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刚学的礼仪,到皇帝恩赏,面圣是要上谢表的,这当然难不住他们,便由状元李尘代表新科进士上表谢恩。无非是用华丽丽的辞表达皇帝的感激之情,然后表表决心,如此而已。 谢完了皇帝,再谢师,去孔庙行释菜礼,用为蓸、菁为、枣栗为果。以谢至圣先师,通俗讲,就是给孔夫子“放下点菜”表示一下感谢。 这套礼节极为复杂,因为孔庙里不只有孔夫子,有配享的四圣十二哲,以及在东西内的六十二位先儒,所以除了跪“至圣孔子”的神位之外,还要依次跪“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以及老朱出去又请回来的“亚圣孟子”。还要把东西十二哲六十二儒的神位拜一遍,礼节各不相同,顺序更不能错,要不是王清任的醒酒汤效果好,李尘肯定是要搞混了的。 拜祭完孔庙,终于到了最后一步,立进士题名碑,也就是工部给弄一个石碑,刻上本科所有人的名字在国子监的碑林里立起来,供后世瞻仰,这也是绝大多数进士青史留名的机会。 所以尽管已经累,但大家的精神都抖起兴冲冲来到孔庙隔壁的国子监,在一排排的题名碑的尽头,找到了属于他们的一块。 这白色大石的题名碑连带基座足有一丈高,饰以卷云纹的碑首上,刻着体大字“赐士题名记”六个大字,正面分两部分内容,上部为皇帝表示,申明廷开科取士动机目的,伴随一系列溢美之词。正是阿桂当日传胪时所读下部则为本科四百进士名录,每一位进士的姓名籍贯,都按名次整齐的刻于,密密麻麻,大都近视的进士们眼神不好,围在碑前找自己的名字,脸几乎要贴上去。 李尘几个不这个热闹陈秋水突然笑道:“这边上一个蒙着黄的是什么?”“这个的请状元郎亲手开看。”一阵响亮的笑声中,新任工部尚书金简出在众人面前。 众进士赶紧施礼道:“部堂大人” 金简呵呵笑道:诸位朋友免礼。吉已到快快为你们的题名碑基吧。”众人便一人一掀土。将题名碑的基座象征性埋起来,一切做,。金简又亲切的对李尘道:“状元公请和本官一起。揭开这个碑吧。” 李尘不敢托大道:“敬如从命。”便与金简两人一手揪住那黄布一角,在喧天的炮声中,一起扯下那幕布,露出里面的真面目。 只见一块样式与题名碑完全相同,材料却是汉白玉的大碑上面是两行瘦金楷书大字:“国朝二百载文运风云壮。休`国六首无,朕状元李。”。左下方落着“乾隆五十八年御笔亲题”。 诗有些直白,但更显珍贵,因为谁都可以看出,这是乾隆帝亲自所作,没有经过大学士们润色,皇帝亲自为状元题诗立碑。绝对是古今华夏所未有之典,这份殊荣真可谓“千载之隆遇”啊 “状元郎,这可是我朝希旷之典啊。”众人还沉浸在震惊之中,金简先开口道贺道:“今往后,您就是我大清历代读书人的楷模了。” 一众进士这才回过来,都过来向他道贺,李尘已经听人说了“祥瑞”一事,是以不觉着受宠若惊,只是面上仍要诚惶诚恐道:“陛下隆恩。微臣何以敢当?就是把臣磨碾成面。也难以报答陛下这天高的厚的恩遇啊…”一边说着,热泪早已夺眶而出,话说自从进京以来,他是演技激急涨,已经有从偶像派跃进到实力偶像派的趋势了。 在两块碑前做作一番,算是彻底走完了中进士后的冗长仪式,然后便是三天后去吏部参加朝考,进行分配了。 这些天,始终围绕在李尘的压抑终于散去了。 各部官员潮水般散去,众进士心里都空落落的,然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新”光环已经消失,剩下的就是一群还没有分配的普通进士,话说京中哪一个不是两榜出身?自己还有什么可骄傲的?便一个个夹起尾巴来,也不庆贺了,都准备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参加三日后的朝考,争取考个好成绩,能让分配时的名稍高一点。 与诸位同年道别,李尘钻进车厢道:“回去吧。”待马车行起来...李尘抖一抖衣袖,只见上边写道;“江南老友,特请状元公,入府一叙。”下边的落款赫然写着阿桂的名讳。
李尘看着这突入起来的请帖,浑身一盏,这可是当朝大学士阿桂首席军机大臣的阿桂啊...李尘的思绪不由得起飞到九年前那个幼稚的自己遇到阿桂的时的摸样,当即对车夫道;“走...去阿桂大人府上。”
阿桂府上距离此处不远,现在的阿桂被大小金川平定之后便被封为‘三等忠勇伯,’硕大的伯爵府自是不言而喻,李尘递了拜帖,便跟着一门房,直进了伯爵府。
“学生李尘见过阿桂大人。”李尘进了伯爵的书房,便见阿桂在目不转睛的看书,李尘不由得纳闷道;“这份请帖到底是如何道李尘的衣袖中的。
“恩,子微,我们有十年没见了吧?”阿桂起身面带微笑道。
“恩啊?已经整整十年了。”李尘恭声道。
“恩...看来你这九年的成长经历不凡啊?成了我大清第一位六首。”阿桂笑道。
“学生还仰仗大人栽培。”
“这和栽培不栽培的没有关系,是你努力的结果。”阿桂依旧笑着道。
“你可知道老夫今日来找你何事?”
“学生不知。”李尘道。
“那我且来问你,昨日十公主可是在你府上?”
“是...不知中堂大人如何知晓。”李尘疑惑的问道。
“这个你不必关系...我来问你,你可喜欢公主?”
“回大人...学生自是喜欢的紧。”
“那你可知晓,满人少有嫁给汉人的?更别提公主了。”阿桂继续问道。
“知晓。请问大人可有办法?”李尘问道。
“办法倒是有?”
“请大人明示...”李尘道。
“抬旗...”阿桂只冷冷的说了这一句。
... .... 三天时间转眼过新科进士们一齐到吏部报道,参加由吏部汉尚书孙士毅主持的朝考,按说应由吏部满尚书福康安主持,但福康安忙于外察,无暇抽身,所以只能交由吴鹏代庖。 除了一甲三位进士已定,已经正式成为传说中的翰林外,其余诸位仍然需要过这道关,用一天时间考完之后,由吏部礼部都察院翰林院四部堂官共同阅出成绩,再汇总会试殿试成绩,最终的排名,只是这三次考试的成绩,在总成绩中相差是很悬殊的,殿试要占六成,会试与朝考各占两成,所以最后的名次与殿试相差无几,尤其是第一等三十六位,一个都没有改变。
还有一更 收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