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浮梦3

沧州境内,骑着一匹大骡子走在盐车押运队里的陈渊;正仰头看着枝头上零星挂着的野柿子,霜打过的柿子,就和当地种出来的秋梨一般,吃起来酸涩之中自有一种格外的甜味。

在河北的沧州、隶州、德州三地,因为开耕的晚,虽然没有能够获得粮食的收成,但通过短期的栽种其他替代作物,也收获了一批瓜菜,

随着入秋渐深而冬天的临近,河北各地的势力就像是被过冬本能驱使的动物一般,也再次变得格外活跃起来,而纷纷在平原地区上相互攻掠和兼并起来;

因此,为了保卫秋获的成果;光是在这个月,鹏举哥哥的麾下就已经主动出击或是防守反击,或是暗中设伏,大小鏖战十数场,击破和歼灭了至少七只外来流窜的武装势力。

收降和俘获了大概有两万多人,被斩首示众的各种大小头目的首级,几乎挂满了沧州各县的城头;其中除了择检部分堪用的青壮作为军队候补之外,其余都被充入各地的治河修路的工地中,充当苦力和杂役了。

因此,今年冬天预期要供养和维持的人口基数,再次大大增加了。因此,淮东方面特批了十分之一的盐场产出,来扶持和补贴当地的维持所费。

所以,虽然一边打的不可开交,一边还是要照常的做生意,只是要小心防备这些旋起旋灭,招摇不定的地方土团、义军,铤而走险来抢上一把而已。

在这河北之地,最好交易的货物,除了粮食之外,就是这些长芦盐场新晒出来的盐巴了,毕竟,人不吃盐就没有气力干活和拿起兵器,而河北到绝大多数内陆地区是不产盐的,而沿海之地,也只有沧州境内的长芦这一代,能够成为大规模的盐场;

因此,不仅仅是那位河北大都督张邦昌的势力,很多附属和零散的地方势力,都想在沧州这边获得盐巴;为此,提供的交易手段和以物易物的种类,不可谓是花样繁多了。

从最简单的金银财帛,到粮食布匹,再到矿产木材,甚至是年轻的女人和孩子,都可以拿来作为交易对象的。

因此,在那个阿嫂给的那个新罗婢之外,他在当地的临时驻所里,又多养了一个暖被窝的女人。

原本是一个挂着团结副使的地方豪强女儿,在地方的冲突中被攻灭邬堡之后,就只能沦为随意发卖的商品了;这是一个腰杆很直屁股很大的北地大妞,相比较小柔顺的新罗婢另有一番风味;

当然,他最高兴的事情,还是鹏举哥哥又升官了。

作为二次北伐阶段性成功的附带影响,虽然没有直接参战的机会,但是因为经营和开拓在河北飞地的工作做得不错,不但守住了基本的地域,还在攻略当中有所创收和增产;

因此,在最新一批晋升的一批将领名单当中,鹏举哥哥也以保境守边考绩优秀的理由;水涨船高的从州下的最普通都监官,一举跳过了马军、步军、马步都监等改转和堪磨的资序,

成为了淮北道新提拔的两个防御使、三个团练使、一个巡守使、四个守捉官之下,又六位兵马都知、(直辖)兵马使、州兵马使之末的沧州兵马使,署从六品上右郎将衔,试德州别驾。

这样,陈渊也再次面临了人生和事业的抉择路口,是继续以佐僚职留在鹏举哥哥身边帮衬,还是出来领兵一部镇守一县,寻求更多的资历和经验呢。

。。。。。。。。。

虽然有江宁方面的压力在先,但是和东海社代表的谈判,从一开始就从双方需求和要价的巨大差异,而陷入了胶着和拉锯;

淮镇想要的是东海社手中掌握的可观海上运力及其调配权,作为淮镇海陆攻战和物资流转的协力,乃至利用东海社在南方的流通节点经销北地物产;

而东海社不但要恢复和建立在淮东境内的商业分社,还想获得许多大宗项目上的优先经营权,乃至染指和分肥对极东之地的珍珠金沙皮毛等专属项目。

不过我并不着急,淮镇才是那个有时间慢慢等待下去的一方,对方可是未必了。

虽然淮镇对南方的海陆贸易一直在连续萎缩,各种输入物资和项目收益也在减少;但是淮北本地经营出来的基本盘,已经初步实现了大部分的需求自足,这也是支持我们长期统治和立足下去的基础。

而在这两天,

新测绘出来较高比例的淮北道大地图初版,连同境内的《布防镇扼图》也被送到了图舆厅之内。我也得以站在室内的廊道上,仔细的端详和查看起来。

搬到徐州之后新修的图舆厅,也就因为足够的空间而变得更大的多,而青州方面的原址也没有废弃,就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备份和档案库的所在。

由于从长宽百步中空走廊的两层楼阁,变成占地足足一亩各级环廊的四层楼阁;因此,单向悬挂在墙面的各种地图,也就能够制作的更大更详细了。

只来查看起来需要爬更多的楼层和阶梯而已。

从淮东路变成淮北道之后,不但名义上管辖地盘扩大了倍半,连带防御体系的职级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动。

不过这个过程比地方行政建制的变化和调整,还要纷繁复杂的多,因此直到现在才初步梳理完成。并且建制成图册。

其中东面和北面两个常设防御使,作为延边的镇守力量,各自掌握十几个主战营和防戍营;而大后方胶东半岛和西北向的郓州、南向泗州,各设立次一等的团练使,作为二线的驻防和军役管理机构。

在漕河支干流上,设立巡守使以管理水路防务兼带操练内河水营;在靠近前沿的济州、齐州、宿州分置守捉官,以掌管屯田开拓和捕盗治防之要;

再加上分驻各地的新旧十四位兵马使,又西北五州的捕盗使,一个近八万人马,上百营单位的常备武装,所构成的驻防网络已经是初步成型了。

当然了,因为赵隆带兵出征的缘故,其中越是靠近徐州为中心的腹地,相应驻防的编制就开始有些建制不全,乃至只剩下个空架子,或是干脆空缺而已。

只是在这份总体图样上,是没有我直属的衙前兵和左右虞侯军的标识存在;这一部分是作为淮北留后统辖下的总预备队和应急机动力量,大概分为零零碎碎的十几个番号和建制;具体的驻防位置和规模等数据,只部分掌握在最高层的几个人手中而已。

当然了,对于治下各级武装力量的换装计划,随着猴版三式火铳的生产还在继续着;虽然北朝看起来已经完蛋了,但是在将来一段时间内,各种军事投放和长期存在的需求还是相当旺盛的。

而另一方面,军工产能这种东西一旦发动起来,就不是马上说停,就可以停止的下来。

就算是平常时期,也需要足够规模的产能,来保证生产线和技术工人的基本状态,不然很容易就会生疏乃至荒废掉的。

而像是高炉、锻造车间,乃至相应的水力和蒸汽动力,这些临时增加产能和生产线,从开工到度过磨合期,进入最佳状态也需要长短不一的周期的。

这也是堪称原始的初级工业基础上,技术保存和维持的某种局限性;不像科学研究已经大为昌明的后世,可以以数据的形式维持在实验室里,甚至在足够数据的基础上,用超级计算机来模拟试验和运算。

等我重新走出来之后,又有人向我汇报了新的消息。

江宁方面果不其然的拒绝了淮镇出兵南下助剿的建议,而是勒令经营好地方的局面,做好将来接迎官军北上攻略河北的各种准备。

第826章 启新16第739章 抉择9第55章 别亦难(续)第489章 渐变19第79章 风闻而动第1115章 归远15第395章 在河北第679章 出援29第1173章 沧澜17第833章 云起3第871章 拨乱11第76章 史话第1123章 浪奔3第458章 归亡6第1236章 平卢20第1257章 再决7第148章 惊吓,惊喜?第589章 变数9第181章 途战第626章 怅怀21第388章 回转3第459章 归亡7第379章 战云第548章 序间2第1064章 零落14第314章 淮北纷纷七第1201章 徐州起5第773章 萌动3第426章 战局9第738章 抉择8第933章 惊破13第535章 风雨5第806章 沦没6第1146章 潮新16第1179章 会江宁9第480章 渐变10第1078章 立新8第369章 接敌第1015章 颓然5第1199章 徐州起9第934章 惊破14第166章 交代?第155章 阵前、暇间第820章 启新10第242章 新军第148章 惊吓,惊喜?第71章 偶见第1048章 殇国8第785章 萌动15第266张 穷尽第269张 翁山第1270章 又决10第89章 绸缪第36章 扮演第918章 临峙18第671章 出援21第901章 临峙第633章 怅怀33第346章 天哭第260章 交嘱 幸运第472章 渐变2第202章 夜深深第691章 暮气第115章 梦醒第941章 破釜第754章 徒变4第499章 起复与投献第771章 忧乱5第533章 经略7第300章 战淮北十四第一把四十九章 除受第1276章 卷荡6第441章 天倾7第573章 决意3第452章 天倾20第303章 战淮北十七第810章 沦没10第820章 启新10第421章 战局4第714章 大罗(4)第457章 归亡5第772章 萌动2第1247章 新章7第324章 爷五死与喜当爹第951章 沉惊第1284章 旋灭4第927章 惊破7第788章 萌动18第668章 出援18第981章 浮梦11第686章 新气第913章 临峙13第576章 决意6第616章 怅怀16第929章 惊破9第375章 再战4第580章 决意10第103章 蓄势第780章 萌动10第1181章 会江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