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立新17

在零星响起的发炮声中,

一处预设的掩体里,一名正在充当警戒和观测手猎兵,也刚刚收起观测用的咫尺镜。

“真是可惜了。。”

别号“老鸹”的猎兵高七支,有些羡慕看着正在瞄准的搭档——资深猎兵兼火副权六道

“只打中了马而已”

“不然也是一个打杀敌酋大将或是藩胡贵人的功劳和战绩了。。”

“要说能够阵前取敌权要和大将手机的机会可不多。”

“除了我们猎兵队之外,又还能取谁呢。。”

话音未落就听到权六再次扣发了长铳,就见一名擎旗的将官骤然后仰栽倒在马鞍上,然后被惊乱的坐骑给倒拖出好一段距离。

而那些炸了窝一般的敌骑,就像是被激怒了一般更加卖力的四散搜检起来,虽然他们大多数找的方向都是错误的,

然后,又有人被从马上击中,而翻身滚落下来,这一次却是战场其他潜伏小组的战果;就像是某种连锁反应一般的,几乎在他们每每奔走寻获的片刻,就有悄然无声的弹丸打过来,正中某个人或是马匹,而将其掼倒在地。

当他们终于痛定思痛的总结了经验教训,打算重新聚拢在一起进行横队密集搜索的,然后在城上又开炮了,就像是驱赶蝇虫一般的,将这些四下游散的骑兵再次惊得四散开来,又大幅的退缩回去。

这些敌骑像是无头苍蝇一般的乱找、乱窜了一通,又为权六贡献了第三个战果之后,还是带着满腔无法发现的愤慨和意愿,在一遍遍鸣金收兵生中,不怎么甘心搀扶夹带着伤员和同伴的尸体,拍马返身退了回去。

。。。。。。。。

单线还有比他们更加不幸的存在,

而在辽东城北墙下抵角而立的,用低矮不起眼的铁丝拦网和高撬的拒马、鹿柴,陷坑、壕沟与胸墙所构筑而成的营盘当中。

垂头丧气蜷缩在俘虏里,努力往身上蹭上更多的泥土和污渍,好尽量消除自己存在感的奚人头目萧敌刺,就是其中之一。

冲阵失败被俘的他,还没有从雷霆怒涛一般的铳击如雨和如林戳杀过来的尖刺,所带来的种种噩梦当中,彻底回味过来呢。

相比被一度被肢解和打压的契丹大八部联盟的残余部众,以萧氏为首的归化奚人算是九边诸胡当中,在大唐中兴时代日子混的比较好的范例和榜样;

不但自上而下基本实现了固定聚居和改风易俗的唐化,还籍以临淮郡王(李光弼)的渊源,有大量的族人和子弟效力与前朝军中,乃至正儿八经的考取科举而入朝为官;

在朝中和延边地区世代沿袭下来之后,分化成如今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将门世家,乃至在塞外草原上的分藩当中,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萧敌刺就是其中的归化奚人后代之一。当然了,虽然他也姓萧,但是距离奚部里面真正的贵种,就未免有些相去甚远了,事实上,自从大多数奚人追随末代女王萧燕燕归化之后,被称为奚部的大多数族人,部分贵贱良庶都得到了一个萧氏的汉姓。

因此,萧敌刺也不过是一个祖上得到开恩脱籍的牧奴后代而已。不过世代沿袭下来总算是比较努力也比较有所运气,所他的家族得以作为部落豪长的附庸而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凯来,最终成为萧藩领下世臣和藩落构成的封建体系当中,一个不大不小的世系代官。

作为小浑河下游草场的数个副百户之一,就是他从家族里继承到的头衔;不过这是在排位远在他之前的十几个尊长和叔伯兄弟,都已经或死或逃的情况下,才得以落到他这个母系卑微的庶孽子身上的。

因为在屡屡遭遭变故和摧残而人口凋零的家族当中,已经实在没有更多合适的男丁,可以来出面承当相应藩内领下的职责和义务了。

然后有阴差阳错得在举族稍作抵抗的败伏当中,成为了衰微的北唐朝廷在塞外扶持的亲善之部,依靠占据附近那些败亡势力所留下的土地和畜产,饶是过了两年好日子;

而当自称继承了宿元景故旧的耶律大石,再次拔起于边关而挟势裹众而来之后,他所在的部帐有及时改弦更张的,成为这位大石林牙的马前行走,而一路浩浩荡荡的杀掠道着安东之境来。

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作为草原上引弓之民残留的传统,从来就是畏威不怀德而习惯敬畏和服从强者,既然他所在的部帐无力抵抗也没能逃避掉,那就只有尽可能的顺从强权,以获得更多存活下去的机会。

同样的道理,这次迁徙南下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一件极为重要而事关生死存亡的事情,因此,才能不遗余力的追随和支持耶律大石的决定。

因为,这些年下来,他们这些边藩、塞外诸侯领下的大小藩部们,经历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日子也委实很不好过的。

先是经历了那场大举南下入关浪潮中的频繁过境,有实力的大藩望族,差不多都随着藩家的军队一起男下去抢地盘和发财去了;

随后又有宿元景借势安东北境诸侯之力,而扫荡相对空虚的塞外草原之举,在这些地方制造了无数的流亡和破灭;再加上由此牵一发而动全身,所引起的一系列浑水摸鱼或是乘机公报私仇的,藩部之间争据乱战的连锁反应。

可以说是已经极大消耗了这些依旧留在塞外的藩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宿元景不愧是威震九边数十载的壁城和中流砥柱,至少,他借力打力而扰乱和削弱草原,勿使为大患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了,

因为这么几次三番下来,那些塞外诸侯领下的草场和田园,也几乎被蹂躏的不成样子。饶是他们这些塞外分藩薄有积累,也是在承受不住纷纷出亡在外了;最后能够剩下来的,只有一些见机得快而得以转变立场,投靠了外来者或是反戈一击成为带路党的本地中小部帐。

但是正所谓是天有不测之风云。随着二次北伐当中洛都沦陷而北朝宣告覆亡,就连威震天下的宿元景本身,都成了南朝游街献俘对象的消息传出;却又让这些在北朝的羽翼下,乘机瓜分和占据了原本藩内城邑、田园和草场的中小藩部,再次陷入某种莫大的恐慌,乃至覆亡的风险当中。

要知道,他们本身就是北朝势力扶持起来的地方势力,虽然通过吞并地方其他残余势力,地盘和人口都扩张了不少,但还是不免实力孱弱而根基不足;

一旦失去了北朝和宿元景的这张虎皮大旗,作为依靠和庇护的话,还要继续留在草原上的话,那就是成为那些昔日屡有宿怨邻部,乃至被迫出亡而卷土重来的旧日宗主、藩家势力,需要全力报复和清算的对象;

到时候,别说自己的妻儿牛羊都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就连自己也未必能够幸免下来,能够料想最好的结局就是被充配为奴,或是在草原征战当中充当最先列的炮灰之流。

这也是耶律大石举旗一出,顿时轻易得以大批响应和裹挟甚众的关键缘故之一。

他居然在这处营地里见到了儿时的玩伴——普速完,他本应该死在了南下的额进军当中,如今却是精神体面变了个人似得,趾高气昂的骑在光鲜的坐骑上,前呼后拥的得让他几乎要认不出来了。

坚韧不拔草原儿郎为了能够活下去,从来就不在乎什么体面和矜持的,这一刻他的脑筋已经是飞快的转动了起来。

第1060章 零落10第1170章 沧澜20第711章 大罗第861章 拨乱第464章 归亡12第201章 迎送第546章 风雨10第879章 拨乱19第81章 局外第334章 许昌第628章 怅怀28第559章 归还9第332章 燕归来第604章 怅怀4第492章 闻惊2第704章 启东4第196章 离去第88章 在家第805章 沦没5第980章 浮梦10第203章 只若初见第960章 沉惊10第6章 义军第144章 期待第126章 宴乐与分赃第1240章 底定10第958章 沉惊8第570章 ,营生10第467章 归亡16第64章 游园惊梦(下)第547章 序间第145章 渊源第294章 战淮北七第575章 决意5第731章 抉择第891章 反动11第1277章 卷荡7第1151章 沧澜第318章 插曲第1118章 归远18第1章 在人间第106章 薄发6第650章 后手10第81章 局外第975章 浮梦5第366章 再燃第184章 宴庆、归心第59章 江宁第766章 忧乱6第499章 起复与投献第24章 间闻第100章 薄发2第1047章 殇国7第71章 偶见第724章 异梦4第484章 渐变14第271章 文抄公的忧郁第931章 惊破11第929章 惊破9第56章 世艰第926章 惊破6第1091章 立新21第187章 时逝第496章 闻惊6第868章 拨乱8第113章 惊梦3第204章 梳理第1195章 江宁变9第158章 中军、收获?第626章 怅怀21第670章 出援20第803章 沦没3第1235章 底定5第1100章 立新30第781章 萌动11第186章 事辞第1289章 旋灭9第1241章 新章第634章 怅怀34第384章 战云5第87章 清盘第458章 归亡6第1062章 零落12第805章 沦没5第113章 惊梦3第583章 变数3第1071章 立新第789章 萌动19第842章 风动2第766章 忧乱6第1067章 零落17第395章 在河北第1107章 归远7第32章 叙往第995章 跌宕5第124章 夜遁逃第1143章 潮新13第1106章 归远6第975章 浮梦5第955章 沉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