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再收两徒

唐之彬苦笑一声,看着孙铭淳说道:“大人,还不是因为那外渔巷的秦家小娘子,她可是给唐某出了一个难题呀!”

“外渔巷”和“秦家小娘子”两个信息已是让孙铭淳猜出唐之彬所说的是何人,他不解地问道:“唐师爷怎么会去外渔巷还和那秦澜心有些揪扯?”

唐之彬又是轻轻一叹,就将自己这几天听闻外渔巷秦澜心亲自撰写启蒙书册开办小私塾,并今日自己去登门探访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当说到秦澜心口中那位不知所踪的老学士时,更是一脸的遗憾之意。

孙铭淳每日公事繁忙,外渔巷这只有七八个孩童的小私塾和《三字经》之事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现在听唐之彬一说,再见他言语之间对秦澜心的称赞,心下大奇。

“唐师爷,这秦澜心的学问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你也说那《三字经》《千字文》和《百家姓》不过是适合四五岁孩童读的书,想必她在学问上是有几分能耐的,但神童仙才倒是说得有些过了。”

孙铭淳是一个非常理性和客观的人,秦澜心那日在县衙大堂上的表现的确令他赏识,他也吃过秦家包子的确是美味,可要说她一个贫家女在学问上怎样地出类拔萃,单凭一些三字歌诀是看不出什么的。

唐之彬知孙铭淳是不相信他对秦澜心的赞誉,为官方面他是远远不如孙铭淳,但在学问研究和识人学问方面,他却是有自己的“敏感”和“直觉”的,这秦澜心确是能称得上是才学过人。

看出唐之彬的不赞同,孙铭淳也没有计较,他与唐之彬虽是上下级关系,但亦是朋友关系,早就知道他在学问上是个“痴人”,一切也都由着他。

“大人,倪捕头还没有把公子接回来吗?”未免尴尬,唐之彬说起了别的事情,别人信不信秦澜心的学问,他不能勉强,反正他是信的,也打定主意以后要多多往秦家跑。

孙铭淳微笑说道:“没有,估计快了!”

“公子这次能从京都来到福江口暂住,实在是公子之福,大人之福呀。”转而,唐之彬又感叹起孙铭淳的事情来。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孙铭淳虽然是信远侯府的庶长子,可生母毕竟是妾室出身,这些年要不是有信远侯明里暗里地护着,当年殿试高中之后又请求外放,为了那劳什子的世子之位和现在的侯爷之位,他怕是早成了一抔黄土。

可即便如此,京都侯府里那位坐镇的当家老夫人,还是以“孝”之名扣下了孙铭淳的妻儿作为“人质”,好在孙铭淳的妻子阮氏心里是有主意的,两个女儿和幼子这才没被府里请来的那些西席先生给教歪了。

“唉,希望如此吧。成儿来后,还望师爷你多多用心教他。”此时的孙铭淳只是一个为儿子前途担忧的普通父亲。

他立志要做一名为君分忧的忠臣,本就无心争权夺利,可嫡母偏不信他,倒是苦了爱妻和三个儿女。

只是两个人谁都没有想到,孙铭淳之子年仅九岁的孙文成从船上被倪大河接下来之后,因百味食肆飘散出的酱骨头香气的吸引,本来是想买一些酱骨头孝敬自己父亲的孙文成,意外听到了百味食肆隔壁传来的朗朗读书声。

好奇心驱使之下,他凑近那家紧闭的房门细听,读书声已经停了,接着他听到一个少女绘声绘色的讲解。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这些大概意思是说,做父亲的要慈爱,做儿子的要孝顺,夫妻要懂得和顺,哥哥要对弟弟友爱,弟弟要对哥哥恭敬,长幼尊卑的次序不能乱,朋友之间要讲究信义。做君王的如果敬重他的臣子,那么臣子对他也会忠心耿耿。这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十义,是人人都应该遵守的,千万不要违背。”

“先生,如果弟不恭,兄还要友吗?”秦澜心的课堂上是鼓励大家踊跃提问发言的,只要心里有疑问都可以立即提出来,秦澜兵想到以前秦向争两个兄弟对自家的“不恭敬”,心里很矛盾。

秦澜心没想到先提出这个问题的会是自己的大弟,其实就算他不马上提出来,她也是要接着讲这一个问题的。

于是,她看着同样迷茫的几个学生笑着说道:“所有的事物都是有正反两面的,而且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是人就都会犯错误,但我们在指正别人错误的时候,还要给别人改正的机会,比如作为哥哥,你对弟弟友爱,但是弟弟并不恭敬你,这时候你就要指出他的错误让他改正,如果第二次他还在犯同样的错误,那么你可以帮助他一起改正,但到了第三次,他还是不改,那么这时候你再纵容原谅他便是在害他,就可以采用你认为正确的方法来对待他了。”

“先生,那我第三次可以打他吗?我弟弟一哭闹总是打我这个哥哥,他一点儿也不对我恭敬!”贺小兴带着点儿疑问问道。

“小兴,你弟弟才两岁半,什么都不懂,说不定他打你就是对你恭敬,哈哈哈!”周鱼取笑地看着贺小兴说道。

“呵呵呵!”其他孩子也笑起来,因为连他们都懂,一个话还说不利索的幼儿才不知道什么是“恭敬”呢!

“先生,弟子错了!”贺小兴被大家这样一取笑,脸都红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门外偷听的孙文成和倪大河也笑了,而且一大一小看见有人朝他们瞅过来,都觉得不好意思起来,赶紧买了快被抢完的两块酱骨头就回县衙了。

也不知道孙文成见到孙铭淳之后对他说了什么,第二天早上唐之彬就拿着一封孙铭淳写给秦澜心的亲笔信,带着孙文成去了秦家小院“拜先生”。

巧的是,缁衣捕头倪大河也带了自己的儿子倪小武早早来了秦家小院,死活也要让自己顽劣调皮最喜惹事的儿子拜秦澜心为女先生。

看过孙铭淳写的信,再看小小年纪有些少年老成的孙文成一双期盼自信的双眸,还有倪大河父子眼中毫不退缩的坚持,她也只有微微一叹,收下了这两个新徒弟。

县太爷刚从京都来到白石码头的公子拜了外渔巷贫家女为先生的消息,一下子炸锅似得在福江口传了开来,秦澜心心中哀叹,她以后是想低调都低调不起来了!

------题外话------

百思不得其解的收藏~(_

第52章 帮忙写戏第百八十八章 前线捷报第百五章 想新点子第18章 包子出名第66章 巧妙应对第百五十三章 卖不出去第百四十二章 婚赐不赐第百章 进入王府第百八十三章 罪有应得第百三章 京都置业第百三十章 特别的年第28章 京都来客第百七章 江口决堤第百七十九章 离开西北第53章 岳母刺字第百六章 聘礼风波第百二十二章 弱冠礼物第58章 全都送你第百五十六章 糯米砂浆第百五章 想新点子第百四十二章 婚赐不赐第百四十七章 宗亲进京第百章 进入王府第百九十章 殷家出事第百六十三章 家人来了第83章 前往京都第百五十二章 初到西北第百七十章 满月宴请第百十章 节前福礼第百七十九章 离开西北第百三十三章 新婚小事第百七十二章 康王造反第8章 结交邻里第65章 把人揍了第百四十六章 棉花之用第百六十章 身世秘密第百六十五章 苎麻针织第百三十五章 重改店铺第98章 进宫探病第百二十七章 敌人敌人第百十五章 帮御膳房第百七十五章 西沙儿媳第68章 再次相逢第百一章 完胜三局第10章 张家姐妹第百九十章 殷家出事第百五十一章 离别在即第20章 雇人帮工第41章 师爷登门第百五十四章 甜粉热销第百七十八章 请辞封主第百三十章 特别的年第百三十五章 重改店铺第91章 成衣铺子第百十六章 针锋相对第6章 李家相助第百六十章 身世秘密第百三章 京都置业第96章 再到京都第96章 再到京都第86章 妙解难题第百二十七章 敌人敌人第15章 开解邓氏第74章 圣旨来了第百十章 节前福礼第百二十一章 江湖来客第70章 雇人买人第百十一章 惩治董家第16章 吃白食的第百八十二章 刑部查案第百二十七章 敌人敌人第百五十六章 糯米砂浆第百十三章 县主及笄第66章 巧妙应对第29章 奇怪少年第百七十二章 康王造反第百八十七章 心结解开第58章 全都送你第37章 全都买吧第27章 惹上官司第百八十七章 心结解开第64章 找上门来第71章 绳结大卖第19章 李家来人第66章 巧妙应对第百八十二章 刑部查案第16章 吃白食的第47章 事情真相第52章 帮忙写戏第26章 大姐威武第4章 小弟打架第69章 编绳结卖第41章 师爷登门第百四十九章 封西北王第73章 面对流言第百十章 节前福礼第89章 要开客栈第1章 百味食肆第百六十六章 吴越来人第64章 找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