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八章 北冥有鲸鱼

张仲坚、李靖和红拂女,在另一个时空里被人称作风尘三侠,其中李靖更是和红拂结成了夫妇,可见他们三个人之间的缘分还是很深的。

这一世虽然因为李智云的穿越改变了他们三人之间的某些际遇,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终究没能完全消散,在这碣石山上三个人重又遇到了一起。

而在志能便们的紧逼之下,即使他们不想站到同一战线也不可能,因为跟红拂打招呼,李靖遭到了志能便的伏击,船头上的张仲坚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当即跃上山来增援李靖,如此一来战局就出现了变化。

即使志能便再如何神出鬼没,也抵不过张仲坚、李靖、红拂和李蓉蓉这四大高手的联手,双方的态势立时逆转过来。

那领头的女子见状就看着领头的男子叽哩哇啦地说了一句,“忒太!”(忒太是日语谐音,意思是撤退)

这一声令下,几乎所有的志能便同时隐形,消失得无影无踪,就是想抓一个受伤的都抓不住,若不是地上还留有斑斑血迹,真的就好像这座山上从来都不曾来过这么一伙人。

只不过张仲坚还是略胜李靖、红拂和李蓉蓉一筹,环顾四周的同时,陡然打出一拳,打得竟是山坡上一块凸出的山岩,随着这一拳打出,只听一声惨叫,那山岩就变成了一个人,口中鲜血狂喷,跌跌撞撞摔了出来。

张仲坚一步抢上、运指如风连点此人数处穴道,止住了呕血伤势,喝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来这里?”

那人有气无力地说了两句话,一如先前那个女子的语言,叽哩哇啦地没人听得懂。

张仲坚仍不死心,继续审问道:“你们从哪里来?你的同伙都藏在什么地方?”

他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他刚刚环顾四周只发现了这一个伪装者的存在,其余同伙尽皆消失的无影无踪,想来应该是此人在撤退时已然受伤因而无法远遁。

虽然听不懂这个志能便的语言,但是这个志能便却似乎能够听懂张仲坚的汉语,一指远处的海面,众人顺着他的指向看去,只见天海交际的地方有几点帆影,想必这伙人是从海上乘船而来。

张仲坚看着那几片帆影怒火中烧,道:“这伙异族贼寇竟敢到咱们的国土上来撒野,定要追上去杀他们一个片甲不回!”

红拂和李蓉蓉也被这伙志能便惹得火大,红拂附和道:“张兄说得对!凭什么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当咱们大隋武者好欺负么?咱们这就追上去!”

李蓉蓉也恨恨说道:“对,追上去杀光他们!”

张仲坚却道:“两位姑娘稍安勿躁,且容我在这山上逗留片刻。”

张仲坚可不是为了为国扬威英雄救美的,他是来找寻卫青的武功秘籍的,对付这伙志能便也是怀疑对方有盗抢武功秘籍的意图。

他现在很是怀疑这伙来自海上的异族贼寇是不是已经把秘籍拿走了,必须先在岛上搜寻一番,若是搜寻不见则立即回船追赶。

搜寻的结果当然没有任何悬念,早在九个月以前阴世师已经奋尽毕生功力把这里犁过了一遍,连根毛都没找到,张仲坚又如何能够有所收获?

与张仲坚不同,稍微了解一些原委的李蓉蓉站到了山顶那座秦始皇的石碑附近,站在当初李智云的位置上、以同样的角度俯视山脚下的海面,却是再也看不见那种“日月之行、星汉灿烂”的奇景。

没错,这里的确曾经有过天体投影出来的天文版河图洛书,却只有悟性奇高的人才能从中得到裨益。

西汉的卫青是得到裨益的一个,隋朝的李智云是第二个,除了他们两人之外,不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光武魏武,来到此处都不过是有眼无珠,徒余诗篇罢了。

等到李蓉蓉回想起当日的情景、心有触动再来看时,这里的奇异景观已经被阴世师毁掉,不复存在了。所以不止她李蓉蓉一个,就是再有什么天赋绝佳之人来到此处也是白跑一趟。

对比昔日登临碣石山时所见所闻,李蓉蓉自然能够比较出这里的变化,只看了一阵就摇头道:“这里已经被人全部破坏掉了,应该是阴世师干的。”

红拂闻言微感遗憾,却并不如何惋惜,毕竟她来到这里的主要目的是寻找丈夫李智云,武功这种东西没有就没有吧,既然没有,那就追上那伙志能便解一解气也是好的。

跟李蓉蓉一样失望的是张仲坚,不过既然已经找不到什么,那就必须要去追杀那些志能便,于是四人带着那名志能便俘虏上了船。

张仲坚的父亲是扬州首富,不差钱。所以他这艘新船是花了重金造成的,采用的是当代最先进的帆船制造技术,搁在后世现代就是豪华游艇。

这艘船的航行速度自是没的说,远胜志能便们乘坐的海船,撑起风帆全速追赶,视野中海平面上的那几片帆影就越来越大。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智云答应了昆仑奴的要求,用神识搜索到了张仲坚这艘船,并且从他们四人的识海中了解到他们是怎样上了一条船的。

李靖对这一次航行充满了遐想,能跟意中人同乘一艘豪华游艇扬帆破浪于碧波万顷之中,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这种经历更令人欢畅惬意?为此他甚至忘记了自己四人正在追赶的是一伙极其诡诈狡猾的强敌。

美梦在追上敌船的一瞬间化为泡影,敌船上的武装强大的令人无法想象,数以百计的二石弓同时发射,把张仲坚的游艇射成了刺猬。

如果说这场战斗是发生在陆地之上,那么这百来张硬弓倒也难不住张仲坚,又或者此时对方所拥有的只是些普通的一石弓,便也不足以对张仲坚四人形成压制。

但是事实却是对方拥有近百张二石弓,且百余名船员全部都是强射手一样的存在,这就太过恐怖了。张仲坚四人非但无法趋近跳帮抢攻,就连露头都变得非常困难,只能藏身在船舷内侧。

即便如此也还不够安全,因为对方在平射找不到目标的时候就改成了仰射——找好了角度往天上射箭,令箭矢划出一道抛物线后落向目标,这样的射击虽然不够精准,但是百张弓同时施射也足以覆盖一艘船。

所以张仲坚等四人就只能仰面躺在甲板上,使用各自的兵器拨打格挡那些落向自己的箭矢,各个疲于应付,就连躲进船舱的机会都找不到,更不要说兼顾他人,那名被他们带来的俘虏就早早地死在了同伴的箭雨之下。

敌人怎么这么强?这是张仲坚四人绝望时发出的疑问。

殊不知这个时代里的海上并不太平,从来都不缺少纵船劫掠的海盗,而这些志能便们既然是从倭国远渡而来,当然要做好应付各种海盗的准备。

虽然倭人这几艘船只算不上是战舰,但是绝对具备海上战斗的功能,反观张仲坚这艘船虽然豪华舒适新颖别致,却只能看做是游艇,在海战中毫无用途。

倭人似乎十分重视张仲坚四人的实力,几波箭雨过后仍然不肯靠近,更不要说跳帮上船来收获胜利果实,就这样没完没了的射箭,竟是想把四人活活射死。

张仲坚四人毫无还手之力,就只能祈祷对方的箭矢储备不够多了,倘使对方的箭矢没有限量,那么自己四人早晚会死在这没完没了的箭雨之中。

四人正沮丧时,忽觉箭雨变得稀疏起来,紧接着就听见敌船上有人叽哩哇啦地惊呼,伴随着女子的阵阵尖叫,随后箭雨竟然停了。

张仲坚连忙翻身而起,扒在船舷上露出眼睛去观察,却发现远处海面上有无数条水柱冲天而起,那水柱就好像是连接在大海和天空之间的擎天柱,景象无比壮观。

跟在张仲坚后面起身察看的李靖、红拂和李蓉蓉也都惊得说不出话来,这是什么景象哦?当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敌人那几艘船本来已将张仲坚这艘船包围在中间,此时这几艘船都已经停止了射箭,所有人都在惊恐地看着那些水柱,只因那些水柱正以极快的速度向他们这边移动过来!

更近一些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原来这些水柱并不是从大海中直接喷涌而出的,而是从一座座小山丘上喷射出来的。

但问题是海上怎么会有山丘?而且这山丘还是移动的!

交战双方的每一个人都被这神奇的景象所震慑,即使是见多识广的志能便们也不知道来的是什么东西,更不知是凶是吉。

终于,就连红拂都看清了来者的形状时,不禁惊呼:“大鱼!好多大鱼!会喷水的大鱼!天哪,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鱼?”

而李蓉蓉则联想到了庄周的那篇《逍遥游》,自语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大鱼转眼就来到了几条船的中间,几十条庞大的身躯将倭船包围的海域全部占满,尾鳍游动时推开的水浪汹涌澎湃,拍得那几艘倭船摇摇欲坠,而张仲坚这艘船则被它们“拱”出来的浪头顶上了天,只吓得双方众人尽皆面如土色。

与这些大鱼相比,人类实在是太过渺小了,不要说船只上的人们,就是这几艘在这个时代里已经算得上是颇具规模的海船都无法与这些大鱼相比,活像几只可怜的小虾。

张仲坚等四人尤为恐惧,因为他们的船被抛上了半空,有一种飞上天际的感觉,但是对于不会飞翔的人们来说飞得越高就摔得越重,上去了怎么下来啊?

忽然间,人们看见大鱼群中有一条最小的大鱼从水面高高跃起,在跃起的同时倏忽变形,竟然化作了一只大鸟,这一变化惊得李蓉蓉险些晕倒,难道让我猜中了吗?它们果然是鲲鹏吗?

大鸟振翅悬浮在船上的半空,竟然发出了人声,首先是一段叽哩哇啦的语言,倭船上的人们都能听得懂:“小野妹子,井上英男!你们这些倭寇不老老实实地在本州岛和北海道种田捕鱼,跑到华夏大地上意欲何为?都给我老实听着,若是有谁胆敢轻举妄动,我就让你们一个都活不了!”

倭国的志能便都惊呆了,这鱼能变成鸟已经是玄幻得不能再玄幻的事情,而这只鸟竟然会说本国的语言,甚至还能准确无误地叫出两个首领的名字,岂不是诡异到了极处?这一定是神仙啊!

尤其是领头的一男一女立即跪倒膜拜,连连求饶道:“大神饶命啊!我们师兄妹是奉师父圣德太子之命出使大隋、以缔结两国邦交的……”

那大鸟呵呵冷笑道:“都到这时候了还不老实,居然还敢撒谎?你们敢说你们不是根据徐福的遗篇来找碣石奇观的?”

领头的一男一女闻言立时吓得肝胆俱裂,寻找碣石奇观这件事只有师父和自己师兄妹两人知道,这只大鸟又是如何知道的?看来这神仙早已洞彻世间的一切,什么都瞒不住他啊!

这大鸟所说的半点不假,这伙志能便的确是倭国掌权者圣德太子派来的,也的确是打着出使大隋、缔结邦交的幌子,实际上却是为了前往秦皇岛探究碣石奇观。

圣德太子在不久前与居留在倭国的徐福的后人进行了一场权力的博弈,经过一场大战之后打败了企图称霸岛国的徐福后人,并在抄家时找到了一本徐福的遗篇。

徐福就是秦始皇派遣去海外寻找三仙山的那个徐福,在秦始皇登临碣石之前,是徐福第一个声称在碣石山遇到了仙人,由此才有了秦始皇东临碣石的故事,然而秦始皇到了碣石山却是什么都没看见,盛怒之下就想把徐福给杀了。

只吓得徐福谎称已经找到了瀛洲仙山,在仙山上遇见了仙人,仙人要求秦始皇供奉三千童男童女以及五谷杂粮、农耕匠作器具等贡品进献,然后才会考虑是否接见秦始皇并赐与长生。

就连后世的历史学者都不知道徐福这些话都是谎言,事实上徐福根本就没见过所谓的仙人,他之所以谎称见到了仙人且仙人要求这些贡品,其实就是为了永远离开秦始皇,以免被喜怒无常的嬴政给杀了。

三千童男童女自然是为了繁衍后代、组织生产所准备的,不然他一个人孤零零的漂流海上如何生存?而至于那些五谷杂粮则是他为自己和童男童女们准备的口粮,农耕匠作器具则是为今后在有可能出现的陆地或岛屿上求生所储备。

总算命不该绝,后来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真就找到了扶桑岛国,总算是有了一处可供栖息的陆地,于是就定居在那里,又把一向只懂得渔猎为生的倭人带进了耕种时代。

徐福以及他带去的三千童男童女在日本开枝散叶,生下了无数子子孙孙,都已经变成土生土长的倭人,所以他这一脉的倭人就把他奉为祖先,与那些只懂得茹毛饮血捕鱼猎兽的土著倭人分庭抗礼,并渐生矛盾。

到了圣德太子这个时代,这两脉倭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这才引得圣德太子痛下杀手,镇压了徐福这一脉,扶持起土著倭人的政治地位。

第一五〇章 没羽箭第四五五章 什么是武?第一四一章 狗腿子第一五五章 智闯封锁第二七三章 下潜,回归第一一六章 报丧第四一二章 剧情大反转第五〇五章 不欠你的人情第二二七章 指点迷津第一六五章 大梦谁先觉第二四三章 波斯武功收奇效第十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二三九章 老丈人截杀老婆第四一六章 李智云的原则第一八五章 吟诗一首第四六七章 吠陀神功第二层第四六五章 善后第一七一章 人在江湖,没地儿讲理第三一九章 对决大隋第一高手第一九四章 且打且说第一六四章 唯需有梦,心想事成第三五七章 骊山之行第十八章 窥一斑而知全豹第四一三章 五雷轰顶第三四七章 终究难免一战第三八二章 月亮之剑第三〇九章 大金刚掌之万佛朝宗第四二六章 大手笔第五章 万宣道的委屈第一六七章 走火入魔的治愈方法第三五九章 往东走是通天大道第五五九章 七星聚会第一二九章 大气运者第二二九章 挂帅出征第三七二章 义释雄阔海第四九八章 星际旅行第九章 念力接收区第六十四章 毒宝分解子系统第二三三章 被低估的花刀将第三十九章 吃干醋的人第二二八章 突厥来犯第一二六章 没见过美女第二七二章 耗死蛇王第二七八章 劫皇杠第二五一章 雪原降龙伏虎第四十八章 我有神行百变第五八二章 战争中的赌约第三〇五章 罗士信吊打程咬金第三五七章 骊山之行第四二一章 凌晨警讯第四十七章 捕风捉影第四七八章 气压全场第五八一章 下战书第三五一章 紫阳真人,玄驹神功第二五七章 生擒渊太祚第七章 化腐朽为神奇第四〇〇章 苏醒第五八八章 华夏武功横行宇宙第一一八章 尤俊达的窘境第六十三章 喝大了第五一二章 戏耍席叶奇第二六〇章 雪底乱战第五二三章 惯于偷袭的太上老君第二三六章 捕风捉影的妙用第三五〇章 少林绝技终究是绝技第四九六章 灭法门来人了第一八四章 面圣第二八八章 千佛山下第五五一章 神僧辩机第一二七章 翠翠姐第四四四章 糊涂祖神第一六八章 怎样才叫大气运?第一九五章 濒于狂怒的秦琼第一七三章 战秦安第一四五章 有恃无恐第二五六章 完胜韩国流第二六六章 魔域之险第一九三章 秦琼来了第二十五章 和光同尘第四五二章 豪气干云第三一五章 温酒斩华雄第五一四章 金翅大鹏雕的厉害第四三四章 何谓高武?第二二九章 挂帅出征第三一三章 贾菁菁贪婪终引祸第一〇二章 苛刻的系统第四五四章 认输都不行第三五〇章 少林绝技终究是绝技第七十五章 无题第四一四章 神识之于信息时代第二三六章 捕风捉影的妙用第六十七章 表婶的威胁第二九八章 灵石主人第七十五章 无题第五六七章 各路神仙第三八三章 不敌第四二〇章 各方反应第四八四章 秦琼报仇第二二二章 最有办法的人第七十四章 绝顶轻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