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来,给我戴上

杨书记和张队长在这边嘀嘀咕咕,那边陈凡驾驶小游艇,短短几分钟,就越过废品回收公司、水利处等几家江边的单位,抵达位于上游的北城区江边。

看到熟悉的小树林,他便将速度放慢,缓缓驶向江边。

现在的长江水位已经减退,不仅距离江堤很远,还露出一片石滩。

未经人为改造的江边基本上就是三种环境,沙滩、石滩、泥滩。

最方便停靠的自然是沙滩,至于石滩,将就一下吧。

陈凡尽量找了个适合停靠的地方抛锚,不等船停稳,姜丽丽便跳上一块大石头,往前方跑去。

不远处,姜甜甜和一对中年夫妇快步往这边跑来,脸色兴奋中夹着几分焦急,可是他们都不敢大声呼喊,只是不自觉地又加快了脚步。

陈凡没有下船,就算他要去跟姜丽丽的父母打声招呼,也不是这个时候,人家一家人急着团聚呢,还是等他们聊完了再去问候更合适。

他从驾驶位站起身,抽出一支烟点燃,看到姜丽丽和他们汇合、抱在一起,不由得露出满脸笑容。

随即走到船尾,打开后座椅下面的柜门,从里面拎出来一只一米长的布袋子,又翻出一只他自己做的马扎。

马扎这玩意儿,陈凡两辈子加起来都没在云湖地区见过,这里只有各种木制和竹制的小板凳。

他第一次见马扎还是当年在大学里面,那破学校在北方某城,宿舍里连个书桌都没有,只在床位墙里面抠了个洞当书柜,一人发个马扎当凳子,从那时才知道还有马扎这东西,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自然让北方的同学笑了他四年。

至于那只布袋子,里面是一套拼接鱼竿。

(6、70年代的拼接鱼竿,别问怎么用,没用过-_-||)

鱼竿是水运公司修理厂的崔厂长送的,和鱼竿一起的还有一些船上能用得上的小工具,比如两柄拼接船桨。

陈凡怀疑他是不是对这台二手操舟机的质量信心不足,生怕跑到路上就歇菜,特意弄了两根船桨备用。

为啥不再弄个风帆呢?

研究了一会儿,聪明的陈凡便掌握鱼竿的拼接方法,将鱼竿套上,长度竟然超过了5米。

随后将鱼线和鱼钩都装好,江水这么急,也不用撒鱼饵什么的,便直接从罐子里拿出蚯蚓挂上,甩钩钓鱼。

这里能钓到鱼吗?

不知道,反正比在船上干等着强。

结果一支烟没抽完,陈凡就感觉到手上的鱼竿力度有变化,当即提着鱼竿缓缓抖劲,没怎么费力,就拉起来一条体型细长的鱼。

陈凡拉着鱼线凑到眼前,顿时眉开眼笑。

竟然钓到一条江团鱼,这是什么运气?!

众所周知,长江有四鲜,分别是银鱼、刀鱼、长吻鮠和鲥鱼。(另一种说法是长江三鲜,刀鱼、鲥鱼和河豚)

尤其是其中的刀鱼,更是因为炒至天价而闻名天下,被称为长江第一鲜,野生刀鱼炒到一万多一斤。

其实刀鱼不算珍贵,只是后来因为捕捞过度而变得稀缺,大量的湖刀和海刀都在冒充江刀,除非是老饕,否则一般人都吃不出其中的口味差别,但价格就差了几十倍。

而长吻鮠就是江团的生物学名,也是四鲜之一,无论现在还是以后,野生江团都非常难得。

这种鱼各地的叫法各有不同,有的地方叫𫚔鱼、肥头、肥鱼,有的地方就叫江团。

80年代初,江边城市就卖到10块钱一斤,其他地方更贵。

现在嘛,就算不如,估计也差不了太多,五六块一斤肯定是要的,比肉贵多了。

就和大闸蟹一样,很多人都听过三年时期阳澄湖渔民用大闸蟹果腹的故事,便以为当年大闸蟹不值钱。

其实不然,早在红楼梦里就有贾府中秋节吃大闸蟹的描述,还有专用的“蟹八件”,可见很多年前,大闸蟹就是高端食品,那个年代只不过是特殊情况而已。

这个江团也差不多,虽说普遍行情是鱼不如肉,可碰上这种高档江鲜,也能卖出比肉贵很多的价格。

钓到江团,陈凡自然不会拿出去卖,他喜滋滋地掀开一块甲板,里面竟然是一个小鱼池,将鱼丢到里面,再从另一个甲板下翻出一只带绳子的小桶,打了一桶水上来倒进去,江团立刻开始游动。

有了收获,陈凡信心更足,又是一竿子甩下去。

江岸边,姜恒看着陈凡的背影,眼神不禁有些古怪,但很快恢复正常。

再转头看向挽着母亲胳膊的姜丽丽,脸上带着几分欣慰,又有几分歉意,“丽丽,这次机会难得,你一定要好好努力。另外,”

他说着又看向陈凡,“小陈跟你讲的那些话很有道理,而且他肯跟你讲这些话,是交了心的,你可以多听他的意见。”

姜丽丽闻言也看向陈凡,展颜笑了笑,轻轻点头,“我会的。”

沈雪怡拉着她的手,小声问道,“丽丽,跟妈妈说实话,你跟他……?”

姜丽丽顿时脸色通红,拉着母亲的手顿了一下脚,“妈,你说什么呢。”

她说着心里忽然涌起一股酸涩,情不自禁地低下头,“他是大作家,马上又要去考研究生,而且有很大的把握,连江南大学的老师都看好他,别的地方不说,单单卢家湾里面,就不知道有多少好女生惦记着他,而我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知青,可不敢想。”

姜甜甜在她另一边挽着她的胳膊,听着妹妹话里的酸涩,不禁幽幽叹了口气,将她的胳膊挽得更紧。

姜恒听到这话,心里满不是滋味,轻轻叹了口气,“是爸爸连累你了。”

姜丽丽赶紧抬起头,嘟着嘴说道,“爸,你说什么呢。”

沈雪怡拍拍她的手背,又紧紧抓住,轻声笑道,“伱也不要妄自菲薄,不管去到哪里,我的女儿都是最优秀的,没有配不上的人。而且现在报纸上关于翻案的报道屡见不鲜,说不定哪天我和你爸爸就能恢复名誉,你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姜丽丽抿嘴笑了笑,轻轻点头,“嗯。”

顿了一下,她撅了撅嘴,看看母亲,再看看父亲,“妈、爸,我要走了。”

姜恒顿时一愣,“这么快?”

他抬起手腕拉开袖子,看了看时间,“哟,都一个多小时了。”

姜甜甜这时才说道,“爸、妈,刚才丽丽也说了,现在卢家湾跟以前大不一样,丽丽都不用干太多农活。而且有小凡照顾着,不会受了委屈,你们就放心吧。”

说着将妹妹的肩膀搂住,笑道,“等你考上大学,那时候我们再去看你。”

她甚至不敢说回家团圆。

事实上自从恢复高考的消息宣布之后,有不少和她们一样的人想通过高考摆脱现状。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偏偏有极少数人看不清形势、还沉浸在过去的时代中,上蹿下跳地反对。

她虽然答应了陈凡会报名参加考试,可对于能否报上名,一点信心都没有。相比之下,姜丽丽远在南湖公社,又有陈凡关照,成功的可能性还更大些。

一家人又聊了几句,姜丽丽才从包里拿出几个小包裹,一个递给父亲,“爸,这是我自己做的护膝,是用碎狐狸皮缝的,冬天马上就要到了,你带着保暖。”

姜恒笑着接过去,“好好好。”

姜丽丽又将一个包裹递给母亲,“妈,冬天你还要上街扫地,这个是我做的手套,也是狐狸皮的,戴着就不冷了。”

沈雪怡接到手里,一把将女儿抱住,轻轻拍了拍肩膀,“丽丽最乖。”

抱了几秒松开,姜丽丽将最后一个布包递给姐姐,笑道,“你就没有礼物啦,这个是我整理的数学学习资料,前面的都托小凡带给你啦,这是最后一份,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呀,别被我分数甩太多。”

姜甜甜接过去,伸手摸摸她的脸蛋,顿了好几秒,才说道,“有事就让小凡给我带信。”

姜丽丽点点头,再看了一眼父母,“爸、妈,我走啦。”

说到最后一个字,便红了眼眶。

她赶紧抽了抽鼻子,转身便往小船走去。

这时姜恒赶紧上前两步,“等等。”

姜丽丽转身看着他,“啊?”

姜恒指了指还在钓鱼的陈凡,小声说道,“他对你这么照顾,我应该感谢感谢他。”

沈雪怡也轻轻点头,“我们应该跟他说声谢谢,这是最起码的礼数。”

姜丽丽愣了两三秒,才“哦”了一声,转身带着父母走向小船。

陈凡坐在小马扎上,又提了一竿,嘴里直嘀咕,“这地方鲤鱼真多。”

一个多小时,他身后的小鱼池里已经有十几条鱼,除了最开始钓的3条江团,只有两条铜鱼和一条鲥鱼,其他的全是鲤鱼。

好吧,铜鱼也属于鲤鱼科,所以是捅了鲤鱼窝子?

取下鱼钩,将鱼丢进鱼池,早已听到脚步声的他立刻站起身,装作刚看见的样子,放下鱼竿走过去,笑道,“聊完啦?”

姜丽丽刚准备说话,不自觉地便红了脸,随即转身看了看父母,竟然喃喃地说不出话来。

莫名其妙的,她忽然有种见家长的感觉,羞得满脸通红。

姜甜甜一看妹妹这样子,不由得抿抿嘴暗暗摇头,随后上前一步,对着陈凡说道,“小凡,这是我爸、我妈,……”

陈凡立刻跳下渔船,由于手上刚抓了鱼,便笑着挥手打招呼,“叔叔、阿姨好。”

论年纪,他们都已经40出头,算本来年纪,陈凡还不到28,勉强喊声叔叔阿姨也说得过去。

要是算现在的年纪,那就更没问题了。姜恒看着陈凡,暗暗点了点头。

别的什么都不说,单凭这张脸,就不知道有吸引多少女孩子。

他也是见过世面的,形形色色的人看过不少,此时打量陈凡,只觉得他乍一看上去没什么名人的架子,也没有文人的傲气,可腰板始终挺得笔直、看人的目光正而不邪、始终以微笑对人,而且行为动作都从心所欲、丝毫不顾及旁人的目光,便知道是个有傲骨的人。

初次见面,姜恒便给陈凡的第一印象打了个高分。

他都如此,沈雪怡更不用说,甚至目光中带着几分丈母娘看女婿的意味。

从陈凡打招呼到现在,只过去了短短几秒钟。

姜恒一边在心里衡量,一边快步上前,伸出右手笑道,“小陈你好。”

顿了一下,他又笑道,“我叫你小陈,可以吗?”

陈凡却举起双手,呵呵笑着说道,“可以可以,不过,”

他说着晃了晃手,“我这手刚抓了鱼,满手的鱼腥味,握手实属不敬,您看要不就免了?!”

姜恒打了个哈哈,很自然地将手收回来,“行,听你的。”

说话的时候,他的评价又高了两分。

坦荡不造作,可以。

他找陈凡说话,首先自然是表达感谢。

先不管以后如何,至少到现在为止,这个年轻人跟自己的女儿止步于朋友关系,可办的事却远远超过朋友的责任范畴,无论如何,他都有必要出面说声谢谢。

其次嘛,便是想亲自见一见,两个女儿口中的天才少年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今日一见,确实让他比较满意。

只不过,他隐蔽地看了一眼小女儿,心里微微叹了口气。如果是在变故之前,丽丽与他自然是天作之合,纵然是之前自己给大女儿精心挑选的那个所谓“英才”,也远远不如。

更别说两人的品格有如云泥之别。

一个是见势不对就赶紧撇清关系,另一个人毫不顾忌深陷泥潭的自家人,反而各种帮助不断。

根本不能比!

道过谢之后,沈雪怡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递到陈凡面前,笑着说道,“听甜甜说,你还没有手表,这个是我们几年前买的,没有用过,你看看喜不喜欢。”

说着便将盒子打开。

陈凡本来看着盒子上面的“上海”两个字,还有些不以为意。

他手里拿着三转一响的票还没去买呢,钱就更不缺了,之所以一直没行动,就是感觉现在的表不好看,想着等哪天去了上海或首都,去买一块进口手表。

可是在盒子打开的那一刹那,他顿时眼睛一亮。

这块手表可以啊!

(上海7120手表)

棕色的表带,布纹表盘,看上去就有一种时尚感,跟傻大粗的全钢手表有着本质区别。

看到陈凡的眼神,姜甜甜直接拿过母亲手里的盒子,推到他面前,笑着说道,“我听丽丽说过,你不买表,是因为商店里的表不好看,这款表虽然是几年前买的,却是上海牌最好看的表,你不会还看不上吧?”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而且看着确实喜欢,陈凡便不再推脱,抬起头笑道,“叔叔、阿姨,那我就厚颜收下了。”

姜恒是技术出身,虽说工作多年逐渐磨得圆滑,可骨子里就喜欢直来直往,看见陈凡的做派,当即仰头大笑,“喜欢就收下,你要是假客套,我反倒觉得太假。”

陈凡呵呵笑着,正准备去接,突然又顿住,对着姜丽丽说道,“你帮我拿着吧,我这手不好拿东西。”

姜甜甜笑了笑,转身便递给妹妹。

姜丽丽这时才回过神来,见姐姐将东西递给自己,便准备接过去,这时才看清楚手表,突然就瞪大眼睛,再猛地抬头看着姐姐。

结果就看见姐姐对着自己使了个眼色,合上盖子塞到她的包里。

陈凡看到姜丽丽的表情变化,心里想着,难道这块表还有什么意义不成?

如果是的话,等回到卢家湾,再还给姜丽丽便是。

反正他又不差这点东西,大可不必拿人所好。

再次告别,姜丽丽跟在陈凡身后上了船。

等陈凡打水洗手,擦干净之后,便收起铁锚,驾驶游艇缓缓驶离岸边。

姜恒、沈雪怡和姜甜甜一直站在江边挥手,直到看不见小船,才相携离开。

小船上,陈凡转头看了看低头不语的姜丽丽,笑着说道,“今天是星期天,等下个星期天,我再带你过来。”

姜丽丽转头看着他,眨了眨眼睛,“这样不好吧?”

陈凡呵呵笑道,“有什么不好的,其实今天就是个试探,看看杨书记他们对你的问题怎么看。事实证明,他们根本就不在意你的背景和过去,既然如此,只要你还回去,我带你出来一趟又有什么关系?”

顿了一下,又说道,“你要是不放心,就让小莺她们陪着,我带她们一起出来。”

姜丽丽眼波流转,等了几秒,便咧嘴笑道,“谢谢。”

如果今天没见到父母,可能也就这么过去了,但是见了一面之后,思念反而更加浓烈,要是陈凡能再带她过来,她当然会很开心。

陈凡将船开进流花河,往卢家湾方向驶去,随后看了看她,问道,“那块手表有什么意义吗?”

姜丽丽顿时愣住,“啊?”

陈凡笑了笑,“别想骗我,我刚才看到你的表情了,一句话,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姜丽丽撅了撅嘴,又沉默了几秒,才轻声说道,“这块表,是爸妈给姐姐准备的结婚礼物。”

陈凡猛地转头看着她,“啊?”

姜丽丽脸色也有些尴尬,“你别多心,那时候姐姐还在上学、没有毕业呢,也没有相亲,是妈妈想提前给她准备嫁妆,正好百货公司进了一批最新款的手表,她就买了一对,打算给她做结婚礼物用。”

说着低下头,声音也低沉下来,“后来我姐中专毕业,被分配到供销社工作,有人介绍相亲,什么都谈好了,就等我姐满年龄了去领证,结果……”

后面的事,陈凡也都知道了,他便干咳一声,说道,“所以说你姐运气好。”

姜丽丽转头看着他,脸上满是茫然,“啊?”

陈凡将当初跟姜甜甜说的话又说了一遍,“显而易见,那个男人根本就不是喜欢你姐这个人,否则的话,干部怎么样、工人又怎么样?难道工人家庭的他就看不上了吗?

要我说,能够提前看清楚那家人的真面目,真的是再好不过,这不是运气好是什么?

再说了,你姐不是也什么都没损失,比结了婚再离婚,要强一万倍吧。”

从头到尾,他连家庭背景提都不提。

姜丽丽眨眨眼睛,昂起头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诶。”

她喃喃说道,“我记得听姐说过,她其实对那个男的没什么感觉,最多不讨厌,就是妈妈总是催着她,她才同意的,到分开那天,他们连手都没拉过。”

陈凡嘴角微抽,“这种私密的事情就不要说了。”

姜丽丽脸色微红,“这不是你吗,我可从来不跟别人说这些。”

话音刚落,她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顿时血气上涌、满脸发烫。

陈凡转头看了看她,微微一笑,直接略过这个话题,“所以这块表没送出去?”

姜丽丽回过神,强行镇定下来,“嗯,没有结婚,当然没有送出去,所以这对表一直在家里放着。”

陈凡眼珠微转,“你说这表是一对?”

姜丽丽五官挤成一团,脸色似乎能苦出水来,“一对是一对,可是、可是……”

陈凡转头看看她,“可是什么?”

姜丽丽憋了好半天,才喃喃说道,“可是我听姐姐说她不想要了。”

她便双手捂着脸,不敢抬起头看人。

这话不是说,给陈凡的礼物是别人不要的吗?

如果不是话赶话说到了这里,她绝对不会把这个说出来。

陈凡却不以为意,笑着说道,“那就是你姐钻牛角尖了,或者说,她心里还是有些芥蒂的,但是嘛,有错的是人,又不是东西,何况还没送出去,东西何错之有呢?”

姜丽丽转头看着他,小心翼翼地问道,“你、不介意?”

“这有什么好介意的?”

陈凡看了她一眼,直接伸出左手,“来,给我戴上。”

姜丽丽眨眨眼睛,眼珠转了两圈,见陈凡似乎是认真的,便从包里取出表盒,将那块手表摘下来,再按捺住怦怦乱跳的心脏,屏住呼吸,将手表给陈凡戴上。

146.第146章 变成了养殖场第385章 注意安全265.第265章 您看见啦?第122章 太简单了第383章 不敢想第115章 砍价高手184.第184章 主动演双簧156.第156章 忆苦饭和好日子第52章 不敢犯错误(求追读)212.第212章 单骑卷平冈171.第171章 还说不是敲山震虎第84章 明天开播310.第310章 天大的笑话211.第211章 打牲口的第133章 合理分配工作第25章 做示范第329章 纪念品第22章 不敢喝281.第281章 天妒英才第338章 双抢开始253.第253章 钉马掌174.第174章 求上门来第88章 有黑幕171.第171章 还说不是敲山震虎第94章 独门武功196.第196章 固定下来第39章 信任有待加强234.第234章 移植第112章 南湖镇第93章 剪刀差第36章 杀猪菜第404章 眼见为实第61章 变化太快239.第239章 培养广播员第351章 分粮第93章 剪刀差180.第180章 有来有往157.第157章 着个什么急151.第151章 打打打,都打第89章 恢复赶集246.第246章 开始改造235.第235章 条件差不多第296章 颠覆想象184.第184章 主动演双簧第349章 茶话会第396章 多看书啊!第96章 知青林245.第245章 反正又不费功夫第40章 朋友第358章 租房子第330章 技术顾问第52章 不敢犯错误(求追读)第460章 还来?第409章 研讨会170.第170章 两个甲鱼蛋第77章 木工瓦工第420章 立身之本314.第314章 这就叫专业第105章 取取经第5章 对,我是60后第127章 又不给免单241.第241章 猎杀第99章 忆往昔峥嵘岁月270.第270章 要看和谁比第50章 不要客气208.第208章 感觉自己没用了第279章 第一畅销书270.第270章 要看和谁比257.第257章 现场教学192.第192章 那没事了第382章 还是不放心第382章 还是不放心159.第159章 小算盘176.第176章 兽医看病第339章 吃不了苦第67章 老谋深算(求追读)239.第239章 培养广播员第111章 出发第4章 人在77,勿扰第96章 知青林191.第191章 手起刀落第55章 小目标第372章 要好看的第136章 十年鸟191.第191章 手起刀落284.第284章 学骑马第380章 即将开业第461章 干塘捕鱼第411章 来,给我戴上第123章 敬谢不敏261.第261章 就找个机会147.第147章 明年一定第425章 学写文章先养动物315.第315章 真的很好学啊第363章 我看你就不正常177.第177章 团圆饭第137章 没鸡子好吃第32章 要挣工分了第435章 面试第85章 上班(明天中午上架,求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