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下令

众人想不通安郡王为何活着回京了,就连清韵也没想明白,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可生不如死就另当别论了吧。

可安郡王就是活着被押送回了京,而且顺利的见到了太后。

自打安郡王出生,太后就对他呵护有加,如珠如宝的护着,所有的孙儿外孙加起来都不及他安郡王一个。

为了他,为了先太子,太后把几个亲生儿女的心都伤透了。

虽然现在长公主偶尔会进宫陪她,但太后很清楚,长公主没有放下心中的芥蒂,皇上更没有。

还有宁王,对她很恭敬,让人挑不出半点不是,但要说母子之间那种亲昵,却没有半分。

太后不敢强求,她怕强求的太多,反而把宁王推的更远,不管怎么说,就算兴国公和宁太妃心怀鬼胎,可宁王是她怀胎十月生的,母子连心,儿子就在眼前,自己却不知道,还眼睁睁的看着宁太妃要他做先太子的跟班,对他唯命是从。

每每回想起来,太后都心如刀绞。

而且,自打逸郡王和二皇子护送安郡王回京的消息传回来,长公主就没有再进宫看她了,太后不傻,知道长公主是在看她的态度。

太后更知道,安郡王一死,不论是三十多年前,还是二十年前的事就都了结了。

能不能挽回长公主和皇上的心,就看这一回她如何对待安郡王了。

清韵也拭目以待。

安郡王被送进宫,不出半个时辰,宫里就有消息传了回来,听得清韵是目瞪口呆,嘴巴张大的几乎能塞进去一个咸鸭蛋。

安郡王居然不是兴国公和宁太妃的亲孙子!

清韵没回过神来,喜鹊就问道,“这怎么可能呢,安郡王怎么可能不是兴国公和宁太妃的亲孙子?”

传话丫鬟回道,“宫里是这么传回来的,说当年安王妃生的其实是个女儿,只是兴国公和宁太妃不甘心,就偷梁换柱,把女儿换成了儿子,也就是安郡王,安郡王告诉太后,说他谋反是他不对,可把兴国公交给皇上,交换邬三姑娘他问心无愧,如果不是兴国公和宁太妃心怀鬼胎,他原本能过平静的生活,与世无争,是他们害他到这种地步……”

清韵抱着孩子,轻轻的拍着他的后背,笑道,“然后呢?”

丫鬟望着清韵,什么然后啊,“这消息这么大,宫里的人没敢耽搁,就赶紧来禀告王妃您了。”

清韵听得一笑。

她还纳闷安郡王怎么会忍这么一路回京呢,敢情是想好了对策呢,不管安郡王做了什么,这二十年来,太后是真心疼他的,而且太后对兴国公府尚且存了两分不忍,杀宁太妃和兴国公,那是他们罪大恶极,死不足惜,尤其兴国公还拿刀架在了太后的脖子上。

可安郡王不同,太后一直对他就存了几分怜惜,可怜他小小年纪就没了父亲,所以格外的疼他。

精心养育了二十年啊,就是一条狗,养个三年五载的都有了感情,何况是人了。

安郡王在赌,赌太后会心软。

他不是兴国公和宁太妃的亲孙子,这么多年,他是被他们利用了,他也是受害者,值得人同情。

不得不说,安郡王这一招釜底抽薪实在是高。

而且他还有人证。

虽然兴国公和宁太妃谋逆了,安王府也被烧了,但是安王妃还活着,她是太后挑给先太子的太子妃,因为先太子过世,一直寡居,甚少出门见客,存在感很低,但是她并没有死。

就连宁太妃被杀,兴国公被处以千刀万剐之刑,太后也没有要她的命,只是监禁了她。

安郡王抖出这么大的事,想必太后会找安王妃做证。

可是做娘的,要是能护着儿子,能不拼命护着吗?

也不知道事情到底会如何发展,清韵虽然很好奇,但是却没想过进宫,大家的态度都摆在那里呢,这事只能太后处置,谁也不许插手过问。

屋子里,几个丫鬟在窃窃私语,小声议论安郡王到底是不是兴国公和宁太妃的亲孙子。

要说也不是不可能啊,安郡王是个遗腹子,先太子死的时候,他好像还没有出生。

先太子是宁太妃的亲生儿子,她是想谋皇位的,可是壮志未酬身先死,宁太妃怎么可能甘心呢,太子妃肚子里的孩子就是她全部的希望,生了个女儿,那就是什么都别争了,所以把女儿换成是儿子,再正常不过了,反正这事她也不是第一次干,经验丰富着呢。

几个丫鬟越想越觉得这太可能了,到最后竟然认定就是这样了。

清韵在一旁听得好笑。

几个丫鬟齐齐看着她,正巧这时候她们的小世子哭了,清韵就抱着他哄起来。

小世子直往她怀里拱,明显是饿了要吃奶。

清韵是自己奶孩子的,虽然几个丫鬟和蒋妈妈都不赞同,但清韵固执己见,谁也没辙,而且这么点在清韵看来是应该的事,还惊动了老夫人和皇后,她们都劝清韵,清韵依然没有改主意。

生了孩子自己喂养,天经地义,又不是没有奶水,何必假手于人。

喂了奶,吃饱喝足,孩子就睡了。

清韵就将他放在摇摇床里。

几个丫鬟站在一旁看着,等清韵直起身子,青莺就望着她了,她们实在好奇清韵在笑什么。

可清韵就是一句话不说。

几个丫鬟挠心挠肺啊,青莺忍不住要问了,外面进来一丫鬟,上前福身道,“王妃,太后下令明日午时西街菜市口处死安郡王,处以绞刑,而且爆嗮三日。”

这回,不止青莺几个愣住了,就连清韵都诧异了,问道,“太后见过安王妃了?”

“见过了,”丫鬟点头道。

清韵更惊讶,“是太后亲自下的令?”

丫鬟点头如捣蒜,“是太后亲自下的命令。”

说了这一句后,丫鬟把知道的倒豆子似的倒出来。

安郡王在太后跟前说了一通,大体他是无辜的,兴国公和宁太妃死不足惜,丫鬟听到这里,就赶紧禀告清韵知道。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太后宫里的丫鬟急于想清韵通风报信立功,就错过了后面的事。

安郡王是一口一个委屈,一脸孺慕的看着太后,可太后听了非但没有感动,而且脸更冷了。

她一句话没说,让人传安王妃进宫,询问于她。

安王妃自然是向着儿子的,她跟太后坦白,她当年生的的确是个女儿。

太后笑了。

然后……赐死了安王妃。

这样的结果,叫人大吃一惊。

就连安郡王自己都想不到哪里出了纰漏,明明一切都跟他预想的一样,为什么会这样?!

他的叫委屈计策虽然好,可惜他对他当年出生的事知道的并不多,宁太妃和兴国公死了,死无对证,安王妃是他亲娘,肯定会护着他的,所以他说的一板一眼,就像是真有其事。

安王妃生产,太后身份尊贵,自然不可能进产房的,可是太后不去,季嬷嬷却是进了产房的,她是亲眼看着产婆把安郡王抱起来的,也是她向太后抱的喜。

安王妃生的是个儿子,太后没有亲眼见到,季嬷嬷却是看见的,现在再跟她说,这是兴国公和宁太妃的计谋,这不是逗太后玩吗?

死到临头了,还百般狡辩,欲博取太后的怜惜,把太后当傻子愚弄,太后能轻饶了他们?

之前,太后一直对安王妃存了几分怜惜,她是先皇赐给先太子的太子妃,安王妃的父亲是位将军,早些年为先皇挡箭而死,先皇对她多有疼爱,才将她赐婚给先太子,再加上先太子被偷梁换柱的事,和她无关。

看在先皇的面子上,太后才对她网开一面,没有杀她。

可她为了安郡王撒谎,太后就不能容忍了。

就这样,安郡王偷鸡不成蚀把米,把自己亲娘给搭上了……

第293章 古人第303章 踹翻第154章 示好第248章 勉强第62章 藏拙第135章 夺妻第29章 衣裳第400章 禅位第272章 笑话第198章 偏心第253章 内伤第326章 什么病第188章 见外第244章 报恩第458章 南楚第294章 让路第412章 感动第278章 踹飞第201章 头疼第17章 委屈第279章 计谋第220章 添妆第187章 看重第225章 踹脸第389章 人质第464章 结怨第440章 喜欢第6章 奴婢没有告状第261章 信任第469章 琵琶骨第396章 糊涂第335章 敬茶第355章 治病第348章 手笔第372章 猜测第128章 困意第375章 待见第374章 撒盐第34章 冲突第107章 江家第46章 宽心第368章 花灯第107章 江家第372章 猜测第109章 制衡第136章 乱摸第360章 雍州第144章 慧根第262章 默认第252章 喜脉第172章 犯错第468章 敬酒第25章 胡诌第25章 胡诌第407章 纵虎第265章 摆布第359章 把柄第378章 坏事第331章 出嫁第127章 相思第35章 刻薄第387章 要挟第334章 肚兜第277章 回京第48章 坦白第84章 感悟第366章 布局第308章 稀罕第55章 心大第281章 承受第223章 讨要第74章 铁证第36六章 冲喜第263章 恢复第457章 美事第347章 阻拦第63章 装病第190章 身份第4章 吃人不吐骨头第196章 拜托第370章 赐死第79章 连累第155章 呕心第240章 离开第3章 目的是赔偿第187章 看重第303章 踹翻第153章 礼单第425章 如何第254章 住手第56章 不急第462章 琴曲第58章 姓周第64章 破例第200章 禁足第417章 浪费第409章 心狠第7章 恶毒的亲事第434章 谦虚第167章 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