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了这么久,大年三十终于来了,早上刚刚起床李尘便随着李志开始在院中忙碌着,今天是年三十他们起床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帖春联,这个时候就连法宪也出来帮主李尘他们一起贴春联,贴春联是除夕固有的一种传统,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贫困还是富有,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出了贴上对量以外李志还准备了大量的窗花、福字和年画,这些都是要在一起贴的为了彰显春节的节日气氛。特别是贴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一系列的意思。
春联贴完已经接近中午了,做了午饭吃过之后,李尘小歇息片刻接下来就要去上坟了,这也是年三十的时候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上坟称为送年食。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这天李尘和李志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族人的坟上,让亡故的族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
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还有鸡鸭鱼肉一大堆放在李志父子的面前,看着这些丰盛的饭菜,李志便叫法宪去请法善他们几人过来一起热闹热闹。
而且年夜饭就餐前,必须要先要准备供品祭祀祖先。请祖灵之前,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说人不团圆、财不完整。祖灵请来之后,供桌两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占用,意为不能与祖先争座位;不得吵闹,更不准骂人,否则就是对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泼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浇奠与泼水;大祭祖灵时,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门外无主鬼魂听到后,造成小孩夭折。正式进餐时,非常忌讳别人来打扰的,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人不得安宁。因此在法善他们来了之后他们的年夜饭菜开始。
年夜饭吃完又要开始熬夜守岁,相传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于是兴起,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而且在守岁的时候还要遵守一些守岁的禁忌,禁忌大声喧哗,以免惊醒恶魔;禁忌照镜子,以免见“恶魔”;禁忌将灯油泼地,倘若油味冲淡了酒味,“恶魔”便会醒来,导致祸害接踵而至;禁忌打碎器物,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这些种种繁琐的礼节在沈府的大户人家还好,大户人家虽然人多但是人多的时候热闹大家坐在一起守夜的时候可以有各种活动,收起来还好,但是在李家这种小户缺少了几分热闹,几个时辰的时间也是最难熬的。
除夕夜,吃过年夜饭后,在在守夜时候要在(神)厅神案上燃好香烛。而且 庭院里也要已准备好用以点起火堆的草料——“春草”(稻秸秆)和番薯藤。
好不容易熬到了时间,李志用春草迅速点火,待番薯藤烧起大火后,一切才准备就绪。之后 法善,法宪,法成,**,李尘,在庭院起点处等候,由法善带头最先跳过火堆,其他人依次跳过。 跳过火堆,拾阶而上,从正门进入“厝内”,一直走到神厅内的“天公灯”下,完成一趟。然后沿原路折回庭院里的起点处,接着跳,李尘由于小的时候这些习俗已经渐渐的消除了,所以这种活动李尘活了三十几年还是第一次如此尽兴的玩,于是便央求这大家多跳了几次,待到火势渐歇,这才作罢,之后李尘从火堆里夹出一些未燃尽、带火星的番薯藤条,放入瓦片上,放到李尘、法宪、李志的“房内”“眠床”下面。最高的男丁,手之后将火堆往大门方向一打,让火星灰烬散开,燃放鞭炮。看着燃放的鞭炮李尘不禁的吟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