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乡亲们

乡里乡亲们

杨老三和柳四娘听后不住的点头,并保证不把杨初月成为邱家童养媳这事说出去。等到韩启家的走了过后,他们俩就思量着用这笔钱把买金镯子欠下的钱还了,然后把房子修上一修,往家里置一些家具,然后扯几尺布给几个孩子做一身新衣裳,买上几亩水田,最后买几百斤粮食放在家里。

杨老三夫妻两的脸上均是喜气洋洋的,杨十九则一脸不平的坐在一旁,双手搁在腿上撑着头,看着杨初月的眼神满是嫉妒之色,同是一个爹娘,为什么自己就没那样的运气?那个算命的先生还说杨初月有富贵命,也是,给富贵人家当童养媳长大以后就富贵了。想起自己以后还得在乡下过苦日子,心里更不服气了。

一时间,杨十九坐在那里想着,杨初月跟她一样的出身,以后谁富贵谁好过还不一定。也许杨初月以后还不如她呢?杨十九诽腹一番后就躲到被窝里睡觉了。

杨初月端着木盆去井边打水洗衣裳,杨兴年冲过凉后也在那里洗衣裳。看到杨初月一副淡然和不乐意的样子,问道:“这可是好事,你看起来好像不高兴。”

杨初月用捣衣棒捶打衣裳,说:“四姐不高兴我可以理解,但你好像也不怎么高兴。”

杨兴年干笑了一声,说:“怎么不高兴,你去邱家,邱家夫人会给爹和娘一大笔聘金,以后家里的日子就好过了。也不用担心吃不饱了,我如何不高兴?”

杨初月听了不说话,是啊,她去了邱家,可以为自己的家换回一大笔银子,何乐而不为呢?以后杨家可以用拿笔钱好好过上几年了,至少在最近几年内,他们不会挨饿。

韩启家的说邱家在京城是大家,而那位大公子是府上的嫡长子,以后要继承家业。虽然现在邱夫人被逼到乡下来了,但也说不定她们一家会回京城去。邱夫人这样的贵妇,一定很瞧不起她这样出身的儿媳,也许等她长大了就放她出府也不一定,杨初月苦笑着安慰自己。但将来的事谁又说得清楚?邱家这趟浑水她去淌定了。“你说得也对,但将来的事,不会像你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杨初月说。

杨兴年沉默了一阵,说:“是啊,将来没有定数,谁又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去邱家之后,你要保重,我能说的也只有这些了。”

也许去邱家是个她改变命运的机会,无论那个机会会给她带来什么样改变,她都必须走下去。

后两天杨初月照旧干活儿,也没当自己有什么特别。倒是杨家院子的人听到丰莱镇最富有的人家聘杨初月当童养媳,一时间都到挤到杨老三的四面漏风的破土屋里,连着二伯一家也来了。

不过二伯一家的话不多,二伯脸上堆满了笑,就说了几句恭喜的话。杨家院子的人都争着抢着要和杨老三夫妇说话,二伯有些话还没到嘴边,就被凑上来说话的人挤到一边凉快去了。

杨初月不知道这事是怎么传出去的,反正还不到一个下午,整个桐安村的村民都知道了这事,都一窝蜂的到杨老三家来。有道贺的人,有来看热闹的人,有不服气来说酸话的人。

杨老爹夫妇也提了红蛋来道喜,一夜间杨老三这个最不受宠的儿子变成他们眼里最有出息最能干的一个。杨老爹和杨陈氏用力挤开围着杨初月的人,一双枯瘦的手死死的拉着杨初月的干瘦的小手说长道短。

杨老爹和杨陈氏你一句我一句的拉着杨初月说话,说到了邱家以后,要想着在乡下过苦日子的爷爷奶奶。要多救济着桐安村杨家院子的爷爷奶奶和大伯一家人,不要忘了本。

杨陈氏说邱家有好多好东西,她一辈子都没见过金银钗,没见过丝绸,没见过一件好东西,到了邱家后,一定要多帮她稍东西回来,让她也穿戴好些出去显摆一番,也让她年老后脸上有光等等说了一大堆话。

杨初月很想说几句反驳的话,但杨陈氏和杨老爹根本不给她说话的机会,自顾自的唠叨个没完。杨初月听得不耐烦了,心想邱家将来要不要她这个贫穷人家出身的儿媳还说不一定,现在家里的人就开始算计着从邱家拿好东西回来帮衬着了,真是太异想天开了。

杨大和王金镯也腆着脸,扭扭捏捏的到了杨老三家,先诚恳的道了歉,然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自己家有多不容易,说自己家有多困难,只差没给杨老三和柳四娘跪下了。

杨老三说他知道杨大一家的难处,过去的事不会再计较了。杨大欣喜的说他就知道杨老三心肠好 ,一家人哪有隔夜仇?然后就说到杨初月身上,感慨的说:“五妹有好出路了,以后当了侯府夫人可不要忘了大伯一家,还有家里的两个堂哥,如果以后有什么好出路,一定要帮着两个堂哥,要多多提拔多照顾着他们。”乡下人说话爽直,从不拐弯抹角,杨大就是其中的典型。

杨刘氏善交际,用她一贯活络的心思以及好口才拉着杨初月说道:“五妹啊,我知道你还在为我大嫂的事过意不去。但那事都过去那么久了,幺叔和幺娘都答应不计较了,你也别往心里去啊。现在咱们都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读书先生不都说什么‘同甘共苦’吗?以后你要得到好的了,也别忘了给家里的人分一杯啊。你知道我大哥还有我家家里穷没银子,什么都缺,以后要有什么了,都给家里带一些回来啊,我大哥和我家什么也不嫌弃。”杨刘氏说话比她公公更简明直接。

杨初月冷眼看着到自家来的人,用一贯沉默的沉默面对这些不请自来的上门巴结的乡亲,不说一句话。现在一切都没定数,全部的人都开始巴结了,开始拉关系讨好她了。这还只是开始,就已经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古话真是一点儿都不假,但那也得等到她得道了之后再说。

王金镯见她不说话,以为她不答应,就赶忙把杨刘氏挤开,拉着杨初月的手急切的说道:“五妹啊,你啷个不说话咧,你赶快答应啊?快啊!快点儿啊!”

杨初月还是不说话,安静的坐着听他们七嘴八舌的说话。王金镯心里焦急,催了杨初月一遍又一遍,“五妹,你倒是说句话啊!成哑巴了啊!你快说啊!”

还是柳四娘出来给杨初月解围,说道:“五妹一向都不怎么说话,她胆子小,估计被吓到了。她是个心善的孩子,将来发达了一定不会忘了大家,大嫂你就放心。这孩子虽然不说话,但心里都明白着呢。”王金镯只得收回了死死拉住杨初月的手。

晚上柳四娘烧了一大锅水让杨初月洗澡,还从村里的族老家借了一块香胰子来,让杨初月把全身上下都洗干净。杨初月最整齐的一件衣裳还是前年做的新衣,因为一直在家干活,她担心把衣裳穿坏了,就一直放在木箱子的最下面没穿,现在正好穿着去镇里。

去镇上那天,来送杨初月的人很多,甚至超出了杨初月的想象,也许整个桐安村的人都来了,杨初月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禁苦笑一声。这都什么事啊?想到她还一事无成的时候就背上了这么大的包袱,以后哪怕走一步都很难。她一个贫家出生的女儿,本就走不了多远,现在有这些人拖后腿,以后只怕寸步难行。

韩启家的来接杨初月,被杨老三家里三层外三层围着的人吓了一跳,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她不是告诫过杨老三夫妇,此事不要伸张吗?现在弄得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了,韩启家的脸皱得比苦瓜的褶子还多。一个孔武有力的家丁开出一条路来,韩启家的才能进杨老三家的门。

在几十个乡民的注视下,韩启家的忍着一肚子气的走进杨老三家的大门,把被人层层围住被家里长辈拉着没完没了叮嘱的杨初月拉了出来。

杨老爹还舍不得放开杨初月的手,说了一句:“到邱家以后别忘了乡下的爷爷奶奶,记得常带东西回来看我和你奶奶啊。”

韩启家的听了皱紧了眉头,只见杨初月一副沉默的样子,一句话也不说。韩启家的对杨老三夫妻说:“进屋里去,把门关上我有话说。”

杨老三和柳四娘两人脸上均是喜色,等着韩启家的给那一大笔聘金,压根没看到韩启家的脸色不好看。

韩启家的冷冷的说道:“我说杨家当家的,当时不是告诉过你们不要伸张吗?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

杨老三还在兀自欢喜,说:“乡下人都这样,一家有喜家家相送。现在我闺女嫁了户好人家,他们自然要来道贺了。我也是桐安村的人,总不能拒绝乡亲们的好意嘛。”

韩启家的一脸都是乌云,这事如果伸张出去,保不定会被京城的那个狐狸精知道,还不知到时候会弄出什么幺蛾子来。

到邱家的前奏长了点儿,不过这些都很现实。~\(≧▽≦)/~

插入书签

61 镇上谋出路第132章 知道真相71 六妹的心事麻烦的一家41 继续挑大粪第115章 情势逆转第128章 都是女儿惹的祸第128章 都是女儿惹的祸105 穿回现代第94章 生子偷煮鸡蛋吃50 初到侯府41 继续挑大粪人情冷暖初到邱家77 夜袭66 四姐的婚事65 杨兴年回家实在太饿了59 刘一郎跑了第103章 杨家人进京乡里乡亲们第107章 穿回去了?事发被爹打到镇上探亲47 杨兴年上学75 一个屋檐下96 明天会更好第115章 情势逆转44 送走那尊神67 陌生女人92 为人妇的日子61 镇上谋出路第106章 梦境和现实第119章 秋猎第125章 有惊无险救济的银子进山打野物85 大龄剩女偷煮鸡蛋吃麻烦的一家91 嫁得容易第129章 表姑娘第111章 到了辽州努力过日子46 京城来信了73 当年那些事第130章 羞辱57 家里那些事偷煮鸡蛋吃53 外室和贵妾52 亲爹是坏人聘金花完了女儿换侄媳第94章 生子进山打野物探望未来女婿49 准备去京城第二 次换婚42 回到丰莱镇68 镇上闹鬼了84 来得太容易96 明天会更好76 秉烛夜谈110 见到嫣嫔89 秋月的境遇99 回到京城偷了金镯子46 京城来信了第118章 养儿子74 定亲了第120章 父子对话第87章 压寨夫人52 亲爹是坏人第117章 出事了第128章 都是女儿惹的祸穷人的无奈第104章 第二任妻子69 婚事有着落51 照顾小公子努力过日子富贵从天降第108章 还没消停55 初恋情人85 大龄剩女77 夜袭第125章 有惊无险第129章 表姑娘69 婚事有着落第112章 后娘难当第116章 柳四娘的过去第二 次换婚78 生了个女儿第120章 父子对话第95章 变动83 该怎么办55 初恋情人98 悔青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