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赏之下

韩谦往北面看去。

有黑龙山阻隔,他看不到铁鳄岭,但黑龙山西侧的丹江之中,韩谦在那里安排有一艘乌蓬哨船,要是铁鳄岭爆发战事,乌篷哨船会以烽火为号,提醒这边。

看情形铁鳄岭那边还没有爆发战事。

这更显得诡异。

沧浪城的护墙顶端,只有三尺宽,不足以建垛墙、步道,因此守军没有办法直接站到护墙顶部防御敌军,但建沧浪城时,韩谦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在沧浪城内紧贴着护墙建一圈营房,营房顶部覆盖栅木,与护墙顶端留出半身高的距离。

这么一来,守军就可以站到外圈营房的屋顶上,防御附墙攻来的敌军。

这时候精锐斥候纷纷穿上战甲,神色冷峻的站上屋顶。

奴兵编训才一个半月,基本上还处于能听从号令、走走队列的地步,神色间颇为慌张,被奚昌、奚发儿父子喝斥着驱赶上屋顶,也相当的手忙脚乱。

看奚昌、奚发儿仅穿简陋的皮甲,韩谦跟田城说道:“找两套铁甲过来,给他们穿上。”

韩谦要用奚昌、奚发儿两人整饬奚氏健勇,不希望看到他们死于这场战事。

他没想到梁军会以沧浪城为第一拔除的目标,心想梁军所遣必是精锐,接下来的战事会相当激烈,铁甲看似要笨重许多,但防护要强过皮甲一截。

田城将精锐斥候分作八个战斗小组,四组人马各守一面护墙,四组人马充当预备队,在斥候战斗小组的两翼,则安排两到三组奴兵。

即便如此,守军才一百刚出头,人数还是太少了一些。

梁军在一步步进逼中。

除了刀枪盾甲外,这伙梁军还趁夜打造了十数把梯子,肩扛手顶,往百步见方的沧浪城赶来。有些马匹后面,还拖拽着刚砍伐下来的树木,大约一人合抱粗细,应该是想拖到沧浪城前,当成撞开城门的撞木使用。

田城安排人,将十数厢车装满土石,推到两座小型城门之后死死抵住,又跑回来压着声音跟韩谦说道:

“看架势,这伙梁军是要一鼓作气,强攻下沧浪城啊——不知道南岸会否派兵增援我们!”

“我们打不退第一波强攻,不要指望南岸襄州军会增援过来,”

韩谦蹙着眉头往南岸的襄州军防垒看去,担心梁军会从桐柏山、大洪山与汉水之间的空当穿插过来,往东面的随州、南面的郢州渗透侵袭,杜崇韬将更多的将精锐兵马安排在东线,南岸防垒最初有三千驻兵,此时已经被抽调剩一千人,说道,

“他们真要想一鼓作气攻过来还算好办,先将二十桶桐油先浇下去。”

桐油可以说是叙州除茶药之外,最为重要的物产,无论是点灯制漆,还是防腐防水,江淮等地对桐油的需求量颇大。

即便在叙州收桐油,每桶售价都要三四千钱不等。

而在战事之中,桐油更是相对优质的引火物,此时插在城头照明的火把,都是浸渍过桐油的。

沧浪城此时就存有四百桶桐油。

沧浪城的护墙在夯筑时,外墙底部刻意留有一道槽沟,打的就是兵力不足,用火攻凑的主意。

田城立即安排人手,将一桶桶桐油贴着护墙,浇灌到外墙底部的槽沟之中,等梁军蜂拥而上时,至少能打乱梁军的第一波攻势。

三百山寨民夫,此时也乱糟糟的被赶到城中校场里,他们看不到城外的情形,但他们有很多都是邓襄地区历次战事中逃入山中的溃卒,不难从当前的场景看出局势有多紧迫。

“此时有两百多梁军突袭过来,想要一举攻下沧浪城,有愿意上墙御敌者,赏万钱,伤亡另恤;有愿意直接加入龙雀军效力者,另赐宅一栋、赐耕田五十亩!”韩谦转身后,看着场中的粗壮民夫,振声喊道。

听了韩谦的话,奚荏直想翻白眼,奔袭过来的梁军明明四百都不止,到韩谦嘴里就只有两百多。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山寨的生存太过艰苦,大家都是苦哈哈,都是贱命一条。

而即便此时不上墙御敌,等被梁军攻破沧浪城,他们最好的结果也是会被梁军掳走充军苦役,怎么都不如为左司做工,除了能饱食,还每月额外有四升盐的工钱。

当即便有五六十大胆光棍的精壮爬上屋顶,接过长矛木盾站到护墙之后,填住精锐斥候与奴兵的空隙。

…………

…………

杨雄乃是梁军许州军的一员副都将,魁梧悍勇,此时一双虎目盯住晨曦下、汉水边黑色孤城,他不清楚前锋将韩元当为何一意孤行令他们在如此仓促的情形下,强攻下这座孤城。

不过,他们已经侦查过眼前这座仅百余步的土城。

高不足一丈,城脚根的沟渠,也仅仅是排污水所用,仅有两尺深而已,守兵能称精锐者不过四十余人,其他都是杂奴民夫,杨雄却不觉得强攻下这座土城有多大难度,但问题攻下来后要怎么处置。

汉水南岸有襄州军的一座城垒,有千余守兵,此时还有十数船楚军正沿汉水而上,午时也将抵达这里。

倘若不能及时攻下铁鳄岭,派往均县故城的兵马稍少,很可能将守不住这里;而与内乡的联系,被铁鳄岭阻断,派往这边的兵马一多,也将吸引楚军主力会聚过来,到时候在这个旮旯地里,他们与楚军主力进行会战,无论哪方面都将处于绝对的劣势。

照杨雄所想,还不如照次序,先攻下铁鳄岭,然后从铁鳄岭沿丹江东岸的残道进逼过来,用兵更堂堂正正,进退更加的自如。

不过,韩元当坚持命令他率部奔袭此地,杨雄也难以拒绝,只能想着先打下这座残城再说,到时候形势真不允许他们坚守,他们三四百骑兵,随便找个空隙撤出去也容易。

等杨雄真正率部举起大盾,顶着稀稀疏疏的箭雨,抵达沧浪城下,十几部简陋的云梯搭上墙头,百余精锐聚集到墙根准备蚁附而上时,才发现这座小如蝼蚁的土城没那么好啃。

火把猛掷下来,先是墙根沟槽内的柚洞被引燃一圈,接着一桶桶桐油照着云梯下聚集的将卒当头浇灌下来,一捆捆被引烧的柴禾从城来抛掷出来,大部分人被烧得嗷嗷直叫,被迫后撤,十数名已经勇猛冲上护墙的将卒,却陷入孤不敌众的困境,杀死对方三五人,浑身便被杂乱捅刺过来的长矛铁枪刺出一个个血窟窿。

最后十数具尸体,衣甲都被扒得精光,记功的左耳被割下后,就被抛出城外。

杨雄这时候也顿感棘手,都没有冲上土城墙头内,加上被浇油烧伤的,他已经损失近三十名精锐战力,这显然远远超过他的预料。

这样的话,已经叫他肉疼。

韩谦一脸冷峻的站在护墙内,盯着在东南角江岸聚集的梁军,一言不发。

他们刚才也有十二人伤亡,主要是奴兵与上屋助战的民夫,围攻冲上墙头的梁军精锐时,手忙脚乱,没有什么章法,被砍死砍伤。

死伤就要给予抚恤,加上抵挡梁军第一波进攻,就烧掉五十桶桐油,这都叫韩谦心痛不已——这些桐油是从叙州运来的物资,是抵算到左司名下的,不知道办事严苛的沈漾,事后会不会同意他从战事开销里抵扣。

要不然,多打几仗,左司的窟窿就要破天了。

韩谦摒弃这些胡思乱想,安排人将战死的四名民夫尸首送入一间空房里进行安置,以免死尸刺激到其他人的眼球,会打击到士气。

八名伤者情况倒不严重,送到下面的场地里进行清创救治。

田城这时候在屋顶来回走动,刚才仓促接战的情形,他都看在眼里,此时大声喝斥着提醒奴兵注意稳住阵形,握紧手里的长矛,对着来敌捅刺便可,又挥舞刀鞘,狠狠的抽打三名在接敌因恐惧会转身的奴兵、民夫,喝斥他们贴墙而站,准备直面下波冲上墙来的梁军。

奚昌、奚发儿在奚氏族人里,与奚荏的关系比较近,因此才被韩谦挑选出来统领奴兵,但奚氏族兵被冯昌裕击溃投降后,奚昌仅仅是小头目才逃过一劫,对领兵打仗也仅知皮毛。

不过奚昌与其子奚发儿作战却很勇猛,这点在韩谦看来也是足够了,甚至额外派出几名精锐斥候跟随在他们身后,以防有失。

韩谦依旧不忘鼓动更多的民夫登上屋顶助战,那四名不幸战死的民夫,也当即找到同寨的,直接咬牙拿出四十饼金子当作抚恤发放下去。

虽然第一时间守军显得很慌乱,但气势汹汹的梁军竟然如此就被轻易击溃,也叫很多人随之心动起来。

山寨民夫很多人并非是毫无见识、闭塞山野的老农,他们要么是历次邓襄战事中败逃入山的溃兵,要么是溃兵子弟,大多数都粗习拳脚功夫,论个人素质,甚至都要比绝大多数的奴兵要强。

毕竟奚氏族人这些年被赎卖各地,是真正受到惨烈奴役的,一个半月的编训,还不足以将他们的身体养得壮实。

沧浪城里所储备的长矛、木盾数量倒是充足,当下便又有百余人站出来。

这时候山寨里一些领头的民夫也站出来,带着各自山寨的人手,就显得井然有序多了;进退间,甚至比奚昌、奚发儿父子所领的奴兵都要训练有素。

第五百四十二章 活口第六百九十四章 喧宾第四十二章 饥民第四十一章 把柄第十七章 皇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满第三百二十一章 谋蜀主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谋而合第四百三十章 短兵(五)第六百六十八章 寿诞第二百九十一章 文瑞临(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草惊蛇第七百一十九章 喘息第二百一十四章 询问旧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活口第二百五十八章 伏兵第七百一十一章 长信太后第三百六十一章 刺史人选第二百三十二章 召见(一)第六百四十四章 刚柔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降的条件第五百三十四章 相依第五百二十六章 秘策第一百九十章 缺口第四百三十七章 时不待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梁国密信第三百一十三章 巫山长峡第九十三章 相邀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间第五百二十章 江心相见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心第六百八十二章 半阕残词第二百九十六章 缓追(一)第六百一十八章 监军(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溃败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草惊蛇第七百二十章 金陵第四十六章 奴婢第五百零三章 商船第五百九十五章 韩家第二百五十五章 诡计第四百一十七章 人心第四百五十三章 清晨第五百一十六章 未雨第六百九十九章 会战在即第七十一章 父女之辩第七百六十八章 贺礼(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子之权第三百八十七章 失城第四百三十章 短兵(五)第三百六十八章 梁国密信第三百五十二章 劫持(二)第六百零七章 激战第三百三十六章 归来第六百七十一章 寿春第六百八十一章 母子情绝第五百六十四章 密折第七百九十一章 渡江(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招降第五百五十六章 对峙第三百零五章 赏田第二百九十五章 进城第三百八十五章 偏锋第一百一十章 说服第七百四十八章 战役(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分歧第二百五十九章 袭击第二百一十七章 锻造之事第四百三十九章 条件第七百六十六章 蜀使(三)第二百五十章 父女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朔第五十章 互为一体第四百九十章 实地第二十九章 家兵子弟(二)第十九章 侍讲沈漾第四百五十二章 送别第二百零二章 巧遇第二百四十章 天工匠书第四百七十九章 山溪第一百零五章 审讯第七百六十四章 蜀使(一)第六百五十章 新军第一百八十一章 说逃第三百九十三章 会合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惊疑第七百五十三章 楚宫月第二百九十六章 缓追(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番民第六百五十四章 手诏(三)第七百八十四章 私宴第六百零三章 迎亲(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偏锋第三百八十三章 秘密(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对峙(二)第七百七十四章 樊川河第六百九十六章 靴子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