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暗谋

罗石原也按捺着某种心思,从下城官衙的班房里走出来,一贯培养起来的老关系,却对他讳莫如深,对方连打点的钱都不敢收,这也意味着什么的。

他是罗氏的家生子,也是从小被支派给大公子的身边人,想他这样特地被挑选出来的人,不要求什么太过突出的地方,也只有忠厚勤勉而已。

这也是海藩宗家们通常的安排,心思过于机敏或者油滑之辈是坚决不能用的,一方面固然是培养各自子弟的决断和自主能力,不易于格外依赖某个人,避免日后奴大欺主,或是蛊惑小主人,做出些什么不成体统的事情。

那种终日闲游无事,满街惹事欺男霸女来秀优越感的奇葩,毕竟只是少数个例,作为大多数世家豪门的子弟或是继承人,可都是有自己的事业和班底,经营自己的人际圈子和培养威望,没空来折腾这些狗屁倒灶之事。

至于那种废柴打脸退婚流里喜欢YY的,得势家奴欺负为难庶出子女之类的老套路,在有点年头的大家族里就更不可能了,因为家奴欺负的已经不是个人,而是直接打了整个家族传承的连脸面,试图挑战整个传统封建社会的尊卑阶级和礼教秩序。

毕竟就算是再废柴再不受喜欢的庶子,也是家族成员的一份子,既所谓的良家子;而再怎么得宠的家奴,说到底也是奴才,所谓的贱籍之属。

维系封建社会的最大特征之一,所谓上下尊卑良贱有序,家奴贱籍倒欺良家子,说小了那是没有规矩不能传家,说大了那是颠倒纲常的事情,

不但家主不能坐视不理,家族的中的宗亲长老,也要出来说话,更别说,会被那些主流社会的人物,当成是不知廉耻毫无教养的暴发户,予以排斥在社会圈子之外。

因此罗石原的这一辈子,算是运气不错的,早年承蒙大公子亲自指点和陪读的经历,让他们这一小批人,比起同样出身的大多数人,拥有不错的基础和起点。

毕竟,愿意刻意提携奴仆识字学书开眼界的主人,可是世上难找的,也就是罗氏藩的这个特立独行的继承人,才做得出来。别人家只需要粗通文字会数几个数行了,就恨不得使唤上一辈子。

他也没有那么花巧心思,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出头,或是为自己谋求些什么,只是小主人需要他做什么,便照办就是,因此,经过那次风波,同伴中有人逃避,也有人找借口留下来,

他和剩下的人,跟着出奔广府后,又被送到百工学堂修习了一年半的藩务杂科,最后做了天工号里的第三号人物,也是本家产业内部联席会议的重要一员,只要主家稍稍松手外放,很容易就是一个小富之家的传承,

也让那些留在藩内的人后悔不已,不论藩主和大公子再怎么纷争,那也是主子们的事情,找借口主动离开大公子,却是形同临阵脱逃的背主之行,家臣国人几乎没人敢信用他们,也是害怕得罪大公子,又不甘心回到过往的奴籍中,只能不上不下的煎熬着。

因此,就算大公子因故不在,也不可谓不尽心维持着他一手创立的基业,因为他们一辈子的前程身家,子孙后世都维系在这上面了。

甚至顶着各种明里暗中的压力做出一些欺上瞒下的勾当,好不被那些婆罗洲本翻来的蛀虫们,给侵夺了过去……不过他现在也发觉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

一场大乱之后的下城,各种人事和关系都不免大变样,需要重新梳理和构建,他遇到的问题,可不仅仅是故意借口一些麻烦事宜,然后调任到别处之前,最后捞一把的小手段,而是自上而下的人事大清洗。

平日有所交道的那些衙门中,也尽是籍贯不在本地本城的生面孔,看起来似乎不太难打交道,但是他们飘呼呼的官样口吻,却让人心中颇没有底子。

先是,天工号的牌照被人扣住而无法恢复开业,理由是需要重验资质,又有说其中用人颇有不合章法之处,需要重核出身背景。明明是同样的一批人已经做了好些年,鬼知道怎么又成了出身可疑的人士了。

蓝蓝路食坊那里,与海兵队的长期生意,也被通知出了变故,需要中断供应,然后有人上来闹事,说是吃了分店里售卖的零食,发病身亡了。

天知道,这蓝蓝路都关门多少日子了,是哪个鬼卖给他们的。

然后有人告发八云社的仓储地里,暗中私藏违禁之物,与叛党有染,新调来的防军和三班,轮番的上门折腾。

这在平日里,都是上不得台面的手段,一下堆积在一起,就显得触目惊心了。就算是傻子也能觉察到其中的恶意和为难之处了。

新成立的婆罗洲会馆,也托人去打探过,但是重礼厚币背后,只得到某些语焉不详的回话,毕竟在广府当地活动的时间短了些,影响力不足也结交不到什么有力的层次。

他如此想着,正想唤来自己的跟班小厮,去会馆找那位居中坐镇的前管领老蔡再做计较,大公子这次从北边回来,似乎变了个人似得,过去的一点优柔和匠气,却发现没有人在,

有些疑惑的走到一具抬杆前,突然眼前窒息的一黑,却是被人套上黑布袋,努力挣扎叫喊几声,就被重重的敲打一下,昏了过去。

片刻之后,他醒来之时,已经在一个临时布置出来的昏暗刑房之中,被数名不怀好意之辈,被团团围住了。

“罗三柜,须得请您帮帮我们兄弟了……”

南朝的户部,虽然被司农寺下属的钱务、铸印诸局和被称为度支相的户口色役转运使,分走不少职权,但依旧还是国朝。司掌天下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财政等事宜的重要部门。

下辖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大部司,其中户部分司,又是第一大部门,管领九路清正司,为部中第一等要害之处。次一等的为内俸处、现审处、督银处、捐纳处、三官内仓等外围附属机构;

又内设南、北档房、司务厅、督摧所、当月处、监印处等处理日常行政庶

其中负责衙门的抄目、文书收发、呈递拆件、保管监督使用印信等内部杂务的司务厅正丞卢铨,正是这其中重要而不起眼的一环。

他也是户部为首的南朝官僚体系中上下沟通的重要“活眼”之一,所谓位卑权重,靠近上官们隐私机要的少数“内要”。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可以决定上官们所获得公文的优先次序,来间接影响他们的态度乃至决定,这也是这些中下层官僚,最擅长的伎俩和手段了。

从某种角度上说,他便是让宇文家在光复经营多年的汇源号,变成某种筛子最大的罪魁祸首之一。

当然了,站在台面前的,只是一个太府寺常平署的录事郑七官而已,还是通过他安插的家人来行事,可谓是滴水不漏。

拥有职务便利所获得种种真假不一的内部消息,他可用在钱市和债市上制造出某种呼风唤雨的表象,而聚集了一帮子各个行当的人物,为他行事和获取便利。汇源号,不过是其中一个小小的节点而已。

通过这种在底层中的布局,又为他罗织的关系网获取种种正常渠道以外的额外收益,来巩固他自身和背后靠山们的关系。

只是,曾几何时,他却被巨大的烦恼和惊恐所笼罩了,因为,他令人做的最熟的放账和洗钱的勾当中,出现了严重的缺失。

负责实际经手的郑七官,将一笔数目颇大的金钱,通过内部关系,转寄在一家名为汇源号的中等钱庄之中,完成改头换面的最后一步,却在这个关口上出了状况

来自宇文本家的人秘密查账,待到宣布钱柜重整,放在汇源号里折转的钱没了,只能用自己的老本去抵偿,因为这是作为他的连襟,郑七官派遣家人勾结内部所为,几乎没有任何追索的凭证和由头。

然后他彻底做蜡了。

要知道,那些大人物,才不会理会什么天灾人祸的理由,一旦知道属于自己的分子钱出了岔子,少不得将他在内的关系人等,连皮带骨的都吞下去。

直道近日,突然有人告诉他,不用为这点亏空操心了,只要他能发动全力去对付某个人,只要能有所成就,十个亏空也补回来了,显然,无论是于公于私,他已经别无选择。

此外,愿意和他站在一起的,另有一位来自畿内军中的人士,他叫陈子锟,他的家族虽然是这既是年才崛起的新贵,但是攀升之势颇为强劲,只是在财力上,略有不足而已。荫补为骁骑校,又晋选左城防军副都虞侯,正是风头正健。

这位虽然与那个目标,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却有着间接的某种夺爱之恨

那位崔女正的名声虽然不妥,但是正当韶华之年,容姿出众,来自前夫身后的巨额身家,也是实打实的让人眼红耳热的,只是少数有资格打她主意的人,相互牵制和忌讳颇多。

只是近年来,经过那件颇为轰动一度沦为笑柄的废约之事后,让人发现她的背景和靠山,其实已经不怎么给力,所以这两年,她努力想靠上陈蕙仙那帮人,借助兰奢号的名义,来阻挡那些潜在觊觎者和巧取豪夺之心。

他虽然在家中的地位靠后,也没有资格继承世职和爵位,但是只要取了这个新寡文君,至少也可以从身家上,少奋斗几十年了,同时也是为家族补上略有不足的一环。

结果世事难料,广府乱起,这位骁骑校也忠勤王事,引兵围讨,逐猎叛党于畿内,虽然因为争功的番号太多,没能抢得破贼之功,但是也是名列在御贼得力的名录上。

怎么一夜之间崔女正,就成了罗某人的禁脔了,被带回到他府中之后,就在没有出现过,可想而知是发生了怎样让人情切的事情啊,这不由让那些有过企图和指望的人,不免大失所望到恼羞成怒。

不过那位大公子背后的罗藩,再怎么没落,也是八叶世臣之族,不是普通手段可以轻侮的。若是惹急了对方,带着人往藩内一躲,也足以断绝大多数人的想念。更别说以梅山行馆为纽带,站在他背后的其他背景和势力,也让人忌讳良多。

因此,陈子锟几乎是和卢铨一拍即合,但是幕后的人并不满足这些结果,

甚至为他们,再次联系到了一位临时的盟友,东海道大名鼎鼎的私贩头领之一,苍鹞子冯十三,人称南海十三郎,出自家世显赫的万安冯氏。

相比五脉八叶世臣之族之中的排名五脉第二,出自岭南第一大族冯盎的后人,开元天宝一代权宦高力士养子出身的雷州冯氏,这一支出身卑贱却要传奇的多。

因为其可靠的祖先,最多可以上溯到乾元年间的意味大海贼,人称海龙王的冯若芳,曾经被成为“海上龙王,路上梁门”的存在,因为行掠海上而富甲南海,

不过他很快就知趣的接受了南海都督府的招抚,并且讨灭另一位横行西海路的大海贼陈武振,而举族归于新设的万安洲,以多年积聚在陆地上,过起超级大地主的田舍翁生活。

地方志称其“奴婢居处,南北三日行,东西五日行,村村相次”,由于家世族人在海上的天然渊源和专长,万安洲冯氏数百年沿袭下来,在南朝水师中极有影响力,历代门生故旧无数,号称海军望族。

这位十三郎却是其中的异类,被族人视为耻辱和家门不幸的存在,十五岁就杀了官长,叛逃出海兵队,变成被悬赏通缉的黑人,进而在横行外海私贩之中名声鹊起。

在南朝版图之内,随着各路水师昌盛,血红大蟹的旗帜所过之处,而传统的海贼几乎禁绝,官私船只遇劫之闻,这些年下来,基本只存在那些偏远边缘之地。

相比之下,却是各种走私活动的长盛不衰,在各种垄断和专营之下,无论官府如何剿杀歼灭,总是不缺乏源源不绝的逐利之徒,在地方上利益相关的关系网和保护伞下,一次次的死灰复燃,更别说那些来自各大豪门世族的幕后操手。

因此这位家世渊源出身的南海十三郎,经历了由官到贼之后,几乎是凭借一跃成为其中的翘楚,进而拉起一大帮人马雄踞一方。

而在生死不论,高达数千缗的赏金之中,至少有大半是他的家族提供,可见其行事手段。

而这位十三郎,刚刚在汇源号里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一笔通过勾结的老关系暂寄其中,准备利用宇文家的名号作为掩护,铸印成钱的藏银,就这么不翼而飞了。

作为一个横行外海,与官军常年周旋而立于不败之地的大私贩头子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损失和耻辱,因此他哪怕犯天下之大不韪,也在不惜在颇为敏感的现下,聚众上的岸来,寻机行事。

作为一个成功的走私集团首领,最不缺少的就是岸上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等,也正是这些关系人等中的某些偶然因素,将他们这些本该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拉到了一起为一个目标而各自行事。

按照他们被告知的说辞和内幕,一个实际不讨藩主喜欢的大公子,显然只是个缺少根基的水货而已,他的基业同时又是一大块肥肉,只是他很会构件关系网,牵扯到的人,不免让人有些投鼠忌器。

现在这些妨碍和忌讳的因素,随着来自更高层次的声音和态度,就像是滚汤泼雪一般的消融在即,又有什么理由,能够阻止这些贪得无厌的走狗之辈,为自己背后的势力,撕下那最肥美的份额呢。

第729章 异梦9第248章 内察第866章 拨乱6第166章 交代?第749章 思变9第114章 惊梦4第719章 大罗(9)第629章 怅怀29第136 未然第1100章 立新30第1065章 零落15第338章 贮备第868章 拨乱8第453章 归亡第219章 私贩们第553章 序间7第824章 启新14第810章 沦没10第726章 异梦6第40章 彼见第946章 破釜6第1290章 旋灭10第53章 别亦难第1237章 底定7第323章 仿如初见第934章 惊破14第291章 战淮北四第48章 再变第372章 再战第871章 拨乱11第1056章 零落6第40章 彼见第990章 浮梦20第935章 惊破15第385章 战云5第1170章 沧澜14第114章 惊梦4第640章 怅怀40第527章 经略同人玛雅人的维秘女郎十二十年后的姐妹相会第1091章 立新21第458章 归亡6第1267章 又决7第1073章 立新3第62章 假作真来真亦假第848章 风动8第244章 谋求、谢礼第366章 再燃第1051章 零落第667章 出援17第270章 京口的文抄公第941章 破釜第44章 医者父母第1104章 归远4第444章 天倾12第346章 天哭第1235章 底定5第863章 拨乱3第604章 怅怀4第1016章 颓然6第518章 兵戎2第1178章 会江宁2第53章 别亦难第746章 思变6第273章 斩获、梳理第1242章 新章2第697章 履新第25章 出闻第575章 决意5第462章 归亡10第5章 生与死(下)第1013章 颓然3第123章 萝莉凶猛呼第1030章 澜动10第277章 交困第858章 风动18第1081章 立新11第1191章 徐州起第401章 忧喜第926章 惊破6第602章 怅怀2第1131章 潮新第839章 云起9第844章 风动4第1031章 澜动11第1248章 新章8第26章 忽来第236章 夜半无人私语时第249章 搽背、分析第1138章 潮新8第123章 萝莉凶猛呼第451章 天倾19第614章 怅怀14第906章 临峙6第272章 战了又战第778章 萌动8第442章 天倾8第1145章 潮新15第962章 沉惊12第214章 召传、中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