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杨大的不安

穿越之农女奋斗记

田大婶看到杨初月的手,上面有好些老茧,一双手除了长大些了外,和当年区别不大,又看杨初月的穿着打扮,穿的是件麻布衣,半新不旧的,发式是典型的乡下未出嫁的姑娘打扮。

“侯爷在京城娶了一位夫人,在四年前过世了,我回来的时候,侯爷又续娶了。你看我这双手,哪像富贵夫人们的手?这次是老夫人开恩,见我年龄大了,就放我出府让我回家。老夫人给了我一些银子,我拿去买了一些东西带回来,这一份是给你家的。”杨初月从背篓里取出一个灰布包的小包裹,“里面就是一些布、针线和糖,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田大婶千万要收下呀。”

有东西拿,还是京城的,田大婶笑得合不拢嘴:“你太客气啦,过来看我一家还要带东西来,这啷个好意思嘛。”她嘴上虽这样说,手却没拒绝杨初月,“来,进屋坐一会儿吧。”

杨初月背着背篓,说:“田大婶不用啦,我和我娘还得去下一家。大家都乡里乡亲的,有了好东西得让大家都有一份不是?我和我娘就不进门叨扰啦。”

田大婶还以为只有自己家才有这等好东西,不想整个桐安村的人都有,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接了人家的东西,面上的礼貌还得有:“那好,你们去吧,谢谢你们母女两个啦,慢走啊。”

送走杨初月和柳四娘,田大婶赶紧进屋打开包裹,里面装的是六尺上好棉布,一盒针线,还有一包麦芽糖和果糖。田大婶拿了一颗果糖吃,又香又甜又可口,就像喝了蜜一样,还有一股葡萄的味道。她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糖,不愧是京城的东西。心里不由得想到,这杨初月真是厚道,有了好东西晓得让大家都得一份。

杨初月和柳四娘背着背篓走遍了整个桐安村,把好话说尽了,把所有的误会解释清楚了,送出最后一份礼,母女两人才背着空背篓回家。同样的话说了一天,说得她口干舌燥。听了母女两人的话,有人惊讶,有人不屑,无论反映怎样的人,都收了礼。

“这次我们把话说清楚了,他们也该明白了。”杨初月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

柳四娘走在杨初月身后,说:“解释清楚了是好事,只怕大伯一家就有麻烦了。还不晓得他们要怎样上门去闹?”

杨初月在送东西的途中,听到乡亲们抱怨杨大,她细听过后,才说了自己的话,送上礼给杨老三和柳四娘赔罪,至于杨大一家要怎样,不关她的事,她也用不着穷好心帮着害了她大姐一辈子的人。

晚上,杨初月回到家,只见到自己家乌压压地坐了一大群人,杨老爹老两口,杨大一家,杨老二一家,还有她大姐,旁边坐着的是她的三个儿女,还有一个又老又丑面容猥琐的男人。

杨大看到杨初月真人,脸色变了无数次。今天上午他还在镇上的小酒馆骗吃骗喝,虚吹自己的侄女在京城怎样怎样富贵,他们得把所有好吃好喝的东西拿出来孝敬他。

不过没多久,就听到桐安村到镇上的村民说:“你侄女是忠毅侯府的夫人?你就虚吹吧。忠毅侯就在你家侄女回家那天就娶了继室夫人,杨初月只不过是忠毅侯府的丫鬟,你是个啥子侯爷的大伯?”

杨大平常在镇里乡里横行惯了,哪听得这种不顺他的话,走上去就给那人一拳。若是平常虚吹,他还不敢还手,毕竟杨初月是他们默认的侯府夫人,杨大身后有邱家罩着。但现在他不怕了,杨初月都被邱家赶回来了,他也不用在杨大面前示弱:“你这个谎话连篇的骗子,你侄女都回家了,你还有种在这里虚吹,还不回家去看看你的夫人侄女!你侄女回来了,靠山没了,我看你以后还怎么横!”他早就看不惯杨大借着忠毅侯府的名声到处欺负人。

杨大尤不相信,不过说的人多了,他心里就开始打鼓,一直默念这不是真的。赶快回到桐安村,叫上一家子到杨老三家去。杨老三说杨初月和柳四娘一起去看乡亲们去了,估计到晚上才会回来,于是一家人坐着一起等。

杨初月背着空背篓回来了,杨大感觉自己的大靠山倒了,“你不是在京城当侯爷夫人吗?啷个回来了呀?”他还想着带上全家到京城投奔亲戚咧。

杨初月放下背篓,对柳四娘说:“娘,天色暗了,你先去做饭吧。”

柳四娘叫了杨十九到灶房屋去做饭,杨初月自己去给这个借着忠毅侯府名义干坏事的亲戚理论。“哪有的事?我爹我娘还有我都没说我是忠毅侯府的夫人,大伯听哪个说乱说的哟?”

杨大急切地问道:“两年前镇上的人都看到你跟着邱家的人去京城了,你不是去当夫人还是去干啥子?”

杨初月用竹筒杯盛了温开水端给他们喝:“大伯,乡亲们喜欢夸大事实你又不是不晓得,我要是邱家的童养媳,早在七年前就跟着老夫人回京城了,哪里还待在镇上帮着守房子?若是我成了侯府夫人,还不帮着自家人?你看我家和当年一样穷,哪像出了个侯府夫人的样子?我回来这阵,侯爷已经娶了新夫人了,府上还有四个侍妾,都是皇上赏赐的。是老夫人看我年龄到了,就赏了我五十两银子让我回乡。我用一半的钱买了布料针线和糖送给乡亲们,顺便把先前的误会解释清楚。”

杨大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一向以侯爷的大伯自居,现在杨初月回来了,还把先前的误会解释清楚了,现在整个桐安村的人都知道他是骗人的,这不是打他的脸吗?他在镇上作威作福惯了,得罪过不少人,靠山没了,不知道后面会出什么事,一时间心慌得很。同他心情一样的,还有刘一郎,他做的错事不比杨大少。

杨初月冷冷地看了刘一郎一眼,这个男人一看就没好印象,难怪到了二十五岁还娶不到老婆。杨老爹最关心杨初月欠老夫人的一百多两药钱:“五妹啊,当年欠下的汤药钱夫人真的不要你还了呀?”

对于贪心不足的杨家人,杨初月一直觉得没必要对他们说实话,尤其是在杨大和刘一郎干了无数坏事后。“当时夫人就说了让我干活儿还债,我在镇上近五年,在京城待了两年多,临走前还才还清。因为侯爷娶新夫人,老夫人开恩让我回家,还给了我五十两银子。我用了一半,还剩了些两银子。爷爷,你和奶奶都老了,我打算把给你和奶奶七两银子。宝弟大了,过几年还要娶媳妇,四姐还要嫁妆,剩下的就留着给他们用。”

不用欠债了,杨老爹终于不担心那事了,想到还有七两银子用,不由得欢喜的笑了:“我就晓得五妹最有孝心。”

杨初月虚伪地说了一句:“孝敬爷爷是应该的。”从里屋拿了一锭五两银子和一锭二两银子交到杨老爹手里,“爷爷,你拿好了啊,千万别丢了。”明晃晃的银子晃得杨大和刘一郎转不开眼。

“好,好,好。”杨老爹高兴得连说了三声“好。”他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银子,杨初月一下子给了他七两,高兴得合不拢嘴。

王金镯听到全村的人都说杨初月大清早就背着一背篓到处发好东西,现在亲爹一家都有银子,不满自己家没有,问道:“五妹,你有钱给全村的人送东西,啷个不给自己的亲戚留点儿?我看呐,你就是有了钱回来显摆的吧,让全村人晓得你这个当丫鬟的有多风光?”

杨初月把银子交到杨老爹手上过后,对王金镯说:“大伯娘,我怎会少了自家人的东西?这一包都是给大伯和二伯的,这一包是给大姐家的。”

杨刘氏看到胀鼓鼓的布包,笑道:“五妹最有孝心,啷个会忘了自家人嘛。”

“多谢五妹了,我一家只是过来看看你,想不到还有好东西给我。真是不好意思。”说话的是二伯娘,二伯娘老实,跟二伯一样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民,和杨老爹和杨大的性子不怎么相似,倒和杨老三差不多,一辈子都是顺民。

杨初月拿着布包裹交到二伯娘手上:“都是一家人,应该的。”

二伯娘不推辞,接过包裹说:“谢谢五妹啦,你平安回来就好,我回家去了,云芳还在等我和当家的回去吃饭。”

如果遇到的亲戚都是二伯一家这种人就好了,至少不会惹那么大一堆烂摊子等着收拾。杨初月从京城回来,最担心的莫过于杨老大和刘一郎。杨老爹和杨陈氏得了银子得了东西,不管杨大一家也起身说要回去了。

杨大一家和刘一郎不安地继续坐着,想起当初做的那些破事,杨大无不担心所有人来找他算账,问杨初月说:“五妹啊,你回来后忠毅侯府还管你不啊?”

杨初月理所当然地说道:“我不过是他们府上放出来的丫鬟,他们还管我干啥子?我一不是他们家什么人,二又不是他们家的亲戚,老夫人在我走之前给了一笔银子就算仁至义尽了。”以后出了乱子别想来找她帮忙。

“那兴年呢?他可是杨家人呀。”杨大着急地问道,只要杨兴年还管这事,他就能逃过一劫。

杨初月在白天送礼的时候,听到乡里乡亲的拉着她说了好一阵杨大和刘一郎的恶行,杨初月一点儿都不想帮这两个无良的老男人。“大伯,你当年口口声声说大哥是外向来的,从不把他当杨家人,你当年的做法让大哥伤透了心。大哥现在在京城读书,明年才科考,什么官职也没有,哪能帮上忙啊?”

杨大心慌慌的,现在没一个人能帮他了,难道真的躲不过?“大哥,初七,饭煮好了,你们在这里吃饭不?”柳四娘穿着围腰进来说。

杨大一家不敢继续在杨老三家多留,说了一句“我们走了”,一家人拿了杨初月送的东西就跑了。现在杨初月靠不住,杨兴年那个杨老三的养子更靠不住。以后的日子要啷个过哟!

杨初七多年没见到五妹,点头留下吃晚饭,她的三个儿女也说要留下来。刘一郎说回家有点儿事,把杨初月送给杨初七的东西拿着就回家了。杨老三一家对刘一郎没什么好感,连礼节性的挽留都没一句:“刘大哥慢走啊,我们就不送你了。”

柳四娘原以为杨老爹和杨大一家会留下吃饭,所以洗了一块腊肉来炒木耳,煮了个腊肉干豇豆肉汤,还做了几个炒菜。现在只剩他们一家人吃饭,饭桌上的气氛比刚才轻松了许多。

杨初七的三个孩子眼睛无神,看起来木讷讷的,没一点儿神采,甚至有些畏缩。杨老三和柳四娘心疼外孙,一个劲儿的往他们三个碗里夹菜。三个娃儿在大山里的时候就没吃上一顿饱饭,出了山后,家里本来没什么钱,一天到头还得担心被爹打,活得心惊胆颤的。

外婆家有好吃的,外公和外婆人好,四姑姑和小舅舅经常陪他们玩儿,是以兄妹三个平常最喜欢到外婆家来。看到晚上有那么多好吃的,不由得多吃了几碗饭。

“姐,今晚就留下住吧,我们姐妹三个好好说话。”杨初月夹了一块半肥半瘦的腊肉到杨初七碗里。杨初七不住地点头,她实在不想在每天白天劳作过后,还回去被无能的丈夫毒打。

杨兴年走后留下的那间屋子,柳四娘把屋子收拾出来给两个外孙住,小外孙女就跟着她睡。冲过澡后,柳四娘领着三个外孙先让他们睡了。

一家子搬了凳子坐在大黄葛树下乘凉谈心,杨宝弟今天格外乖顺,杨初月忍不住夸了几句:“小弟长大了,没以前调皮了。我还记得当年他爬树掏鸟蛋下河洗澡的事情。”

杨老三恨铁不成钢地拍了拍他的头:“是没以前调皮了,都是十四岁的娃儿了。还有两年就娶媳妇儿了,看他现在这个样子,人没出息没本事,娶媳妇儿太糟蹋人家的姑娘了。”

68 镇上闹鬼了天灾求生存100 再次有孕到镇上探亲92 为人妇的日子44 送走那尊神第122章 兄弟之间62 红绸绣坊乡里乡亲们51 照顾小公子第128章 都是女儿惹的祸73 当年那些事57 家里那些事偿还人情债第94章 生子57 家里那些事第80章 发现秘密麻烦的一家公子的愤怒偿还人情债70 嫁还是不嫁74 定亲了猪被狼吃了69 婚事有着落猪被狼吃了第82章 出大事了96 明天会更好第125章 有惊无险第128章 都是女儿惹的祸58 杨大的不安72 知道真相第119章 秋猎第二 次换婚89 秋月的境遇第132章 知道真相42 回到丰莱镇女儿换侄媳101 强势的老夫人探望未来女婿59 刘一郎跑了第94章 生子110 见到嫣嫔女儿换侄媳初到邱家邱宅内众生75 一个屋檐下38 说清事实穷人的无奈第113章 宝弟的婚事进山打野物39 房子修好了努力过日子邱宅内众生101 强势的老夫人67 陌生女人第79章 搬到新家第79章 搬到新家第113章 宝弟的婚事74 定亲了51 照顾小公子48 杨十九出事天灾求生存70 嫁还是不嫁探望未来女婿62 红绸绣坊第80章 发现秘密第122章 兄弟之间第130章 羞辱99 回到京城58 杨大的不安第111章 到了辽州58 杨大的不安56 回乡下老家聘金花完了第86章 千里寻夫事发被爹打50 初到侯府54 钱财的诱惑进山去打猎救济的银子38 说清事实第118章 养儿子47 杨兴年上学第133章 夫妻吵架99 回到京城第112章 后娘难当镇上八卦事65 杨兴年回家悲剧的穿越相似的经历第119章 秋猎第116章 柳四娘的过去75 一个屋檐下38 说清事实93 又要离开了第124章 杨家又出事了38 说清事实第122章 兄弟之间实在太饿了进山去打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