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入汴

随后我召见了主动献城投效的敌军头目,才发现莫名其妙变成北朝忠武将军的豹子头林冲什么的,其实是无独有偶,因为这三位也算是我某种意义上,似曾相识的熟人!。

其中一个叫晁盖,虽然没有托塔的事迹,却是纵横河间的前水路大盗;另一个叫卢俊义,据说念念不忘出自名门之后,却家世破落的地方小豪强背景,;还有一个叫柴进,是地方前富商兼作私贩子的出身。

如果,再来一个公门出身的及时雨宋江的话,估计梁山四大天王都凑齐搓一桌麻将了。这是水浒人物大批发么,一下子就给我冒出来四五个。老子才不过上了一次似是而非的梁山啊。

不过,这个结果让人大出意外之余,又多少又在意料之中。

毕竟,在如今天下扰动的北伐大势之中,可以说什么牛鬼蛇神都被沉渣泛起的给搅拌出来。

既然方腊什么的都继续以茶枭的背景冒出头来了,再多几个原本在历史上,就不安于平凡和寂寞的人物,换了另一个时空轨迹,以不同的身份和立场,有所作为和表现,也不是那么难以令人接受的事情。

当然,他们跳反献门的理由,也说的很是无奈和悲情,无非是北朝军中,颇不把他们这些非正途的当人看,各种死命催逼驱使,卖力再多而依旧形同奴役,所以毅然改换了门庭,

只盼“王师”看在献门的份上给稍加垂悯,在这惶惶之世,给那么一口足饱和存身之所,便是心满意足了。

关键,看我怎么去对待处置这些人,我甚至一度起过念头,要不干脆让他们出意外,以绝后患和变数。

不过,我思来想去,以我现在的势力和底气,弄不弄死这几个家伙,其实和正常人踩不踩蝼蚁一般的无关轻重,反倒坏了我的名声和信用。

最后决定还是把这几个家伙,给个不要紧的头衔,变相扣留在军中,余部千余人则大多给些口粮遣散,只留少数自愿投献,打散编管在几只散兵团里继续观校。

然后,我反倒是有些期待,这些历史上各具特色的同名人物,在我军中的监管和矫正下,还能做出什么样的表现和花样出来。究竟是反复无常,还是叛经离道?,还是被潜移默化的影响改造成另一种格局和模样?

别说其他的,作为自小就耳熟能详的水浒人物卡收集和改造,也是一种为数不断的潜在乐趣啊。

说到底,这也不过是我征程之中,小到不能再小的一个插曲而已。我的军队很快就拔营前进,分头收复和肃清了汴州境内的大部分地区,然后沿着广济河,抵达了数条大河穿流而过的汴州城下。

令人稍作欣慰的是,虽然这段战线上还是一片乱糟糟的各种敌我不明,但至少汴州城,还是掌握在友军手里的。

虽然城头除了南军的旗帜之外,有点冷清的味道,就算被我们大队人马惊动起来,也就是稀稀疏疏的一些身影,在探头探脑而已。

因此在城南的广义门下,稍稍交涉和出示了凭信之后,就门洞大开的被引入这座汴州城中,

只是当我们走进去的时候,才发觉之前的感受并非是错觉。

这偌大的城池,形同鬼蜮一般的清冷寂寥,就算是有撞见少数巡曳在街道上的军士,也是一副空荡荡的走在,已经彻底失去活力而死掉废墟里的错觉。

我们大队人马穿过城门而走在大街和桥梁之上,连作为一座城市基本存在的嘈杂人声和生气都没有,只剩下脚步行进中单调沉闷的沙沙声。

天知道那一只以新军中锋为首的河南讨击军,在究竟这里大开杀戒屠戮了多少人,才把这么一座水陆要冲和枢纽,变做一座人烟绝迹鬼城般的存在。

要知道,

虽然这里已经不是另一个时空,令人绰叹千年的东京梦华录的格局和气象,但在我数年前路过的印象中,也曾经是户口辐集,商旅如云,供养数镇精锐兵马的繁华要邑。

这好歹也是我曾经有过不少记忆的城市,当初洛都之变逃出来之后,与那些与那些满腔悲愤的同伴和心怀异志难友们,再次分道扬镳的地方。

别说骑在马上随军前进的我,是如何的百感交集。就算是刻意被我叫在身边,一起进城的第五平和苏长生等人,也不免露出某种缅怀和留恋的情绪来,就好像州城水门之下的分歧和决裂,还是昨日的事情。

好吧,我又想起当初被我一时烂好人大爆发而藏在地窖,又拼着人品大爆发给带出来的那些女人们了,却是有种不若初见的淡淡忧伤和失落,暗淡涌上心头。

我已经回来了,并且带着兵强马壮的新式军队回来了,但是当初那些熟悉的人和事物,却不知道纷飞四散如今身在何处,是否又能从都畿道到中原的者长绵连战火中,独善其身的活下来。

唯一比较遗憾和挂念的,是那个半道突然起了背诺之心,把我的前身给推下水的女人,似乎是因为某种保护性的创伤,我居然仍旧记不得她的名字。或许只有亲自见到了,才会想起来。

另外一个牵挂,就是独孤伽珈,

我还记得这是我双手紧紧抱着,深浅不一的一路跋涉在满是恶臭的沟渠里,才得以逃出来,那个很乖巧没有哭闹,最后还在我怀里睡着,软乎乎小女孩儿的名字。

按照独孤学姐最后的交代,在很多年之前,她就与马前卒马相公在府中泾渭分明,各行其是了。因此,她过往的入幕之宾不少,但这个孩子却也只能算是独孤家的孩子,跟着母姓而已。

我落水失散之后,她被带到哪里去了,却是我一个不小的遗憾和心结。怀着这种复杂的情绪和缅怀,我们穿过同样空荡荡的内城,抵达了多少有点人气的牙城。

开始接管城中的事宜,

只是交割城防和要务的时候,我才知道,这偌大的只驻留了三四千人马,其中大半是被击溃后,逃散又聚拢到这里的,数量上甚至还不如在陈桥镇聚集的北军多,

其中职阶最高的,也不过是一个散授郎将,而能够约束的也仅有愿本驻军的一部而已,其他人都分作大队小股的散在这座城中,各据一片街坊自行其是去了。

因此,实在无力对城池以外的地区,多做点什么。

只是,迎接我们这只援军的,不是有限的热忱和激动,而是各种如释重负和得以解脱的情绪,

他们甚至连名面上虚以应付的态度都省了,就像是逃避都来不及,或是有着什么可怕的东西在后面追着他们。

疲沓、困惑、倦怠,还有很多难以用言表形容的东西,荡漾在他们的表情和眼神之中,让人想起后世名著西线无战事里所描写的某种战争综合征。

如果,没有能好好的编练和休整的话,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也就是作为明面上的存在感,而不能指望太多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这里作为前线和后方之间,屈指可数的重点和枢要之一,我们还是得到了不少比较确切的前方情况。

主要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还有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

好消息是,中路军的前锋,已经成功逼近了洛都南面城墙,因此,北军的主力收缩去全力防守南面了,无心在东线短暂的战地空档里,继续扩大战果和控制区。

这也意味着,我们防守和应对的地段,其实没有太多正面的压力了。

而坏消息是,因为连场的战斗和大败,东线余下的各军,其实也已经打不动了,在递往后方的各色呈表之中,缺粮草、缺薪炭和燃料,缺少器械和工具,缺兵员和夫役,几乎什么都缺。

虽然其中不乏夸大的困难和水分,但至少在没能得到重型攻坚器械补充的短期之内,就只能拿人数去淹没地方的防线了。

而不好不坏的消息,则是来自西线,一只保持牵制和跟进姿态的西线两路帅司,突然玩了一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分兵潜袭。

其中西蜀招讨行司的兵马,突然出武关而绕道走太白山南下大散关,从陈仓道突袭了割据汉中的天宁军,彻底关上了西军入蜀的通道,将川东诸镇军马,与北地隔断开来。

而荆湖招讨行司的人马,则出兵攻入河东道的陕郡,将盘踞潼关之敌,内外包夹做了孤悬之军。

这样的话,战场态势,就变成了东线只能被动防守,西线保持有限牵制,而中线全力主攻的格局了。

这个结果,让本以为救急如火,至少会有一场以上的恶战要打的我,多少有些失望又有些庆幸。

第436章 天倾第577章 决意7第826章 启新16第1200章 徐州起4第132章 征兆第1232章 平卢16第52章 仿若初见第1220章 平卢10第300章 战淮北十四第142章 变闻第1064章 零落14第1168章 沧澜12第102章 薄发3第665章 出援15第1228章 平卢18第592章 期新2第82章 转变第386章 回转第174章 开端?第107章 纠结第223章 裁汰 机会?第1270章 又决10第1247章 新章7第929章 惊破9第530章 根本4第746章 思变6第808章 沦没8第1024章 澜动4第585章 变数5第607章 怅怀7第203章 只若初见第747章 思变7第934章 惊破14第20章 得失之间第818章 启新8第466章 归亡15第366章 再燃第388章 回转3第720章 大罗(10)第990章 浮梦20第1000章 跌宕10第109 萝有千千结第590章 变数10第1171章 会江宁第642章 后手2第1102章 归远2第373章 再战2第1124章 浪奔4第1227章 平卢17第108章 家世第1127章 浪奔7第90章 交易第1013章 颓然3第346章 天哭第906章 临峙6第1087章 立新17第550章 序间4第30章 浮生、道途第638章 怅怀38第588章 变数8第548章 序间8第1076章 立新6第940章 惊破20第211章 同年第905章 临峙5第1192章 徐州起2第1211章 平卢第102章 薄发3第838章 云起8第958章 沉惊8第761章 忧乱第311章 淮北纷纷四第573章 决意3第919章 临峙19第540章 风雨4第556章 归还(6)第755章 徒变5第1169章 沧澜13第129章 宴终与插曲第1022章 澜动2第369章 接敌第897章 反动17第199章 投献?第630章 怅怀30第980章 浮梦10第1173章 沧澜17第488章 渐变18第195章 归还第896章 反动16第1007章 夷变7第143章 观阅第1020章 颓然20第1089章 立新19第1023章 澜动3第613章 怅怀13第772章 萌动2第576章 决意6第367章 烈战第883章 反动3第715章 大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