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坦克(二)

“喏,你就照着图纸给我把这个东西做出来。”朱允文指着自己齿轮传动装置对李大福说道,“记得这里每一个齿都要严丝合缝,知道吗?”

李大福仔细地研究了一把图纸,说道:“我明白了,这就去做。”

“不好啦,黄河那边出事啦。”刚刚吩咐完,就看见一个衣裳褴褛的民工向这边跑过来,当然,他是进不了园子的。他跑得很急,到门口的时候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朱允文赶紧走过来说道:“不着急,先喘口气,慢慢说,这是怎么回事。”

过了一刻钟,那个民工终于缓过气来了,对朱允文道:“长孙殿下,不好了,长江那边出事了,山体滑坡,张大人给埋进去啦。”

朱允文一听,说道:“这是真的吗?”前几天下了场不算大的雨,然后天又阴沉沉的,水分没有及时蒸发,最终导致了这个结局。

张小田死了?朱允文现在满脑子都是这句话,那个民工说了什么话都没有在意去听了。如果现在只有他一个人在这里,他一定会大叫一声,姓张的,你终于死了。但是这里有这么多人,他不能这么喊,他说:“张小田居然死了,走,带我去看看。”

等他们赶到长江边的时候,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了,现在太平盛世,人人吃饱喝足之后,除了农忙时候,那也就只有看热闹能算得上是一件娱乐了。

“让一让,让一让。”前面的侍卫大声叫喊着,为朱允文开辟道路,经过艰难的跋涉,朱允文终于来到了河边。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浑浊的河水,河边的山坡上,现在缺了一大块,看起来非常丑陋。在那里,河道都变得很窄,河水明显比下游要高出很多。

朱允文还算是清醒,赶紧叫人疏散了群众,不然如果水势一大,难免会冲到岸上来。这里已经离开长江主河道有些距离了,虽然不至于把人给冲走,但是掉下去也不好嘛。

等群众都散开以后,朱允文却看到后面远远的来了一顶轿子,不用说,肯定是朱元璋听到消息以后赶过来了。朱允文顿时觉得头大,挖长江这件事情就是他叫人干的,朱元璋并不是很愿意,自己好不容易才说服了他,现在又出了这档子事情,该怎么应付才好?

他想着对策的这点时间里,已经足够朱元璋到来了,他下了轿子,四处看了看,然后认真地听取回报,这一次事故总共活埋了十二人,当然,现在肯定已经死掉了。除了张小田一人是宫里的以外,其他的都是做事的民工。

“你准备怎么办哪?”朱元璋黑着脸问朱允文道。

朱允文吓了一跳,虽然天气还是有些阴冷,但是额头上的汗珠却是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万一在这个事情上处理不好,他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形象就要大打折扣了。

他战战兢兢地说:“孙儿命人将遇难的人好生安葬,再给他们的家属一些田产,保证他们的吃穿用度,要是家里壮年不够的,我再再农忙时节派人去给他们帮忙,皇爷爷认为孙儿这样处理可好?”这是朱允文心急之下想出来的应对之法,虽然只是个粗略的大纲,要点却也一点儿没有落下。

朱元璋略微一点头,他能这样做,也算是难能可贵了,于是说道:“好吧,记住你说的话,叫人去办吧。”

朱允文擦了一把冷汗,说道:“多谢皇爷爷。”在这个时候,他和朱元璋都没有把张小田作为特殊人物单独拿出来讲。

朱元璋回宫了,看热闹的人也大都散去了,朱允文看着那开凿到一半的引水渠,陷入了沉思,周围的侍卫们把他包围在中间,警惕地看着四周,自从发生了两次刺杀事件之后,朱允文的守卫迅速增加了两倍。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朱允文才一挥手道:“走,回去吧。”想了这么久,他终于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用东西把长江水拦在外面,直到这条引水渠挖掘成功,才放水进来,起码这样不至于让流水影响了施工,也可以提高一些进度。

张小田一死,朱允文才突然注意到,自己身边居然没有什么可用的人,虽然人数是不少,可是那些人都不能胜任幕僚的角色,比如他身边的侍卫。如果他的命令交给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他敢保证,半个时辰之内朱元璋一定会知晓。说到底,他还是缺了一批心腹啊。

马车护送着朱允文向皇宫方向走去,还没有到宫门,朱允文却突然道:“改道,去辽王府。”既然朱植想要归附自己,那就从他那里要人吧,只要控制得好,那就不怕他脚踏两只船了。

“哎呀,侄儿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出来迎接啊。”刚到辽王府上,却会见了朱植正要出门,他认出了朱允文的马车,赶紧上来打招呼。

朱允文同样客气地笑道:“瞧您说的这话,现在您不是来到门口了吗?那侄儿就当作您是来接我的好了。”

两人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过了好一会儿,朱植才说道:“本**刚准备去找你呢,没想到你就来了,看来我们两个还真是有默契。”

朱允文倒是诧异了,这个朱植,找自己能有什么事啊?

朱植拉着他的手进了园子,说道:“来来来,我给你看点儿东西。”他指着院墙边的一小块土地说道:“你看,那是什么?”

朱允文一看,只见褐色的土地里,一点点绿色的小苗顽强地生长着,而且逐渐有了繁荣的趋势,他大喜道:“难道是红薯成活了吗?”

朱植含笑点点头,说道:“正是,我也是要着急着告诉你这件好消息呢。同时也想和你商量商量,现在要不要去告知父皇。”

朱允文说道:“告诉皇爷爷还是不到时候,估计再等几个月,红薯就长出来了,到了那个时候,我再拿几个红薯给皇爷爷看看,这岂不是比什么话都要好使?

第七十四章 现代化军队的构想(四)第三十三章 第一场战争(二)第七十二章 现代化军队的构想(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蒙古军营第六十二章 坦克(二)第九十四章 寡妇门事件(下)第二十一章 大婚(一)第九十一章 4P第一百七十六章 决胜第一百六十章 高丽第九十七章 半自动第四十一章 烤鸭(上)第二十九章 涅尔琴斯克第七十一章 现代化军队的构想(一)第十五章 早朝第一百二十一章 士子【第一更】第五十一章 五大杰出青年(下)第五十一章 五大杰出青年(下)第七十五章 现代化军队的构想(五)第一百六十三章 回国第一百八十六章 觐见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科举1第十三章 秦淮河第一百八十四章 教科书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版号第一百五十一章 出海第一百一十九章 决心【第一章,求首订】第四十三章 辽王府(明天冲榜,求花)第一章 灵堂第三十八章 大功告成,亲个嘴儿(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战第三十八章 大功告成,亲个嘴儿(上)第十三章 秦淮河第一百五十七章 条件第一百二十六章 战前总动员第一百五十七章 条件第一章 灵堂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明第一件专利产品(上)第七十章 长孙献宝第一百六十三章 回国第六十九章 洪武二十六年第一百零九章 收割机与专利局第七十三章 现代化军队的构想(三)第十四章 属国来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筹码不够第一百五十六章 民族之根第四章 不追究(主角开始称朱允炆)第一百一十三章 鸳鸯浴第七十九章 连升三级第八十三章 月黑风高杀人夜第一百八十八章 开会(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科举2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峰山第一百五十二章 复仇者第十五章 早朝第二十三章 大婚(三)第六十章 科举(三)第四十一章 烤鸭(上)第八十章 宣扬国威(一)第一百四十章 科学院揭牌第九十五章 秋水园的新发明第三十六章 第一场战争(五)第十七章 投名状第九十五章 秋水园的新发明第五十二章 赚钱之道(明天零点冲榜)第八十章 宣扬国威(一)第十一章 东宫来客第一百二十五章 爆发第四十二章 烤鸭(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一天第五十三章 微服私访(上)第八章 贪污犯第二十一章 大婚(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儿女情长第六十七章 燕云战事(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开会(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兰州烧饼第一百五十六章 民族之根第七十三章 现代化军队的构想(三)第七十九章 连升三级第八十七章 松之阁第四十一章 烤鸭(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投降第五十五章 货币新论第一百一十五章 流氓皇帝第三十一章 地道第四十一章 烤鸭(上)第三十五章 第一场战争((四)第四十三章 辽王府(明天冲榜,求花)第一百一十五章 流氓皇帝第一百一十九章 决心【第一章,求首订】第一百二十九章 靖难(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旖旎】(儿童节求礼物)第九十五章 秋水园的新发明第十二章 做客第一百二十五章 爆发第五十二章 赚钱之道(明天零点冲榜)第九十二章 京兆尹第一百八十章 回家第一百四十七章 打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