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四姐的婚事

穿越之农女奋斗记

杨兴年答应娶杨十九,已经是杨兴年在让步了。断绝和杨家的关系,其实是做好的办法。杨初月洗干净大铁锅,放了些猪油进去,等到油烧开后舀了一瓢冷水参进去,再放上花椒和拍碎的姜,盖上盖子等着水烧开。

“娘,我从前听到一个典故,讲的是鱼和熊掌的故事。故事里说,鱼和熊掌都是不容易得到的美味。但两样东西不可能同时得到,得到鱼,就必须放弃熊掌,要得到熊掌,就必须放弃鱼。做人不能贪心要学会取舍,不然什么也得不到。”杨初月说着,把一块大豆腐切成小块的长方形放进瓷碗里,把水桶里的小白菜洗净了捞出来放在筲箕里。

柳四娘明白杨初月说的话,要么放弃杨兴年得到一个能干的女婿,要么放弃杨十九留住一个有出息的儿子,但她都不想舍弃。

“娘,大哥有他的无奈,他答应娶四姐已经是最大的让步。当年我一直不同意你们让大哥娶四姐,若没当年的事,也许你们今天就不会这么为难。大哥已经下定决心了,你们不能因为一己之私就不顾大哥的感受,当年你和爹收留了他,但他不是欠了你们的情就必须对你们有求必应,那些年他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你和爹比我都清楚。”

“为了大哥的将来,也为了四姐以后的日子好过些,你和爹必须做出取舍。官场上的事远比我们想得复杂,在京城那段时间我算是明白了流言的可怕。若大哥既是四姐的哥哥,又是四姐的丈夫,以后还让四姐怎样在那些官家夫人面前抬起头来?娘,你和爹多为大哥想一想吧。”

柳四娘烧着火犹豫再三,这事吃了饭后还得找杨老三商量一下。晚上一家坐着吃饭,饭桌上谁也没说话,杨十九在为杨兴年要和杨家断绝关系这事伤心,杨秋月在伤心自己以后当不了官太太,杨初月心里多少有些为杨兴年鸣不平,但她还是一句话都不说。收拾好饭桌,各人回各屋睡觉。晚上,柳四娘和杨老三在油灯下商量杨十九和杨兴年的事。

柳四娘拿着剪刀剪灯芯,说道:“当家的,我看还是依了兴年的法子吧。兴年毕竟不是我们亲生的,以后孝不孝敬我们还不一定。如果成了我们的女婿,我们以后就真是一家人,都说女婿是半子。”她又把杨初月晚上对她说的那番话告诉了杨老三。

杨老三想了这事一晚上,心里虽然舍不得杨兴年这个能干的干儿子,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让杨兴年娶杨十九。第二天,杨老三把全家人叫到堂屋说事,他同意杨兴年和他断绝养父子关系,但条件是必须娶杨十九。

娶杨十九这事,杨兴年想了三年多,他欠杨家的情,只怕这辈子都还不完。杨十九在容貌性子上还过得去,至于其他的,他会慢慢教她,只要杨十九规矩不给他惹麻烦。

杨十九在床上挣扎了一夜,在全家都答应这门婚事的时候,她选择了放弃:“爹,娘,我不嫁给大哥了。我昨天晚上想通了,大哥以后是要当官的,我做不好县太爷夫人。我大字不识一个,又不会做女红不会看账本,心眼小又狭隘,跟在大哥身边只会拖他的后腿。女婿虽是半子,但也是两家人,还是让大哥当你们的儿子做我们的大哥吧,我们都不要为难他,你们也不用担心我伤心。五妹说得对,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是我的缘分还没来,我不强求大哥。”

“十九,你真的想好了?”杨老三好不容易想通了决定和杨兴年断绝父子关系,想不到杨十九这里又出状况了。

“嗯,我想好了。大哥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大哥。当时我想嫁给他也只是满足一时的虚荣心而已,现在我想通了,宁愿在家当一辈子老姑娘,也不嫁给大哥克他,大哥会找一个好大嫂回来,他是好人,一定会好好孝敬你们的。”杨十九说着,眼泪稀里哗啦的流了出来。

柳四娘以为是谁威胁了她,坐到她身边急着问道:“十九,你前几天不还想着嫁给兴年吗?怎么今天就反悔了呢?”

杨十九放弃这门婚事也是思虑再三后的结果,“娘,没有谁逼我,是我自己想通的。等大哥在家住几天就到江州梧北县上任吧。”

“好吧,随你怎么想。”杨老三正是心烦的时候,本想着办喜事了杨十九却反悔了,他也只能这么说了。

杨兴年杨宅面对一家人心怀愧疚,见到杨老三夫妻不知道说什么好。杨十九在自己的屋子里待了好几天,每顿饭都是柳四娘送进她房间的。杨秋月这几天被家里怪异的气氛搞得不敢蹦跶了,贴在柳四娘身边当乖乖女。

杨兴年急着到梧北县上任,在杨宅住了十来天就去了江州。杨十九还是个背着克夫名声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不过没多久,就有媒人上门来说亲。

上门来提亲的是镇上铁器铺徐家的老板娘,“我那侄子是隔壁荣川县的,他是家里的独子,家里是开药材铺的,家境也算殷实,今年二十五了。这个年纪的确该娶妻了,不过他也是个命硬的,从十五岁就开始议亲,但说了六门亲事,姑娘还没过门不是死了就是病了。这些年来,也传出了他克妻的名声,县里没谁愿意把姑娘嫁到他家去。我那侄子没什么不好,长得俊俏不说,人老实又肯干,是个好说话能过日子的,就是命硬了些。他家的药材铺每年的收益还不错,等到家里长辈年老以后,他就是药材铺的当家的了。他家放出话来,说只要找个八字相配的就行,家世模样也不计较。我看你家的四姑娘模样好,命也硬,家世背景正好和我家侄子相配,我就急着来说了。”徐家大婶说道。

柳四娘到镇上不到一年,对镇上的人家不熟悉,也不知道这徐家媳妇信不信得过,只搪塞了几句应付她。

杨十九眼圈红红的出门来,对柳四娘说:“娘,这门亲事我愿意。”

徐家侄子是真有克妻的名声,万一杨十九真被克死了怎么办,“四妹,你别乱说。婚姻大事由父母做主,你先回房待着。”

“娘,徐伯母都说了,徐家殷实,她的侄子除了有克妻的名声外也没什么不好。而且我的命也硬,不正好相配吗?”杨十九说。

“光这么说还不行,你年纪虽大了,但婚姻大事事关一辈子马虎不得。这门婚事我和你爹会打探清楚了回来给你说。”柳四娘把杨十九劝回了屋子。

徐家媳妇说:“四娘,我晓得你的女儿金贵,你和老三先想好了再说吧。想好了到我家来说一声,我好和荣川的二弟通通气。我把他们在荣川县的住处和铺子的地址给你们,你们也好打探清楚了。”

柳四娘和徐家媳妇又说了一阵话,见到天色已晚,柳四娘送她出门。晚上杨初月回来,柳四娘就向杨初月打听镇上徐家铺子的家的事:“五妹啊,你在镇上住了这么多年,知道徐家铁匠铺的事情吗?”

杨初月正在切丝瓜,说:“徐家啊,挺好的。徐伯伯本不是镇上的人,是十多年前才到镇上来的。他在镇上打铁,名声还不错,没听到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传出来。徐家的儿女也好,个个都是出色。我听说徐伯伯原住在荣川县,徐伯母是丰莱镇的人,当年到荣川县去走亲戚遇到了徐伯伯,徐伯伯对她一见钟情,就跟着到丰莱镇了。徐伯母是家里的独女,徐伯伯后来就在丰莱镇安了家。娘,你问徐家的事情做什么?”

柳四娘叹气,“还不是为你四姐的亲事,你也知道十九有克夫的名声,没人敢娶她。她又不愿意嫁给兴年,婚事就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今天徐家媳妇上门来说,她家侄子还没成亲,也有克妻之名,她就说啊两个八字硬的人正好凑一对。她侄子是家里的独子,在荣川那边开药材铺,家境殷实。我想你四姐嫁过去也好,就担心你四姐被克。”

杨十九的婚事有着落,杨初月心里高兴,她不怎么相信克夫克妻那一套,“娘,你和爹不放跟着徐家伯伯到荣川县徐家去一趟,打探一下徐家侄子的人品性格如何后回来再做决定。先合一下四姐和他的八字吧,若真能合上,四姐嫁过去也无妨。”

柳四娘略微沉吟片刻,说:“也好,我明天就去找徐家媳妇问问看。”

晚间吃饭的时候,柳四娘和杨老三一起商量杨十九的亲事,杨老三也应下了。杨十九在家里坐在荼靡花树下,看着长得正茂盛的树枝。

正午,柳四娘和杨老三回来了,说徐家大婶已经到荣川县去了,等徐家媳妇回来后,她就和杨老三收拾包袱带着杨十九的庚帖到荣川县去。平静的过了四天,杨初月回家的时候二老已经出门了,“四姐。”

“五妹,你说这次的亲事能成吗?”杨十九在树下坐了半个下午,想了很多事。

“若四姐和徐家公子有缘,这门婚事自然能成。”杨初月端了一张凳子坐下来说。

杨十九仰头看着头顶的树叶:“说起来我们两个在家都是处在中间的最尴尬的两个,上面有踏实能干的大姐二姐,有最漂亮的三姐,下有活泼可人的六妹和爹娘心头最喜的小弟,我们从小捡姐姐们的衣裳穿,吃宝弟剩下的好吃的,平常被骂得也最厉害。我心思狭隘,又争强好胜的,凡是都要最好的,从小到大不晓得发了多少脾气,让爹娘生了多少回气。每次我都大吵大闹的,哭过闹过后就在想,你怎么就那么沉得住气,不吵也不闹,有什么吃什么,有什么穿什么。后来你到邱家,我也是羡慕你的。”

“四姐今天怎么想着说那么多话了?”杨初月问道。

杨十九抱着膝盖,把头搁在上面说:“年龄大了,想法也多了。其实说起来,我真有很多地方比不上大姐、你和小妹。大姐勤劳,你能干,小妹性子好,再看我自己还真是一无是处。”

杨初月知道杨十九三年来无论是脾气还是性格都改了不少,“四姐,你也很好不要妄自菲薄。你的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你以后一定是个好妻子,好母亲。”

“但愿我真是那样的,如果这次真的能成,我什么也不求了,只求能嫁个老实的男人好好过日子,就安安稳稳的过下去。”杨十九笑着说道。

杨初月握着她的手说:“四姐,你一定会心想事成的。”

五天后,杨老三和柳四娘带回了荣川县徐家的消息。徐家为了娶到儿媳,把家底都告诉了他们。又有徐家大婶在一旁夸杨十九,徐家也同意了,和了两人的生辰八字正好合上。徐家保证等杨老三夫妻回到丰莱镇,就请媒人到杨家去提亲。

“十九,我们打听清楚了,徐家这次行。那家小子看着也好,和十九正好相配。”杨老三对徐家很满意,说起话来都欣喜异常。

“都听爹娘的。”杨十九坐在一边说。

果然他们两人回家不到一天,徐家就遣了媒人到杨家说亲,杨老三夫妻很爽快的同意了。过了六礼,定了亲,七月七,乞巧节,宜嫁娶。柳四娘忙着帮杨十九备嫁妆,一时间走遍了整个丰莱镇。

杨初月从自己存的私房里拿了些钱出来,给杨十九添了一份嫁妆,又在县城的首饰铺子打了一副头面,让她在七月七那天漂漂亮亮的嫁出去。

到了六月底,杨初月关了铺子的门,专心在家帮忙打理杨十九的婚事。杨宅因为办喜事变得格外热闹,桐安村的乡亲来了不少,左邻右舍的邻居也来了。柳四娘在操办宴席这事上没什么经验,所以喜宴那些事均是杨初月在做。

从找人手帮忙到各种食材的采办,从招呼亲戚乡亲到处理各种意外事故,杨初月硬是一人顶了下来。杨初月请了镇上唯一一家客栈里的厨子来帮忙炒菜,又到左右的邻居那里借了桌子板凳,请了几个手脚麻利的媳妇帮忙切菜端菜。

因为来的人多,宅子内的那块空地已经放不下桌子了,杨初月把堂屋和隔壁空着的房子也收拾了出来摆宴席。

大部分青菜是自家地里的,家里有猪有鸡鸭等,办席的时候杀了一头肥猪和二十来只鸡鸭,青菜和肉食都是自家的东西,总的来说也没花多少钱。宴席是当地标准的三蒸九扣席,外加了其余热菜,每一桌都摆得满满的。结婚办喜事,图的就是个热闹。杨初月买了好些喜糖瓜子等零嘴放在托盘里,让来参加婚宴人随意拿。

杨十九出嫁,在嫁妆上花了大钱。杨十九的嫁衣是柳四娘和杨初月帮忙绣的,她穿上嫁衣,戴上花冠后哭了好一阵。杨十九虽算不上风光大嫁,不过在丰莱镇嫁得也算体面。

杨宅内热闹非凡,桐安村来的乡亲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肉,在席上拼命的吃,吃过了还抓了一些托盘里的花生瓜子和糖等零嘴走。

97 过年38 说清事实偿还人情债第119章 秋猎邱宅内众生第132章 知道真相91 嫁得容易40 公子挑大粪事发被爹打48 杨十九出事第94章 生子77 夜袭第120章 父子对话70 嫁还是不嫁74 定亲了37 钱是人的胆第126章 回京第82章 出大事了134 相敬如冰59 刘一郎跑了47 杨兴年上学第95章 变动99 回到京城67 陌生女人100 再次有孕57 家里那些事第132章 知道真相44 送走那尊神第二 次换婚第108章 还没消停44 送走那尊神第132章 知道真相第131章 无事生非第104章 第二任妻子偿还人情债麻烦的一家71 六妹的心事60 搬到镇上住如鲠在喉93 又要离开了第116章 柳四娘的过去71 六妹的心事第109章 外放45 杨宝弟来了96 明天会更好第132章 知道真相如鲠在喉100 再次有孕生了个儿子第107章 穿回去了?第129章 表姑娘进山打野物77 夜袭第122章 兄弟之间镇上八卦事第103章 杨家人进京公子的愤怒第104章 第二任妻子第123章 心有灵犀如鲠在喉实在太饿了40 公子挑大粪第102章 进宫见皇后63 杨秋月回家第104章 第二任妻子镇上八卦事98 悔青肠子59 刘一郎跑了捅破窗户纸44 送走那尊神第90章 上门求亲邱宅内众生第86章 千里寻夫第117章 出事了第131章 无事生非野猪和野羊第88章 推到汉子65 杨兴年回家日子太难过71 六妹的心事61 镇上谋出路64 杨老爹夫妻84 来得太容易62 红绸绣坊58 杨大的不安富贵从天降第102章 进宫见皇后第116章 柳四娘的过去人情冷暖47 杨兴年上学相似的经历第108章 还没消停91 嫁得容易第133章 夫妻吵架第111章 到了辽州第127章 偏心眼猪被狼吃了第122章 兄弟之间67 陌生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