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前往京都

时间一晃到了正月初十,钟逸必须要赶回京都,元宵佳节将至,到时候京都会变得人满为患,他必须要安排青龙营的人守好东城门。

而年一过完,秦澜心就开始四下忙起来,首先是派人把年前就在铁匠铺定好的农具拿回来,又去县衙登记造册买了三头耕牛,然后开始让下人们耕地、挖沟、施肥、选种,准备进入春播。

接着,她又去内渔巷找一队专门给人家盖房子的工匠,自己画出图纸,开始在百味庄园的后院盖房子,以便下人们都能有地方住。

另外,皇帝已经控制住了商人囤货卖高价的事情,无论是粮价还是其他货物的价格都开始回到正常标准,而秦澜心在黄豆价格回稳的时候,开始大肆购买黄豆,暂时放在后山大山洞里储藏。

她更让人四处去买了很多适合在白石码头栽种的开出的花能吃的鲜花种子,然后就洒到了自家的山里,所有得知这一情况的人,都觉得她行为异常,花种不是应该栽种在庭院中吗,她怎么都撒到野地里?

秦澜心也没有解释,只是很忙地在做她自己的事情,到了空闲下来的时候,她也没有喘口气,而是一个人躲在书房用秦大川送的绣线绣东西。

至于年前让邓夏花、巧贤她们找人来百味庄园的事情,秦澜心决定等后院的房子盖好之后再说。

因为工匠多、手艺好,房屋内部格局简单,所以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按照秦澜心说的盖好了,男女下人分别住在后院东西相对的两边联排房里。

同时,后院也从原来的两个大仓库变成了四个,后院的厨房也扩大了一倍。

不仅如此,秦澜心还让工匠给她在后院单独盖了几间房子,而等到这些房子一盖好,范石匠就从五里浦村给她拉来了年前就定好的特制的石磨,外渔巷的陈木匠也把秦澜心定做的一些木制工具都给她送到了百味庄园。

买耕牛的时候,秦澜心就让人也买了几头驴,而驴是不需要去官衙登记,可以自由买卖,价格也不是特别昂贵。

此时,已经是二月末,山里五颜六色的百花早就悄悄长出了花骨朵,这时候秦澜心就让重鹰一直在培养的那些年龄不大的孩子去山里采已经开放的能吃的一种小野花,然后将花瓣都归类放好晾晒。

重飞也早已经启程去了嵋城买香辛料,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学习辨别各种香辛料的质量好坏,短短时间的成效也已经算这方面的半个专家。

绳结女工的事情杨婆婆根本没让秦澜心操心,她已经全权负责了,并且杨婆婆在秦家的下人中也早已经培养出了几个得力干将,就是重双和重喜都能独当一面了。

这时,秦澜心把更多的精力开始放在京都即将要开业的百味菜坊上,钟逸来信说,铺子他在京都的东十里街已经选好,虽然前面的店面不大,但后院的仓库都不小,放一定量的菜坛子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还有,铺子里的货架和布置,也依照秦澜心给他的图纸做好了,掌柜的、伙计、运菜的货船和人员,他已经全部都安排好了。如今,只要她这边的酱菜、泡菜一到,那边就能开业了。

于是,秦澜心全家总动员开始着手做酱菜和泡菜,并且实行分工合作,一部分人清洗蔬菜并把它们都切好,另一部分将秦澜心早就配好的调料与醴泉春酒按照一定比例均匀地掺合在一起,最后一部分人装坛、封坛。

这些菜中除了有酱萝卜、泡制白菘、酱莴苣,秦澜心还特意选择时令的韭菜做了酱韭菜花,另外还有好几坛用红辣子粉和串瓜、醴泉春酒、饴糖等合作而成的辣串瓜泥。

等到自己手底下的人完全可以不用她的参与就能完成制作这些菜的时候,她开始转向研究去做豆腐。

制作豆腐的流程她很清楚,也知道黄豆与水的比例以及何时点卤,但以前那些都是印象深刻的理论知识,她并没有亲自动手参与制作豆腐的全部过程。

因此,她利用好几天的时间开始做豆腐试验。一开始,众人都担心她白忙一场,知道如何做豆腐和亲自去做,这中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但秦澜心没有放弃,她不分白天黑夜地尝试,终于在这天清晨做出了她自认为还能过关的豆腐块,而她的成功也让钟敬轩、秦向争等人欣喜不已。

看着秦澜心用盘子端出来的白嫩嫩柔滑滑的豆腐,几乎没人相信这是她做出来的,这些天她可是一个人窝在这间豆腐坊里不许任何人进去,而她先前那些失败的“作品”就已经让众人惊叹,比内渔巷老蔡豆腐坊的豆腐要好吃太多了。

只是,秦澜心自己还不满意,还说一定要做出过她自己这关的豆腐,众人也都期待着她做出的“过关豆腐”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却没想到如此惊人。

“姐,这真的是豆腐吗?不会是你从外边铺子里买回来的白玉吧?”秦澜悦嘴上这样怀疑,也知道是不可能的,因为玉大多是透明的,而秦澜心盘子里的东西晶莹洁白却不透明。

“这还真不像是豆腐!”御膳房里也有专门做豆腐的御厨,但做出来的豆腐钟敬轩认为和秦澜心做出来的相比,光是在色泽上就是差了那么一点儿。

“这真的是如假包换的豆腐,你们快尝尝!”秦澜心把豆腐放下之后,又让人拿出来筷子和勺子。

钟敬轩先拿起勺子在一角轻轻舀了一下,然后放到嘴里品尝,“嗯”了一声,满意地点点头。

秦向争、韩氏也尝了尝,味道真是不错,直接放点盐就是一盘上好的菜。

豆腐试验成功,秦澜心下一步就是去王成福铺子里订做了一批很小的坛子,然后开始制作豆腐乳。

等到这边豆腐乳封坛装好,并且连同酱菜、泡菜、辣串瓜泥都搬上大货船,秦澜心将写好的三封信连同一个包了好几层的小布包交给钟阳一起带到京都。

不到十天的水路,钟阳就到了顺天码头,钟丰早已经得了信儿准备了好几辆大马车在码头上等着。

东西从船上卸下来装上马车之后,货船继续返航回了福江口,而钟丰带着这些从福江口运过来的菜直接去了东十里街,钟阳则骑马先行去了青龙营,将秦澜心写的信交给钟逸。

那边钟逸打开信封之后,发现三封信一封是写给他的,另一封是写给他娘亲贺芳晴的,还有一封是写给京都百味菜坊的大掌柜崔元的,而小布包里的东西则是秦澜心要送给贺芳晴的礼物。

“钟阳,你把这封信交给百味菜坊的掌柜,让他按照信上所说照办。”钟逸将一封信递给钟阳,另外一封信连同小布包贴身放好,而秦澜心写给他的信看完之后,他放进了屋内暗格之中。

“是,主子!”

到了晚上,忙完青龙营的事情,钟逸比往常早一些回到了恭亲王府,然后一回到府里就先去了曦晴院。

贺芳晴正在厅里坐着自己和自己下棋,孙嬷嬷坐在一旁的绣墩上和红俏一起绣着绣帕打发时间,另一个大丫鬟红赏守在温茶的炉子边。

“逸儿来了,快来和娘下一局!”贺芳晴招手让走进厅里的钟逸坐在她的对边,然后将白棋推给他。

钟逸应声坐下,不过他先掏出了信和小布包,然后递给贺芳晴说道:“娘,这是澜心给您写的信,这是她花费近三个月的时间给您准备的礼物。”

贺芳晴惊喜地接过来,看着他说道:“这孩子真是有心了!”

先打开信看,贺芳晴和很多人一样,被秦澜心那一手俊雅秀正的字给惊着了,她从杨婆婆的口中已经得知秦澜心是一位才貌双绝的女子,虽出身农家,却天生贵气,与寻常百姓家的女子大为不同。

贺芳晴还听说,她在福江口办了一个小学堂,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女先生,就连县太爷的公子都拜她门下,皇上前段时间编入皇家书库的启蒙书册也是大学士邓通从她手里得到的,虽一些是她师父所作,但其中也有她自己编撰的文章,是一位真正才学满腹的奇女子。

她儿子看上的女子又岂会是一般庸脂俗粉能比的,单凭这一手好字,贺芳晴就觉得京都很多大家小姐都比不上,农女出身怎么了,不过是个身份而已,她可不在乎。

“逸儿,澜心这孩子的字写得真好!”贺芳晴夸赞道。

“嗯,的确是好!”钟逸笑着答道,一点儿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那行书字体他现在也临摹着呢!

贺芳晴笑着瞅了他一眼,看完信又拿起小布包,有些疑惑地问道:“这里面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她在给我写的信中没说,只说听杨婆婆说您喜欢这类东西,她就花费心思准备了,也不知道您喜不喜欢。”钟逸说道。

不过他相信这份礼物他娘一定会喜欢的,虽然他也不知道送的是什么,但他就是相信秦澜心,那可是他看上的女子,天下唯一令他动心渴慕的女子。

“王妃,您快打开看看,奴婢们也想见见呢!”孙嬷嬷看出贺芳晴对于秦澜心是真的喜爱。

一个还未见过面的人就能让王妃心生好感,而且似乎越来越受她喜爱,这件事情估计让王爷知道,气得都能杀人。不过,孙嬷嬷也只是心中想想,面上可不能说。

“好!”

贺芳晴也好奇,于是一层层打开布包,里面露出了上好白色绣布的一角,全部展开之后,竟然是一幅美丽至极、绣工无双、色彩清雅的蝶恋花绣品,大小正好可以用来做台屏或者扇面。

“王妃,您是不是拿反了?”这时,蹲守在小茶炉边的红赏突然抬头看向贺芳晴等人说道。

“这……王妃,您快看背面!”孙嬷嬷这时也发现了这幅绣品更为惊人的地方。

贺芳晴诧异地翻过来,她和钟逸这才发现这幅绣品的正反两面竟然是一模一样的,世上从未见过的双面绣!

“逸儿,这真是澜心亲手所绣?”贺芳晴有些不相信,秦澜心过了年才十四岁,她这么年轻刺绣的能力怎么会这样强!

“娘,她写给我的信中就是这样说的,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准备好这份礼物。钟阳也说,她有时会闷在书房很长时间不出来,也不许任何人进去打扰。”钟逸也惊异极了,他想起自己一直珍藏的那个荷包,似乎针法和这幅绣品上的差不多。

“逸儿,你给娘选的这个儿媳妇,到底是什么人?这双面绣品古今可无有一人能绣出来,而且技艺如此娴熟精湛,那些皇家绣坊的绣娘根本连她一个手指头也比不上。”贺芳晴此时对秦澜心的推崇不可谓不高,她生在武将之家,却偏不喜刀枪剑戟,最喜欢厨艺女红。

当年要不是被逼嫁人,她可能头脑一热就进了皇家绣坊做绣女,这些年也时常没事让人搜罗一些精致的绣品给她,有的做成屏风,有的做成了台屏,有的做成了扇面,如今这些和自己手中的双面蝶恋花绣品相比,真是相差太远了。

“王妃,您看秦姑娘这蝴蝶绣的跟真的一样,像是这风一吹,蝴蝶就要飞走了!”孙嬷嬷感叹地说道。

“此绣天下无双,当属绝世珍品,我可一定要好好收藏起来!”贺芳晴很是小心地又把绣品包起来,自己慢慢欣赏就好,不可让别人瞅了去。

“她倒是把最好的给了娘亲!”钟逸略有些吃味地说道。

“呵呵,她对娘这样好还不是看在我儿的份上,娘倒是占你的光得了这样好的东西,以后人都是你的,你还怕没有最好的。”好多年没有这样笑得开心与满足,贺芳晴似是觉得自己的生活终于有了那么一点点的不平静。

“小王爷,王妃说的是,现在秦姑娘已经收下您的金玉凤佩,那就是您的人了,再过两三年咱们王府就能办一场大喜事,您再赶紧生下小世子,那时候王妃就整天含饴弄孙,日子就更开心了。”孙嬷嬷在一旁笑着说道。

钟逸被孙嬷嬷这样一说,脸不禁有些红,假咳了一声起身说道:“娘亲,东西我已经送到,孩儿就先回去了,改日再陪您下棋。”

等到钟逸离开,贺芳晴忍不住又打开双面绣翻来覆去的看,她和孙嬷嬷、红俏几人研究了好久也不知道这是怎么绣出来的。

临睡之前,贺芳晴突然问孙嬷嬷其他两院都有什么动静,孙嬷嬷告诉她宁夫人和玉夫人都接了姑娘到恭亲王府暂住,而且两院的下人似是在暗中打探钟逸回府的消息。

贺芳晴沉着脸点点头,让孙嬷嬷暗中注意些,先不要打草惊蛇。

两日后,京都东十里街十字街口一处地段很好的店铺很是热闹地开业了,而且开业第一天,所卖酱菜一律八折优惠。

“崔掌柜,我是福来顺的伙计,掌柜的说让您给我家酒楼先送一大肚坛子的酱萝卜,再要中坛的酱莴苣、泡菜、酱韭菜花各两坛,这是买菜的银子!”

“崔掌柜,我是北十里街牛家面馆的小二,老板娘让我来拿一大肚坛子的酱萝卜和酱莴苣,银子给您!”

“崔掌柜,我是……”

“崔掌柜……”

百味菜坊正式开业这一天,店门刚打开,就有好几家酒楼、面馆、食肆的伙计排在了门前,各个都是拿着银子来买菜的。

百味菜坊的当家掌柜崔元喜笑颜开,赶紧收了银子,让伙计给他们去后院搬菜。

刚开门生意就这样好,要得益于秦澜心写得那封信,她让崔掌柜拿着小坛的百味菜坊的酱菜主动去四条十里街上的店铺里推荐,先尝后买,尤其是那些大酒楼里。

“掌柜的,你家东家是谁?”正在崔掌柜忙着给人拿菜的时候,齐天乐,萧炎和张永三个人进来了。

“呦,这不是齐三爷、萧公子和张五爷嘛!几位贵客,快请这边雅间!”京都菜坊里还设有雅间,这也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三人在崔元的带领下到一旁用竹帘隔起来的房间做了下来,小伙计懂事地端上热茶。

“你叫什么名字,认识我们几个?”齐天乐几人近段时间诸事缠身,原本打算这个月再坐船去福江口的,这时却突然得知东十里街要开一家菜坊,而且还叫百味菜坊。

来之前,他们就让人打听过了,这百味菜坊的掌柜和伙计就像凭空出现一样,查不出他们来自哪里,背后的主人又是谁,所以今天特意来看看,想着是不是和秦澜心的百味食肆有什么关系。

“回几位爷,小的叫崔元,我家少东家住在福江口,是位姑娘,小的是京都人士,几位爷的大名小的早就知道,也有幸见过,只是几位爷记不得小的这样不起眼的小人物。这百味菜坊就是我家姑娘的,她说几位爷以后不必再去福江口,有什么想吃的,只管告诉小的,小的都给各位爷办好。”崔元微微弯着身子恭顺而带着笑意地说道,但并不谄媚,反而身上有一股不卑不亢的气势。

齐天乐三人心中都吃惊,不过是一年的时间不见,秦澜心身边竟然有了这样出色的下人。

“哦?那你们姑娘还说什么了?”萧炎看着崔元摇着自己手中的折扇淡淡笑问道。

“姑娘这次做了新的吃食卖,而且这次的酱菜、泡菜用的都是醴泉春酒,味道会比几位主子以前吃的都要好。几位爷稍等,小的去把姑娘给几位爷准备的东西拿来!”崔元说道。

“去吧!”

很快,崔元亲自拿着两个小坛子走进了雅间,身后还跟着一个端着一盘热饼子、拿着三双筷子的小伙计。

崔元把小坛子放到桌子上打开,是一坛子的小野花豆腐乳和一坛子的红辣子串瓜泥,小伙计也把热饼子和筷子放在桌子上。

“几位爷,请先品尝,这豆腐乳和红辣子串瓜泥不太多,姑娘说,也就够几位爷的量。”崔元说完就规矩地站在一边。

齐天乐、萧炎和张永见崔元什么都准备好了,心下大喜,这可想的太周到了,还有饼子配着。

三个人在一旁早就放好的清水盆里洗净手,然后一手拿饼子,一手拿筷子夹豆腐乳和红辣子串瓜泥吃了起来。

“好吃,真好吃,这丫头的手艺是越来越好了!”张永吃得一口香,而且还能吃到一种淡淡的酒香之味,他可是刚吃完早饭,这会儿又饿了,越吃越饿越想吃,就连这普通的饼子都变得更有滋味了。

三个人大快朵颐,一盘热饼子很快就被吃完了,而前来买酱菜的人虽然隔着竹帘子,似乎鼻子里也钻进了香味,都问小伙计里面的客人吃得什么,小伙计也都尽职尽责地做了解说。

当场尝过豆腐乳、串瓜泥的客人也要买,这时伙计告诉他们还需要一段时间,铺子里现有的几十坛子都是他家东家给别人准备的。

“小二哥,反正有几十坛子呢,你就卖给我一坛,让我先尝尝鲜,你家这酱菜、泡菜实在是太有味道了。”吃一口就爱上百味菜坊的菜的客人软声说道。

“客官,实在是对不住了,这些豆腐乳和红辣子串瓜泥过几天还会运过来,你们稍等一段时日,大家都有机会吃得上!”小伙计抱歉地说道。

好几位客人都来询问,结果崔掌柜和小伙计都坚持,在客人不满之前,齐天乐站出来说话了,说这百味菜坊的少东家是他的故友,东西都是给他准备的,其他人要想吃,过几天再来买。

齐三爷的名号在京都那可是响当当的,有些客人也就不敢说话了,买完自己想买的酱菜就回去了。

崔元依照秦澜心信上的嘱托,除了留给钟逸、邓通、罗修昀的剩下的都让齐天乐、萧炎、张永他们分了。

这一天,京都好些地方都出现了一种特别美味的酱菜,连带着醴泉春酒的名气也跟着增大,因为菜坊的掌柜说,他家的菜之所以那么好吃又卖那么贵,就是因为用了醴泉春酒做配料。

到了第二天,京都很多大户人家的采买管事和婆子也都来到了酱菜坊,因为齐天乐、萧炎、张永几人的推荐,好多人都知道这百味菜坊的少东家与梁王府的齐三爷、皇商萧家的大公子以及豫恩侯府的张五爷有交情。

东西好吃,靠山够硬,虽然贵一些,但好多人也都愿意拿着银子上门来买,所以这小小的菜坊从早到晚生意都不错,而且这酱菜还散卖,好多小户的食肆也都愿意来买。

京都百味菜坊的生意随着菜的名气也越来越好,转眼到了三月底,秦澜心这边的豆腐制作也教会给了几个信任的下人,而她去码头上雇了好多劳工,帮她一起育苗、插秧。

秦澜心先选中了几亩秧田培育秧苗,等到秧苗长得有八公分左右的时候,那边的稻田也已经灌满了水,她带着劳工们一起插秧,并且让人去捉了很多的鱼苗放在稻田里。

“秦姑娘,你怎么往水田里放鱼苗呢?你别小看这些鱼,它们的嘴可厉害着呢,能把秧苗都给吃了!”这些劳工也都是家里有田的,有些人家里也种水稻,不过他们育出来的苗都没有秦澜心育出来的高,这水田里的水也没有她放得多。

虽然是拿钱办事,但很多劳工都知道秦家人心善,不忍心这一年的收成毁掉,有些人就忍不住劝起秦澜心来。

“你们都放心吧,这稻田里面养鱼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不但鱼长大了可以吃可以卖钱,还可以利用这些鱼吃掉危害这些秧苗的害虫和杂草,最后能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呢!”不仅如此,秦澜心还知道鱼能排泄粪肥,来回游动翻动泥土进而促进肥料分解,可以为水稻创造非常好的成长环境。

“秦姑娘,真有你说的这样好吗?”自从皇帝那一道赞誉圣旨下到百味庄园之后,秦澜心在福江口的名气就越来越大了,很多人都知道她虽是农女出身,但读过不少的书,而在普通百姓眼里,读过书的人知道的一定比他们多。

“当然了,育苗的时候你们也都看到我是怎样做的了,要是相信我,回头你们自家的水田也可以这样做,只要不遇上大灾和严重的虫害,到时候鱼也有了,粮食也有了!”秦澜心笑着说道。

好多人都点点头,也决定在百味庄园插秧结束之后,就回自家田地也照着秦澜心的步骤试上那么一亩两亩的田。

春播彻底结束之后,已经到了四月中,秦澜心在豆腐、绳结、酱菜、面馆、食肆中间来来回回,她的身影就没有一刻停下来的。

这天,孙铭淳带着唐之彬突然急急地来到了百味庄园见钟敬轩和秦澜心,今天清晨在县衙,皇帝身边的侍卫快马到了白石码头,将两个烫金大红的帖子交给了孙铭淳,让他亲自送到百味庄园钟敬轩的手中,并传皇帝口谕,如果帖子上的人不到京都,就拿孙铭淳问罪。

钟敬轩接过两个帖子看了看,让孙铭淳先回去,等到他决定好之后就让人通知他。

“三爷爷,这是谁的帖子?”孙铭淳和唐之彬离开之后,秦澜心见钟敬轩脸色似乎有些不悦。

“是太后和皇帝下的帖子,太后的帖子请的是我,皇帝的帖子请的是你,让我们参加一个月后的宫中宴会。”自己在白石码头的事情看来很多人已经探听到了,京都的事情他还真是不想掺合。

“也让我参加?可我就是一个贫民老百姓,皇上也太看重我了吧!”秦澜心还真有些紧张。

钟敬轩却轻叹一声说道:“他不是看重你,他是看重你的师父无名老人,现在有太多人想要知道他的下落,而你又是他的徒弟,所以他估计是想从你这里得到一些消息。再有,这次宫中宴会是为了迎接四国使者特意举办的,十分盛大,估计大魏朝接到这种帖子的人不在少数。怎么,心丫头怕了?”

“三爷爷,我也不是怕,虽然还没在这里见过什么大场面,但我也不是胆小的人,就是宫里的规矩多,我怕到时候惹麻烦。”秦澜心实话实说,她可没有见过一国之君,也不知道皇宫正门是朝南还是朝北。

“听你的意思,你是想去?”钟敬轩脸上带了一丝笑意。

秦澜心拿着手里的烫金大红帖子苦笑着说:“三爷爷,您觉得我能拒绝当今皇上的邀请吗?我不敢,也不能,这宫中宴会我想我是非去不可的。”

就算钟敬轩和钟逸都是身份地位高贵的人,但她始终是一个农家女,本就出身低微,皇帝能亲自给她下一道请帖,这对于她、对于秦家来说都是天大的恩赐和殊荣,她还敢拒绝?这不是打皇帝脸,不给他一国之君面子吗!她还要命!

“既然如此,三爷爷就和你一起去,我也是好久没参加过这种宴会了,呵呵!”钟敬轩语气变得轻松起来,说不定这次秦澜心去京都也不是什么坏事,正好让贺芳晴和她见上一见。

“三爷爷,您要是不想去,我一个人去也没关系!”钟敬轩和她的身份不一样,再说老爷子年岁大了,来回这么折腾对他身体也不好。

“呵呵,没关系,三爷爷这次是真的想回京都了!”钟敬轩笑着说道。

接到皇上帖子去京都参加宫中宴会的事情,秦澜心从钟敬轩屋子里出来就告诉了家人。

秦向争和韩氏一方面觉得这是秦家祖坟上几辈子才冒的青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另一方面和秦澜心的担心一样,就是怕宫里规矩多,万一不小心得罪了哪位贵人,这小命可能都不保。

还是杨婆婆出马打消了他们的顾虑,说她这次会跟着秦澜心和钟敬轩去京都,一路上会多教她一些宫里要注意的规矩,另外这次宴会有钟敬轩和钟逸护着,秦澜心一定不会出任何事情。

一定下来要去京都,钟敬轩和秦澜心都决定提前去,杨婆婆将百味庄园和那些绳结女工的事情都交给儿媳妇秋纹,百味食肆和百味面馆都有当家掌柜也不用秦向争和韩氏太过操心。

而秦澜心将家里的事情都交到秦澜兵的手上,他如今也快十三岁了,是个大小伙子了,而且经过这段时间钟逸暗地里的教导,完全可以支撑家门。

此次去京都,钟敬轩身边依旧只跟着石砚一个人,而秦澜心身边除了跟着杨婆婆,还有重鹰、重飞、重双和重喜四个人。

一行人是坐孙铭淳特意交代的官船往京都去,初夏的天气风和日丽,而且顺风而行,很快他们就到了京都的顺天码头。

快到京都的时候,有些兴奋的秦澜心就站在船头往远处眺望,密密麻麻行走的人群,高高的拱桥,大小船只数不胜数,高低不一的房屋、楼阁、桥梁与远山碧水相映成趣。

只是离得老远秦澜心都能感觉到那码头上的喧嚣热闹,顺天码头不愧是大魏朝第一大码头,白石码头与它太没有可比性了,就是詹宁码头也要比之差一大截。

“姑娘,江上风大,还是快回里面呆着,船很快就靠岸了!”重双以前也是来过京都的,她第一次执行杀人任务就是在京都,而她也是在这里被暗云阁的阁主带回去的。

“没事的,这京都真是繁华,我看这一个码头上的人都要比福江口还要多了!”这古代的“世面”她还真是见得少,所以难免有些小激动、小兴奋和小紧张。

“姑娘,这只是一个码头,京都外的码头多着呢,只是都没有顺天码头大而已。京都城里更热闹,您一会儿就能见到了,不过待会儿您可不能乱跑,城里人更多!”重双看着满脸笑意的秦澜心叮嘱道。

“知道了,我不会乱跑的!”船离码头上的浮桥越来越近了,秦澜心的心也更加期待了。

终于,船靠了岸,秦澜心扶着钟敬轩走了下来,而抬头就看到了钟逸从人群中露出脸来,冲着他们微微一笑。

不是没想过钟逸会来这里接他们,只是想着钟逸的身份,她还以为他不会这样明目张胆地出现在码头上,瞬间秦澜心的脸上有了红晕。

“三爷爷,澜心,马车为你们准备好了,先去知趣园歇着吧!”钟逸走向前扶着钟敬轩另一边的手臂笑着说道。

知趣园是早先钟逸特意为钟敬轩买下的园子,钟家在京都的宅子是钟敬轩的二哥钟敬辉一家住着,与恭亲王府隔了一条街。

当年,钟敬轩离开京都之时把自己名下的所有产业都分给了钟家的嫡亲孙辈,而他无儿无女,只回淮安老家守着祖宅悠闲度日。

钟逸了解他不喜住在钟敬辉家和恭亲王府,所以在京都城里买了一所环境优美的园子,供他来京都时歇息暂住。

京都城很大,马车行驶了多半个时辰才到钟逸说的知趣园,而两个人扶着钟敬轩进去之后,一入目便是满园的花花草草,小桥幽径,亭阁水榭,很是清静雅致。

“心丫头,喜欢这里吗?”钟敬轩一路往前走,一边笑着问秦澜心,钟逸也看向她。

“喜欢,这里很漂亮,空气好,一进来让人心情也变得明朗了许多!”秦澜心又扫了一眼笑着说道。

“呵呵,你喜欢这里就好!”钟敬轩不让钟逸和秦澜心再扶着他,“逸儿,这地方三爷爷熟得很,自己回屋休息就好,你带着心丫头先好好逛一逛这园子。”

“是,三爷爷!”钟逸也正有此意。

“三爷爷,好久不见,您老身体可好?”就在这时,园子拐角突然走出来三名玉树临风的男子。

说话的是齐俊安,站在他左边的是萧非,而站在他右边的那位绝色美男秦澜心却不认识。

用“绝色”两字称呼眼前的男人,秦澜心觉得一点儿都不过分,他年纪看起来比钟逸、齐俊安和萧非都大,身上穿得是华贵的白色镶祥云金边的长袍。

此人犹如傅粉何郎,姿仪甚美,只是桃花眼太含情,嘴角邪笑平添妖媚,美则美矣,却少了男儿气概。

秦澜心也只是惊艳了那么一下,然后眼中恢复平静,自然地对着几人微微施了一礼,然后柔声说道:“澜心见过三位公子!”

初见齐尧在此,钟敬轩和钟逸都是一惊,然后也都快速地扫了一眼秦澜心,这世上但凡女人见到齐尧相貌的,莫不是一脸痴迷,而秦澜心刹那惊艳之后便恢复平静,不但让他们放心而惊讶,也让齐尧、齐俊安和萧非惊了一下。

这世上竟然还有不被齐尧美貌迷惑的女人,而且还是个乡野出身的小丫头,能不让人觉得奇怪吗?

“臭小子,你怎么在这里?”钟敬轩往前走了一步,正好挡住了三人探视秦澜心的目光。

“三爷爷,知道您来京都,我自然要来见一见。”齐尧也迎了上来,但他并没有打算如钟敬轩的意思,而是故意走近秦澜心问道,“这位便是无名老人的女徒弟,秦澜心秦姑娘吧?”

------题外话------

所有的朋友端午节快乐,记得吃粽子呀!o(n_n)o~

第75章 又添新客第百五章 想新点子第93章 十字绣法第6章 李家相助第27章 惹上官司第百五十一章 离别在即第25章 代卖包子第59章 求写春联第百五十五章 如何修路第95章 年前诸事第45章 董家来人第百四十章 痛揍封邦第19章 李家来人第45章 董家来人第16章 吃白食的第百二十二章 弱冠礼物第1章 百味食肆第百二十三章 大闹荷宴第90章 衣锦绣阁第74章 圣旨来了第百三十八章 试菜大会第46章 进了监牢第11章 以绣交友第83章 前往京都第87章 吃是大事第23章 不惹小人第百八十八章 前线捷报第百五十五章 如何修路第百六章 聘礼风波第77章 以善之名第80章 冬日暖情第27章 惹上官司第百九十一章 仇人见面第94章 进山救民第百八十五章 与外通商第百六十四章 婴儿衣物第百八十九章 钟逸归来第百四章 儿行千里第百八十六章 做做红娘第百八十六章 做做红娘第12章 吃包子啦第百二十章 组团逼婚第48章 御使难缠第百六十一章 缝制棉衣第百八十五章 与外通商第51章 吉祥戏班第54章 制作泡菜第25章 代卖包子第12章 吃包子啦第百七十五章 西沙儿媳第18章 包子出名第58章 全都送你第13章 意外之财第百七十四章 公开秘方第14章 极品出现第12章 吃包子啦第百十一章 惩治董家第23章 不惹小人第68章 再次相逢第38章 热闹秋夜第百六十四章 婴儿衣物第9章 五亩田地第3章 以面换药第百七十八章 请辞封主第25章 代卖包子第百六章 聘礼风波第74章 圣旨来了第51章 吉祥戏班第16章 吃白食的第百八十九章 钟逸归来第百九十章 殷家出事第百九十二章 小结局第百四十三章 祭月供品第44章 拒之有因第百八章 只为积德第百四十四章 要办宴会第96章 再到京都第百二十八章 谁最重要第百十七章 找到舅舅第3章 以面换药第百七十八章 请辞封主第10章 张家姐妹第百五十六章 糯米砂浆第百七十七章 峰回路转第55章 连吃带拿第66章 巧妙应对第百二十五章 水家村人第18章 包子出名第31章 启蒙读物第69章 编绳结卖第85章 初次交锋第百七十八章 请辞封主第百二十一章 江湖来客第58章 全都送你第59章 求写春联第60章 收留外人第39章 制作供品第46章 进了监牢第百十五章 帮御膳房第60章 收留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