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逼迫

见李冲气势汹汹的样子,韩谦突然间替他父亲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

李冲早年随父兄在军伍之间长大,绝对要比冯翊、孔熙荣要干练、务实得多,但要是他对此时城外的饥民真实状况都一无所知,误以为他父亲今日进谏,是要助寿州一臂之力,又怎么指望建立楚国后就罕出皇城的天佑帝能真正了解民间疾苦,能了解他父亲真正的胸怀?

当然,朝堂之上,不可能所有人都不了解水蛊疫在饥民中大肆传染的真实情况。

除了他父亲外,京兆府既然早就严格控制染疫饥民进城,以及城中权贵都绝少从城外饥民购买奴婢,显然大多数人对这一状况都是十分了解的。

韩谦想到《管子》里的一句话“下情不上通,谓之塞”,这是梦境世界在千年之后都无法克服的大弊。

近年来深居宫禁之中的天佑帝,不了解饥民疫情,误以为他父亲谏言驱赶饥民,是要将饥民都迁到寿州,助增太子一系最为核心的人物、留守寿州的国舅爷徐明珍的实力,因此心怀怨恨而震怒,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是韩谦之前也没有想到的关节,而为避免他父亲再次上书激怒天佑帝,他现在还得必须尽快将《疫水疏》抛出来,说服三皇子及信昌侯他们依计行事,将城外的饥民安顿好。

不过,冯翊、孔熙荣就在身后,他这时候也无法找三皇子及李冲解释什么。

“今日冬至,沈漾先生风寒多日未愈,我等作为学生,理应前往探望,”这时候杨元溥从夹道那侧走过来,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跟身后的郭荣、陈德说道,“陈德,你快去安排。”

杨元溥看到韩谦、李冲、冯翊等人在院子里,不容置疑的说道:“你们随我一起去探望先生。”

杨元溥极少出临江侯府,但不意味着他就应该被禁足在临江侯府之内。

陈德安排人去准备车马,韩谦心里又惊又疑,但不便推辞,饿着肚子也只能硬着头皮跨上马,跟随着杨元溥等人往沈漾府上赶去。

林海峥半道递给他一只麦饼,饥肠辘辘的韩谦狼吞虎咽的吞咽下去,才有精力去细想三皇子杨元溥今日反常的态度,是否跟他父亲今日在朝会向天佑帝谏言有关。

沈漾住在东城明安巷,他虽为皇子师,但在朝中也只能算清贵,沈宅也相当简朴。

沈漾染了风寒,咳嗽不已,韩谦他们赶过来,恰好尚医局的医官得天佑帝的旨意,赶过来替沈漾诊治,刚开了药方要走。

杨元溥在沈宅也没有耽搁太久,看望过沈漾从沈宅出来,站在马车前,跟李冲说道:“听说你府上有好茶,比侯府的珍藏都要润口,也有好茶点,可否请我们过去尝一尝?”

“我父亲在附近有一座别院,倒是有几罐好茶藏在那里,要是殿下不嫌弃,又不急着回府,可以去那里歇一会儿!”李冲说道。

见李冲瞥眼看过来,韩谦才知道三皇子坚持出来探望沈漾,原来是跟李冲商议好的,看这边距离晚红楼所在的乌衣巷不远,不知道所谓的侯府别院是不是就跟晚红楼紧挨着。

郭荣没有跟着出来,陈德才不会忤逆杨元溥的意志,一行人又簇拥着杨元溥往信昌侯在附近的别院而去。

与韩谦所料,信昌侯在附近的别院,与晚红楼就隔一条巷子,看门庭不显山露水,走进去却别有洞天,曲径通幽,有好几重院落。

有不少目光稳健而凌厉的健奴守在院子里,看到李冲领着杨元溥、韩谦他们走进来,也视如无物,似受过非常严厉的训练。

韩谦不知道这些人是信昌侯府的家兵,还是晚红楼暗中培养的杀手。

走到最里侧的院子里,一方丈余高的湖石假山正当院门,即便积了些落雪,犹有几株绿萝颜色正艳,也不知道从哪里移植来的异种,给显得清冷的院子添出几分雅意。

众人绕过湖石假山,就见庭院里负手站着一位瘦脸蜡黄的中年人。

韩谦被他父亲接到金陵城还没有满一年,也就与信昌侯李普隔着屏风谈过话,没有见过面,但看到李冲与此人眉眼有几分相肖,也便知道他是谁了。

冯翊、孔熙荣显然是认识信昌侯李普,这时候又惊又疑。

“哦,冲儿带殿下过来玩耍啊,我还说谁吵吵嚷嚷的闯进来呢。”李普淡淡说道,似乎李冲带着三皇子杨元溥过来前真不知道他在这里,才无意间撞上。

李普的话骗不过韩谦,但冯翊、孔熙荣却深信不疑。

毕竟信昌侯李普有意支持三皇子杨元溥争位,是朝中众所皆知的事情,李普真要想见三皇子杨元溥说什么话,完全没有搞这样的曲折。

“这位便是韩少监韩大人的公子韩谦吧?”李普朝韩谦看过来,说道,“听冲儿说韩公子精通田亩货殖等学,今天赶巧遇到,李普有些问题要讨教韩公子呢。”

“终于摆脱郭荣那奴才,我们可以好好在这里歇上半天。我就与信昌侯及李冲、韩谦他们在这屋里喝茶,你们自己找地方玩投子去,不要闹着我们清静就好。”

杨元溥直接吩咐陈德带着冯翊、孔熙荣到别处去玩投子博戏。

陈德虽然是世妃王夫人的娘家人,也受世妃王夫人的重托负责卫护三皇子杨元溥的安全,但其嗜赌成性,怕他坏事,此时还不知道太多的机密。

这里是信昌侯府的别院,守卫森严,信昌侯李普要找三皇子杨元溥、韩谦说些机密事,陈德自然无需担心什么,便要拉冯翊、孔熙荣便到隔壁的院子去玩投子。

冯翊、孔熙荣这一刻朝韩谦看过来的眼神又惊又疑,却被陈德半拖半拽的拉了出去。

韩谦脸色阴沉下来,这一刻,气得手脚都要发抖起来,没想到信昌侯父子这么轻易就在冯翊、孔熙荣面前暴露他的真实身份。

他以往跟李冲再亲近,都不会太惹注意,毕竟他们是小辈人物,对各自家族的影响较小,以及冯翊、孔熙荣还不时跟陈德聚赌为乐呢。

然而信昌侯李普这时候出面,示意陈德将冯翊、孔熙荣拖走,又单独将他留下来,这意义能一样吗?

而他父亲又必然会催促他将《疫水疏》交给李普他们去实施。

在这个节骨眼上,将这些事传出来,怎么不惹人瞩目?

真是一群自以为是的蠢货!

陈德他们一走,李普便挥手示意院子里的侍卫都到院子外守着,请三皇子杨元溥、韩谦他们往里屋走去,就见里屋有一张高脚书柜缓缓从墙后推移开,露出一道黑黢黢的甬道,姚惜水陪着一位脸蒙黑纱的妇人从里面走出来;在她们身后,还有一名脸带青铜面具的剑士没有踏进来,而是守在甬道的入口。

“妾身乃不人不鬼之人,早年曾立誓不以真面目示人,还请殿下见谅。”妇人看了韩谦一眼,朝杨元溥敛身礼道。

杨元溥也是第一次见幕后支持他的最大势力,还是有些小紧张,故作镇静的走到正中的长案后坐下,说道:“夫人与母妃年少在广陵节度使府时就共历劫难,若非夫人扶持,母妃也没有办法支撑到现在。夫人种种过往,我也都听母妃说过,不必拘礼。”

“既然已是不人不鬼,为何又要出来见人?”韩谦满脸不忿的径直走到杨元溥下首的长案后坐下,不知死活的出声讥讽道。

“大胆!”守在甬道口的剑士,这时按下腰间的佩剑,杀气腾腾的喝斥过来,“你莫忘了,你可是我们晚红楼的奴才!”

韩谦将腰间的佩刀解下来,搁在眼前的长案上,朝连屋子都不敢踏入半步的那名蒙面剑客冷冷看了一眼,不屑的说道:“装神弄鬼的家伙!夫人既然这么轻易就不再相信韩谦,此时想要韩谦一条贱命,拿去便是,何须客气?”

“我有说过不再相信你?”黑纱妇人在韩谦的对面坐下来,一双看不出年华的妙目亮灼灼的盯过来。

杨元溥下首的两张长案被韩谦及那黑纱妇人坐了,信昌侯李普只能坐到韩谦的斜对面,他看似病容满面,眼神却甚是凌厉的盯住韩谦的脸。

“夫人若非不再信任韩谦,为何如此轻易在冯翊、孔熙荣面前暴露我暗中为殿下效力之事?”韩谦不忿的质问道,“你们要是有一丝信任我,要是能提前问一声我父亲今日为何会在朝廷如此谏言,也就绝不至于将我如此辛苦为殿下所布的一招妙棋,破坏得荡然无存!”

“你父亲这次如此贴心替寿州筹划,我们要是不施加一点压力,让你父子二人继续左右逢源下去,岂非有朝一日叫你父子二人卖了,都还蒙在鼓里?”李冲冷笑着质问道。

“我不要跟你这个蠢货说话。”韩谦闭起眼睛,此时都不愿看李冲一眼。

韩谦不知道到底谁在怂恿,但局面搞得这么糟糕,他也是措手不及,一时间也束手无策,不知道要怎么收拾残局。

今日他父亲当殿进谏,已经惹怒天佑帝,在朝会过程中,被赶出启华殿不说,天佑帝还着御史台追究他父亲的失言之罪。

要是事情仅限于此,还不至于坏到哪里,天佑帝就算恼恨他父亲暗助太子一系,也不会轻动杀机。

不过,韩谦他知道,一旦他暗中为三皇子杨元溥效力的事情传出去,即便不抛出《疫水疏》,安宁宫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原则,也有可能会他父亲建议将染疫饥民赶到寿州,是对太子一系包藏祸心。

而到时候,金陵城中还能有他父子的活路?

这些蠢货,真以为这么做,就能逼迫他父亲放弃所谓的情怀,彻底投过来跟他们抱团取暖吗?

第七百五十四章 关中(一)第五百二十二章 会合第四百三十三章 碑文第五百六十七章 讯问第二百五十章 父女第六百六十二章 得失第五百三十六章 秘密第七百零九章 年节第七百九十一章 渡江(二)第七十八章 筑城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捷第七百九十章 渡江(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新帝君臣第一百二十章 身世第六百零三章 迎亲(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裁军第七百八十三章 旧事(三)第六百章 宫中(三)第二百零一章 纳妾第四百五十八章 酒店第一百三十三章 试探第三十六章 逼迫第五百四十九章 奏疏第七百四十七章 战役(二)第七百章 前奏第一百四十五章 骗局第七百八十一章 旧事(一)第七百八十九章 身孕第七百二十二章 河洛(一)第五百零八章 茅山第五百八十八章 长街第一百五十九章 分歧第四十九章 慷慨第二百一十六章 参观田庄第三百零七章 离去第五百零七章 起事第五百七十四章 错估第六百零三章 迎亲(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刚柔第四章 危机四伏第二百章 安排第三百七十六章 犹豫难决第六十八章 角色扮演的意义第七百四十二章 光阴第四百六十一章 天工匠书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平犬第五百二十七章 传旨第四百零三章 偷梁换柱第四章 危机四伏第一百七十三章 扣船第七十八章 筑城第三百七十九章 归乡第三百四十七章 朔风第五百七十一章 同病相怜第六百六十章 交换第六百四十八章 迷局第六百八十二章 半阕残词第四百八十三章 宰相府邸第一百二十四章 暗计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忧第四百二十七章 短兵(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困惑第四百三十一章 和谈(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筹贷第二百五十五章 诡计第四百五十章 父孝第六百八十八章 狂澜第七百六十八章 贺礼(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疏散第四百四十四章 辞表第四百四十二章 夺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戴罪立功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四百五十五章 鸡鸣寨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天为期第八十六章 改造第三百二十七章 献策第六百六十九章 和议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归金陵第六百六十八章 寿诞第六百三十九章 南归第四百二十八章 短兵(三)第一百三十章 迎接第一百二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四百九十五章 宣慰使第一百四十一章 潜忍第四百五十章 父孝第二百九十章 文瑞临(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制图六法第七百五十五章 关中(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定计(二)第三百四十章 图穷第六十一章 婚约第七百八十三章 旧事(三)第六十章 家兵进城第六十九章 破绽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忧第五百九十八章 宫中(一)第二百零二章 巧遇第七百五十四章 关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