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决战岂只战场

现在的民政府所辖基本呈现的是类似现代计划经济体制,又有很大不同。

因为所有人都是迥然一身的跟随穿越而来,无论原本的身份是富商、小贩还是平民官吏,都重新变成了完全一样的经济起点,平民的限制基本等同于无,可以选择分地前往普通民村,也可以留下做些小工看看情形再做决定,反正每人百亩土地随时可以兑现。

选择面更广的是有一技之长者,原则上是不予许做种地的营生的,他们将被安排加入正在重建的各个工坊,在这个最前期百业待兴的时候,为了发挥集中优势,所有工坊全部为民政府的工业部下属直营,主要来源可分为三类:

(1)民匠,即原本私人工坊手工业者,这些人通常是民间专业制造技术的主要力量。

(2)官匠,指的是朝廷匠户,他们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隶属于都司卫所和军器局下辖的,另一类是专门从事某种职业的专业户,也是由朝廷户部管理,五花八门的各种匠人都有,机户、窑户、冶户等等,其中机户也被成为执匠或者机工,通常由户部织染局或织造局管辖。

(3)犯匠,这些特指被判有罪的工匠,基本是被填入官营制造业强制劳动。

这些技术人员大部分都是从西安及其周边获取的,作为关中最重要的城市,刘泽无比庆幸顺利拿下西安,因为这些技术人员涉及几乎所有行业,无论是纺织业的纺纱织布及其相应工具制造,还是土高炉冶铁业、陶瓷制作、简单机具生产,涉及到印刷、制茶、榨油、造船、粮食加工、成衣、家具、铸钱等等方方面面。

唯一欠缺的就是现成的工具和材料。

至于各大商人业主小商贩,被强制性的带到此地失去所有财产,对此刘泽给予的补偿条件是,要不从头再来,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想做生意的,继续在这里做生意,人人平等;若想去村子种地换种活法的,则享受那一百亩地的优待,以上仅针对没有恶纪的,若是有恶名,为富不仁者,将被剥夺人权投入劳动改造营劳动,俗称挖矿。

至于官员官吏等朝廷中人则被分成两类,一类如同秦王等皇亲国戚毫无技能傍身的被审查其是否有罪,有罪者发配劳改营劳动与其他进入劳改营的人员一样,根据罪行判定刑期,无罪者被作为普通人对待,领取那一百亩地加入村子做个普通人。

另一类是各类人才,无论是读书人熟悉官场政府运作的,还是普通武将,都被关入新建设的教化所,这里并不是纯正的监狱,或者说在民政府所辖的现在就没有纯正关押犯人的监狱,有罪的几乎都会得到改过自新的机会,也就是被送去劳动改造,刑期满后释放,死刑的那也是一样干活致死,好歹临死前做些贡献。

这里所说的教化所位于新合肥市西南两里处,原本这里是片砂石滩,自穿越后,这几个月时间,这些大明的高级军官和官员们是从零到一的将建成了关押改造自己的木制建筑群。

这个教化所整体呈坐北向南,在其大门口立有石碑一座,上面刻写着此处的由来与整个建筑群的建造过程,以作留念。

内部虽然简陋可别有一番风趣,整体前面是连续多间木屋,中间有走廊连接的主体,木屋左右对称结构,和最前面的几间房一样,都是合成一个个小四合院,后面则是整片预留的菜地,其中有小半是移栽周边的普通花草建成的花园,石子铺成的小道贯穿其中,弯折的百转千回。

最外围是五米高的木制围墙,每隔二十米就有一座哨塔,其实这些都是摆设而已,让他们逃跑他们也没那心思,第一他们是震撼于刘泽带他们穿越时空的神迹,第二则是即使跑了,也没地方待,一个人为了所谓的自由在这野地里能做的也只是自由的死去。

在刘应遇眼中,这里与普通民居没有任何不同,除了周围偶尔有巡逻的民兵,与他接触过的牢子完全不同,他在这里的官阶算得上最高的,原本西安有各类杂牌将军、镇守太监、督查使等等乱七八糟的一大批,可有攻占西安混乱的空挡,缒墙而逃者众多,殉国而死者也是到处都是,剩下甘心被俘虏的基本都被判定成酒囊饭袋加有罪,统统送去劳改营劳动去了,最为代表的就是秦王、宜川王等大小王爷。

据刘应遇所知,在穿越而来刚刚安顿好各村后,民众府就下发了惩办战争罪犯的命令,宣布凡是有欺男霸女、草菅人命等反人民行为的各色人等,无论是王爷官吏还是乡绅地主,全部将被论以罪行,剥夺人权,进行惩罚。

而作为多次和民众军正面交锋,又开辟第二战线连同乡绅地主武装一起屠村劫掠的首要负责人主官刘应遇就在这里变成了最大的战犯。

所以接受了穿越现实的刘应遇已经认命了,就凭他自己多年为官经历来说,易地而处的话,他对于敌人那是断然不可能手软的,现在唯一不能确定的是屠刀什么时候落在自己的脖颈上,而这次也与以往不同,他没办法埋怨任何人,完全是自己实力不济,最主要的是遇着这种怪力乱神的事了。

最后他倒是想通了,这大明是要完了,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又是天灾连连,又是穿越了,爱谁谁吧,自己能活一天是一天,唯一的不甘心就是他真想看看以后的世界是什么样。

刘应遇此时已经绕着小花园走了半天了,也无人管他,甚至远处哨塔的看守都不盯着他,着实让他无趣,这时候他甚至有了那么一丝出尘之意,雪中的枝叶仍然翠绿,也不识得,只觉得像自己遗世独立。

一阵脚步声传来,“大人,大人,不好了,李千总被抓走了!”

刘应遇转头看去,那是以前的部下,跟了他多年的黄千总,“怎么回事?”刘应遇问道。

“他们说他曾杀良冒功,有屠村之举,有多个人证,受害者的遗属和曾经手下都供认不讳。”

“噢。”刘应遇仅回了一句。

“大人,咱们当时也是派出多股精锐打粮,多有杀伤,这咱们,又不审又不判的,养着咱们在这里,像什么会事啊。”黄千总嘟嘟嘟话说个不停,“这段时间,一同被抓的那些地主乡绅都被提走了,连最是得力的乔老二、郑承东两人也被人指认出来,当场判决无期徒刑,要在矿场干到死。咱们岂不是。。。”

刘应遇安慰道:“本官才是罪魁祸首,罪责一概由本官担着,不必挂怀。”

黄千总又悄悄说道:“那余挺余愁两兄弟,现在都在贼寇这里做了官,大人您之前与他们多有接触,要不然可让他们通融通融?”

“没用,没用。当时我以势压人,人家至今都没来报复我就不错了,哪里还能求得了其他呢。”刘应遇摆手打断了黄千总继续说下去的企图,转身手背在后,往自己的监牢走去。

说是监牢,其实比现在大多数村里民居还要好很多,每人都有个独立床铺,上面的被褥都是从大明带来的库存物资,很是珍贵,木板搭成的床铺有的还未去掉表皮,显得很是粗犷,每个床头都有个木制小桌,拿上床就是小桌,在地上也充作板凳,一间木屋内住着八个人,墙壁上有几个方孔,上面隔着窗户纸,最中间还有个火塘,可以在其上做烤鱼煮食,他们的主食也以肉食为主,特别是鱼,几乎每顿必备,暖和的很。

这里都是他们一手一手按照民众府派来派来指导的工匠所建,与之前他们所接触的朝廷监牢完全不同,基本县狱的牢房都小的很,每个分割的小监室小的一两米长宽,大的也不过四米左右,而这么小的地方通常被关进去十来个犯人,整日没有阳光,被关在里面的人终日伴随的只有黑暗、潮湿、各类小虫。

普通犯人都如此,死囚就更惨了,通常死囚在脖子上会带上夹板,关入死囚洞,走位是丈八墙,墙高一丈八尺(6米)厚五尺一寸(1.7米),墙的两面用砖砌成,中间留有空间,内灌流沙。若要挖洞外逃,里面的流沙就会从洞口不断涌出,除非你把墙内的沙子全部掏空,才能打开洞口逃跑,可那是不可能的,基本都是个死。

如果要是已经被批准斩立决的死囚,那又是另一个待遇,牢房没有窗户,没有炕,没有灯,阴暗潮湿,脖子上有沉重的长枷,手上有铐,脚上有镣,无法自己站立,是真正的“坐以待毙”。

在此条件下,还更有囚头狱霸的欺辱,司空见惯,而出乎所有犯人意料之外的是,民众府的这个教化所在还未建设的时候,就贴出了规章制度公开章程,第一条竟然是犯人之间不得谩骂,违章者自我批评;第二,犯人之间不得斗殴,违章者书面检讨。

刘应遇驱散自己胡思乱想的思绪,拿起他书桌上的一本小册子,封面上写着《民众会》,这是前几天送来的,主要讲述的民众会的思想方面内容,这几日他也是读了多遍,最前面还是普通的杀官造反,为普通民众百姓之类蛊惑人心的话语,越往后越是离经叛道,到了最后面竟然写到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到封建官僚社会,一直到未来猜想的发展趋势,都让他越来越摸不着头脑,这里是完全不同于四书五经的概念。

各种词汇解释让刘应遇越来越迷惘,一直到最后书中提到:摧毁奴隶制度的不是奴隶,摧毁封建官僚制度的不是平民,那未来的社会结构与发展方向是什么呢?

刘应遇猜想写这本书的刘泽可能也不知道,不然他不会在后面写着民众会现在的理论并非完全是真理,民众会推崇的是实践和不断探索进步的尝试。

“哎。”刘应遇轻叹一声,将这薄薄的册子放在床头,他是越来越看不懂这个世界了。

不再思虑这些想不通的,刘应遇在桌案上摊开纸,研好了墨,刷刷刷的写起自己的检讨材料,其实主要内容就是叙述着他这一生以来的罪状,平生不置地不置房产,若说清正廉明也不全对,最起码迎来送往,补缺的保举运作,打点上下也都是随波逐流。

当时与民众军交战第一次大败而归,若不是走了后门,拉了关系,找了靠山,又从豪商那拿了银子走通西安镇守太监,自己也不会这么轻易被放过,按照惯例有了不良记录的官员,在重新启用的时候,本是应该严格审查,即使重新任用也通常会被降职,甚至从相对低级的官位重新做起,而刘应遇也未迂腐,反而主动又拿了大笔银子贿赂了吏部官员,拜访了座师同年,才正式过关。

而在此对战之时,接受了余挺的建议,从根子上纵容下属兵丁劫掠养兵,自己抽成了大笔银子补了之前脱罪的近半亏空,未成想之后随之而来的又是一场大败,彻底的打没了他的精气神。

写到这,刘应遇总结继续写到:我自认两袖清风,增奈何官场如此,也净不了,做不成那海瑞。官场的风气,新官到任,旧友高升,总会有人来送些礼品礼金,以示祝贺。这些礼品礼金也是人之常情,那来来回回的交际交往,吏治腐败,又会官官相护,势必又造成更多的贪官污吏,庸官昏官,进一步的侵染整个朝堂,就如同现在大明一般,不如此就做不了官,做不了官就管不了事,又是循环往复。

与果木斗春,则花不如,与果木斗秋,则实不如。

安可以其不如而易之!

世有清节之士,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以任栋梁者,如世之万年青草,何其滔滔也。

第108章 建设与教育(上)第170章 下一步计划第260章 巨人肩膀第158章 埋伏第114章 交涉第七章 问询与备战第七十九章 抉择(上)第七十九章 抉择(上)第184章 路途第174章 西安(上)第二十九章 批评与总结第268章 加速器工程第九十四章 生存问题第245章 从龙之功第一章 初入明末世界,起飞半途遭殴打第二章 虎落平阳被犬欺第152章 物质与精神第三十八章 分地分浮财与招兵(下)第三十九章 分田与进攻计划第109章 建设与教育(下)第207章 社会第141章 最后的抵抗(上)第209章 隐藏信息第188章 科技与底层架构第五十三章 报仇(上)第九十六章 为了活下去(上)第104章 白种人?(上)第六十章 战前(中)第四十七章 雷雨第172章 潼关287.第284章 战争罪行审查委员会第一十六章 招自己第一批的武装力量第236章 过兵第187章 新生第九十九章 开窑(上)第164章 十面埋伏283.第280章 逃第八十六章 救不救?第七十三章 火器(上)第257章 化茧成蝶第137章 重回战场第九十七章 为了活下去(下)第八章 伪装占了个城第五十六章 目标宜君县第六十九章 打进宜君县城第八十七章 山间战斗第116章 笼络与分化第247章 活捉洪承畴(上)第145章 战后第200章 第一次联系第252章 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第226章 剃发第180章 准备(下)第五十九章 战前(上)第266章 你会把你的女儿卖到妓院吗?第251章 和平解放第五十三章 报仇(上)第一十九章 这真是意外!第五章 伏击第141章 最后的抵抗(上)第197章 什么是猖狂第131章 交战第261章 俘虏第174章 西安(上)第191章 另一个人第三章 我读书人!土郎中!求入伙报仇!第145章 战后第六章 战后第123章 这下地位稳了第五十四章 报仇(下)第258章 跨时空六项基本条约第八十七章 山间战斗第234章 第一阶段作战任务第145章 战后第五十七章 准备第四十一章 进攻与扩大地盘(中)第159章 最后的阻击第144章 混乱第203章 春秋(上)第八十六章 救不救?第170章 下一步计划第237章 聚会第一十六章 招自己第一批的武装力量第六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胜利第199章 卧底上架感言第120章 火炮计划第258章 跨时空六项基本条约第227章 突变第235章 口号:永不纳粮第八十九章 断水断粮,我成马谡了?284.第281章 活捉皇太极第225章 惶恐与喜悦283.第280章 逃第248章 活捉洪承畴(下)第159章 最后的阻击第三十章 三爷答不答应?第九十五章 神话第六十四章 破贼易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