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都在咬牙

“啾啾啾……轰轰轰……”

1939年8月20日中午时分,这是日军发起对国防军缅甸曼德勒防线进攻的第四日了。

国防军西面防线一线阵地上轰鸣声不止,日军连续轰炸、炮击和坦克驶进时发出的‘咔咔’履带声,成为了这里的主旋律。

西面防线果然成为日军重点进攻的方向,而随着松井石根的第二批日军进攻部队的集结即将完成,按照日军的计划到了第6日,第一批进攻的部队将全部撤下去,由第二‘波’部队发起对国防军曼德勒防线的全面进攻,一举突破国防军的防线。

但是按照松井石根的要求,负责进攻国防军三处防线进攻的日军部队,必须在第二‘波’进攻日军发起进攻之前,拿下国防军的一线阵地。

可是到目前为止,除了东面防线的国防军主动放弃第一道防线,退守二线之外,整个曼德勒防线的中部防线和刘湘负责防守的西面防线的一线阵地都没有被日军攻克。

而东面防线是军长王耀武率领的国防军第8集团军第第21军负责防守,王耀武之所以放弃东面防线的一线阵地,主要是因为在东面防线王耀武设立了三道防线,而第二道防线才是王耀武真正的主阵地。

作为主阵地,东面防线二线阵地上的工事是最完善和坚固的,要比一线和三线阵地强出很多,而王耀武也是打算在二线阵地和国防军一决雌雄。

王耀武的东面防线修建了三道防线,而中部防线和刘湘防守的西面防线统统只设立了两道防线,主要是日军留给国防军的时间不是太充足,李宗仁没有太多时间再修建第三道阵地了,也就唯有王耀武的东面防线开工最早,所以防御工事也是最完善的。

东面三道防线的设置使得王耀武在抵抗日军进攻时,拥有更大的战略纵深,可以分梯次对日军进行抵抗,所以在战事爆发以来,王耀武的东面战场打得是做轻松的。

在一线阵地被日军炮火大肆破坏后,为了减小部队的伤亡,王耀武主动放弃防守一线阵地,主动退往二线阵地待敌,这无意中使得东面战场上的日军部队顺利提前完成作战任务。

和王耀武这边轻松的防守不同的是,西面防线刘湘的第20军,和中部防线刘文辉的第19军在负责西、中两面却只有两道防线,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们是不会主动放弃中、西面的一线阵地,放鬼子们过去的。

而且刘湘的运气被刘文辉更惨,他们是临时被李宗仁调防到西面战场上的,对于英国人修建的地下工事和半地下碉堡群,‘交’错的坑道等等,20军的将士们还没有来得及研究详细,日军就发起了进攻、。

还有就是英国人修建的这处工事,在加固程度上根本比不上国防军士兵‘精’心修建的地下工事,英国人好像在应付事情一样,完全修筑的是一条常规作战坑道。

此时面对日军如此疯狂的炮火打击,英国人修建的阵地工事已经出现几处大规模破损,为此刘湘不得不让国防军士兵一边作战一边组织士兵修复工事,真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

眼看日军第一‘波’进攻的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负责进攻国防军曼德勒防线中段和西段的日军前线指挥官有点着急了,要是到了第6日他们还没有攻克国防军的一线阵地,那么他们可能会遭到严重的惩罚,为此中、西两段的日军指挥官不得催促士兵进行对国防军阵地发起攻击。

这也就造成到了第4天开始,负责东段防线进攻的日军却逐渐减小了对王耀武21军驻守的二线阵地发起进攻,倒是负责攻击中、西两段的日军指挥官动作频频,不但没有撤下连续进攻数天的日军部队,甚至派出他们手中最后的兵力强攻国防军阵地。

李宗仁怎么也不会想到日军会因为松井石根的一个命令,使得日军在第一阶段作战结束之前,中、西两段日军从第4天下午开始就对国防军阵地发起了多达十几轮的进攻,让国防军和日军同时伤亡惨重。

截至到第4天下午1点时分,在这四天日军对国防军曼德勒防线发起的进攻了,已经一共有近4万国防军将士阵亡,超过5万人受伤,损失各类战机60余架,火炮500余‘门’,至于弹‘药’、炮弹消耗了多少,已经没人可以算得清楚了。

面对国防军在日军首轮进攻下,竟然就付出了如此之大的代价,李宗仁看着那一连串的伤亡数字,手都不由的颤抖起来,可他也没有办法,他手中没有多少援兵,只有一个甲种师18军303师作为他最后的手段。

他不会轻易将这一个师派出去,那李宗仁可就再也无兵可派了,只有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李宗仁才会动用手中的预备队,此时他只能希望他派往前线的指挥官能够指挥国防军顶住压力,因为真正的恶战其实才刚刚开始而已。

连续4天不间断的强攻,国防军不好受,一直都在咬牙坚持,而作为进攻一方的日军来说,日子同样难熬,日军的总体损失甚至远在国防军之上,这也是进攻方应付出的代价。

这连续4天的强攻,日军已经整整阵亡3万余人,伤亡近7万人,损失战机80余架,火炮650余‘门’,以及120辆坦克,34辆装甲车等等。

这还不包括战死的3万、受伤5万余人的东南亚附属军,此时当初跟随日军参加第一‘波’进攻的东南亚附属军部队,还能继续作战的东南亚附属军士兵也只剩下一万六千来人。

这正是有了东南亚附属军在前面替日军士兵挡子弹,打冲锋,才使得日军的伤亡不是非常严重,同时极大地消耗的国防军的兵力,为日军指挥官松井石根第二‘波’真正的总攻做出了不小的铺垫。

“轰轰轰……”

火炮不断的轰击着国防军曼德勒防线西面的阵地,随后日军坦克开始在步兵的协调之下进攻国防军的阵地。

一线阵地上的国防军也不堪示弱,守备此处阵地的两个旅的国防军部队,随即铺开部队开始进行反击。

大量的火炮被从防线内部的武器储备点里推出来,而后对着阵地前的日军进攻部队进行轰击。在强烈的炮火之下,那些日军的“九七式”坦克只能是停止前进。

本来缅甸的丛林地形根本不适合坦克作战,但是这次日军只是单纯的使用坦克掩护步兵的冲锋而已,而且装备缅甸日军的坦克都是日军已经逐步开始淘汰的旧式‘九七式’坦克,日军新型的‘九九式’坦克已经开始装备日本陆军。

为了将手中囤积的大量‘九七式’坦克尽快消耗完,以便让部队装备新的‘九九式’坦克,所以日军后勤部‘门’将让日军仓库里储存的所有‘九七式’坦克全部装备到一些日军部队使用。

这也使得松井石根在缅甸作战也被发来了一批‘九七式’坦克,总共有500余辆,这种坦克也成为日军进攻冲锋时,充当移动火力使用,掩护步兵冲锋,打击国防军阵地上的的重火力点。

因为这批‘九七式’坦克已经属于淘汰行列,所以前线指挥进攻的日军将领并不在意;九七式‘坦克的消耗。

为了减小冲锋时步兵的伤亡,日军前线指挥官不断派出坦克掩护步兵冲锋,以至于短短四天的时间日军就损失了100多辆‘九七式’坦克,大多都是被国防军这边的反坦克炮和反坦克火箭筒给干掉的。

其实此时装备缅甸日军负责掩护、运输步兵的装备不是坦克,而是日本人的“九八式”步兵装甲车。

日军的这种新型步兵装甲车上的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装甲厚和速度快两方面上,国防军的步枪和机枪都打不透它的装甲,甚至连迫击炮的弹片也穿不透,它高达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让它极大的缩短了日军进攻部队兵力运输速度。

日军利用这种新型步兵装甲车搭载士兵快速靠近国防军的前线阵地,极大的缩短了日军步兵冲锋所需要前行的路程,在保持了日军进攻部队体力的同时上也减小了日军的伤亡。

不过日军这种新型步兵装甲车非常害怕反坦克火箭炮和反坦克火箭筒,以及榴弹炮等大口径炮弹的威胁。

在国防军使用火箭筒、迫击炮、掷弹筒和狙击步枪等武器打击日军进攻部队的同时,日军步兵开始使用迫击炮、掷弹筒、狙击步枪等,‘射’杀那些阵地上因为袭击日军而暴‘露’出来的众多明暗火力点。

国防军防线各处火力点对日军造成了一定的杀伤,而日军在发现这些火力点存在巨大的威胁后,也专‘门’着重打击国防军阵地上的各处火力点。

因为日军有了坦克的掩护,在遭到国防军阵地上几处火力点的突然打击之后,大部分日军都仅仅只是受伤,被打死的没有几个。

可恨的是那些日军士兵现在全缩在了坦克后面,导致国防军的战果也没办法扩大。打了一阵,这些日军就撤下去了。随即到来的便是日军的陆航战机部队,而且过来的大部分还是日军的对地攻击机。

“嗖嗖嗖……轰轰轰……”日军对地攻击机上挂载的炸弹不断的在飞机的俯冲之下,对着国防军的火力点打去。

而在日军战机将炸弹投光之后,这些日战机并没有直接撤离。而是动用了飞机上携带的机炮、机载机枪开始扫‘射’。

那些火力点的机炮和的机枪对于日军的杀伤力太大,让日军的进攻部队损失巨大,日军这次就是专‘门’派战机清理一番国防军阵地上的火力点,工事内不断的传出阵阵的惨叫。

国防军那些之前已经暴‘露’出来的火力点,这次几乎都遭到了日军战机的强力打击,直到日军战机在国防军工事阵地上空轰炸和‘射’击了十分钟后,国防军的战机部队才赶来,而日军战机在看到国防军战机赶来之后,立马就撤退,国防军战机飞行员则开始了他们的猎杀。

而且国防军也迅速的调整了自己的战术,那些潜伏在‘射’击孔的部队几乎都撤回了安全区。武器也几乎都被推到了‘射’击孔后面,在日军的战机停止攻击前,他们是绝对不会回到‘射’击孔去的。

在缅甸战场国防军的空军实力和日军陆航部队的实力此时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国防军在缅甸北部一共修建了5处机场,一共有有两个战斗机航空师,包括480架‘雷电ii’和‘翼龙iii’两种型号的战斗机,也是此时国防军装备最多的两种战斗机。

此外还有一个轰炸机航空师,总共150余架“摧毁者iii”轻型轰炸机和60架“咆哮者”重型轰炸机组成了空中轰炸力量。

而日军这边一共有整整一个航空师团,总计近600架战斗机,其中包括近200余架的日军最先进的‘零式’战机,此外还有250余架轰炸机,实力强大。

双方战机在开战以来,已经在缅甸上空爆发了数次大规模空战,各自都有几十架战机被击落,同时双方战机也是对面地面部队的噩梦。

像此时日军战机突然出现对着国防军一线阵地上的那样火力点进行‘精’确打击的案例,不光光是日本人的首创。

早就在两天前,日军在一次进攻当中,日军地面进攻部队就遭到几十架国防军战机发动的突然对地打击,最终那进攻的一个日军大队最终只有不到20个人逃回来,这让日本人对国防军战机产生了深深的忌惮。

此时日军战机也开始学习国防军这种‘猥琐’的战术,会抓住时机突然派出几只日军战机对国防军前线阵地实施突然打击,短时间内就会给国防军造成不小的伤亡。

而等国防军这边派出战机追杀日军战机,他们都会迅速撤离,丝毫不犹豫,免得陷入包围,这使得双方战机都时刻准备应对对方战机对自己阵地和部队发动打击,大规模空战发生的可能‘性’很低。

而且之前李宗仁曾经组织国防军轰炸机部队发动了一次对日军后方补给基地的空中轰炸,可以日军已经吃一些长一智,早就防备着国防军对自己后勤补给的空中打击了。

面对日军数百家的战斗机空中拦截,地面更是有着数百‘挺’防空炮对准着李宗仁派去的轰炸机群,国防军的首次空中轰炸计划失败了。

“啾啾啾……”在飞机轰炸和扫‘射’完撤离完毕之后,日军那些该死的炮兵又开始轰击了。大片的炮弹就像是长了眼睛一样,一个个狠狠的砸在了国防军的阵地工事‘射’击孔上。

国防军阵地上一些没有来得及撤离的武器在重炮轰击之下支离破碎,好在人员伤亡已经极大的减小。

而在长达半个小时的炮击之后,日军部队再次朝着刘湘的西面阵地开始了进攻,依然是坦克为开路先锋,掩护步兵,步兵再作为协助力量试图要突破国防军军的阵地。

那些守备在阵地上的国防军士兵,不用自己的上司命令,便自发的开始清理那些因为轰炸堵塞的通道,同时不断的将武器弹‘药’送回‘射’击孔阻止日军的进攻。

从20日上午12点,直到下午7点,日军发动了数不清的进攻次数。而他们使用的方法几乎都是一样的,坦克掩护步兵试图冲破阵地,在遭遇了阵地国防军强烈抵抗之后,并不死战而是撤下去。

随后便是大量的轰炸、扫‘射’和炮击,在这种进攻方式之下,国防军遭受了重大的损失。不仅人员伤亡很大,就连弹‘药’的消耗、武器的损毁都极大。

日军的指挥官很聪明,他已经从之前多次对国防军阵地的进攻,加上战机空中侦察,再配合之前日本特工发来的英军防线阵地大体布局图,使得日军此时已经差不多‘摸’清楚了刘湘西面防线一线阵地上的所有明暗火力点。

而且因为李宗仁刚刚派出刘湘率领他的第20军以及孙立人的第17军301师接管英军留下的整个烂摊子,日军随后就对国防军发起了进攻,这使得刘湘他们根本就没有多少时间派兵整修英军留下的防线布置。

所以国防军一直都使用着英国人留下的防线阵地,日本人在搞清楚了西面防线一线阵地的所有火力点分布之后,要做的就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逐一清除这些阵地火力点。

而且日军他们也发现国防军已经找到应对他们不断炮击、轰炸阵地火力点的方法了,无非就是在日军炮击和轰炸时,国防军士兵撤出‘射’击孔位置。

等日军结束炮击、轰炸,地面部队开始展开进攻时,国防军的士兵再将武器弹‘药’等重新搬回阵地上的众多‘射’击孔位置,抵御日军地面部队的进攻。

日军为了对付国防军这招,他们极大的缩短了地面部队进攻的时间,不断的循环炮击、进攻,炮击、进攻这样的战术。

国防军为了防备日军对‘射’击孔位置的打击,只能在日军炮击时,带着武器撤出来,日军开始进攻了,他们再带着武器进入‘射’击空位置。

日军的这一战术极大的消耗了国防军前线士兵的体力,而日军西面防线日军也也在酝酿发动一次大的作战,彻底从国防军手中夺到一线阵地。

因为留给第一‘波’日军进攻的时间不多了,一旦松井石根命令第二‘波’进攻日军发动进攻,那他们就只有回后方休整的份了。

所以日军第一‘波’进攻部队开始了最后的发力,他们要争取在明天太阳落山之前,夺下国防军西面、中部防线的第一道防线,完成松井石根下达的作战标准。

而国防军这边本以为随着日军第2‘波’进攻大部队即将集合完毕,日军的第一‘波’进攻部队势必减轻攻势,准备后撤到后方休整,因为这些天的进攻,日军几支部队的伤亡都很大。

并且准备让日军第二‘波’进攻大部队接手进攻,到哪时候国防军最大的危机才真正到来,或许国防军会众志成城,奋勇拼杀,抵挡住了日军的攻‘潮’,等到援军的赶到,化险为夷。

或许国防军会在日军第二‘波’攻击大‘潮’当中,直接被‘淹没’,阵地被日军攻占,防线被攻破,一溃千里。

不管结果如何,此时李宗仁和刘湘等国防军将领只能咬牙坚持下去了,他们此时连撤退的机会都没有了。

因为他们一旦撤退,日军势必乘胜追击,国防军只有两个集团军30万人,哪怕是他们依托坚固的曼德勒防线都恐怕无法挡住日军20多个师团60余万人,外加数个东南亚附属军15万人的进攻。。

第396章 中日特战兵的再度交锋简介一下民国的建立过程第156章 炮击英舰事件(一)第381章 针尖对麦芒第356章 惨重代价第517章 悲惨的棒子军第499章 朝鲜战役(1)第337章 抢美国的生意第10章 训练第38章 部队扩编第151章 东征(八)第452章 兽.性再现第36章 年底会议(一)第435章 游击第235章 空军的崛起第233章 台湾问题第167章 不破不立第561章 载仁的底牌第416章 石原的智慧第553章 萨师俊第35章 争取时间第23章 前往美国第40章 马家军来袭第54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574章 元气大伤第233章 台湾问题第342章 日本的狂妄第227章 与老毛子的贸易第469章 远东第374章 小胜第107章 风暴将至第215章 日本退兵第119章 英魂不朽第423章 失败第231章 经济危机爆发第160章 炮击英舰事件(五)第549章 雷达预警机第25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386章 时间就是生命第25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267章 收复台湾(三)第564章 到手第502章 朝鲜战役(4)第268章 收复台湾(四)第194章 空袭日本航母舰队(二)第72章 出兵迪化第64章 打发革命党第158章 炮击英舰事件(三)第68章 授勋第236章 高志航第80章 装甲与飞机第46章 惨烈突围第2章 不死是万幸第440章 烂泥扶不上墙第531章 棒子军的末路第458章 舰队出击第440章 烂泥扶不上墙第259章 一条野狗第156章 炮击英舰事件(一)第258章 日本军国主义的盛行第241章 澎湖列岛第566章 惨烈搏杀简介一下民国的建立过程第313章 新国防军第433章 不要俘虏第568章 损失惨重第51章 夜间进攻第311章 装甲部队第139章 南线作战(八)第257章 英美的协调第376章 反击开始第87章 倒霉的熊克武第484章 变局第499章 朝鲜战役(1)第54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301章 德国来人第81章 新土地政策第167章 不破不立简介一下甘肃八镇第118章 落幕第361章 华夏的决定第32章 谨小慎微的陆洪涛第285章 “蝰蛇”丛林特战队第283章 新殖民方式第400章 死撑第250章 决战(四)第139章 南线作战(八)第475章 乐以琴第415章 火箭助推型钻地炸弹民国时期的军队编制第271章 收复台湾(七)第352章 偷袭珍珠港(8)第249章 决战(三)第72章 出兵迪化第259章 一条野狗第376章 反击开始第17章 发展与布局第477章 坚壁清野第37章 年底会议(二)第218章 利益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