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殇国5

泰平四年

在岭内岭外交界的韶关,五岭群山中的谷道和雄关内外,已经被招展得华丽旗帜和仪仗所充斥着。

对刚刚就地训斥和处置了臣下当中的不良苗头,处置和发派了一批明显溜须拍马,都给拍到马腿上的官员,而不得不多在路上耽搁两天行程,这才初步抵达韶州而言的大相国而言,也刚刚接到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

好消息自然是以较少的代价和其他损失,那些平叛大军成功的轻取和光复了广府乃至畿内之地。坏消息是伪朝奉还内阁为首的那些叛党头脑们,还是在从逆水师的掩护和接应下渡海出逃了?

余下那些附逆的各路武装也是群龙无首,而再也无心与官军作战,开始自发的抢劫和烧掠街市了。大多数人只是想着捞上最后一笔再躲起来,是以轻兵突入广府的数只前锋,在势如破竹之下就轻而易举的将他们一一击破当场了。

而不好不坏的消息则是,虽然大部分城区都还算保持完好,但是用来泊船的码头和港区,却都被刻意放下的大火所笼罩着。

由于那些叛党在出逃之前,就事先堆积泼洒了大量的柴薪油脂,因此就算是当地的官军想要救火,也无从救起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广州开埠以来就沿用和经营了千百年的港市仓房码头栈桥,绝大多数都在蒸腾烈焰之中化作了灰烬和废墟。

自此,就连派出人马海路追击的可能性也在短期内不复存在了;因为收复了广府的官军都是陆师,既没有足够的航船也没有足够操船的人手,而重新从东部沿海其他港邑调拨船只过来,却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此外,虽然上城和老城的宫室、居城、宅邸、园林和大多数署衙官邸,都还是保持原样而没有被在呢么放火烧掉或是拆毁,但是相应的宫廷器物、府库仓禀,都已经是空空如也而唯于鼠雀了。

为此,预期颁给平叛诸军的犒赏和加饷,也由此出现了不小的缺口,更别说日后还都所需的花销;因此,只能继续通过默许他们就地“抄没”逆产,来进行变相的补偿和犒劳。

不过令人聊以**的是作为一国之都,广府畿内的地产和物业还是可以作价不少的;这一次的叛乱牵涉甚广,又直接和间接的造就了许多无主的产业和权益;

只消通过后续的发卖和处置,再加上征地方富商大户填移广府的政策,应该还可以为朝廷日渐拮据的财计,重新充盈起来不少的。所谓生聚不易的“广府梦”在国朝海陆八道,还是大有市场和人气的。

此外,因为叛乱而空出来的官爵名位,也可以好好的运作上一番;既是作为酬功论赏恩结人心的名利手段,也是日后用来适当换取捐输助国和经营军伍,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

毕竟,这也是少府寺对口幕府的重要收益来源之一。但是在此事之上的实际运作和经营,就需要格外的斟酌具体人选了。

他思来想去了好一会,又不断的否定掉了好几个名字和其他的可能性之后,最终还是将心思落到了,此刻正在江宁主持后方局面的,江宁留守兼司农卿,都度支转运使郑二官的身上。

虽然此君有着喜欢排斥异己,护短和种种无法让人忽略的毛病,但在大是大非和关键事物上,却是忠心和可靠不二,并且深体上意而手腕老练稳妥的第一人选。

这时候,又有几分新呈上的奏书被送到了他的面前。

“论故天子失德请议另立疏”

他不由撇了撇嘴,又是一份跟风逢上的套路和大路货色,还有建议改元更新的,诸如此类的话题在近几天,他已经不知道留中了多少份了。

但是随即看下去的另一份奏疏,却是让他不由咦的一声,脸色变得有些阴晴不定起来。因为上面的文字赫然写的是《奏国宗合流同一疏》。

其中呈书的用意,却是在朝廷制度上让国族和宗室名正言顺的进行合流,将原本的宗室和国族两大亲贵体系,自此混同一体而别无他样。

而背后引申出来的隐隐意味却是,既然天子一脉已经不堪扶持和继立了,那就干脆顺理成章的废除,祭由天子而戎专相国的二元幕政,而代之以唯一的外朝内廷和国宗源流。

这可是一个极为大胆的谏言,或者说是对上位者心思和底限试探,乃至是一次搏出位的冒险政治投机行为了。

不过,这件事情随即就被他暂时抛在了脑后。

因为按照原定全盘计划中的一环,给那位统领淮镇五军的罗藩子,安排一位合适的近宗赐婚的事情,也到了不能再拖下去的时候。

但是原来的人选却是出了状况,作为国族之首的四大公室之中,最受澄海公嫡亲女儿雯婷君,现在因为澄海公父子皆卷入叛乱而变得不再合适。

毕竟,以一个罪眷之女去指婚国朝的重臣,那不再是恩遇简直是实质上的羞辱了。

因此,按照一干谋臣的建议和策划,在初步收复了广府和畿内之后,现在就急切需要从近支宗室里,重新遴选出一个更加合适的赐婚对象来。

并且那位宇文藩的幺女也不是等闲身份,虽年少近幼而手段相当了得;虽然远隔南北两地,却伉俪情深而弥久而坚,让那位罗藩子在多次场合中表示出“糟糠之妻不下堂”,“患难不弃”之类的坚决态度,而让别人无从下手。

因此,这名被指婚宗室女,同样要有足够的觉悟和心意,来完成这个充分代表了国朝恩泽,又能发挥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力,乃至最终渗透和掌握后宅的权利,来间接的维护和保证对方的基本立场和态度,不至于偏离太多的重要角色和身份。

这样可选的对象就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那位一向有喜好年幼小女的癖好,也是必须考虑到的条件和因素;这其中有利亦有弊,年龄的低幼以为这个更多的选择范围,但是同样的让过于天真不晓事的女孩儿,来承担着一切也是不现实的事情。

而且为了日后的升迁和高调的安排,在身份规格上比原来公室出身的雯婷君,也只能高而不能低;不然不但不能压过那位宇文家颇有手段的女公子,还会给别人予以误导和错觉,而在现今这个微妙的局面上生出更多的是非来。

毕竟,国朝好容易才完成了北伐中原的大业,又马不停蹄的南下镇乱荆湖,辗转平定岭内,无论是国力还是军力,或又是士气人心,也一次次差不多达到了极限了。

等到朝廷中枢重新走上正轨之后,也就该轮到了解决淮镇的历史地位问题了;就像是对应当年的东南行司一般的手段,以征伐黄河以北为名,将这只镇防北地的最强武装,给变相的抽调和拆解开来。

最终聪明能干实质上,变成更多个互不统辖的防镇和战区,而另委他人分领其责。在慢慢把对方调回到枢密院里来,反正因为这次广府之乱,战时的大本营和枢密院里也由此开缺甚多,需要有所军略的人选来绸缪和佐赞。

而具体的安排他也有所腹案了,可以让对方以不足三十岁之年知枢密签事,而兼任京武学正,实领总务练兵大臣,而对国朝显存的军马进行革新汰弊的整顿和编练。

这样,也不算辜负了他可能从梁公遗宝当中所获的那些学识和际遇了。

按照四海卫和枢机五房这些年收集的前后情要,对方有极大概率是在北上潜隐的过程当中,无意寻获得了先人留下的密藏,而得以在短时之内迅速发迹和崛起的;

毕竟当年的先祖梁公可谓是学究天人而无所不包、无不涉猎的;就算是在一些密藏里留下一些指点后人的学识和经验,也足以让任何一个有识之士,给闯出一条别树一帜的道路来。

只是当初朝廷派人北上潜伏和活动,探寻这些梁公宝藏和七卷天书的传闻,也不过是某种历代沿袭下来的惯性;却没想到最后还真有其事,并且会应在了他的身上,却也是某种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机缘巧合了。

但在此之前更要高调的给予恩结和礼遇,来确保求稳求妥了;其中最明显和直接的手段,就莫过于以宗亲贵女赐婚下嫁了。因此,他对这个人选思来想去之后,最终还是将范围圈定在了自己的身边。

。。。。。。。。。。。。。。

而在东江道沿海的循州,赶在朝廷方面派来的信使抵达之前。

犹有些眷恋不舍之色的辛稼轩,也随着最后一团驻留的人马,而踏上了北上的航船;最终只给那些赶到海边港市中的使臣,一点点远远消失在天际的帆影。

第1115章 归远15第976章 浮梦6第1136章 潮新6第391章 在河北第22章 夜宴、百态第760章 徒变10第483章 渐变13第781章 萌动11第555章 归还(5)第59章 江宁第38章 彭城第845章 风动5第1253章 再决3第1194章 江宁变8第180章 途变第205章 两处闲愁第1142章 潮新12第1227章 平卢17第303章 战淮北十七第140章 多卯蒸钢?第26章 忽来第1144章 潮新14第812章 启新2第1234章 底定4第608章 怅怀8第634章 怅怀34第988章 浮梦18第197章 船谈、交心第876章 拨乱16第75章 绸缪第421章 战局4第119 余音第779章 萌动9第355章 平海第391章 在河北第830章 启新20第343章 两岸第640章 怅怀40第553章 归还(3)第1180章 会江宁4第179章 再遇第1210章 淮动10第745章 思变5第1170章 沧澜14第296章 北幕第838章 云起8第1097章 立新27第2章 在人间(中)第960章 沉惊10第458章 归亡6第1159章 沧澜3第757章 徒变7第230章 交涉、决定第677章 出援27第1150章 潮新20第69章 生天第1041章 殇国第296章 战淮北十第1290章 旋灭10第886章 反动6第216章 理化、现状第1211章 平卢第1075章 立新5第346章 天哭第550章 根本6第945章 破釜5第389章 回转4第319章 两河风起第655章 出援5第766章 忧乱6第516章 兵戎第65章 再行第934章 惊破14第1275章 卷荡5第6章 义军第915章 临峙15第361章 战云4第1169章 沧澜19第951章 沉惊第1012章 颓然2第757章 徒变7第735章 异梦10第388章 回转3第1229章 平卢19第271章 文抄公的忧郁第1269章 又决9第929章 惊破9第167章 偶现第258章 感官世界的传奇大冒险第539章 风雨9第738章 抉择8第762章 忧乱2第1098章 立新28第1245章 新章5第1140章 潮新10第247章 归附、选址第459章 归亡7第1116章 归远16第1283章 旋灭3第105章 薄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