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北上西进

中国缺盐纯属造谣,任何食物都不能防止辐射~~~………………………………悲剧的分割线…………………………………………………………

第二天一大早,张桓收拾了一包袱洗换的衣物,跟早早就来到秋水园的朱允文道别,开始了他外出求学的历程。昨天夜里,他就仔细地看过了朱允文给他的那本地图册,对上面标注的一些有特征的东西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次外出的终点站在一个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地方,以前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过这些都不要紧,要紧的是,这是朱允文吩咐过的事情,那就没有错。朱允文很早以前就在秋水园里开设了新式学堂,其他的不教,只是告诉大家对朱允文的命令要毫无理由地服从。这也是为什么朱允文不允许一个外人进入秋水园的原因,就凭借着他教授的这个东西,他就是死上一万次都不够。

刚开始出发的时候,张桓还有一匹马,所以速度也还不慢,只不过他牢记着朱允文答应过他的回来就有战可打的承诺,一天到晚都是火急火燎地赶路,到了后来,那匹还算雄壮的骏马就这样被他给弄死了。

时间已经是夏天了,北方的积雪也大多数都融化掉了,这也给他的出行带来了方便,不然的话像上次朱允文来的时候那样,不熟悉地形的张桓又是一个人,在冰天雪地里就算不迷路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也饿死。

十天之后,他已经来到了燕云地界,这里已经是朱棣的地盘了,张桓牢记着出发前朱允文给他的不要和朱棣的人有任何瓜葛的忠告,继续马不停蹄地向北走。到了一片山区以后再折向西北。看看路线,他正在向着涅尔琴斯克前进,这个在几年前被朱允文造访过的城市,不知道现在又有了什么变化。

过了两天,张桓的视野里开始出现石头建筑物,他知道,他走对了,这已经接近人类聚居地了。他送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呼……总算是走到了,这是什么鬼地方啊,这么长时间连个人都没见到过。”

花了半个时辰走到一座农房前面,张桓要了一些吃的,幸好这屋子的主人很友好,不但招待了张桓一顿,临走还送了他一麻袋的食物。这个举动也让张桓有些意外,在他的印象里面,这些金发碧眼的罗刹鬼子可不是什么好东西。现在的情形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天黑的时候,张桓终于看到了灰色的巨石垒成的城墙,不用说也知道,这里就是他的中转站了,在这里,他将会遇到一个朱允文以前的手下。翻开地图看了看,嗯,没错,就是这里,叫做涅尔琴斯克。

“你是谁?”出乎意料的是,张桓刚走近城门,就有一个罗刹鬼子操着一口半生不熟的汉语向他说话,同时拦住了他的去路。

张桓被他的举动吓了一条,不过听他说的是汉语,又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最起码,交流的问题是不用担心了。他说:“我是从中国来的均军人,有事情要找你们大人。”嗯,朱允文说,马萧在这里的地位很高的,说是大人应该没错吧?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时候的中国只是“中央之国”的简称,而不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那个士兵还是没有一点放行的意思,说:“我怎么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

张桓掏出朱允文给他的马萧的画像,说:“你看看这个,认识吗?”

那个士兵一看,马上“啊”地一声,说:“你是来找我们的驸马的吗?你稍等一下,我去为你通报。”说着就和旁边一个士兵叽里呱啦地说了一通,快速地跑进城去了。

“驸马?”张桓听了他的话,突然对这个叫做马萧的人兴趣大增,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听名字是汉人无疑,又怎么会是这里的驸马呢?还有,长孙殿下怎么会和他很熟呢?不科学,没道理啊。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张桓就听见传来马蹄的声音,他稍微整理了一下着装,犹豫了一下等会儿要怎么开口,还没等他犹豫完成,马匹已经来到了他前面不到三丈的地方。

“前面的人可是从中国来的?”马上那人一口字正腔圆的京话,听得张桓浑身舒坦,终于在这异国他乡遇见故人了。

他上前毕恭毕敬地行了个礼,说:“正是,我是奉了长孙殿下的命令,前来求见马萧马大人。”

马萧听见他这么说话,马上就热泪盈眶了,几年过去了,老子终于又见到国人啦。他翻身下马,赶紧扶起张桓道:“免了免了,哈哈,我也不是什么大官,见什么礼,俗话说得好,他乡遇故知,人生三大喜事之一呀。估计长孙殿下叫你来就是找我马萧的吧。”

张桓一听,面前这人就是马萧啊,他心里把马萧和画像上的人对比了一下,嗯,还真是有些相像,应该是不错了。他拿出朱允文交给他的信,交到马萧手上,说:“这是长孙殿下让我转交给你的。”

马萧接过信来并不着急了看,而是对他做了个请的手势,说:“你远道而来,先去休息一下吧,呃,还没请教大人姓名?”

张桓赶紧说道:“我可不是什么大人,小字姓张,弓长张,单名一个桓字。”

马萧笑道:“哈哈,看样子我痴长你几岁,就叫你一声张桓老弟,你不会介意吧?”

张桓道:“荣幸之至。”

两人有说有笑地进了城去,马萧所到之处,下人纷纷行礼,张桓看在眼里,心里想,这个马萧看来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找了一间上房让张桓住了,马萧又交代了下人好生照顾,只是不着急着看那信件,直到三天之后张桓表示自己已经休息得很好了,马萧这才当着他的面把那份信给拆开。

拨去火漆,马萧把那里面的几张白纸抖了出来。

“匆匆一别,已经是几年过去了,不知道你在那里过得怎么样了,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名字叫做朱文奎,你也要加油了。”开头的部分,朱允文并没有说其他的,只是用很平常的语气,甚至都没有摆出自己的长孙殿下的架子来,就好像是给一个朋友写信那般随意。看到这里,马萧不觉心里一暖,眼泪又要流下来了,为了不然旁边的张桓看笑话,只好极力忍耐。呵呵,长孙殿下居然有儿子了,哦也有儿子了呀,我和尼古拉的儿子,名字叫做马长城。他在心里默念着,就好像朱允文此刻正在他的面前,两人正在聊天那样。

接着看下去: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你的太平日子也算是过到头了。皇上已经生病了,龙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我看你还是准备准备吧,我离开的时候和你说的事情你应该还没有忘记。如果你还没有做到,那就说明我看错人了。嗯,不管怎么样,你还是我的好部下。就这样吧,你随时都要准备南下,不过不是现在,现在有件更重要的事情要交给你去办,那就是把送信给你的人送到柏林去。也许你不知道柏林是什么地方,没有关系,我画了地图在他手里,应该很容易就能找到的。把他交给柏林的军队的最高长官,叫送信人跟着他学习怎么样去带兵,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跟他一起。好了,就是这些了,希望早点看到你,朱允文。

看完了信,马萧沉默了,朱元璋病危,朱允文应该顺理成章的继承帝位啊,为什么要叫自己准备军队呢?他灵光一闪,一个名字跳了出来,朱棣。是了,最近朱棣总是小动作不断,先是北上和鞑子打了一战,然后又收编了为数不少的蒙古军队,可以说,他现在可是兵强马壮啊。他又是朱允文的叔叔,是不是有夺位的野心呢?看来,长孙殿下很有可能就是为了防止这个燕王朱棣了。想到这里,他从内心深处由衷地佩服起朱允文来。

他把信交给张桓,道:“你也看看吧。”

张桓看完了信,对马萧说道:“你怎么看?”

马萧说:“不怎么看,按照上面说的去做吧。”

张桓说:“好,出发的时候,长孙殿下要我一切听从你的指令行事。”

马萧对这个命令有些意外,不过他也没有在这上面过多地纠结,只是说:“那好吧,再休息两天,我们就去找那个叫做柏林的地方。”

张桓拿出地图来,说:“你先看看这个。”

马萧接过来,对他说:“时间也不早了,你休息吧,我得去知会一声,明天中午我们就出发。”

回到专属于自己的宫殿,马萧看到了正在等待自己的尼古拉,还有她怀里抱着的正在熟睡的马长城。他酝酿了一下说辞,把自己要出去一番的事情向尼古拉说了。尼古拉虽然贵为公主,但是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哪里会阻止马萧去做什么事情,于是她很体贴地为马萧准备好了一包袱的生活必需品。

又去军营了吩咐了几声,马萧再次找到了张桓,讨论了一下这次行动的具体方案,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第二天上午的时候,早有下人来请张桓,跟着下人来到广场上,他吓了一跳,只见那不大的广场上挤得满满当当的全是士兵,而马萧坐着高头大马,正在举行类似训话一样的仪式,等马萧全部搞定这些的时候,有人送了一匹马上来,张桓也不客气,跨上去等着马萧。

大约刚到辰时,马萧看起来已经全部准备妥当了,他来到张桓面前,说:“走,我们出发。”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开放第一百七十二章 马萧的消息第二十四章 大婚(四)第六十三章 坦克(三)情节进展速度加快第二十二章 大婚(二)第五十五章 货币新论第一百六十一章 投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前后夹击第七十六章 现代化军队的构想(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朱棣上京第一百七十六章 决胜第七十七章 现代化军队的构想(七)第二十五章 述职(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台湾第三十六章 第一场战争(五)第七十二章 现代化军队的构想(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女人香第一百一十三章 鸳鸯浴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版号第十九章 第一个女人第八十六章 皇宫第十八章 压箱底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太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女眷第二十八章 冰天雪地第一百八十六章 觐见第八十一章 宣扬国威(二)第一百章 行动第一百七十章 斥候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太子第五十八章 科举(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女眷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明报业集团第一百三十八章 国家科学院2第八十三章 月黑风高杀人夜第七十四章 现代化军队的构想(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爆发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叛的筹码第三十二章 第一场战争(一)第一百六十章 高丽第一百七十二章 马萧的消息第十一章 东宫来客第七十二章 现代化军队的构想(二)第八十九章 朝鲜第一百六十二章 李玉兰第八十四章 专治各种不服第四十二章 烤鸭(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战第一百五十三章 红灯区第一百四十章 科学院揭牌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上杀人了序章 邵年第二十四章 大婚(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南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伦【第二更】第七十一章 现代化军队的构想(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封赏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尾第三十二章 第一场战争(一)第八十五章 天皇第一百零七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六十三章 回国第二十九章 涅尔琴斯克第九十一章 4P第五十五章 货币新论第十章 准备第二十七章 出发前最后一次温存第十一章 东宫来客第三十九章 大功告成,亲个嘴儿(下)第一百八十章 回家第九十章 在他乡第一百五十九章 接管第四十二章 烤鸭(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打倭寇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上杀人了第五十八章 科举(一)第一百四十章 科学院揭牌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太子第九十六章 洪武三十年第一百四十章 科学院揭牌第八十三章 月黑风高杀人夜第一百零七章 登基大典第三十五章 第一场战争((四)第六章 踢到铁板了第二章 参政第一百六十三章 回国第七十一章 现代化军队的构想(一)第五十章 五大杰出青年(中)第一百三十章 靖难(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决胜第一百章 行动第一百零二章 北上西进第八十七章 松之阁第一百二十五章 爆发第一百三十八章 国家科学院2第一百六十一章 投降第九十二章 京兆尹第一百一十章 开业第一百五十一章 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