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书院山长

开门的老人乃是王家当代族长王谦,论起辈分,应当是王安节父亲王坚的堂弟,

王安节道:“老人家,我们正是宋军,您看,前面那位身穿黄袍之人就是当今大宋王朝的皇帝,还有,皇上左边有位手持长枪的白袍小将,他就是当年孟珙大帅的后人孟天翔。”

“啊。”王谦大吃一惊道,“皇上,皇上亲自來了,忠顺军也回來了。”

“哈哈。”王安节笑道,“老人家,我军的这次北伐,皇上御驾亲征,必定会光复我朝所失之领土,而且,忠顺军也重新组建起來了。”

对于邓州王家而言,忠顺军就是宋军的绝对主力,只要有忠顺军在,便能战无不胜,王家老一辈的族人都知道,王坚投军之初,就是加入的忠顺军,

王谦低低的“恩”了一声,下意识地将大门打开道:“安节将军,老夫是王家本代族长,单名谦,是你父亲最小的堂弟,几十年过去了,沒想到还能见到王坚大哥的后人,当初,你父亲投军之时,老夫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稚童,不过呢,老夫始终记得你父亲穿上战甲的英姿,这一转眼啊,,,,,,啊,安节将军,你看,老夫唠唠叨叨,喋喋不休的,还不快请皇上入内。”

“好,谦叔。”

王家是邓州望族,不过,这王家宗祠却是显得极为寒酸,与望族的身份毫不匹配,留守在宗祠里面的王姓之人加在一起也就十來人,且都是妇孺老人,

在王谦的带领下,一众王家之人齐齐跪倒在地道:“草民叩见皇上。”

“免礼,老人家,请起,大家也都起身。”

“谢皇上。”

我随便找了张凳子坐下道:“老人家,坐下说话,今年高寿。”

当着我的面,王谦哪里敢坐,依旧毕恭毕敬地站着道:“回皇上,草民比王坚大哥小十一岁,今年刚好六十。”

“六十,老人家看上去精神矍铄,朕以为也就五十出头呢。”我笑笑道,“老人家,朕问你,这邓州城里的百姓家家户户都是紧闭房门,莫非害怕我朝军队吗。”

王谦道:“皇上,只要是军队出沒,百姓都很恐惧,前些曰子,邓州城一下涌进來近三万名元军士兵,好在统兵主将张弘范将军极力约束,才沒有酿成大乱,但仍有少数蒙古族士兵到处闹事,是以在这数曰中,百姓们全都是小心谨慎,闭门不出,倒不是专门针对宋军的。”

“原來如此。”我点点头道。”老人家,王家宗祠里就只有你们这十來个人吗。”

王谦叹了口气道:“皇上有所不知,我王家曾是邓州城里最大的家族,用名门望族來形容毫不为过,三十多年前,自从邓州被蒙古人占领后,城里房产的绝大部分都被官府强行征去,如今就只剩下这间宗祠和后院的三间房屋了,所以,大部分宗族之人都回到了邓州郊外的彭桥村。”

“老先生,如今的邓州城已经回到我朝之怀抱,回到朕的统治之下,所有的一切都会好起來的。”

王谦点点头,却又犹豫了片刻,问道:“皇上,这,这次我军不会再撤回南方了吧。”

我明白王谦之意,是担心我军再度败北,遂即语气坚定地言道:“老人家尽管放心,朕既然御驾亲征,必会收复我朝之失地,如若不然,朕就不会返回临安。”

“那,那敢情太好了。”王谦眼里有些湿润道,

“老人家,朕有两件事尚需麻烦你。”

“皇上请讲,草民能为皇上办事,乃是草民之荣幸,自当不惜余力。”

“好,第一件事,你和左邻右舍讲讲,让他们只管放心,打开家门,过上正常的生活就是,在邓州城里,除了少数维持秩序的将士外,大军全部驻扎在城外,不会进城,我军军规森严,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王谦微微一笑道:“皇上,这点毫无问題,草民在邓州城里还是有些号召力的。”

“很好,这第二件事嘛,朕打算在当地人中挑选一位德才兼备的贤者來担任邓州县的县令,不知老人家你有沒有可以推荐的人选。”

“这个就更沒问題了。”王谦直截了当地答道,

“怎么,有现成的人选不成。”我的第一感觉是,王谦会毛遂自荐,

“皇上,您刚刚是从花洲书院过來的吧。”

“不错。”

“皇上,这花洲书院里就有一位大贤者,可以说是邓州城里的不二人选。”

“是吗。”我暗自想道,“莫非是范仲淹的后人。”

这次的感觉完全正确,只听王谦继续道:“皇上,此人姓范,名直尚,乃是当年的名臣范仲淹范大人的嫡系后人,现今在书院里担任山长兼首席教授,范教授学究天人,人品高尚,蒙古人数次请其出山,都被他婉言谢绝,十年前,据说时任蒙古中书省的平章政事王文统还亲自写信与他,但仍然被拒。”

“范直尚。”我念了念道,“朕当见见此人。”

“皇上,那草民现在就去书院,将范教授请來。”

“老人家,不用,朕还是亲自上门拜访。”

世事真的是多变,刚刚方灵还在说,要不要进入花洲书院,我说不入,沒想到现在又來到了花洲书院的门前,

进入书院,但见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山湖洲林相映成趣,这些建筑皆为江南风格,和临安的园林极为相似,往里而去,古柏森然,春风阁、文昌阁掩映其间,

王谦介绍道:“皇上,花洲书院是邓州城里唯一沒有被蒙古人破坏的场所,虽然数十年來沒有进行过维修,显得陈旧,却基本上保留了当年范仲淹大人第四子范纯粹任邓州知州时,整修花洲书院后的原貌。”

我叹道:“看來,蒙古人对文化古迹还算是照顾有加。”

“皇上,并非如此,这花洲书院能够保存下來,多亏了蒙古朝中的几位汉人大臣,像前期的王文统大人,后期的窦默大人等,如果沒有他们,这书院的结局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至于具体原因,皇上很快便知。”王谦边说边指着前面的一排宽敞房屋道,“皇上,到了,这就是书院的主要建筑——讲学堂。”

到了后世,花洲书院因其风景优美而被列为邓州八景之首,只不过,后世的花洲书院和宋朝时期的模样已是大相径庭,

走到近前,王谦继续道:“皇上请看,这学堂前立有一块石碑,这块石碑就是书院的保护伞。”

“保护伞。”我一时沒有明白王谦之意,遂上前看着石碑,上面的字迹是用汉蒙两族的文字所刻写,汉文我认识,是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蒙文我却不识,

“皇上。”王谦笑道,“这块石碑上的文字是蒙古大汗忽必烈亲笔題写,蒙文之意等同汉文,这也就是花洲书院能够保存下來的唯一原因。”

我点点头笑道:“忽必烈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这时,学堂的大门突然打了开來,从里面走出一位老者,这位老人约莫六十來岁,身穿一件打着补丁的淡蓝色长袍,长须飘然,倒是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范教授。”王谦喊了一声,

被王谦称作范教授的中年人正是花洲书院的首席山长,范直尚,山长是古代对书院讲学者的称谓,宋元时期,山长相当于后世学院的院长,而书院的院长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朝乾隆年代,清末仍然复称山长,废除科举之后,书院改称学校,山长的称呼也随之废止,

范直尚沒有答话,眼睛却直盯盯地看着我,

我身上的黄色龙袍太过显眼,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让人很方便地认出,

王谦见范直尚沒有说话,略微提高了声音道:“范教授,皇上在此,还不快來参拜。”

“皇上,大宋朝的皇帝。”范直尚声音很小,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王谦见状,急忙又喊了声:“范教授。”

“范教授,朕不像吗。”我笑笑,走上前去,

“啊,不,不是,我,草民,,,,,。”范直尚一时之间似是不知所措,愣在当场,

“皇上莫要生气,范教授一定是喜极而楞。”王谦怕我动气,赶紧解释,随后上前扯了扯范直尚的衣衫,小声道,“范大教授,如假包换。”

范直尚这才跪倒在地大礼拜道:“草民范直尚,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先生免礼,请起。”

“谢皇上。”范直尚起身后对着王谦道:“王老,这是真的。”

“老夫还会骗你不成。”王谦指了指我身旁的王安节道,“范教授,这位乃是我王家之人,老夫兄长王坚之子王安节将军。”

“王坚。”范直尚当然听说过王坚之名,小的时候还见过,有些印象,

王安节略微上前,行礼道:“晚辈王安节见过范教授。”

“不敢当,不敢当。”

第311章 小七当官第313章 碧落宫第244章 逼宫成算第143章 郝经北回第546章 沂州战役(一)第405章 燕山飞雪第462章 烈焰枪法第438章 定计困襄阳第359章 极刑第202章 银庄开业第514章 兵发帮源村第279章 当世高手第267章 张顺张贵第277章 奇兵沈墨第522章 炮轰邓州城第108章 双飞翼第509章 紧要之处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122章 持续性发展第14章 文陆双杰第536章 重燃战火第133章 航空母舰?第38章 三生石之愿第29章 贾似道的内心世界第293章 不死不休第325章 无头案第396章 纸老虎第513章 再进襄阳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415章 南征计划第83章 贾似道的鸿门宴?第108章 双飞翼第7章 朝堂风波第324章 逆天换脉第565章 最后一战第534章 参议院第474章 突袭计划第85章 武举第2章 我是宋度宗?第104章 雄才伟略第249章 主帅人选第480章 解放昆明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10章 可恨可叹第264章 蒙古参议院第254章 新任统制第521章 北伐第103章 大宋银庄第321章 出口退税第472章 总结会第262章 一举两得第519章 北伐会议第13章 千秋霸业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344章 舍利畏第375章 大宋王朝第470章 晴天霹雳第239章 分权体制第508章 大会战(三)第320章 大学新人第261章 印应雷第225章 钟表进行时第342章 天龙寺第558章 沁园春第158章 艰难的抉择第132章 李北洋第500章 火器与武功第492章 再战樊城第83章 贾似道的鸿门宴?第534章 参议院第471章 火枪火炮第263章 显文阁学士第398章 改组第105章 案情分析第151章 美女间的较量第89章 练剑第480章 解放昆明第83章 贾似道的鸿门宴?第118章 同盟会?第92章 与时俱进第282章 本官还是下官第552章 洺州巷战第257章 大处着墨第257章 大处着墨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418章 天意如此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561章 决战大都(二)第327章 武当武馆第355章 千里托梦第509章 紧要之处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410章 克复广安军第531章 冰火两重天第107章 谢道清的态度第307章 视察第358章 琉球之战第138章 救援第400章 讼师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