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青山喜雨

一年之计在于春,早做安排迎春耕。

无论哪个年代的农人都是勤劳的,蓝怡在村边的农田里见到不少身影,或是除草,或是耕田,或是栽种,大伙间或相互呼喊笑谈几句,欣喜着昨日那场不小的春雨。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这首周邦彦的名作《春雨》便十分应和此时的场景。

这一场春雨不仅滋润了土地,也将昨日春桃和依柔在山里留下的痕迹消除,让那追踪的人无从查起,蓝怡觉得自己和宝宝的还是有幸运的。

“这也算得天助吧。”蓝怡感叹到,“宝宝,娘的胳膊还疼着呢,你说要是有个顺风车搭搭,是不是也算凑上天时地利人和了?”

蓝怡话音刚落,便听到吱呀而来的车声,她瞪大眼睛回头看到一位带斗笠的老农坐着牛车赶来,车上还坐着三个妇人,身边放着箩筐,像是去集市的样子。

“小娘子去镇里吧,搭车的话你们娘儿俩两文钱。”那老农见到蓝怡在路边等着自己靠近,便知道是要搭车的。

蓝怡别扭地从袖袋里掏出荷包,取出两文钱递给老农,说道:“是去镇里,多谢老伯。”

上车后让宝宝坐在自己的膝盖上,蓝怡把荷包装回袖袋,心里正美着,抬头便发现对面坐的农妇望着她的衣袖来不及收回的羡慕怀疑眼神。

蓝怡心中一凛,暗道自己疏忽了,她虽换上了牛嫂的衣服,但是荷包还是春桃的。这石榴型杏色荷包上绣着精致的绿色桃叶,一看便不是普通农妇能有的东西,让人觉得疑惑和不协调。

蓝怡倒不惊慌,她自然地侧身向前,观察路两边的情况,轻轻地教宝宝说话、认识事物。那三个妇人见她没有交谈的意思也就接着家长里短的聊着,什么谁家的闺女到了相亲的年纪却无人上门说亲,哪里的算命先生灵得很等,蓝怡听着觉得十分新鲜。

牛车缓慢地一路向东,直到宝宝睡着了蓝怡也开始打晃,才听到人声嘈杂起来。蓝怡打起精神观察眼前的镇子,城镇看起来还算繁华,青砖城墙上砌着一块青色条石,上书三个大字:青山镇。青石下方是两扇原木色铁钉大门。这时门已大开有人进进出出,未见有人盘查,蓝怡暗松口气。城墙外有两家酒肆茶坊的白布招牌挂在木杆上,随风招摇,下边有不少行人就餐休息。蓝怡也感觉自己饿了,宝宝却睡得十分安稳,蓝怡想起自己的小外甥小时侯也是一上车就睡觉,难道这是个普遍现象?

跟随农妇们在镇门口下了车,蓝怡走到茶坊寻僻静些的座位,向摊主点份清汤馄饨,想着宝宝也该吃点东西了。她边轻拍宝宝的后背,边观察这座城镇,可以看到镇内的楼宇多以木制为主,廊檐漆成红色的居多,配着青砖城墙甚是漂亮。正对大门的街面很宽,都铺的是青石的地面,两侧是各种铺面,平房居多,两三层的楼房也有几家,看着像是酒楼客栈。可能今天是青山镇的集日,街道上人来人往,很是热闹。打量来往行人的衣着,蓝怡知道这不是唐朝,因为这往来女子衣着简朴,包裹的十分严实,与唐风相去甚远。她叹口气,不是周武,那这是哪里?架空的?

蓝怡甩开自己的胡思乱想,考虑起正事:“既然是城镇,怕是会碰上追捕依柔三人的恶人吧?”

蓝怡抬眼四望,果然见到四个家丁模样的人在城门口茶肆里坐着喝茶,手里拿着摊开的纸卷,仔细观察进出城门的行人,特别是女子。

“这般明目张胆地捉拿依柔母子,王田贵用的是什么名头?既然拿着纸卷,应该是不知道依柔的模样吧。”想来也是,大户人家女子深居闺中,嫁人之后也是难出后院,外院家丁们多不认识也算正常。

蓝怡放下心来,自己现在的样子和依柔相去甚远,身高外貌衣着气质都不相同,宝宝也裹了外衣难以辨认,她便忽略这四人,安心的拍着怀里的宝宝。

摊主很快把一大碗馄饨端了过来,馄饨看起来和现代的差不多,上边飘着几滴香油和碎葱花,闻起来很香。蓝怡又向摊主讨了个空碗,单手把馄饨汤用勺子分出小半碗,并取了薄薄的馄饨皮和虾皮出来,准备给宝宝吃。片刻之后宝宝醒来,蓝怡带他方便后喂一些汤水面皮,宝宝是个好孩子,吃得很是香甜。

蓝怡只喂他吃下三个馄饨便取出帕子给宝宝擦擦嘴角,看着帕子上的油污,她很是怀念餐巾,餐巾用后就丢,不用洗啊。三两口吃掉剩下的馄饨,摊主收了八枚铜钱。按照古代的计算标准,一两银子应该是一千文铜钱,看样子一文钱大概相当于现代的一块多钱,换算一下自己怀揣10万巨款,对于一个穷学生来说,无异于中了大奖。

但是蓝怡知道,自己不可能把银票随便拿出来,那只能惹祸,谁知道银票上有没有记号,就算没有,这么多银子也会引来贼人惦记,自己带个孩子根本没有自保能力。春桃的荷包里也只剩下两角碎银子——自己也看不出是几两,还有就是十几枚铜钱,看来这个年代应该是没有铁钱的。

蓝怡抱着孩子,心底忐忑、但装作步履从容、神色坦然地走进城门,假装没看见那几人的打量,果然那四个人并没有拦下她们母子,只是多看了几眼。进入城门街道两边是林立的店铺,有米店,布店、成衣店、点心铺、杂货铺和小吃店等,蓝怡选了一家人流量较高的成衣店走进去,发现柜台上摆着各类衣物,柜台后的墙上还挂着不少外衫长裙,款式简单,色彩倒还多样。一位身着青色棉布长袍四十岁左右的店掌柜正招呼着几位客人挑选,蓝怡假装挑选衣物,站在旁边观察一位中年妇人买衣服,见她选了两条米青色长裙和两套白色里衣,讨价后店掌柜咬牙说到:“一贯钱,不得本了。”

蓝怡听到“一贯”后,见那妇人从荷包里取出一角银子递给他:“铜钱不多了,这是一两银。”

掌柜收下后用牙咬咬才将衣服打包递给妇人,二人钱货两清,并未找钱。

看来,一贯铜钱就是一两银,这点衣服就一两银子,也不算便宜。

“虽说牛嫂的衣服旧了些,料子也没这好,但也肯定不只十个铜钱。”蓝怡分析道,晓得是牛嫂照顾自己才会如此。她掂量着自己荷包里的两角碎银子,这两角银子与那妇人的银子差不多大小,应该能够买几身自己和宝宝的换洗衣物。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二五二章 子推燕归第六四二章 半夜闹鬼第五九四章 诱敌之计第二零八章 鹤鸣九皋第七三三章 扛不动了第二四五章 五等户籍第二一七章 算账分钱第六四一章 你是恶魔第四四九章 偷梁换柱第五十章 分屋而居第六五八章 诱拐宇儿第五零九章 春荣脱籍第二五零章 不可暧昧第五八六章 玄魂经解第五九三章 周卫极回第三七八章 里正到访第一一零章 准备行囊第九十章 牡丹花开第六八八章 三月不雨第二五九章 花园遇险第七八八章 卫极中毒第八一九章 永珅断骨第三六九章 顽皮本性第七零五章 蓝怡真身第六九七章 我没病了第五六四章 抓捕归案第六七二章 黄县知县第四九六章 出言试探第三二四章 捕快班头第八四三章 贾氏之忧第六三七章 异想天开第二十四章 槐花院落第六七五章 酸儿辣女第七五一章 无锋归营第三三七章 周家姐妹第二四一章 商船出海第三四八章 战王平安第三七三章 晕开墨竹第三十九章 晨曦初遇第六九零章 程家无茶第二六九章 我们的家第八三零章 极其珍贵第一三七章 韭菜自己第一四六章 故人相见第一七二章 奇葩娘家第八零四章 番薯丰收第四十三章 夏顺掌柜第四六四章 夏五姑娘第五章 忧来无方第六二二章 他走之后第五四二章 卫鸻成亲第七八六章 青山书屋第五十二章 首伤离别第八一二章 谁伤了你第七九三章 到清安寺第一六二章 林远到来第三十五章 二婶提点第十七章 周皇柴荣第四八四章 疑似故人第七五一章 无锋归营第四二四章 买卖田地第四一零章 不得好死第二三二章 不离不弃第三一二章 永珅为教第二六八章 随心所欲第二八九章 满月洗儿第七九零章 我有媳妇第五七二章 兄弟之妻第四一九章 意外来客第七一五章 砍掉一半第三六二章 守卫巡查第一五三章 以虎为聘第三二九章 醋意无边第六零六章 一清出手第五一七章 也该成家第二四三章 学礼知义第一五八章第三九零章 谁有此能第一四三章 太白真迹第六五八章 诱拐宇儿第五六七章 交代后事第七十八章 回家过年第五七八章 再添变数第五三二章 要个孩子第一八五章 定窑白瓷第七二五章 村口卖子第六十二章 夏婉产子第十四章 薏仁之祸第七二四章第六十章葅菜之事第二八八章 等我五日第四一八章 这病得治第一二四章 母女谈心第九十五章 义学认亲第一四一章 卫极不错第四二一章 随心所欲第五三四章 弄残了他第五六零章 城南偶遇第五十五章 月光千里第十章 淡淡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