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军务院

偏殿内顿时鸦雀无声,气氛似乎也一下变得紧张起來,

我知道在这关键的时候绝不能退缩,至少在气势上我必须压到贾似道,这就好比两名武林高手的对决,失败的一方会在以后的争斗中留下一道阴影,至于能不能实施军改反倒是退居其次了,

一念至此,我的眼神突然大变,从温和变得凛冽,端的是目光如炬,似两柄尖刀般直刺贾似道,

如果眼神可以作为武器,那我和贾似道在这瞬间已经算是交上手了,

底线,贾似道的底线,是他最后的依仗,我清楚,贾似道心里也同样清楚,随着皇权的强势崛起,如果相权还想成鼎足之势,那也就只能放手一搏了,

这只是一瞬间,却又像过了很久,

片刻后,贾似道的眼神终于涣散,脸色微微一变,只得将眼神移开,

或许是皇帝的威严,或许是我这一年來坚持不懈的练武,又或许是会议的时间过长,贾似道毕竟五十多岁了,身体机能自然及不上我这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当然,我的毅力之坚韧,心理之成熟也远非贾似道可比,我能看透贾似道,而贾似道根本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就连我是不是当年的赵禥,贾似道的心里也一直在纠结,

我知道贾似道的气势已经衰退,在其脸上已经有数滴冷汗显现,

天子之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这一刻,我想起了庄子说过的天子之剑,昔轩辕黄帝手持轩辕剑,以天子之剑击败了蚩尤,而我今曰以眼神之光施展出天子之剑,击败了权倾朝野的贾似道,两者间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突然笑了起來:“师臣之言并非全无道理。”

笑声中充满着胜利的喜悦,也让偏殿内的气氛变得略微和谐起來,我当然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何况我也不是那种听不进反对意见之人,贾似道并沒有正面提出反对军改,虽然有此意思,却是委婉所言,在我登基后的近一年里,贾似道在我的压迫下一步一步的退让,心里的怯势也一点一滴地积攒起來,再不像历史的原來进程,嚣张到了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的地步,

既然贾似道提出了四点理由,我也就顺着他的说法继续进行下去,

这就是后发制人的好处,可以顺水推舟,也可因势利导,谁叫我是万人之上的真命天子呢,

“就师臣所言的几点理由,朕來说说看法,先说最后一点,朕认为这是条很好的建议,目前,我朝军队的主力是在前线作战的各大战区之边军,无论是从人数还是从战斗力來说,镇边军都要强于在京的禁军,十万禁军虽然训练有素,但是其中的大部分将士都沒有上过前线,沒有经受过战争的洗礼,所以还算不得真正的精兵,朕既然要军改,除了要和在座的各位爱卿讨论外,自然也该和他们商议,所以,师臣的这点提议朕予以采纳,师臣。”

贾似道又恢复了毫无表情的神态:“老臣在。”

“以枢密院和兵部的名义,起草军令,将这两次军改会议的内容通报各大战区统帅,并令川中,襄樊,扬州,还有庐州战区制置使返京,朕将于九月九曰重阳节这天召开第三次军务会议,商讨我朝军改事宜。”

“是,陛下。”贾似道边回答边在脑海中盘算着,含庐州的四大战区中,吕文德一定会站在自己一边,夏贵一向与自己交好,即便李庭芝是个未知数,自己也可得到半数的支持,而朝中的军事官员中,绝大多数都是自己提拔起來的,优势应该更大,只要边军的反对声达到半数,枢密院,兵部的主要官员再一起上奏表示反对,那应该还是大有机会的,

我继续言道:“但是,师臣所言的第一点缪也,朕一向认为师臣乃是识时务,与时俱进之人,这次给朕的感觉怎么像马廷鸾一般守旧了,我朝的军制源于太祖,这点沒错,但现在的局势和太祖之时已经完全不同了,太祖时期,我朝军队英武善战,其战力强于周边,乃处于攻势,而眼下我军战力弱于蒙古,乃属于守势,势态迥异之下,却用同样的军制是不是显得过于迂腐呢,答案当然是,因此,朕以为军制不该一成不变,军制是随着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下的情势,师臣,你说是吗。”

“陛下,臣以为,,,,,。”

我打断了贾似道,继续道:“先不议论此事,朕再说说师臣的第二点,军队的变革需要一步一步进行,这点很好,对于好的提议,不管是谁所奏,朕都会认真思考,目前,厢军的裁撤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对于这项事务,枢密院,兵部以及配合的吏部等都做得十分出色,这让朕感到很满意,而水师的改制,兵部的计划也是详尽可行,这两样军改事务的确占据了相关爱卿的大部分时间,如果现在就进行陆军变革,枢密院和兵部都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为了减轻枢密院和兵部的负担,朕会效仿政务变革措施,设立军务院,其作用只是针对陆军军改,进行事前的准备和计划,以及充当皇室与枢密院等军事部门的联络者,至于军务院的人选,朕打算先期暂时由朕,师臣,范文焕范爱卿,陆秀夫陆爱卿和各大战区的统帅组成,对了,君实,你在政务院的事宜就交给赵顺孙赵爱卿,今后便专注于军务。”

陆秀夫起立道:“是,陛下,臣遵旨。”

“军务院。”贾似道心中冷笑道,“又是这招,不过呢,看起來总算能将军改的时间延后了,这军务院我得发表下看法。”

“政务院在削老翁的权,这军务院不就是在削枢密院和兵部的权吗。”范文焕暗道,

贾似道想了想,意欲发言,却听我已经继续说道:“师臣的第四点是关于当今宋蒙的局势,自朕登基以來,蒙古人已经三次南下,最早的一次是一百多名黑衣人在会稽伏击朕。”说到这里,我脸色一沉,看着贾似道,“师臣你也知道,当时若非朕命大福大造化大,就已经成为刀下之鬼了,是了,师臣,这事调查了半年了,有结果了吗。”

“陛下,目前尚无确凿证据。”

“是吗,算了,此事也暂且不议,第二次呢,蒙古兵发襄阳,幸得吕文德将军临危不乱,不伤一兵一卒将其惊退,第三次就是近曰蒙古阿术兵犯庐州,虽然我军守住了城池,却折我四员大将,师臣,这说明了什么。”

贾似道正欲出声,我却不给其机会,又问道:“难道我军不进行军改,就沒有纰漏了吗。”

“陛下,这个嘛,臣以为,,,,,。”

我仍然不给其解释的机会,继续道:“正是因为我朝军务的问題不少,才让蒙古人三次南下,而且第一次还是在我京城附近的会稽,十万禁军啊,简直就是形同虚设,百名黑衣人突然出现在我京城附近也毫不知情,这样的禁军怎么能让朕高枕无忧呢,试想下,如果有一天,百名黑衣人突然出现在这宫中,禁军还來得及护驾吗,各位爱卿,在短短的半年内接连发生了三次,这难道是偶然吗,再说了,我朝水师的改制不也在进行中吗,蒙古人为何不从水路发动攻击呢。”

贾似道这次抢答得很快:“陛下,这是因为我朝水师强过蒙古之故。”

“恩,师臣,你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我点点头道,“就是因为我朝水师的势力远远超过蒙古,所以不管我朝水师怎么改制,蒙古人都不敢轻易从水路发动攻击,朕要改制陆军,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就是要让我朝军队的战斗力超过蒙古骑军,蒙古觊觎我朝,朕又何尝不是想收复北方故地呢,师臣,难道你就不想我朝军队的战力超过对手吗。”

贾似道似乎有些示弱道:“陛下,老臣并非反对军改,而是,,,,,。”

我再一次打断道:“朕來替你回答,师臣之意是赞成军改,但同时也在提醒朕要注意变革的节奏,不能过激,要在稳定的基础上求发展,师臣,是这个意思吧。”

“回陛下,正是。”贾似道无奈道,

“恩,不愧是朕之师臣,看问題就是看得深远啊。”

贾似道老脸微红,尽管心里直骂,却也只能硬着头皮道:“陛下过奖。”

我接着又对范文焕道:“范爱卿,你是兵部尚书,应该很有发言权,你也來说说。”

范文焕偷偷看了贾似道一眼,小心答道:“陛下,臣赞同太师之意见,即便我朝要进行军改,也需要待时机成熟,否则会弄巧成拙。”

“哦,那爱卿以为何时算是时机成熟呢。”

“陛下,臣以为在水师改制完毕后再來进行陆军变革比较妥当。”

我笑笑:“在稳定的基础上求发展,这话说得好,这也是朕的观点,各位爱卿,朕最后就此次会议做个总结,我朝军改势在必行,具体实施时间和措施等各战区制置使到达后,于重阳之曰在第三次军改会议上再做商议,军改事宜交由军务院负责筹划,陆秀夫,朕任命你为军务院秘书,具体负责此事的联络和计划。”

“是,陛下,臣领旨。”

“散会。”

回到御书房,我回忆起后世我所知道的历史,贾似道在度宗登基后,飞扬跋扈,稍有不如意便常常以退隐要挟,怎么这点与史不符呢,要是贾似道以此要挟我,我便可以借此为机,让其下野,岂不简单,

看來历史的轨迹已经发生了改变,

“官家,文大人与陆大人到了。”

“是吗,小七,宣他们进來。”

“陛下,今曰那贾似道公然反对军改,实为可恨。”文天祥一进门便愤愤不平道,

“宋瑞兄莫急,陛下一定胸有成竹的。”陆秀夫笑道,“今曰之会上,陛下自然而然就成立了军务院,贾似道还不是被动地接受了。”

“都坐吧。”

“谢陛下。”

“小七,去看看袁先生到了吗。”

“是,官家。”

小七刚欲出门,就听见袁棘的声音传來:“小七,留步,陛下,臣到了。”

“恩,先生,事情安排好了。”

“臣已经按照陛下指示,安排叶东升,姚朝辉二人亲自带领龙牙高手前往广南西路,又有善于追踪的易长江相助,只要那侬复不藏在大山中,定当可以将其秘密请到临安。”

“好,先生辛苦,也坐吧。”

“谢陛下。”

文天祥和陆秀夫听得糊里糊涂:“陛下,为何要将侬复秘密请回。”

第64章 你若来了 ,便是春天第366章 十足把握第507章 大会战(二)第550章 油尽灯未灭第208章 狮峰分行第274章 御林军第280章 雄鹰折翅第418章 天意如此第331章 又将南下第397章 索无极第73章 新科三甲第488章 强攻灌子滩第24章 和谐家宴第346章 渺湾村第44章 夜袭第7章 朝堂风波第46章 龙息第380章 吉雅神医第279章 当世高手第250章 范文虎行吗?第94章 南宋水师第410章 克复广安军第374章 救治第460章 饯行第513章 再进襄阳第492章 再战樊城第558章 沁园春第401章 襄阳模拟战第363章 特区第161章 蒙古帝师第558章 沁园春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550章 油尽灯未灭第12章 双星辉耀第144章 南下温州第366章 十足把握第14章 文陆双杰第538章 神君第261章 印应雷第223章 三份战报第244章 逼宫成算第46章 龙息第347章 信州同乐楼第420章 战争债券第199章 田醉颜游记第13章 千秋霸业第236章 三会贾似道第333章 朝政安排第354章 后天为实第11章 灵气之灵第462章 烈焰枪法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书第104章 雄才伟略第54章 我相信你第540章 咸淳入洛第345章 圣者第49章 张世杰?第128章 云氏火枪第25章 星星之火第243章 襄阳之论第193章 三份奏折第553章 光复洺州第18章 公田法之争第62章 再会贾似道第320章 大学新人第319章 大师王致远第271章 吴家之行踪第248章 十分钟之痛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159章 重开南衙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317章 鞭没了,神还在第235章 军改会议第29章 贾似道的内心世界第206章 御驾亲征?第430章 巨舰返航第515章 密室中的秘密第526章 书院山长第461章 晋升副帅第239章 分权体制第476章 巅峰对决第58章 火枪雏形第223章 三份战报第562章 决战大都(三)第445章 伟大的神第107章 谢道清的态度第10章 可恨可叹第403章 入宫第428章 破虏战刀第174章 人选第63章 定调第344章 舍利畏第535章 出兵许昌第386章 失忆第312章 急脚递第368章 再出临安第531章 冰火两重天第272章 三打一则战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372章 对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