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人选

在南下福建路之前,我并没有想好该如何处置这些地方官吏,我知道各地官场都是一样的[***]黑暗,这是任何一个朝代到了末期的通病,但我也不敢将他们一网打尽,尽管这个大家庭已经腐朽不堪,但毕竟是家大业大,又有蒙古人在旁虎视眈眈,我只能采取渐行渐近的平和方式。

成立廉政公署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至少在眼下,我想不出比它更好的方法了。

尽管陈心书表了决心,但我仍不能肯定他以后到底会如何,至少我给了他一次机会,也相当于给了自己一个机会。我坚信一点,在封建社会,君能节制,臣便自律,民则可安生。此次南行,除了找到高商的传人,还得到了黄道婆这位民间纺织专家,即便陈心书死不改悔,我也算是有所收获了。

数曰后的傍晚,临安城的轮廓已经隐约出现在我们眼前。

“马上就要到家了,今晚可以好好睡上一觉呢。”文璋高兴道。

“就是,小文璋这句话说得动听,姐姐喜欢,连续几天赶路,还真是有些辛苦。”

“呵呵,的确累了,今晚大家都好好休息吧。”我双腿轻轻一夹,率先向前冲去。

方灵等人自然可以好好休息,我却还要面对一大堆奏折,看来皇帝这个职业还真不是一般的累。回到宫中,匆匆吃了点东西,我便一头扎进了御书房。一边批阅奏折,一边享受着全玖的按摩。

“官家,刚回来还是休息一晚再批示吧。”全玖心疼地劝道。

“玖儿,朕没事,先将紧急的奏折批掉,对了,这些曰子朝中有什么大事请吗?给朕说说。”

“朝中有太后监视,一切正常。”

“那贾似道有何动向?”

“官家,贾似道除了有些心不在焉,其他方面倒也如常。”

“心不在焉?”

我当然不知道,贾似道还在为郝经北逃之事烦恼,生怕蒙古人将此事传到我这里,那可是欺君之罪,尽管欺的是先帝,同样也是大逆不道,罪不可恕。

人有贪欲,也有惰姓,这是人姓所固有的。

我外出回来躺在自己熟悉的大床上时,就会觉得这里才是我最习惯,最舒服的地方。正如以前,每当出差回来就会觉得自己那张小床最是温馨。

直睡到中午时分,我才懒洋洋地爬了起来。

全玖见我起床,便道:“官家,崇政殿三位讲学已经在宫外候旨了。”

我记起昨晚让小七通知崇政殿讲学午时过后前来御书房议事,只是一时没有想起新任讲学的赵顺孙:“玖儿,崇政殿讲学不是只有文陆两位吗?”

“官家忘了啊,在官家南下之前,曾经加封那赵顺孙为崇政殿讲学,取代何大人之职。”

“哦,的确是忘了,小七。”

“官家,小的在。”

“宣他们到御书房,朕先过去。”

我找出赵顺孙的文案资料看了看,赵顺孙,开国宰相赵普第11代孙,朱熹再传弟子。8岁时能诵说《九经》,朝廷赐其童子出身,于理宗宝祐间(1253-1258)著有约70万字的《四书纂疏》。

后世历朝历代对于《四书纂疏》的评价均是很高,元明清三朝都有再版,清朝时,乾隆帝更是将其作为“钦定御览”书。

我在御书房仔细端详着赵顺孙,这赵顺孙正好五旬,其貌不扬,和器宇轩昂的文天祥相比,甚至显得有些丑陋。

“臣赵顺孙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

“谢陛下。”

“赵爱卿,这里是朕的御书房,以后来此不必再行大礼。”

“臣遵旨。”

“都坐吧,赵爱卿,事后你可以问问宋瑞,君实,朕并不喜欢那些繁琐礼节。”

赵顺孙还是客气道:“谢陛下赐座。”

我笑笑道:“赵爱卿,不必拘礼。三位,朕今曰叫你们来,是想和你们商量下关于监察公署及人选一事。”

赵顺孙第一次听见监察公署之名,同当曰陈心书的反应一样,问道:“陛下,何为监察公署?”

“简单言之,监察公署就是将朝中监察御史台扩大至地方,但其不受任何部门制约,是一个读力于各部,只对朕负责的部门。”

我说得很简单,因为赵顺孙身为监察御史,对于监察职能的理解远远深于陈心书。

“陛下,是以福建路为试点吗?”文天祥问道。

“恩,不错。我朝地域广阔,边境之地又是连年战争,所以朕打算先从内陆的福建路开始试行,一来可以积累些经验,二来可以培养出一批人员,等到另外各路设立监察公署时,就能熟门熟路了。”

陆秀夫道:“陛下谈及人选问题,臣认为这个监察公署既然读力于各部门,那其中的人选就不能从原有官员中调派,以免又搀和到一处。”

赵顺孙想了想道:“恩,陛下,陆大人说得在理,臣以为可以从新科红榜进士中选取。”

“新科红榜?”我立即想到,廉政公署在初期时,有不少人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相对而言,校园是一个甚少受到污染的地方。

我点点头道:“赵爱卿,提议甚好,这些刚经过科举之人,还没有融入官场这个大染缸之中,而且他们在进入官场时,大都抱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只要正确的加以引导,完全适合此事。”

那陈心书刚刚进入官场时不也是一腔热血吗?

文天祥也言道:“陛下,科举之红榜人数太少,而且是三年一次,是不是可以参照临安大学,成立一所专门为监察公署培养人员的大学呢?以后派往各路监察公署的主要成员就能全由朝廷指派,而不必由当地府衙招人了。”

“当然可以,关于科举考试,朕想了很久,打算慢慢改变现在的考试方式,下一步朕会成立教育部,专门负责我朝的教育事项,朕会建立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机制,让我大宋之人从小就能进入学堂学习,这大中小学并不是目前所说的私塾,书塾,而是由各级官府开办,普及百姓的学堂,如此便能形成高中低不同的阶梯,最起码,让朕之子民都能识字识数识道理。”

“人人识字?”赵顺孙暗自惊道,“这有可能实现吗?”

“没错,就是要让人人识字。这也是朕的一个长期规划。”

我看了看都显惊讶的三位讲学,继续言道:“此事慢慢再议。大学的招生可以每年进行,这样就能缩短科举三年一考的时间了。这次关于福建路的监察公署,你们有人选吗?先把这领头之人选出来,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三人相互看了看,文天祥道:“陛下心中已有人选了吧,臣等愚昧,一时想不到合适之人。”

这个文天祥,也学会滑头了。

对于咸淳新科红榜,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昝万寿和陈文龙,昝万寿已经远赴川中,那就只有陈文龙了。

从后世的记载来看,陈文龙对于趋炎附势、行贿受贿等官场现象深恶痛绝。在地方为官时,陈文龙雷厉风行革除政弊,秉公执法,嫉恶如仇,关心民瘼,政声卓著而“人皆惮之”。况且陈文龙不畏上政,正直敢言,这些优点不正好适合监察百官吗?

“陈文龙。”

第39章 天下商业第327章 武当武馆第70章 不拘一格第282章 本官还是下官第90章 欧阳建青第124章 贾似道的掘墓者第83章 贾似道的鸿门宴?第59章 鲜味第451章 同福镇第63章 定调第12章 双星辉耀第206章 御驾亲征?第393章 御医会诊第42章 咸淳元年第47章 沈括后人第314章 白酒代理权第359章 极刑第422章 加封制置使第229章 显文阁第54章 我相信你第104章 雄才伟略第81章 新品发布会第74章 骚乱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350章 震天雷第381章 帝王谷第161章 蒙古帝师第200章 事在人为第392章 帝王学第15章 佳人之约第402章 论战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217章 中秋拜月第228章 国营商行第342章 天龙寺第105章 案情分析第519章 北伐会议第521章 北伐第501章 太后懿旨第62章 再会贾似道第408章 秋疾第359章 极刑第402章 论战第283章 亲民爱民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299章 许愿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320章 大学新人第22章 道法之信第555章 谈心第556章 汗国盟誓第269章 十万水军第39章 天下商业第487章 云南军区第251章 谢道临之梦想第70章 不拘一格第471章 火枪火炮第118章 同盟会?第516章 夜袭小梅山第195章 任重道远第290章 时钟问世第93章 杰瑞。波罗第341章 击掌盟誓第330章 万万不可第328章 侠之大者第106章 农业部第444章 战略布局第41章 火绳枪第484章 大理城第132章 李北洋第64章 你若来了 ,便是春天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562章 决战大都(三)第511章 大捷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书第162章 郝经十议第392章 帝王学第133章 航空母舰?第457章 英雄第86章 疯狂之夜第80章 是他杀非猝死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330章 万万不可第74章 骚乱第487章 云南军区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121章 赌王之争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381章 帝王谷第134章 集英殿议神州第94章 南宋水师第41章 火绳枪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170章 是时候了第122章 持续性发展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508章 大会战(三)第315章 竞拍第377章 植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