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世界第一陆军

小路易被俘虏一周了,现在他想起之前的劫难,还历历在目。当时他所在的法国第五集团军在比利时-法国边界惨败,所有人都在逃跑,不吃不睡不敢休息。他们都很害怕,怕被德国人抓住,更害怕被打死。小路易比很多人都跑得远,是因为他一开始就扔掉了武器。不过溃逃的时候,小路易找不到自己的连队,更找不到补给,很多战友都抢夺老百姓的食物,小路易也这么干了。后来抢不到食物了(前面的人已经把老百姓的食物抢光了),小路易又饿又累,倒在草堆里,就被德军俘虏了。被俘后,小路易听说全体战俘都要被送到俄国前线去挖工事,有人传言说会被集体枪决,搞得人心惶惶。

8月26日傍晚,有一名德军士兵过来说,将要释放全部战俘,德军已经包围了上百万的法军,马上要全体总攻,没有人手看管战俘了。听到这个消息,所有战俘都安静不下来了,一方面是高兴(因为马上就要自由了);另一方面则是担忧(如果德军真的包围了上百万法军,那么法国就没有部队了,也就是说法国战败了)。过了一会儿,德军又过来了,他们打开大门,让所有人列队出去,然后告诉俘虏们:你们自由了,快走吧。

小路易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还是和大家向法军阵线奔去。法军阵地上的士兵,看到俘虏都跑回来了,也觉得很奇怪,他们很多人还不知道已经被包围了。当越来越多的俘虏证实了这个消息后,法军全部震惊了,所有人乱成一团,已经没有人再想着作战(前期也较量过,打不赢德军),天黑的时候就有人逃跑了。逃跑的人越来越多,一觉醒来,法国士兵发现身边的战友没剩几个了。到了8月27日早上6点30分,德军炮火开始轰击法军阵地,再顽固的法军也开始逃跑了,当德军发起总攻后,才发现法军阵地上已经跑得一个不剩了。

于是,围歼战又变成了追击战,只是这次追击中,德军几乎没有遇上像样的抵抗。德军没时间、也没人手去抓俘虏,只要法国士兵放下武器,立即就可以离开。法军走的时候,还可以带走自己的物品,也就是说:放下枪你就是自由人,离开阵地你想做什么德军都不管。这下连最坚固的堡垒里面的法军都跑了,凡尔登这样的要塞都没有像样的抵抗,就被德军占领。

8月30日,法国第五集团军司令郎勒扎克被人发现,他脱去了军装,坐在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喝着一杯红酒,而就在离他不到二十米的街道上,一队德军正在行军,却没有人过来抓他。

9月1日,巴黎成立亲德政府,签订了两国战时条约:法国不割地、不赔款,只是将海外殖民地划归德国;战争结束后,德军将在30日内全部撤离法国。

9月2日,德国第二、三、四、六、七集团军继续追剿法国波尔多政府,第一集团军和第五集团军调往东线俄国战场。

据德国前总参谋长施里芬估算,俄国从动员到出兵需要六到八周,所以德军先进攻法国,准备在9月下旬再反身对付俄国。谁知道办事一直拖拖拉拉的沙俄,居然好死不死的不到两周就完成了动员,在8月17日就派出两个集团军,进入德国境内作战。随后,西线法国战场的噩耗不断传来,俄军士兵心情沉重,行动变得缓慢起来。

俄国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加起来接近50万人,而他们的对手——德国第八集团军,只有二十余万部队。俄国第一集团军从马祖里湖区北面进攻,第二集团军从马祖里湖区的南部进攻,马祖里湖区遍布着大小湖泊、湿地、沼泽、森林,俄国的两个集团军相隔几十公里,互相之间无法通行。德军依然是冷枪小组战术,在植被茂盛的马祖里湖区,这种战术对俄军杀伤更大,更加剧了俄军行动的缓慢,平均每天只能前进几公里。

普里特维茨是德国第八集团军的司令,自从俄国人进攻以来,他一直发电报给总参谋部,请求支援。但是德军的既定目标是快速打垮法国(施里芬甚至说过:全部德军都应该用来进攻法国),所以总参谋长小毛奇,没有给他派来一兵一卒。普里特维茨和他的参谋长冯·瓦尔德泽将军,天天怨声载道,还是不停的要增援。小毛奇不厌其烦,解除了普里特维茨和冯·瓦尔德泽的职务,又挑选冯·兴登堡将军和埃里希·鲁登道夫将军分别任东线德军总司令和参谋长。兴登堡67岁,退休已有3年左右,但他是这个职位的最佳人选他身材魁梧,刚强沉着,给人以信心和勇气,而且他最能发挥他的参谋长智慧过人和思路敏捷的优势。鲁登道夫头脑清楚,思维严密,在围攻比利时列日要塞的战斗中,表现出明晰的洞察力和周密的计划性。这两人形成了兴登堡-鲁登道夫这一对绝妙的搭配。

冯·兴登堡将军和埃里希·鲁登道夫接手部队后,认真听取了马克斯·霍夫曼上校的意见,决定诱歼俄国第二集团军。马克斯·霍夫曼多年来积累了关于俄军的丰富知识,成为德军总参谋部内俄军作战计划战争能力方面的专家。特别是俄国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连年坎普夫和第二集团军总司令萨姆索诺夫之间的对立,霍夫曼曾经在日俄战争中看到这两人在奉天码头互殴,他断定当德军围歼俄国第二集团军时,第一集团军不会前来营救。

随后,德军开始边打边撤(这个战术是德军强项),被撤退的德军所迷惑的俄国第二集团军持续追击,逐渐被引入霍夫曼预先布置好的包围圈。此时,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将军的德国第十七后备军和弗里德里希·冯·舒尔茨将军的德国第二十军,已经埋伏在俄国第二集团军的两翼,仅仅留下一个象征性的骑兵师来监视俄国第一集团军的二十四个步兵师,其余所有德军已经遍布坦能堡(俄国第二集团军集结地)四周。这样,到了8月26日晚,俄国第二集团军已经陷入了霍夫曼所计划的一场双重包围。

8月27日凌晨,德军开始进攻,穿插迂回战术如水银泻地一般,把俄国第二集团军分割包围成一个个小块。到28日,俄国第二集团军全军覆没。五个军的指挥官中,二人被俘,三人因无能而被立即撤职。总司令萨姆索诺夫赶在被俘虏之前,在一个森林里面自杀。整个战役中,俄军有九万二千多人被俘,被杀和失踪的估计有三万人,约有五百门炮被毁或被缴获。德军大获全胜,史称坦能堡大捷!俄国第一集团军闻讯后,掉头就跑,匆匆逃回了马祖里湖区北面。

9月6日,从法国前线调回来的德国第一集团军出现在马祖里湖区,德国人围歼俄国第一集团军的战斗开始了。至9月10日,俄国第一集团军的左右两翼都被德军优势兵力突破,形成了包围的态势。俄国第一集团军司令连年坎普夫担心被围,下令部队撤退,同时以2个师的兵力从正面实施反突击,掩护主力撤退。但是德国第一集团军(暂管德皇骑兵旅)是德军的王牌主力,怎么会让俄军得逞,德皇骑兵旅又一次截断了俄国第一集团军的退路,随后德军赶上来,在马祖里湖区北面包围了俄国第一集团军。至15日,俄国第一集团军被俘14.5万人,伤亡约10万人,损失全部火炮,一集团军司令连年坎普夫被俘。

在战争开始的第一个月,德国在东西两线都取得了碾压式的胜利,一时间,世人惊呼——德国陆军,天下无敌!

第十二章 撤军第五十八章 苦战第二十二章 蓝丝带奖第五十九章 打得准第四十四章 海上猎杀小组第十章 水战第六十八章 1916年俄国形势第三十四章 1907年经济危机第三十五章 变样的海军竞赛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蝉第四十七章 射程决胜第四十二章 世界第一陆军第五十五章 石油战争第四十九章 战列舰交火第二十九章 哥廷根大学第五十八章 苦战第三十三章 无畏舰第三十九章 德法边境战役第十九章 君主立宪第五章 电器公司第四十五章 英舰追击第六章 恭亲王奕䜣(上)第九章 新战术第四十八章 战列巡洋舰之殇第五十章 驱逐舰交锋第三章 机床设备集团第五十八章 苦战第四十八章 战列巡洋舰之殇第三十六章 战前准备第四十二章 世界第一陆军第十章 水战第七章 恭亲王奕䜣(下)第二十九章 哥廷根大学第二十三章 左宝贵将军第二章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经济危机第二十七章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形势第六十七章 新枪(下)第三十四章 1907年经济危机第十九章 君主立宪第四章 潮起彼岸第四十九章 战列舰交火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二十六章 战舰三大要素之——防护第四十五章 英舰追击第十二章 撤军第二十二章 蓝丝带奖第二十三章 左宝贵将军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蝉第六十四章 战后思考第四十章 英法联军赛跑第五十六章 螳螂捕蝉第二十章 克虏伯汽车公司第七章 恭亲王奕䜣(下)第四十六章 损兵折将第八章 黑旗军第四十七章 射程决胜第三十六章 战前准备第四十二章 世界第一陆军第二十二章 蓝丝带奖第二十七章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形势第三十九章 德法边境战役第二十八章 密约第五十七章 黄雀在后第三十四章 1907年经济危机第六十七章 新枪(下)第三章 机床设备集团第六十二章 铁道炮第五十八章 苦战第六十三章 布鲁西洛夫攻势第五十九章 打得准第四十三章 海上形势第六十二章 铁道炮第二章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经济危机第五十九章 打得准第六十九章 俄国革命第三十章 中俄战争第六十三章 布鲁西洛夫攻势第五十九章 打得准第九章 新战术第十七章 北京之战第六十三章 布鲁西洛夫攻势第二十三章 左宝贵将军第三章 机床设备集团第四十三章 海上形势第四十三章 海上形势第十二章 撤军第六十章 惨胜第五十二章 战果第五十四章 波兰战役第四十六章 损兵折将第十三章 光复河内第十四章 大胜之后第五十章 驱逐舰交锋第三十九章 德法边境战役第六十七章 新枪(下)第九章 新战术第五十二章 战果第三十二章 提尔皮茨第三十一章 武器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