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打开市场

第357章 打开市场

虽然生意没谈成,不过赵经理还是极尽热情地挽留他们,在公司小食堂吃了顿招待餐。

本来叶树宝心情不好,想着赶紧去找下一家,不想吃这顿饭。

奈何赵经理实在是热情,再加上陈凡在旁边给他递眼神,便还是留下来,吃了这顿午餐。

哪怕陈凡心里清楚,赵经理不肯采购卢家湾的鸡鸭鹅,多半是为了出口气,否则以水运公司的体量,食堂每天随随便便就能消耗十几只鸭子,还需要拿规矩来推脱么。

可他却没法挑明。

当初是自己不给他们面子,如今他们就不给卢家湾面子,至于邀请张文良和张觉民过来讲座的人情,早就已经通过礼物还掉了,自然谈不上欠人情。

一报还一报,这才是真正的“礼尚往来”。

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位赵经理真是搞公关的一把好手,表面功夫做得是滴水不漏,接待上更是面面俱到,谁来了都挑不出毛病。

一顿饭有肉有鱼有菜有酒,伙食还挺好,堵的叶树宝无话可说,还真以为他办不到。

以至于从水运公司出来的时候,他还在感慨,“也就是现在日子好过了一点,允许各家各户养鸡养鸭,要是两三年前,那时候每家养鸡不能超过3只,各个单位到处求着找肉吃,我这几万只鸡鸭鹅,哪还用得着出来找销路,坐在家里就能把钱收了!”

“呵,那时候也要你有几万只鸡鸭鹅啊!人家不能养,就你能养?”

安全在一旁笑道,“你也说了那是几年前,前年吃猪肉还不用肉票呢,拿着钱随便买,食品站的猪都卖不完。”

张文良此时显得有些沮丧,“唉,你还说猪肉卖不完,第二年就买不到了,连各家各户的鸡鸭都被抢空,那时候好多人去买鸡苗鸭苗养着。

这两年又轮到了猪肉拿票买,鸡鸭连肉票都不用,花钱就能买,热一阵冷一阵的,都搞不清楚到底哪年缺肉、哪年不缺肉。”

陈凡走在他身边,轻声笑道,“想知道哪年缺肉哪年不缺肉还不简单。”

张文良立刻转头看着他,“你会算?”

陈凡笑道,“也不是算,而是简单的推测。上级政策收紧,剪尾巴的时候就缺肉,上面放宽松,允许生产队和家庭搞副业,甚至还给与养殖奖励的时候,就不缺肉。”

听到这话,张文良也反应过来,“所以今年允许搞副业,那养鸡鸭的人就多,各个单位也就不愁买不到肉?!”

陈凡轻轻点头,“没错,就是这样。”

叶树宝在一旁愁眉苦脸,“我不管他们好不好买肉,我只管怎么快点把这些鸭子和鹅卖出去,而且要尽快,因为再过一个多月,鸡子也都长成可以出栏,这一茬接一茬,要是积压在手里,可就亏大了。”

张觉民也点头附和,“最关键的是,养殖的数量增加之后,家禽感染流行病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这方面不能不考虑到。”

叶树宝和张文良附和着点头,“就是嘛。”

安全看了看陈凡,若有所思地问道,“小陈,你有什么办法没有?”

刚才他就看陈凡一直老神在在,似乎一点也不担心,他心里就想着陈凡是不是有什么其他办法。

这话一出,叶树宝3人也眼巴巴地看着陈凡。

陈凡却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办法肯定有,不过呢,先不着急,县里二十几家单位,现在只跑了一家,把剩下的跑完再说。”

听到这话,叶树宝当然不肯走,没好气地说道,“我都要急得跳脚,你还在卖关子,还不快点说。”

安全也哭笑不得地指着他,“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不把话说清楚,非要急死我们是吧。”

陈凡看他们急得直冒火,只能无奈地两手一摊,“行行行,我先说。”

随即指了指不远处路边的大树,“那里凉快,去那里说。”

几人快步走过去,到树荫下站着,一阵凉风吹来,心情也稍微舒爽了些。

陈凡看看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呼出一口长气,这才说道,“不是我要卖关子,只不过现在卢家湾一穷二白,连几十块钱都凑不出来,后面的办法说了也没用,必须要先卖出去一部分鸭鹅,凑够本钱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

叶树宝愣了愣,看着他问道,“还要投钱?”

现在卢家湾欠着大几千的种苗钱外债,另外还从兽医站买了好几百块钱的药,用来给禽畜预防疾病、以及留着备用治疗,再加上其他投入,生产队账上早已只剩下一点零钱。

如果要继续投钱,那可真是有心无力了。

可是,投钱做什么呢?

陈凡点点头,打着手势说道,“是这样,我在南湖镇上看过,菜市场里的鸡子是1块1一斤,鸭子是5毛,鹅是1块钱,这些都是活禽的价格。这个价格是菜市场规定死的,咱不能瞎降价往外卖,对不对?”

叶树宝点头,“对。”

菜市场的肉菜价格由“物价委员会”来确定,最早在52年的时候,商业部就设立了物价局。然后在57年,从省到专区、市县各级又分别设立了地方“物价委员会”,负责统一管理物价。

直到62年设立了全国物价委员会,由此全国的物价开始进入“大一统”阶段。

但是大一统并不意味着全国的物价都一样,还是会根据各地资源的实际情况,价格上会有细微的差别。

比如南方的大米价格就比北方的便宜,东北的也比华北的便宜,因为东北和南方都是大米产区。

另外,即便在同一个地方,价格也不是一直不变,而是有限制的“随行就市”。

如果哪一段时间蔬菜或肉类数量比较少,菜市场的采购科就会在某个范围值以内提高进货价收购,零售价则是在进货价的基础上,按照固定的比例加上去,比如冬天的蔬菜价格就要比平时更高一些。

这个加价比例也是有严格规定的。

最早的时候,也就是50年代,以粮食为抓手,曾经一度规定零售价不能超过进货价的3%,这个价格除去人工、运输、仓储等成本,可能连1%的利润都不到,甚至经常会赔钱。

因为除了成本,还有损耗,这方面的损失完全无法预估。

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些事(这段没了),物价委才陆续提高几乎所有产品的进销差价比例。

不过总的来说,工业品的价格差比例更高,某些紧俏产品能超过20%,农产品的价格差一般控制在10%以内,甚至大部分都不超过5%。

就以猪肉为例,短短三年之内,肉价最低能打到7、8毛钱一斤,最高的时候却超过1块5,而且价格越高,就意味着供应量越少,越不好买,价格越低,就代表供过于求,各地生产队的存栏量过多。

但无论是高是低,售价都必须按照本地区物价委员会的规定范围执行,

陈凡继续说道,“可是按照这个统一价格,人家菜市场里有时候都卖不完,咱们那么多鸡鸭鹅,要卖到什么时候去?”

不能自行降价,就意味着不能打价格战,否则伱卖得比菜市场便宜,人家都来买你的,菜市场的货卖给谁去?所以针对这种情况,绝对是发现一个处理一个,绝不姑息。

这时安全在一旁奇怪地问道,“那你还说要在县城菜市场申请一个摊位?难道县里的就好卖?”

陈凡摇摇头,转头看着他笑了笑,“如果直接卖活禽,别说在县城,就算拿到地委,甚至省城,也未必能卖得动。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菜市场有固定的货物来源,每天的销量也都维持在一个水平线上,可能节假日会猛涨,但平时其实都差不多,居民也都习惯在公家的地方买东西,无缘无故凭什么买咱们的?”

叶树宝越听越迷糊,“这也卖不动,那也卖不动,那你的办法是什么?还说要投钱?”

陈凡笑着竖起两根手指,说道,“两个办法,一个是找单位客户,也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单位人数多,需求量大,哪怕一家单位一天只要20只,十家就是200只,一个月就能销掉6000只。” 叶树宝拍拍巴掌,苦着脸说道,“可是刚才人家赵经理也说了,县城的各个大单位,几乎都跟菜市场签了协议,有菜市场给他们供货,谁会买咱们的?”

陈凡耸耸肩,“试一试嘛,万一有呢。”

安全眉头微皱,问道,“那要是试过了,还是没有呢?”

陈凡打了个响指,笑道,“县城没有,我们就去地委,别的不敢说,在地委卫生系统我还是有几分面子,尤其是云湖几家医院,每家医院除了自己的几百名医护人员,另外还有上千名病人和陪床的家属,病人最需要补充营养,他们也舍得花钱。就算地委菜市场的供应量再充足,只要需求量够大,无论如何,我们总能卖出去一些吧!”

虽然他也收了卫生处的礼物,算是了结了人情,却还有“交情”在,这点面子他觉得还是能挣回来。

听到他的话,叶树宝脸色立刻阴转晴,嘴角往两边咧开,哈哈笑道,“对啊,我怎么忘了还有地委医院。”

шωш●тt kǎn●c○ 张文良在一旁也眉飞色舞,“真别说,就以小陈和地委几家医院领导的关系,卖他们几只鸭子肯定不成问题。”

张觉民也笑道,“哎呀,你怎么不早说呢,看把我给急的。”

顿了一下,又说道,“那咱们可以直接去地委啊,何必到县里碰壁?”

陈凡抿着嘴摇摇头,“这就是我说还要投钱的地方。从卢家湾过来,每天还有两趟公车,可是去地委,就要从县里转车,咱们跟县城和地委的司机又不熟,人家能允许咱们把鸡鸭鹅拉上车、或者放在车顶上弄脏?”

他看了看几人,正色说道,“我的想法是,最好是能在县城找到几个大客户,先赚一笔钱,然后再用这笔钱,建一个熟食作坊,到时候就可以走水路、直接给地委供应熟食。”

叶树宝顿时睁大眼睛,“熟食作坊?”

安全则若有所思,“走水路?”

陈凡看了看两人,说道,“南湖公社的菜市场里就没有卖熟食的,只有国营饭店里面有。刚才吃饭的时候,我也问过赵经理,县里的菜市场也没有卖熟食的摊位,同样要去国营饭店买,这就说明这是一个空白市场。

刚才我也说过,如果直接卖活禽,不一定能卖得出去,可是如果我们在菜市场里卖熟食,对外平价销售,不仅能赚更多钱,最重要的是能与菜市场公司的活禽摊位错开,不会引起他们的抵触,同时也能打开一部分市场。”

安全顿时恍然大悟,“所以你要先卖出去一批活禽,才有钱去搞熟食作坊。”

“嗯。”

陈凡点头笑道,“最好的结果,就是两条腿走路,一边给单位客户送货,一边自己制作熟食售卖,这样稳打稳扎,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打开市场。

但是如果县里确实卖不出去,也没关系。

我刚才也考虑过了,我们可以先去南湖水运公司赊个旧的小型挂桨机回来,柴油机就用抽水的那台,把生产队的木船改造一下,做成快艇,走水路往地委直接卖活禽。

从水路到地委码头,大概是50公里左右的河道,如果划桨过去,要一整个晚上,可是开快艇,估计一两个小时就能到,而且装货也更多。

只不过买挂桨机要钱、烧柴油也需要更高的成本,还有木船也需要改装,活禽又没有熟食好运输,所以才作为第二选择。”

听到这里,四个人都明白了陈凡的意思。

先想办法卖活禽,赚到钱之后,一方面改装木船,另一方面建熟食作坊,这样就能避开活禽市场,打开一条销路。

至于说熟食好不好卖,那就要看做出来的东西好不好吃。以陈凡的厨艺,还用担心这点吗?

叶树宝这时候忧心尽散,两手紧握哈哈笑道,“走一步算三步,这条路不通,马上就有下一条,不愧是陈老师啊。”

安全也跟着哈哈笑了几声,等笑声停歇,他才说道,“最后一个问题。”

陈凡转头看着他,“做什么熟食?”

安全点着头笑道,“我肯定相信你的手艺,就是好奇。”

陈凡耸耸肩,“烤鸭、卤鸭、鸭脖子、鸭杂、烧鹅、卤鹅、鹅肝、酱油鸡、烧鸡、荷叶鸡、鸡杂,鸡鸭鹅能做的熟食多了去。

而且这个又不是工业品,咱们自己做好了拉出去卖,也符合生产队发展副业的政策,所以做这个绝对没问题。

至于价格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国营饭店的定价,只不过熟食肯定没有大师傅做出来的菜肴‘精致’,那么稍微便宜一点点,主管部门应该也会同意吧。”

安全连连点头,“同意,必须得同意,只要比活禽贵一点就行,毕竟是熟食嘛,不能和活禽卖一个价,至于比饭店里的便宜,只要理由充足、合情合理,物价部门也会适当通融,这个肯定没问题。”

张文良在一旁搓着手,对着陈凡笑道,“哎呀,听你说可以做成这么多熟食,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然后看看其他人,“那就开始呗,抓紧时间赚本钱,先卖出去一批,赶紧把运输船和熟食作坊搞出来啊!”

叶树宝这时也精神抖擞,大手一挥,“走起。”

心里有了底,做起事来气势都不一样。

接下来两三天,叶树宝仿佛回到三年前,公社各个单位求着他买鸡鸭鹅的那段时间,头上的草帽像礼帽、身上的汗衫堪比衬衫、脚上的布鞋也穿成了皮鞋,似乎走路都带着风。

从早到晚穿梭在县里的各个单位之间,与他们的领导高谈阔论,畅谈鸡鸭鹅合作的美好前景。

我们有肉、你们有钱,我们供应肉,你们多吃肉,多好!

虽然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句,但是经过一番辛苦奔波,跑完27家大大小小的单位之后,终究还是谈妥了15家大客户。

其中就有县卫生局、县卫生学校、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等卫生系统的7家单位。

所以陈老师在卫生系统的面子还是很足的,这不,哪怕从来没见过本人,这第一次见面,人家就号召所有单位都给食堂加两道菜。

从今往后,整个卫生系统每天向卢家湾生产队订购200只鸭、30只鹅,一下子解决了一大半的销量。

剩下的8家单位中,县建筑公司和农业和畜牧局两家单位订购的数量,加起来又占了剩下的一半。

县建筑公司不用说,本来就有邱师傅和马师傅做内应,在陈凡拿出第一稿《钢铁“水坝”》的小说之后,建筑公司总经理亲自出马作陪,先是一口气下了200只鸭子、50只鹅的大订单,之后又与卢家湾签订每天30只鸭、10只鹅的供货合同,并大笔一挥,先付半个月的货款,直接解决了卢家湾缺钱的燃眉之急。

一只鸭平均1块2,一只鹅平均7块5,单单这一笔,鸭子就卖了780块,鹅1500块。

荷包一下子鼓起来的叶树宝,整整笑了三天,硬是没合拢嘴。

另一个畜牧局肯这么大方,还是与陈凡有关。

别忘了,陈凡如今唯一一张正儿八经的证书,就是“乡村兽医资格证”,而且当初他在公社兽医站学习的时候,提出许多建设性的问题,畜牧局将这些问题归纳汇总,上报给了地委畜牧处,受到了上级的公开表扬。

而且养殖业本来就在畜牧局的管辖范畴之内,现在下面的生产队找上门来,他们当然要表示表示。

于是在没有其他“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畜牧局便也与卢家湾达成长期供货协议,只是畜牧局人不多,而且基本分散在下面各个公社,所以订购的数量不算多,每天10只鸭子、两只鹅,算是聊表心意。

剩下的6个单位,才是真正“不记仇、给面子”的好客户,只是他们表示初期合作,一下子不好买太多,和畜牧局一样,各家只预定了每天10只鸭、两只鹅,先看看情况,要是职工们反应还可以,再追加数量。

当然,没说出来的话,自然是如果反应不好,那就取消算了。

这一次来县里,总共3天时间,共完成一笔大单200只鸭子、50只鹅,其他日常供货单,合计每天300只鸭、54只鹅。

虽然比预期低了不少,不过卢家湾的养殖大业,终于向市场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本章完)

192.第192章 那没事了256.第256章 试行193.第193章 我猜的对不对?第442章 城里的小院第10章 还有小数点?251.第251章 不想死就进来265.第265章 您看见啦?第32章 要挣工分了第21章 拉家常320.第320章 滚滚 长江 都是水第343章 大丰收165.第165章 有点小瑕疵第411章 来,给我戴上223.第223章 老前辈251.第251章 不想死就进来192.第192章 那没事了278.第278章 送货上门第85章 上班(明天中午上架,求订!)第69章 眼睛又没瞎144.第144章 是个狠人197.第197章 竞争激烈第297章 人设不能崩第404章 眼见为实第72章 去钓鱼第30章 打袼褙第80章 不方便145.第145章 可别带歪了第130章 多多球球第12章 缘由第402章 谁来接手?第441章 捐了239.第239章 培养广播员233.第233章 不要还不行第407章 见证历史第63章 生产队影帝第129章 分享幸福第361章 好吧,我信了295.第295章 请客去不去?223.第223章 老前辈229.第229章 抛的全是玉第82章 当我没说第414章 一起办了第352章 上大学的机会第424章 不死心第48章 成竹在胸第342章 脱颖而出212.第212章 单骑卷平冈224.第224章 酒桌上谈246.第246章 开始改造第434章 辛苦你啦175.第175章 捡了个人159.第159章 小算盘第76章 长见识了第28章 病得不轻139.第139章 打糍粑第119章 买马第35章 庖丁解猪第411章 来,给我戴上第88章 有黑幕第387章 等风来第94章 独门武功281.第281章 天妒英才第2章 老实交代180.第180章 有来有往268.第268章 受伤第413章 匿名信第133章 合理分配工作第24章 漫长的一天第403章 互有所求第364章 声名远播180.第180章 有来有往第364章 声名远播第128章 自有打算第126章 让他心甘情愿292.第292章 抓小偷155.第155章 单兵作战激活第99章 忆往昔峥嵘岁月第332章 学习班开课了第307章 几个版本第378章 画龙点睛第391章 去钓鱼啊第52章 不敢犯错误(求追读)238.第238章 不如包身工309.第309章 花糖找人第410章 听我分析第236章 丑话说在前头第106章 下次一定271.第271章 被同情了256.第256章 试行第60章 写日记第114章 来一碗第57章 这才是生活第131章 你们也没遗憾227.第227章 存稻谷145.第145章 可别带歪了246.第246章 开始改造第1章 穿越要有仪式感199.第199章 临时合作社315.第315章 真的很好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