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流求种田记

泉州港内所有的船舶被宋军席卷一空,城内外的百姓也都携家带口搭乘宋船而去,汉人不到万不得已不愿离乡背井,实在是担心元军杀回来屠城,偌大一个泉州,现在成了一座空城。

也有人坚持留下来继续抗元大业,那就是本乡本土长大的陈吊眼,刘彦直代表朝廷任命他为泉州团练使,加轻车都尉衔,作为宋军留在大陆的一枚钉子,时常骚扰元军,收集情报,作用大得很。

宋军水师从一千艘船,二十万人的规模,迅速扩充为一千五百艘船,三十万军民,又增加了数百匹战马,船上的生活空间变得非常狭窄,再加上海上风高浪急,大批人晕船,人们苦不堪言,好在旅程不算长,两日后舰队就抵达澎湖列岛稍事休息。

澎湖列岛是大陆和台湾之间的一串小岛,可以补充淡水,躲避台风,最终目的地还是隔海相望的宝岛台湾,只是此时还没有台湾这个名字,那座岛屿叫做流求。

又过了两日,舰队终于在流求岛西南部的高雄登陆。

高雄这个名称要到1920年才出现,为了方便称呼,刘太师跨越时代命名此地为高雄,高雄乃流求岛上最大的深水港口,适合停泊远洋海船,以后这里将是大宋朝最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水师基地。

三十万军民登上陆地,没有房屋就扎帐篷,没有田地就开垦荒地,没有砖瓦就建窑烧制,没有铁器就挖矿冶炼,反正百工匠人充足无比,工具、图纸、原料也带的足够。

南宋末年的流求并未完全开发,依然是一座原始状态的岛屿,据说岛屿的北部有汉人和熟番杂居,还有海上豪客建立的堡垒,用于躲避风浪,补充给养,但这些人都不敢深入丛林,深山老林是生番们的地盘,贸然进入风险极大,很有可能被生番砍了脑壳。

短短几日,高雄就成了一座巨大的村落,到处是帐篷和炊烟,正值春季,流求气候温暖冻不死人,移民也都是闽粤人士,本身就在亚热带居住多年,对气候水土没有太大的不适应,如果换成大漠草原上的蒙古人,绝对无法消瘦这湿热的天气。

建窑烧砖需要长达数月时间,在这段日子里普通百姓只能住帐篷和胡乱搭建的草棚,起初官员和皇室依然住在船上,但来往陆地诸多不便,流求树木繁茂,木材资源极多,不乏参天巨木,用来建造宫殿再合适不过,朝廷派遣士兵砍伐树木,木匠们日夜赶工,先将皇帝的行宫建了起来,文武大臣们也好有个商议国事的场所。

恰逢气候突变,连日大雨,住在帐篷和草棚里的百姓苦苦支撑,依然在这乍暖还寒的天气里冻死了许多人,哪怕是达官贵人们的日子也不好过,要么在船舱里颠簸呕吐,要么在陆地上瑟瑟发抖,士兵工匠的数量有限,就算加班加点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建出几千间房屋,而这些大人物又都是肩不能抬手不能挑的金枝玉叶,让他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比杀了他们还难。

但是也有例外,天一放晴,太师大人就拎着斧头,带着一群男人进山砍树去了,砍伐了几十棵大树拖回来,硬是用一把斧头建造出一间高脚全木质大房子来,一根钉子不用,全部是榫卯结构,连老木匠见了都叹为观止,说太师大人是鲁班再世!

刘彦直当然不是鲁班再世,他这套木匠活儿还是在檀香山学的,后来又在侏罗纪和新石器时代施展了一番,最擅长的就是用木头盖屋,这一栋纯木质房屋,就是他在盐部和甄悦共同居住的那栋木头宫殿的复刻版。

望着这栋宫殿,昔日的点点滴滴浮上心头,刘彦直不禁有些恍惚,似乎回到了史前时代,两人双宿双飞,孤独的生活在只有恐龙和鹦鹉螺的地球上。

“老爷,喝水吧。”脆生生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是侍女绿竹在说话。

绿竹是杨太后的亲信宫女,拉拢大臣当然要用自己人,所以最终绿竹还是成了刘彦直的侍女,负责他的日常生活起居,其实端茶倒水铺床叠被什么的都有丫鬟们去做,绿竹最大的职责就是侍寝,不过至今刘彦直没碰过她一根指头。

熟水是宫廷中最流行的饮料,用沸水冲泡紫苏、白豆蔻、甘草等药材,密闭数日后就成了熟水,用银壶盛着,渴了就喝一杯,宛如后世的饮料。

绿竹端着一杯紫苏水熟水递过来,刘彦直接过一饮而尽,他脸上大汗淋漓,绿竹摸出一方丝帕伸出宛如春葱般的纤纤玉指去帮太师大人擦汗,正被刚进院子的甄悦看了个正着。

甄悦扭头就走,跟在后面的关璐瞄了一眼,呵呵笑了,追出来拉住甄悦:“怎么,吃醋了?”

“谁吃他的醋,我是看不过那个绿茶发骚的样子。”甄悦气哼哼道。

“好像那个丫鬟不叫绿茶,叫绿竹。”关璐笑道,“还说不是吃醋,丫鬟而已,最多当个妾,威胁不到你的地位的。”

“我不管她到底叫绿竹还是绿茶,反正就是个古代版的绿茶婊,还有,我和刘彦直以前,现在,以后,每个时空位面都不会有任何关系!”甄悦信誓旦旦道。

“别嘴硬了。”关璐一撇嘴,根本不相信甄悦的话。

“这些男人都一样,穿越了就想着三妻四妾,左拥右抱,没一个例外。”甄悦嘴上发着狠,心里却在纳闷,自己是怎么了,不是丝毫对刘彦直没感觉么,为什么看到丫鬟给他擦汗,就突然发这么大脾气,对,一定是自己看不惯他们这些男人的作风。

新落成的大房子外围还有一圈木质栅栏,此刻刘彦直就站在大门口眺望甄悦远去的背影,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

绿竹跟了过来,酸溜溜瞄了一眼远去的甄悦,叹气道:“是奴家的不好,惹夫人生气了。”

刘彦直道:“她不是夫人,至少这个她不是。”

绿竹听不懂,懵懂的看着心目中天神一般的太师大人,大眼睛眨啊眨的仿佛会说话。

“夫人已经不在了,死在秦朝了。”刘彦直道,深邃的眸子里似乎有些亮晶晶的东西。

绿竹更加确信太师大人是天神下凡,他的夫人死在秦朝,那他不得活了一千多年,能给神仙当侍妾也是自己前世修来的福分啊。

事实上不但绿竹是刘太师的脑残粉,广大百姓们也深深敬仰崇拜刘彦直,不是因为他打败了张弘范,拯救了大宋朝,而是这位朝廷一品大员没有架子,总是和群众打成一片,背着弓箭进山打猎,扛着斧头伐木砍树,赤着脚开荒播种,甚至挖土烧制陶器,这些本该猎户匠人农夫干的活儿,他洋洋在行。

不是刘彦直喜欢干活,而是他必须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三十万宋人移民流求,可不是每家每户都带着坛坛罐罐,桌椅板凳的,大多数人只带了很少的行李和口粮,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没有一个高效的政府是不行的,而朝廷的两位丞相文天祥和陆秀夫都是文人出身,不善此道,所以“八仙”就得扛起这个责任。

在刘彦直的推荐下,党爱国出任大宋朝工部尚书兼流求路转运使,亲自规划指挥高雄府的建设施工,他一身本领终于派上用场,每天忙的脚不沾地,带着一群官员到处视察指导,在他的操持下,高雄的城市规划有板有眼,居民区,行政区、商业区,军事区划分清晰,主干道宽阔,两侧有排水明沟,居民区的下水道体系也很发达,台湾多雨,排水系统做不好就会内涝,为了百年大计,必须把看不见的部分先做好。

党爱国最大的贡献是“发明”了轮窑生产红砖,中国自古使用的建材是青砖青瓦,而红砖是欧洲人的传统建筑材料,两种砖头各有优点,但当下急需砖瓦,那么生产效率高的红砖是更佳的选择。

轮窑和烧制青砖的砖窑不同,连续作业,产能巨大,再配上一台畜力挤砖机,一窑能产出十万块红砖,足够供应宫殿、民居、军营、城墙的建筑需求,一栋栋红砖建筑物拔地而起,宋宫也是完全用红砖红瓦建造的中式宫殿。

高雄府一派蒸蒸日上的火热景象,港内海船桅杆如林,每天都有船只从广州、漳州方向来,带来大批新移民和物资,城内的市集也建立起来,百姓交换商品,寻找工作,熙熙攘攘,热闹非常。

大宋朝在流求扎下根来,先前逃亡到占城的前丞相陈宜中闻讯来投,被张世杰排挤走的前任殿前司都指挥使将江钲也从福建赶来,朝廷正值用人之际,一概照单全收,委以重任。

人多了,事就来了,不甘寂寞的陈宜中纠集一帮老部下,开始争夺权力,他先将矛头对准了刘彦直,唆使御史进行弹劾,说他行为不遵,有失官体,秽乱宫闱,贪污受贿,邀买人心,意图谋反。

第45章 财务公司第46章 祸起萧墙第53章 灯红酒绿的21世纪第26章 五百年后第51章 提取梦境第37章 杀不杀第18章 清明上河第41章 真爱第52章 青山深处第16章 遍地妖孽第70章 回马一枪第10章 乱第53章 灯红酒绿的21世纪第11章 江北的早晨第2章 海陆空第72章 短歌行第5章 寻龙诀第84章 死别第44章 黑客第10章 外星异卵第7章 龙珠第72章 短歌行第14章 朱小强第62章 使命的召唤第52章 青山深处第11章 新人类第37章 昏庸弘光第51章 永生第87章 老人家丢了第55章 寻找历史真相第36章 食盐的秘密第42章 被F4迫降第26章 夜闯帅府第34章 神祗第26章 五百年后第62章 名将的诞生第59章 无政府状态第7章 同途异路第74章 大营救计划第7章 公海击沉第18章 异度空间第29章 卧底飞鹰第46章 桥第35章 夜袭白虎营第1章 涅槃第12章 时隔三十年的再会第62章 八匹马第35章 内丹第4章 勇者斗恶龙第58章 疯狂跃进的年代第52章 魔鬼三角第19章 除夕夜的袭击第43章 流求种田记第21章 加入还是死亡第16章 一位豪客传奇第78章 议和大臣第15章 带回来一个妖人第25章 未来第9章 疯狂的年代第33章 人民公园的约会第40章 归来楔子第89章 时空悖论第77章 和孔二打赌第57章 封印第88章 改变历史还是改变命运第48章 分家散伙第42章 离魂液第4章 泄密事件第80章 兰姆伽第27章 另一个末世第39章 当成间谍第16章 买下来第69章 复活节第16章 买下来第12章 时隔三十年的再会第37章 南拳北腿仙人剑第11章 夏威夷跳伞第23章 两强谈合作第65章 人民公敌第59章 老战友新队员第54章 凯撒宫第46章 东行漫记第72章 短歌行第57章 快速消耗品第26章 夜闯帅府第5章 对手是谁第65章 人民公敌第66章 双骑救主第51章 玛雅第39章 飞机拉屎第48章 翠微山十五壮士第36章 清军退了第39章 反攻大陆第66章 又见柱子第53章 空白的世界第63章 宫禁第56章 东周美食第45章 财务公司第68章 乌托邦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