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慰藉与希望

宴会后,李春生那个后悔啊,在那么喜庆的日子没把好消息给大伙儿说出来。李春生摇了摇头,脸带微笑,拿着锣鼓在村子里走了一圈通知大伙儿都去大榕树下听好消息。

一村子的人都到了,李老头带着李明礼一块儿去了大榕树下,这件事赵云兰已经交给李明礼负责了。

李明仁要准备着上京去,赵云兰要清点行李,还得清点宴会上乡亲们送来的礼。农家礼都是些实在货,布料和山货居多。这就不得不提一嘴赵村长送来的皮货,里面有两块完整的狐狸皮,毛色虽然杂了一些,但整体来看还是不错的,剩下的是一些兔毛,有白色的有花色的。

赵云兰把狐狸皮存到了库房,兔毛分给了各院,不过老三和老四也缝不出个什么好的,明礼明智兄弟俩就把兔毛给了明梅。是想让明梅帮哥儿俩缝个手拢出来。

这里还让赵云兰吃惊的是肖家送的礼,肖家就是村长家大闺女李玉兰的夫婿。怪不得说那一箱子沉甸甸的,箱子里装的是一座玉观音。

赵云兰不是很懂玉料,不过看这玉观音通透无暇,定是不错的。况且以现在李家在清水镇的知名度,肖家也不敢送假玉。而且这古代没那么多造假的东西吧!

赵云兰知道王氏一定喜欢这东西,看来李玉兰是费了些心思的,便把这玉观音送到主院儿去了。

王氏确实是喜欢,看了很久才欣喜的收起来。

西院儿这边,李明义在家陪着吴怡和孩子,那日宴会后孩子一直哭闹,想是被动静给吓着了。

李明义去镇上请了大夫来看了看,大夫诊完孩子的脉又给吴怡诊了诊脉,最后开了一副安神药。药是给吴怡煎来喝的,孩子只需要喝母乳就行。

李老头看着旁边的三儿子能说出这一番话来心里还有些惊讶,可现在自己身份不一样了,在外面总要端着些面子。

这才把李明礼从热情的叔叔伯伯大婶大娘手中救下来。

咱们村里原本不是有祠堂吗?这祠堂也荒废了多少年了,所以明仁想把那块地买下来重新盖学堂。”

村长道:“行了,行了,不准再打断我的话了。”

李春生:“三叔,这……”村长想说这钱有些多了,毕竟这算是李宗平的养老钱。

场面安静了不少,村长继续说道:“这两年,大家日子好过了吧。家里也有余钱了吧。”

李春生见状敲了一锣鼓:“大家安静。”

一般来大榕树下,来的早的可以坐在石头上,来的晚的自己带小板凳。当然也有一些啥也不带的,要不就坐地上要不就站着。

大榕树下,吵吵嚷嚷的人群都在问着是有什么好消息。

“先听我说完,不要急。镇上没有适合的学堂,县里花销又太大了。对吧?”

听到这话,大家脸上都有些高兴,但是心里也担心村长会继续问家里存款有多少?

当然村长不是那种不识趣的人,李春生接着说道:“咱们村如今能过上好日子想必大家都明白,我今儿也不再多说。我就直接说这个好消息,我知道有些人家里想着送孩子去念书。”

李宗平道:“行了,明礼娃子,盖学堂就盖学堂吧。三爷爷知道你们一家是为了咱李家村好。”

“行,那盖祠堂的事就由我来牵头,学堂的事明仁已经交给了明礼负责。我再问一遍还有没有反驳的,要是没有咱就这么决定了。”

李明礼站起来说道:“三爷爷,各位叔伯婶娘,大哥大嫂。我代表我爹和我大哥说几句。

老头儿不由得叹了口气。

李宗平道:“春生说的事,既然这样,我拿出二两银子来。”

明礼点点头接着说道:“我大哥说,祠堂咱可以重新盖一个。这事已经交给村长了,到时候村里弄个章程出来,盖祠堂的钱我大哥负责。”

这个三叔是村里现在最老的老人儿,和李老爷子一辈,只是这三叔比李老爷子小,按辈分来说,祠堂确实是在他们那辈开始荒废的,但按时间来说,这祠堂荒废的时间还在前面一些,算下来祠堂荒废了得有七十来年。

李春生并不知道这回事,看了看李明礼,突然反应过来:“盖祠堂的事我想咱一家出一点儿,有多少算多少,不能都明仁一人负责,这毕竟是咱李家的老祖宗。”

大伙儿听到念书,不由得兴奋起来。

村长清了清嗓子,“明仁要给村里盖学堂,以后这村里想念书都有地儿了。念书的先生由明仁去请回来……”

李春生:“有不同意的可以直说,明仁也是要先问问大伙儿的意见。”

李明礼被热情的唾沫星子沾的受不了了,直喊着:“村长叔,村长叔。”

这时一个年纪较大的老头儿开口道:“春生啊,那咱以后都不要祠堂了吗?”

大伙儿又炸开了锅,已经听不见村长在讲什么了,李春生摇摇头,嘴角跟着大伙儿的热情裂开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罢了,让大伙儿闹一闹~

大伙儿高兴的不行,李老头和李明礼已经被人群围起来了。

旁边的大叔道:“行啊,宝子,都准备送到县里去念书了。”

村长等了十个数的时间,见没人有异议继续说道:“要帮忙盖学堂的找明礼,一天三十文的工钱,包一顿午饭。”

村长李春生:“大家静一静,有位置的找个位置坐一下,没有的就站在旁边。”

李宗平摆摆手,不愿李春生再说此事。

不说读书能保证每个人都考上秀才,但是家里的孩子能识的些字出去总能让人高看一眼。谋出路的时候也能多一份选择,而不是终日做着卖苦力的活儿。”

李春生看了看李老头,又看了看李明礼。

李宝道:“是啊,我前段时间才去打听了县上的学堂,光束修就得六两银子。”

村长说完,大家这次倒是没有任何反应了,心里有些犯嘀咕。

大哥知道村里的祠堂对各位叔伯来说是心里的一种慰藉,但这学堂的事对于咱们村来说也是一辈又一辈的希望。

李宝这话说的不假,村里有心思送孩子去念书的都不由得点点头。

李春生道:“三叔欸,按理说我们是该把祠堂恢复起来,但这之前的那些牌位不都被大家请回去了吗?而且咱这祠堂在您那一辈儿就开始荒废了,打三叔的年头算起都多少年没开过了。”

李宝嘿嘿一笑:“哎呀,二叔,咱就是先去打听打听,现在可不敢送去,这不都是为了孩子嘛,得给孩子奔一条路出来啊。”

“大伙儿听我说完,哎~一个个的。

这下又闹腾开来,一帮汉子围着李明礼要这个盖学堂的名额。

“各位叔伯大哥大侄儿,大家莫挤,这一次招的人多,大家慢慢来,一会儿我拿来纸笔,然后你们再来找我报名。”李明义扯着嗓子喊完,村长才想起盖祠堂也要人。

“明礼,你给我留一点儿人,我这边还需要人手。”

李明礼:“这样吧,村长叔,盖祠堂的人你也交给我来招人。你先请人选位置,凑钱,把该准备的准备好。”

李春生笑着:“好,那就这样吧。”

第125章 再添下人(二)第235章 准备第123章 愿意第291章 开学第120章 改造铺子第134章 风波(二)第93章 纳采问名第113章 回门嘞第116章 新的一年新的规划第20章 抓野兔第133章 风波(一)第191章 定亲第149章 安排2第169章 开一家玩具店第163章 聚第238章 摔了一跤第87章 分田买地第30章 排水渠第20章 抓野兔第201章 土地免税第216章 京城第289章 招生又招生第156章 日常第261章 宴请(三)第85章 不愿意第183章 年二十九第70章 王老夫人第216章 京城第155章 过生辰第245章 收拢林镖头第293章 授课第156章 日常第241章 安排第180章 淡了吧第108章 安排第161章 暖房第104章 院试考过第90章 感情第237章 要买庄子第12章 家庭会议第271章 兵器第100章 糖水枇杷和糖水桃第285章 出事第24章 头花第296章 黄元第50章 李老头想念第63章 柳家小院儿第305章 花钱!花钱!第203章 慰藉与希望第273章 成安第190章 账房先生第197章 十五的月亮十八还有些圆第194章 生了第217章 买年货第91章 冬至羊肉火锅(感谢瑶月玲珑的月票)第229章 殿试第151章 静山寺第321章 记吃不记打第212章 陵州城第123章 愿意第216章 京城第81章 李明义的亲事第229章 殿试第99章 农忙第300章 老秦家第246章 收拢第309章 开会第22章 第一桶金第54章 接受家庭改造第273章 成安第85章 不愿意第39章 开张第二天第144章 请假(我就是个倒霉鬼)第159章 一点误会第53章 回家啦第83章 李明义的想法第167章 来找茬儿?第202章 宴请第304章 李彩霞家第130章 安排(二)第124章 再添下人(一)第85章 不愿意第5章 赵家来人第136章 解决第157章 小宝入学第312章 十头牛第85章 不愿意第308章 穷啊!第300章 老秦家第41章 还钱啦第244章 监国第210章 跟镖第11章 李明仁归来第271章 兵器第298章 忙,忙点儿好第76章 分成啦第185章 新年胜旧年,欢愉且胜意第146章 再到府城第314章 欢聚第202章 宴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