餐具都是被皇帝垄断的,不论是王公贵族和平民百姓都不能使用黄金做的餐具。

唐玄宗对宋璟解释道,赐你金筷是为了表达你的刚正不阿,不是让你使用的。宋璟这才惶恐的收下这双金筷子,供奉在家中。

“阳春有脚”讲的是唐中宗时期,宋璟被贬到广州担任都督,在职期间,为广州百姓做了很多的实事,解决了困扰广州多年的民居火灾问题,造福了一方百姓。

后来,宋璟当上了宰相,家里的人都希望能够靠着宋璟的关系混个一官半职,宋璟果断拒绝了这些人,还指示吏部对于那些和自己有亲戚关系的人要严加考核。

当时人们称赞宋璟就像春风一样,走到哪里,就能给那里带来美好的生活。

“端午更名”讲的是宋璟为端午节改名的事情。

那时候的端午节叫做端五节,不是像现在这样叫端午节,由于唐玄宗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初五,里面有一个“五”和端五节中的“五”相同。

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宋璟认为这和唐玄宗犯忌讳,所以他上奏唐玄宗要改端五节为端午节,唐玄宗同意了他的建议,现在端午节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树碑立传,为后世人们所记住,这是每一个王侯将相都想要的,就是那些寻常百姓,都会有这种想法。

“著书立说,树碑颂德”这在古人心中湜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可是在唐玄宗时期,却有一位宰相亲手砸碎了百姓给自己立的石碑,这个人就是宋璟。

开元四年,宋璟被唐玄宗从广州召回中央任职,不久就接替姚崇出任宰相。

而接替宋璟出任广州都督的官员在民众和地方官员的请求之下,同意为宋璟立“遗爱碑”,来歌颂宋璟在广州所做的利民之事。

听到此事的宋璟,立马上书唐玄宗,他说:“现在的我得到皇上的恩惠,才能当上宰相一职,那些民众和官员为了奉承我,给我立了一个碑,为了杜绝这种风气,请陛下从我做起”。于是,他亲自赶到广州,说服那些为他立碑的百姓和官员,然后亲手砸碎了自己的“遗爱碑”。

广州地方官员和百姓想为宋璟立碑,虽然有奉承的意思,但是尊重爱戴的意思占据主流。在宋璟出任广州都督之前,广州各地经常发生火灾,导致民众的生活苦不堪言。后来,宋璟出任广州都督的时候,开始着力解决火灾的问题。他从别处引进屋瓦的烧制方法,教导民众掌握这种技术,然后让民众用瓦代替以前的茅草盖在房子之上,这样一来,火灾多发的情况就得到了很好地解决。

宋璟在出任宰相之前就因为人正气,不阿谀奉承而出名,百姓给他立碑,无非是为了表达对他的尊重。

但是,宋璟本人淡泊名利,只想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做一些有利的事情,所以才会出现砸碑的事情。

宋璟死后,其后人遍布整个朝廷,上至太子近臣,下至地方太守,都会有宋家后人的身影。

宋璟死后三十三年,他的孙子宋俨请当时的书法名家颜真卿为其祖父宋璟撰写碑文,后又刻碑纪念,立在宋氏墓地之中。碑上篆刻颜真卿所做的三千字碑文,不但汇聚大量道德文章,还有书法和艺术在一起相结合,所以,后世对宋璟碑的研究非常之多。不仅是书法家想一睹颜真卿的书法真迹,就是那些文学家也都想研究一下古时道德文章的写作。

宋璟死后葬在自己的家乡,今邢台南和县十里铺村,后来他的后代退官之后,都归隐于自己的老家。最后,宋璟后世子孙都居住在了十里铺村。

相传,乾隆巡游时期,曾路过此地,读到宋璟的《梅花赋》之后,非常的欣赏,生出了羡慕前贤的心思。就在十里铺村前用行书抄写了这首《梅花赋》,后来又亲书一首诗词,赠予十里铺村,表示对其先人的尊敬。十里铺村宋氏祠堂之中,还存有很多的石碑,上面刻的都是赞颂宋璟贤德的文章,这些碑文以清朝的居多。

另外,古时皇帝赐宋璟的后人一个“铁帽秀才”的荣誉称号,具体的作用就是,宋璟后代只要有人读书,肯定会有孩子成为秀才的。

古时,宋璟后人的地位都非常的高,地方新上任的官员,都会来此拜见宋家当代的家主,宋家后人见官员可以不用下跪。】

亲们,看看人家老宋家,厉害吧!

未完待续,先看看其他书:
第八章:众里寻他千百度 (一)第八章:众里寻他千百度 (一)第六章:冻雷惊笋欲抽芽第四章:生当作人杰第四章:生当作人杰第十章: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第十一章:咬定青山不放松第八章:众里寻他千百度 (一)第六章:冻雷惊笋欲抽芽第六章:冻雷惊笋欲抽芽第四章:生当作人杰第十章: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第十一章:咬定青山不放松第十章: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第四章:生当作人杰第三章:风雨茶楼小憩第九章:众里寻他千百度(二)第十一章:咬定青山不放松第十一章:咬定青山不放松第三章:风雨茶楼小憩第三章:风雨茶楼小憩第十章: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第六章:冻雷惊笋欲抽芽第九章:众里寻他千百度(二)第十一章:咬定青山不放松第九章:众里寻他千百度(二)第三章:风雨茶楼小憩第四章:生当作人杰第十一章:咬定青山不放松第四章:生当作人杰第十一章:咬定青山不放松第六章:冻雷惊笋欲抽芽第九章:众里寻他千百度(二)第六章:冻雷惊笋欲抽芽第十章: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第三章:风雨茶楼小憩第四章:生当作人杰第十一章:咬定青山不放松第十一章:咬定青山不放松第三章:风雨茶楼小憩第十一章:咬定青山不放松第四章:生当作人杰第十一章:咬定青山不放松第九章:众里寻他千百度(二)第四章:生当作人杰第十章: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第十一章:咬定青山不放松第八章:众里寻他千百度 (一)第十一章:咬定青山不放松第十章: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第六章:冻雷惊笋欲抽芽第四章:生当作人杰第十章: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第十章: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第八章:众里寻他千百度 (一)第十章: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第十一章:咬定青山不放松第六章:冻雷惊笋欲抽芽第十章: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第六章:冻雷惊笋欲抽芽第四章:生当作人杰第十一章:咬定青山不放松第十一章:咬定青山不放松第三章:风雨茶楼小憩第三章:风雨茶楼小憩第九章:众里寻他千百度(二)第十章: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第十章: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第四章:生当作人杰第九章:众里寻他千百度(二)第三章:风雨茶楼小憩第三章:风雨茶楼小憩第三章:风雨茶楼小憩第十一章:咬定青山不放松第三章:风雨茶楼小憩第四章:生当作人杰第十一章:咬定青山不放松第十章: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第十章: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第十章: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第三章:风雨茶楼小憩第十一章:咬定青山不放松第四章:生当作人杰第三章:风雨茶楼小憩第六章:冻雷惊笋欲抽芽第九章:众里寻他千百度(二)第九章:众里寻他千百度(二)第八章:众里寻他千百度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