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朝鲜战役(1)

(感谢书友闷骚型男,全心全意,感叹号的月票支持!)

日军对印度和澳大利亚的进攻,可谓是让英国人伤透了脑筋,当现任英国首相丘吉尔收到日军攻入印度,印度的英军部队连连惨败,大批印度土地被日军占领。

丘吉尔气的直接掀了桌子,丘吉尔紧急召集他的内阁成员商谈应对之策,因为印度对于此时的英国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英国人决不允许印度失守。、

因为现在英国每个月都需要通过海运,从他在世界各处的庞大殖民地搜刮众多资源运回英国,支撑英国人抵抗德军的进攻。

而在这些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当中,印度当之无愧的成为每个月向英国本土运送资源最多的殖民地,如果失去这些资源的支撑,英国本土的日子可就更难混了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英国人对印度是鞭长莫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日军不断蚕食他们的印度殖民地。

在丘吉尔召开内阁会议的时候,就有人提出向华夏国防军求援,要求国防军入印协助英军作战,抵御日军的进攻。

虽然丘吉尔对于这个建议是非常不认同的,他知道日本人是头恶狼,但是华夏又何尝不是一头猛虎呢,日本人垂涎印度,华夏恐怕也不怀好心思的。

一旦真的让国防军大摇大摆的进入印度,到时候恐怕阵地上前有狼,后来虎啊,以后英国人再想独享印度这块大肥肉显然是不可能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丘吉尔迟迟下不定决心请求国防军入印,不过到了9月6日,英国驻印度总督乔治·戈申连续让英国政府发去5封求援电报。

乔治·戈申在电报中很悲观的表现,如果他们再无援兵,那么印度到明年就不再是属于大英帝国的了,希望英国政府可以向华夏求情援助,这也是现在不是办法的办法了。

说实话,乔治·戈申还真的不愿让国防军入印,除了担心华夏趁机谋夺印度之外,还因为之前英军在缅甸对国防军的‘背叛’,已经让国防军对英军失去了好感。

这个时候英国人有求于华夏,华夏势必狮子大张口,到时候英国人恐怕少不了大出血,不过相比起让日军全面占领印度,英国付出一些代价,请求国防军入印也是值得的。

于是,英国最后还是撑不住,决定低头了。

9月7日,经过丘吉尔内阁的连夜商谈,并且通过英国议会的同意,英国人做出了决议,向华夏政府提出请求国防军入印协助英军抵抗日军的请求。

不过华夏政府却以国防军正在远东和朝鲜对日军进行大规模战役为借口,委婉的拒绝的英国人的请求。

这是赵汉青故意授意这样做的,这个是着急的不是华夏,而是英国人,赵汉青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这一次他已经做好狠宰英国佬的准备了。

华夏的直接回绝,让英国人在吃惊的同时,也感到一种绝望感,随后丘吉尔立即派遣一个谈判小组前往华夏,游说华夏政府同意国防军入印的事宜

同时这个谈判小组也将就请求国防军入印,英国人决定付出的代价,同华夏好好商议,英国人当然希望华夏可以提供尽量少的要求,然后派遣国防军入印作战。

最好就是华夏什么要求都不提,无私的命令国防军入印协助英军抵御日军进攻,不过英国人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一趟英国人已经做好大出血的准备了。

…………

而这个时候华夏这边正在忙着对朝鲜平壤地区日军的进攻准备,在9月7日当天,陆涛率领由两个乙种军和一个甲种师组成的东进兵团,和张作霖在肃州分开。

陆涛率领这近20万的东进兵团离开肃州,东进进攻价川,他将在东面打开新的战场,从侧面协助张作霖的主力军团队平壤日军的进攻。

到了9月8日,张作霖上交给赵汉青的作战计划得到了通过,这也就意味着张作霖可以对平壤展开进攻了。

这次张作霖为了攻陷平壤可真是下了苦功,不断地修订和整改自己和集团军参谋部所作出的进攻计划。

张作霖这是被钱峰他们在泰国全歼日军6个师团20万人的战绩给激励的,如果他进攻平壤这一战打得好,那么他的功劳将不差于钱峰他们,所以这次国防军朝鲜派遣军上上下下的将士们都战意高昂。

到了9月9日凌晨,张作霖下达了对进攻命令,国防军5个军38万余人在长达数十公里的战线上对日军发起了强攻。

一时间朝鲜战场再次热闹起来,从早到晚炮声不停,国防军和日军都为了这一战做足了准备,这必将是一处极为艰难的战斗。

果然,战斗从一开始就遇到阻碍,日军在平壤北面丘陵地带修建了大量堡垒要塞,前两天的进攻,国防军仅仅向前推进了不足20公里。

而且这一次的日军作战极为顽强,国防军进攻日军的每一处高地和堡垒,日军都会拼死抵抗,和国防军寸土必争,除非国防军全歼阵地日军,否则国防军永远无法拿下日军的阵地和堡垒。

这次国防军5个军都分别有各自的作战任务,而第2集团军第3军的主要任务就是从东侧撕开日军的防线,而第3军军长戴安澜中将此时也遇到了极大的麻烦

第3军前两日的进攻,还算顺利,虽然遇到日军的层层阻击,但是国防军在付出部分代价后,便攻克了沿途日军所以的阵地一路高歌猛进,比别的军进度快了不少。

不过到了9月11日,第3军的好运结束了,第3军一头撞上了一处日军修建的大型防御阵地,前后绵延十几公里,有大大小小各处高地30多处。

其中最难攻克的被国防军编号337、401和423的三处高地,成为第3军将士们的噩梦,经过11日和12日,两天的进攻。

第三军也仅仅是拔除了最前面的十几处日军小高地,将战线推到了日军的337和401、423高地面前,而后第3军便被死死的挡在这三处高地面前,不得寸进。

日军的这三处高地都是海拔超过1300米的山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日军在高地上面修筑了大量半地下堡垒,要塞、碉堡等防御工事,第3军在付出不小代价的进攻后,都没有拿下这三处高地的任何一座。

而且这三处高地相距不远,彼此又呈现一个三角形,一旦打起来,他们彼此可以互相支援,这是一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

而此时在第三军的前沿指挥部里,烟头已经丢了一地。整个指挥部从军长戴安澜再到下面的参谋们,没有一个不是眼眶发红的。

熬夜、没有节制的抽烟,让所有人没有一个舒服的。但现在他们更不舒服的是,整个第三军参谋部所有人研究了一个晚上,竟然都没有拿出一个可行性方案。

战术推演他们已经不知道进行了多少遍了,可每次下来伤亡计算至少都在两万以上。这显然是不成的。

要是国防军付出极大伤亡,也是可以拿下这三处高地的,不过这需要国防军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那就是最后国防军拿下这处高地又有什么意义呢。

张作霖的要求,从来就不带打折扣的。说了必须是一万人的损失,就肯定是一万人的损失。少了有嘉奖,多了肯定要挨骂

“娘的……这鬼子从哪儿学的工事建设?比他。娘。的乌龟壳还要乌龟壳,这咋打?”戴安澜一把将烟头丢在了地上,大声咆哮道。

他却不知道,实际上日军为了应对这次国防军对朝鲜日军的进攻,他们很早开始对工事进行研究,这次日军在平壤修筑的阵地都可谓是非常合理的。

尤其是李宗仁在缅甸修筑的曼德勒防线,死死的挡住了松井石根数倍日军的连续进攻,却依然没有拿下来,随后日军也加深了对防御作战的研究,就是为了对付国防军。

日军开始深入的研究国防军的战略工事。而同时他们自己也制定出了一套工事建设方式,而朝鲜战场就是日军的试验场。

横山勇从来就没有小看过防御工事的作用,这种研究被他所看重并大量的运用到了平壤防线的建设上。

而且在数十万朝鲜伪军的人力支持之下,这些庞大的防御工事总算是成型了。

而且这些防御工事也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他们成功的第一次在战场上对国防军造成了大面积的杀伤。这在从前的战役中,是很少见的。

基本国防军和日军的以往的交战记录里,只有这次国防军拿日军无可奈何。

当然,此时的远东方面基本也是这样的状态,日军在朝鲜和远东一开始就抱有以防御为主,所以他们修筑的防御工事也都是非常坚固的。

“总指挥给我们的命令是一个星期之内将东面战线推进到平壤城下,好歹我们国防军也是头猛虎,我们可不能在这破地方被卡住了!”

戴安澜有些想不通,他咬着牙恶狠狠的道:“要不老子带着敢死队上去得了……”

“等等!老戴,你刚才说什么?”参谋长薛长空忽然从沙盘上抬起头来,对着戴安澜急声道:“快,快给我再说一遍!”

戴安澜也是楞了一下,还以为自己的参谋长听说自己要带着敢死队去要劝解呢,可是看参谋长的表情不像啊!

“我说‘要不我带着敢死队……’,我开玩笑的

。”

“我知道,不是这一句。上一句,上一句!”薛长空突然着急的说道。

看着老搭档的这个样子,戴安澜知道他肯定想到了什么,于是戴安澜就回想了一下才道:“我说‘咱们国防军是猛虎……’”

“对,就这一句。”还没等戴安澜说完,薛长空就兴奋的跳起来,呵呵的傻笑着:“娘的,老子这是傻了,竟然没有想到这一招!”

“怎么?老薛,你想到什么办法了?”戴安澜闻言也兴奋了起来,自己这位老搭档和自己搭档很久了,对于他的能力还是知道的。

他既然表示自己想到解决办法了,那么肯定就是想到了。

薛长空从沙盘旁边上站起身来,伸直了自己的腰杆,感叹的道:“娘的,元帅说咱们现在打仗都不动脑子了,还真没说错!咱们啊,之前就是打的太顺了……”

“别扯犊子了。赶紧说你想到了咋打了是不?”戴安澜明显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对着自己的老搭档道:“想到了就赶紧说,我这心里都跟猫挠似的!”

薛长空哈哈一笑,取过纸笔来用着钢笔在纸上,写下了四个大字——“调虎离山”!

戴安澜看着这四个字不由得楞了一下,接着便是一阵的狂喜,他和薛长空搭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薛长空都把方法写出来了他如何能不明白?

“娘的!老薛,你小子的脑袋就是好用!”戴安澜哈哈狂笑,道:“来来来……咱们来推演一下,把计划完善了下发下去……”

边上的参谋们见参谋长和自家的军长都在狂笑不由得有些莫名其妙,那些师长也搞不懂自家军长和参谋长在玩什么花样。

“别傻站着,赶紧滚过来!”戴安澜再次恢复了他军长的豪气,冷哼道:“第4军的孙崇仁和第5军的郑成仁那两个老小子总是和我不对付,这回咱们狠狠的打个打胜仗!

让那老小子看看,咱们第3军才是我们第2集团军里面的主力王牌!”

“是!”下面的将领们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家军长和参谋长已经找到了对付日军的方法了

当天,整个第3军的师长、团长全部集中指挥部里秘密某算该如何进攻。直到晚上,作战会议才停止,随后整个第3军都被发动了起来。

首先是军长戴安澜带着副官找到了军属装甲部队,软磨硬泡整到了几十大桶的汽油和一堆报废的橡胶轮胎。

然后参谋长找到了军属后勤部,使尽了方法搞到了百多斤的白糖和空酒瓶子。随后戴安澜更是向第二集团军军部发去电报,向集团军军部汇报了他们的作战计划。

随后戴安澜便获得了国防军第二集团军所有炮兵部队的指挥权,而且空军的侦察机、轰炸机和对地攻击机也在戴安澜的争取之下,尽量优先支援他们。

“啾啾啾……轰轰轰……”13日中午时分,日军的337阵地轰鸣声不止。轰炸、炮击和坦克的履带声成为了这里的主旋律。

近千门国防军火炮不断的轰击着日军的阵地,将这里变成了一片火海,从中午开始国防军的炮击和空袭就不曾停止,至少已经往日军337高地上宣泄了近万吨的炮弹。

随后国防军的坦克开始在步兵的协调之下,进攻日军的337高地。而337高地上的日军也不堪示弱,守备此处的两个日军师团长随即铺开部队,开始进行反击。

日军大量的火炮被从防线内部的储备点推出来,而后对着高地前的国防军进行轰击。在强烈的炮火之下,那些国防军的坦克只能是停止前进。

但后续的国防军步兵开始使用迫击炮、狙击步枪等射杀那些袭击那些暴露出来的火力点。这对日军造成了一定的杀伤,好在日军工事建设的时候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

大部分日军都仅仅是受伤,被打死的没有几个。可恨的是那些国防军现在全缩在了坦克后面,导致日军的战果也没办法扩大。

打了一阵,这些国防军就撤下去了。随即到来的便是国防军的空军部队,过来的大部分是对地攻击机。

“嗖嗖嗖……轰轰轰……”攻击机上挂载的火箭弹不断的在飞机的俯冲之下,对着日军的火力点打去。

而在火箭弹打光之后,这些飞机并没有直接撤离

。而是动用了飞机上携带的机炮、机载机枪开始扫射。

那些国防军对地攻击机上面的机炮和的机枪对于日军的杀伤力太大,工事内不断的传出阵阵的惨叫。那些暴露出来的火力点,几乎都遭到了国防军空军的强力打击。

空军的攻击这才是对日军伤害最大的部分,不过日军也迅速的调整了自己的战术,那些射击孔的部队几乎都撤回了安全区。

武器也几乎都被推到了射击孔后面,在国防军的战机停止攻击前,相信他们是绝对不会回到射击孔去的。

“啾啾啾……”在国防军的飞机轰炸和扫射完毕之后,那些国防军的炮兵又开始轰击了。大片的炮弹就像是长了眼睛一样,一个个狠狠的砸在了日军的工事射击孔上。

日军那一些没有来得及撤离的武器,在国防军重炮轰击之下炸的支离破碎,好在日军的人员伤亡已经极大的减小。

而在长达半个多小时的炮击之后,国防军地面部队再次开始了进攻。依然是坦克为先锋,步兵作为协助力量试图要突破日军的阵地。

那些守备在阵地上的日军士兵们几乎不用自己的长官命令,便自发的开始清理那些堵塞的通道,同时不断的将武器送回射击孔阻止国防军的进攻。

由13日上午十点,直到下午五点。国防军发动了数不清的进攻次数。

而他们使用的方法几乎都是一样的,坦克掩护步兵试图冲破阵地,在遭遇了强烈抵抗之后并不死战,而是撤下去。

随后便是来自空军战机大量的轰炸、扫射和后方炮兵的炮击。在这种进攻方式之下,日军遭受了重大的损失,人员伤亡虽然不大,但弹药消耗、武器损毁却极大。

日军在坑道里有着完备的防御措施,只要不是倒霉被弹片击中或是在射击孔遭到国防军的狙击,那么基本上国防军要想杀伤他们是很难的。

因为他们在射击孔两侧树起了凹墙,这是为了防止弹片、子弹对内部的杀伤。

第524章 重轰之威第67章 冯玉祥入陕第410章 犹太独立旅第6章 都是人才呀第325章 和苏军联手第403章 留下的后患第54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358章 南方作战第154章 东征(十一)第10章 训练民国军阀简介第213章 苏联的机会第510章 曙光第104章 对决日军第243章 目标基隆第94章 装甲出动第153章 东征(十)第494章 出击第493章 潜入第244章 日本的特战队第543章 陷入绝境的鬼子舰队第44章 骑兵的噩梦第269章 收复台湾(五)第400章 死撑第206章 新组政党第216章 扑朔迷离第40章 马家军来袭第165章 俄国白军的败退第558章 田中自杀第204章 改组革命党第451章 日军抵达第239章 火箭炮第574章 元气大伤第231章 经济危机爆发第16章 稳定民心534第534章第252章 重创“加贺”第338章 采购战机第42章 骑兵对决第10章 训练第520章 平城战场第203章 新宪法第381章 针尖对麦芒第246章 全歼第336章 海狮计划第388章 拼到最后一滴血第79章 视察军工厂第364章 中美联盟第198章 ‘凤翔号’的沉没第349章 偷袭珍珠港(5)第468章 好消息第260章 “驱虎”开始第303章 日本行动第168章 战火重启(一)第307章 不成比例的对抗第109章 惨烈战斗第40章 马家军来袭第181章 战前风云第37章 年底会议(二)第517章 悲惨的棒子军第457章 动员第486章 惨烈第254章 决战(五)第80章 装甲与飞机第555章 鬼子拼命了第380章 装备的差距第334章 夏尔·戴高乐第455章 泰国人的愤怒第483章 强攻第296章 远征终结第374章 小胜第147章 东征(四)简介一下民国的建立过程第407章 犹太人的想法第141章 战火四起第536章 空中的较量(中)第267章 收复台湾(三)第52章 活捉张广建第450章 进攻开始第127章 日本的动作第493章 潜入第332章 隔阂第442章 特工与空降第45章 这是一场屠杀呀!第454章 攻入曼谷第21章 遇到希特勒第223章 钢铁采购第47章 马家军的末日第284章 出兵第430章 心中的骄傲第175章 北洋的终结第297章 海军对峙第83章 第一架飞机第165章 俄国白军的败退第59章 历史的小小改变第72章 出兵迪化第325章 和苏军联手第266章 收复台湾(二)第494章 出击第347章 偷袭珍珠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