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第206章 不能白来

第206章 不能白来

就在陈凡纠结去哪里找工业券的时候,周站长和汪世平两人走了过来。

他们先在门口看了看那匹马,伸手想要去摸,结果母马立刻人立而起,踢着两只前蹄,唏律律地连声叫唤。

幸亏两人都是经常跟牲口打交道的人,赶紧后退两步避开正面,跟母马保持距离。

陈凡听到动静,立刻转身跑了出来,先拉住缰绳将马安抚住,随即对着两人笑道,“周站长、汪医生,是你们啊。”

周站长满脸惊讶地指着马,“这马你是怎么治好的?”

陈凡摸摸马脸,转过头笑道,“还没治呢,治好了脾气哪还这么暴躁。”

他哪里敢说这马已经没问题了,否则那甘来宝本来没气的,恐怕也能憋出一肚子火来。

咋地,在我手里半死不活,你刚拉走就没事啦?

最关键的是,别人会不会以为他有什么不得了的手段,刚牵走马就能治好?要是这样的话,有人心怀叵测告他会法术怎么办?或者以后大家都去找他给牲口看病怎么办?

反正这事他不能认,低调才是王道。

周站长一听也对,满脸古怪地说道,“难不成,之前是不肯吃东西,现在又变狂暴啦?”

这时汪世平突然“啊”了一声,凑到周站长跟前,小声说道,“站长,伱还记不记得,五年前白浪湖3队的那匹马。”

周站长眼神微动,猛地转身看着他,再猛地转身看着那匹母马,“哎呀,你别说,还真有点像。”

陈凡有点好奇,“白浪湖那匹马怎么啦?”

白浪湖是南湖公社五个生产大队之一,因为大队中心有一个面积达几百亩的大湖泊,整个大队也是围绕这个湖泊而建,便由此而得名。

而且白浪湖大队,是南湖公社唯一一个有“经农户”的生产队。

“经农户”是相对于普通生产队社员而言,意思就是从事经济生产的农户。

有些地方没有田地,生产不了粮食,只能种植茶叶、果树、药材等经济作物,或者是从事养殖业。

由于不产粮食,对于这样的农户,他们的口粮只能和城里人一样,由国家安排专门的“经农户粮食卡”来分配,对他们征收的也是各种经济农作物产品。

所以经农户跟普通农民不一样,他们的口粮是有定量的,不用担心哪年突然减产,没有了粮食糊口,只能买高价的“返销粮”。

返销粮则是一种很特殊的粮食。

这年头除了义务交公粮之外,由于各方面原因,上级一般还会要求地方尽可能地多收粮食。

本来初衷是好的,最开始的时候农民也很乐意,踊跃将口粮之外的粮食卖给粮管所,少给或不给自己留存粮。

但政策到了下面,各地为了攀比,慢慢的自愿就变成了强制。

正常来说,生产队完成上缴任务之后,再留一些储备粮以供不测,剩下的粮食会分发到各家各户手中,这部分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

而粮管所却会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收购粮食。

比如今年收了10斤粮食,先交3斤公粮,剩下的7斤,就需要再卖3到4斤给粮管所,实际上农民自己能支配的,只有3、4斤而已。

如此一来,只要不是丰收年,手里的口粮就很有可能不够吃。

正常情况下,如果社员家庭缺粮,可以用工分找生产队兑换粮食,等年底结算时再统一扣除。

但是如果连生产队都没有了粮食,农民只能去找粮管所门市部,购买专供农村的“返销粮”,而返销粮的价格却要比市价高两到三成。

这才是当年很多地方粮食不够吃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才是旱涝等天灾。

也就是江南富庶,尤其是治理了长江水患之后,大部分年份粮食都能丰收,这种情况才很少见。

但是少见不是没有,偶尔一次,就能让人念叨个十年八年。

所以这里的大部分农村姑娘,也和其他地方的人一样,都有一个城镇户口梦,以嫁给城里人为荣,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能够获得稳定的粮食供应,其次则是为了面子。

但是能嫁到城镇拿城镇户口的毕竟只是极少数,便有许多人将目标瞄准了经农户,吃着定量粮,也算是半个“城里人”,只不过做的工作还是农活儿而已,那也比纯粹的农村户口强。

白浪湖的经农户,就是依靠那一大片湖泊生存的渔民,他们每年都要上缴足够数量的渔获,等于是农民上缴粮食。粮食储备也摊不到他们头上,相比之下,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就要轻很多。

而他们经常捕鱼上缴,也需要大量的牲口作为运力,所以白浪湖养的骡马也是南湖公社最多的。

听到陈凡的话,汪世平立刻说道,“五年前,白浪湖3队有一匹马,就跟这匹差不多,不怎么吃东西、没力气干活,而且经常屁股朝后,自己对着马厩的后墙发呆,有时候还会撕咬别的马,拉到我们兽医站来看病,也找不出毛病来,当时所有人都说那匹马要疯了。”

他说着突然一拍巴掌,“果不其然,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那匹马突然挣脱缰绳,一头冲进了白浪湖里,等捞起来的时候,早就死得透透的,你说这事儿怪不怪。”

陈凡越听越觉得不对劲,那匹马怎么听着感觉像是得了重度抑郁症呢?

先是没精打采、情绪低落,然后情绪狂躁、不稳定,最后想不开自杀。

他以前确实看过新闻,知道马也有抑郁症,但现实中,这还是头一回听说。

周站长突然往旁边走了两步,拉着陈凡小声说道,“这马是甘来宝请你牵回去治的,还是你买下来了?”

陈凡眨眨眼,“买的,钱货两清,都摁了手印。”

周站长顿时满脸怅然,“怎么就买了呢,这马不正常啊。”

陈凡看了看直溜溜看着自己的母马,“呃,没事,慢慢来吧。”

怕周站长继续聊马,他赶紧转移话题,“站长,你有工业券没有?” 周站长愣了一下,一边掏口袋,一边说道,“你要工业券干嘛?”

陈凡转过头,对着走过来饶有兴致看着他们聊天的汪小玲笑了笑,“我想买杆气枪,要3张工业券。”

“买气枪?”

周站长本来都把工业券掏出来了,一听又塞了回去,转身指着汪小玲说道,“小汪啊,真不是我说你,你怎么啥钱都赚呢?小陈买气枪,你也不说拦一下。”

汪小玲满脸无语,“周叔,看您这话说的,我是营业员啊,顾客来买东西,我不推销就不错了,还给拦着?让后面的钱主任听见了,我这工作还要不要干了?!”

话音刚落,一个裹着棉袄皮肤白皙的中年妇女就从后面走了出来,大声说道,“什么就工作要不要干了,又跟人吵架啦?”

周站长转身看着她,“哟,今天亲自上班?”

“呸。”

这位钱主任啐了一口,才笑骂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你的班是让别人上的?”

随即看了看陈凡,顿时眼睛一亮,“哎哟,哪来的小伙子,长的俊得哟,是哪个单位的,有对象没有?没有我给你介绍一个怎么样?”

陈凡张大嘴眨眨眼,我来买枪的,怎么就变成相亲了呢?

这时落在后面的刘师傅他们也赶了上来,一眼就看见陈凡牵着的母马,当即将车赶到供销社门市部门口停着,跳下来说道,“你们在这儿开会呐?”

周站长、钱主任都笑着跟他打招呼,“刘师傅。”

刘师傅咧着嘴挥了挥手,“你们好你们好。”

随即看向陈凡,“你来买东西?”

陈凡,“啊,买杆气枪。”

话音刚落,钱主任就问道,“刘师傅,这是你们村的人?以前没见过啊。”

刘师傅指了指陈凡,笑道,“新来的,陈师傅听过没有?”

钱主任顿时恍然,两眼放光地看着陈凡,“哟,你就是小陈师傅啊,那就肯定还没对象吧,钱姐给你介绍一个怎么样?”

陈凡满脸囧然,过不去了是怎么滴?

后面驴车上的四个女生一颗心都提了起来,眼巴巴地望着陈凡。

还好,刘师傅摆摆手说道,“人家小陈今年才16,你给他介绍有什么用?又不能结婚。”

钱主任满脸可惜,“那确实小了点,过两年,过两年钱姐给你介绍其他的。”

这年头谈对象,基本上都是奔着结婚去的,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则谈四年还不结婚,大概率要被唾沫星子淹死。

然后钱主任终于想起来正事,看了看柜台上还没收进去的气枪,对着陈凡说道,“你有钱买什么气枪啊,38块钱一把,贵得要死,还要工业券,你找周站长,问他农村哪个人想要卖枪的,多的是枪买,一把双发的猎枪也才30块,不比买气枪划算。”

陈凡眼睛狂眨,如果没猜错的话,她这是把生意往外推?

现在他也明白了,为什么这里没有把气枪挂出来,原来是没人买啊?

他是不知道,虽然建国后就开始实行枪支管理,颁发了持枪证,但是这东西有等于无,尤其是从60年代末起,提倡全民皆兵,谁都不知道民间藏有多少枪支。

大城市里可能还好一些,但是在农村,说句家家户户都有枪可能有点夸张,但是每个小队都有枪,那绝对是往少了说。样式更是五花八门,从鸟铳到猎枪,从百年前的汉阳造,到最新款的56半,甚至还有不少迫击炮和掷弹筒。

别说去派出所登记,谁特么有空去报备那玩意儿?

也就只有单位干部、上过学的知识分子,才有这个自觉去领持枪证。

所以这时候的枪支是最不值钱的,也就比废铁价格强一点。

要到1981年,新的“枪支管理法”出台,将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枪支全部收缴,只允许“非专业狩猎人员”可以持有两支以下的枪支,持枪人数和枪支保有量才大大降低。

这时候枪支的价格也直线上涨,比如那杆工字牌气枪,到85年的时候,就涨到220元一支,虽说跟物价上涨有关,但这个涨幅,也比通货膨胀高多了。

再之后,因为各种原因,在大城市里面,气枪还有不少市场,但是在乡镇下面,抱歉,火枪才是主流!

要一直等到96年,颁发最严枪支管理法,枪支才从老百姓的生活中逐渐消失。

现在嘛,如果不是上级单位进了货配发过来,南湖供销社都不会卖这个气枪。

卖气枪,还不如卖子弹呢!

听到钱主任的话,陈凡一时间也纠结了,自己还要不要买枪啊?

结果周站长拍拍他的胳膊,正色说道,“你是想要气枪,还是随便什么枪都可以?”

陈凡眼珠微转,“鸟铳肯定不行,太老的枪也不行。”

周站长立刻说道,“那就行了,正规的步枪不好搞,那种基本上都是被民兵连管理着,一般老百姓手里不是没有,确实是少。有的基本上都是鸟铳和猎枪,正好我们现在要去胜利大队出诊,那里有户人家手里有五六杆猎枪,如果你真想要,我给你要一杆过来,你随便给他十几二十块钱就行。”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陈凡当即点头,“行啊。”

顿了一下,他看了看笑眯眯的钱主任和汪小玲,说道,“我今天不能白来,钱姐,您帮我拿个小闹钟。”

随后大拇指打横,指向周站长,“工业券周站长给。”

听到这话,大家顿时一阵大笑。

汪小玲麻利地开票拿货,陈凡掏钱,周站长哭笑不得地拿票。

闹钟到手,陈凡跟几人打过招呼,便翻身上马,扬尘而去。

(本章完)

222.第222章 久仰大名157.第157章 着个什么急第53章 签字证明(求追读)第413章 匿名信145.第145章 可别带歪了169.第169章 不过来了第437章 没抢成第91章 瞄准有钱人第9章 来挑水啊第383章 不敢想186.第186章 纯洁男女关系262.第262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52章 不敢犯错误(求追读)第27章 初次教学第131章 你们也没遗憾第343章 大丰收153.第153章 一只都打不着152.第152章 避开下马威258.第258章 亲自观察224.第224章 酒桌上谈248.第248章 又有生意第81章 努力使人快乐第131章 你们也没遗憾第365章 非你不可第27章 初次教学第367章 心有灵犀第348章 得阳光一点192.第192章 那没事了第366章 自产自销第412章 时间定了第393章 预备,唱第407章 见证历史195.第195章 再开集市第437章 没抢成第379章 跑一圈253.第253章 钉马掌第392章 敞篷船141.第141章 爱好挺广泛第387章 等风来280.第280章 逗我玩儿呢?第364章 声名远播199.第199章 临时合作社295.第295章 请客去不去?第364章 声名远播189.第189章 喜提订单159.第159章 小算盘144.第144章 是个狠人第118章 现场学艺244.第244章 年代版预制菜175.第175章 捡了个人第45章 不杀留着过年?第131章 你们也没遗憾166.第166章 找个老师第105章 取取经194.第194章 枯燥且乏味229.第229章 抛的全是玉第27章 初次教学240.第240章 第一课就放羊第88章 有黑幕第337章 点火284.第284章 学骑马第392章 敞篷船第437章 没抢成第52章 不敢犯错误(求追读)232.第232章 菜也是水果第43章 知青标准第378章 画龙点睛276.第276章 三种本事第136章 十年鸟第373章 突然袭击246.第246章 开始改造第331章 好处我来,背锅你去第419章 事在人为146.第146章 变成了养殖场第318章 是不是你?第398章 全部拿下第22章 不敢喝178.第178章 四小经典第91章 瞄准有钱人147.第147章 明年一定274.第274章 都在玩心眼153.第153章 一只都打不着204.第204章 供销社就有第43章 知青标准292.第292章 抓小偷316.第316章 淘宝(求月票)181.第181章 激活中医300.第300章 只吃小饭团206.第206章 不能白来第378章 画龙点睛185.第185章 聊个天第114章 来一碗第380章 即将开业157.第157章 着个什么急第377章 忠厚老实316.第316章 淘宝(求月票)第337章 点火第129章 分享幸福160.第160章 就当是夸我第47章 大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