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包子出名

三层笼屉一百五十个包子不到一个时辰就卖完了,其中多半都是停靠在白石码头上的一些船客来买的,比起那色香味俱全的粗面包子外渔巷的低贱之名早就被众人抛在脑后。

百味食肆的包子虽说是粗面的,但是面发的好,十分柔软,甚至比白面在嘴里还要香软入口,野菜与鱼肉加上蘑菇的清香,一点不比那些大肉馅的包子差,甚至更胜一筹。

一文钱一个包子比内渔巷那些包子铺的都便宜,这样价廉物美的包子,别说穷苦人家争相买,就是有些银钱的好吃食客也不会放过。

“姑娘,再给我四个包子!”来买包子的客人不见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看着空空的笼屉,秦澜心只有不好意思地说道:“对不起客官,今天的包子卖完了,想吃您只有明天再来了!”

“刚才不还有一屉包子吗?怎么这么快就没有了!”

原只是闻着香味买了两个尝了尝,谁承想会这么好吃,很多客人回头都想再买,却发现包子已经卖完了。

“各位真是对不起,今天我家第一次做包子卖,也不知道准头儿,明天早上一定多做一些,本店除了包子还有热汤面和凉面,大家也可以进来尝尝,两文钱一碗!”包子卖完了,秦澜心就开始推销自家的面。

来买包子的客人都有些失望,没吃的是光想尝一尝,吃过的是觉得不过瘾,总之这百味食肆的包子第一天就成了很多人的“心病”,好在明天还有包子,想吃也只有暂时忍忍了。

“大丫头,让瑞儿帮你烧火,我和二丫头去挖野菜和蘑菇,你爹和你大弟去钓鱼,明天咱们多包一些包子。”这卖包子比卖面还要挣钱,秦家人心里各个喜不自禁,韩氏更是一刻也不想闲下来,这边包子一卖完,她就张罗着明天包子的事情。

秦澜心也高兴,她还以为这粗面包子吃的人不多,没想到会这么吸引客人,看来要去陈木匠家里多订做一些笼屉了。

接下来的几天,百味食肆早上就以卖包子为主,秦澜心又加了三个笼屉,忙不过来的时候,就找邓氏和余氏帮忙。

短短的时间,外渔巷百味食肆秦家包子就在白石码头出了名,每天天不亮,就有人排在食肆门前等着买包子,要是来得晚了,包子就被别人抢走了。

这天一大早,福庆就急哄哄地跑来食肆门前排队,已经连着三天了,家里的老夫人自从三天前吃了小少爷李宝拿回府里的秦家包子,现在每天早晨都要吃上一个才舒心,小少爷李宝就更不用说了,没有秦家包子做早饭,他根本就不吃。

福庆到底来的还是有些晚,排在他前面的有七八个人,而且看起来都像是白石码头的船家或劳工,等到百味食肆一开门,这些人不是一个两个地买,而是一笼屉一笼屉地买,说是船上过路停靠的客人都等着呢。

这些人要挣跑路费福庆管不着,可也不能把包子都买完,那后面等着买包子的人该怎么办!

“秦姑娘,你不能把包子都给他们,我们这也等多半天了,你可一定给我多留几个,家里的人都急等着热包子吃呢!”福庆一着急就冲秦澜心大喊道。

前几天,秦澜瑞带着李宝来过一趟秦家,当时福庆就在外边守着,所以秦澜心认识他,知道他是李府的下人。

于是,笑着说道:“大家都别急,今天做的包子比往日都多,这几位是昨夜就预定好的。放心吧,包子都给大家留着呢!”

白石码头上经常停靠一些大客船和渡船,有些机灵的船家或者劳工就代那些不愿下船的客人买些零碎东西,挣点小钱,价钱低包子又好吃的百味食肆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好不容易买到了十个包子,福庆也不敢吃,慌忙用荷叶包住就往李府跑去,这段时间是他来外渔巷最多的时候,而且以后怕是只多不少。

李府在内渔巷拐巷大街的最中间,府门前两个大石狮子,狮子身上还坐着石头金蟾,金蟾嘴里含着一枚大大的铜钱。

李府虽是商家,但在白石码头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商家巨贾,在京都也是数得着的门户。

与李府斜对角的是以贡酒而出名的董家,与门前摆着石狮子金蟾的李府不同,董府的门前是两个一人多高的大酒缸,红布封口,四方红纸斜贴在酒缸正中间,一边纸上写着“百年传承”,另一边纸上写着“董家贡酒”。

董李两家说起来还有些渊源,据白石码头的老人们讲,百年前,董家的先人和李家的先人是师兄弟,都跟着一个商人学做生意,而这商人有一个酿酒的秘方,原想着是给他最出色的徒弟。

为了这酿酒秘方,董家的先人用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气死了商人师父,逼走了李家的先人,更凭借酿酒秘方飞黄腾达起来,还把董家酒送入了宫中,成为了贡酒。

那位被迫远离家乡的李家先人逆境之中奋发图强,终于带着自己的商队和万贯家财归乡,而自此后董李两家就变成了互相看不顺眼的对头,百年来明争暗斗就没有停止过。

守门的小厮见福庆跑得满头大汗,怀里还紧抱着一个鼓鼓的荷叶,立即高声笑道:“福庆哥,又去给老夫人和小少爷买包子去了,明天也帮我买两个吧!”

“好好守你的门,我都还没吃上呢!”福庆笑骂一声往李府老夫人的院子跑去。

谁让这百味食肆的包子名声太响,不事先预定的客人最多一次只能买十个,主子们都还不够吃,哪还轮得着他们这些下人。

六岁的李宝一睁开眼就说吃包子,李宝的娘卢氏都觉得自己儿子有些魔怔了,白面馒头和精致点心不爱吃,偏偏爱吃那贫贱外渔巷里买来的吃食,也就是老夫人惯着他,可偏她还管不了。

卢氏带着儿子李宝给婆婆李府的老夫人谷氏去请安,刚到东厢房坐下,老夫人身边的宫嬷嬷就说福庆回来了,接着就用干净的托盘把盛着包子的荷叶端了进来。

“翠云,你也尝尝,这秦家包子可真是不错!”谷氏呵呵一笑拿起一个包子就咬了一口,而李宝早就一手拿一个狼吞虎咽起来。

“宝哥儿,你慢点吃!”看着儿子吃包子的样子,卢氏总觉得他越发没有规矩了,无奈一笑,也不敢惹谷氏不快,拿起一个包子也咬了一下,满口的清香,“娘,这包子虽是粗面,但皮薄馅香,真是不错!”

“咱们宝哥儿喜欢的能有不好的,呵呵!这秦家小姑娘倒真是有几分能耐。”虽没有见过秦澜心,但从孙子李宝口中和她让人查探的结果来看,谷氏觉得外渔巷秦家是个可结交的。

不说别的,光说那日从李宝口中得知的秦澜心训诫自家弟弟妹妹的“善而不懦,忍而不惧,仁而不愚”十二个字,就令谷氏对小小年纪的秦澜心刮目相看,认定她是个有大智慧的女子。

吃完包子,谷氏让人通知钱庄的郑掌柜和李记酒楼的林掌柜到府里来,这出名的秦家包子让精明的谷老夫人又看到了商机。

------题外话------

收藏太可怜,倾情写的都要流泪了,~(_

第百二十二章 弱冠礼物第百八十六章 做做红娘第20章 雇人帮工第57章 分菜不均第百九十二章 小结局第12章 吃包子啦第百四十六章 棉花之用第12章 吃包子啦第34章 为何不收第47章 事情真相第64章 找上门来第80章 冬日暖情第94章 进山救民第45章 董家来人第百四十八章 泽霞之死第35章 再添进项第百五十六章 糯米砂浆第百八章 只为积德第66章 巧妙应对第百四十七章 宗亲进京第53章 岳母刺字第22章 惹人嫉妒第5章 被逼搬家第百二十六章 再获种子第百五十五章 如何修路第93章 十字绣法第百六十一章 缝制棉衣第百六十章 身世秘密第百七十九章 离开西北第94章 进山救民第百八十九章 钟逸归来第20章 雇人帮工第63章 有了新家第49章 何物御寒第百三十章 特别的年第30章 淤泥做肥第百四十九章 封西北王第18章 包子出名第百二十四章 制作冰粥第43章 再收两徒第百六十五章 苎麻针织第6章 李家相助第百七十四章 公开秘方第95章 年前诸事第百二十三章 大闹荷宴第19章 李家来人第百二十一章 江湖来客第百八十五章 与外通商第39章 制作供品第88章 亲人找来第28章 京都来客第百十四章 开办商会第百六十二章 天赐麟儿第96章 再到京都第85章 初次交锋第百五章 想新点子第50章 冤家路窄第百八十六章 做做红娘第49章 何物御寒第百三十六章 新店开业第百三十三章 新婚小事第百五章 想新点子第41章 师爷登门第36章 中秋咋过第百五十九章 要有喜事第百十三章 县主及笄第97章 被迫封妃第33章 制作点心第16章 吃白食的第百五十三章 卖不出去第74章 圣旨来了第27章 惹上官司第百七十二章 康王造反第百五十九章 要有喜事第百十章 节前福礼第72章 家里来人第1章 百味食肆第百三十六章 新店开业第47章 事情真相第24章 再添人手第百二十七章 敌人敌人第53章 岳母刺字第百七十一章 故友相聚第80章 冬日暖情第百二十六章 再获种子第10章 张家姐妹第61章 想要买房第65章 把人揍了第百八十一章 皇甫姐妹第百八十章 欢聚一堂第百二十四章 制作冰粥第百八十五章 与外通商第57章 分菜不均第百四十一章 遮盖真相第78章 多事之秋第88章 亲人找来第百七十章 满月宴请第百五章 想新点子第58章 全都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