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国事堂中公然买官

“孤左手王剑,右手大军,到要看看楚地有多少硬骨头!”

……

不得不说,楚太子项天的这一番话,说的极其硬气,就连国事堂中的空气中,也有浓郁的血腥味弥漫。

这一句话,就是项天在楚国的态度,可以说是一下子镇住了许多人,不说是故楚旧部,就算是故秦遗族的众人也是一样。

他们都想过楚太子会比较强硬,但是他们没有料到居然会强硬到了这个地步,这根本就不叫态度,而是在逼楚地士族团结起来反抗。

一想到这里,国事堂中的楚国文武百官,心中不由得想法乱生。

……

“令尹,不知你还有何事?”

迎着项天咄咄逼人的目光,项他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了。

从刚才的这一句话中,他能够感受到项天心中的巨大杀意,同样的,也在第一时间明白了项羽敢如此放心的原因。

这样的魄力,这样的疯狂,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楚太子项天的魄力以及胆气远远超过西楚霸王项羽。

这一刻,看着王座旁边的项天,项他不知道该是庆幸还是悲哀。

对于项氏一族而言,有项天这样一个手段非凡的族人,无疑是一件幸事,但是对于楚国令尹而言,拥有这样一个强势的君主,自然不是一件好事。

仅仅只是一念,项他就回过了神,他朝着项天拱了拱手:“禀太子,除此之外,由于战争频繁爆发,江东诸郡官员缺乏……”

项他这句话一出,项天与楚地士族的目光都亮了,很显然,他们都将目光投向江东诸郡官员上。

这是极大的利益,能够将其中的官位得到,就可以在楚地坐大,进而成为下一个士族。

这便是国事堂中楚国文武心中的想法,他们双眸放光,仿佛饿狼看到了肉食一样,露出了最本质的笑。

项天由于位置的原因,将这一幕看的清清楚楚,这个时候他心里颇有些无奈,就算是他不想将这些地方放手,也根本就没有人去任职。

天下人才出士族,这句话说的不错,由于书籍的垄断,在这个时候学习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

在这个年代,不论是财富,智慧,权力都掌握在士族手中,如同寒门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

就算是项天不妥协,也没有办法!

“令尹,以往我楚国选才,用何法?”

闻言,项他神色微微一变,朝着项天:“禀太子,一直以来,我楚国循惯例由士族以及文武百官推荐,然后国君认命。”

“嗯。”

微微颔首,楚太子项天虎目如刀,深深的看了一眼底下的文武百官,嘴角勾起一抹轻微的弧度。

那一抹微笑,从不同角度看去,都会变得越发狰狞。

“如今天下乃乱世,同样也是一个大争之世,为了楚国的强大,孤以为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

“令尹,立即派遣人手将各地缺额统计出来,然后立即呈报给孤。”

“诺。”

说到这里,楚太子项天嘴角一挑,看着在场的众人,直白,道:“孤心里清楚,对于各地官员之缺,诸位心中都有想法。”

“一个县官三千石,郡守十万石!如今楚国只有四郡,想要的就回家准备粮食,亦或者金银吧!”

……

“轰!”

这一刻,整个国事堂中直接炸锅了,他们见过荒唐的国君,但是没有见过如同楚太子项天这样,在大殿之上公然买官的。

“太子,此事万万不可……”

“太子,绝不能开这等先河,否则楚国社稷……”

……

“咳咳……”

等到国事堂重新安静下来,楚太子项天摆了摆手制止了想要劝谏的令尹与大将军,他望着楚国文武,道。

“但是所有参与人员,必须要有真才实学,要不然别怪孤翻脸无情!”

“诺。”

这一刻,出身于楚地士族的官员满脸喜色,故楚旧部也是一脸茫然无措,仿佛吃了翔一样难受。

整个国事堂中,最安静的也是跟随楚太子项天的亲信,他们对于项天太了解了,怎么可能做出这么荒唐的事情。

“等到统计结果出来,全部人员参加国事堂统一考核,通过的人走马上任,通不过的就回家继续寒窗苦读。”

说到这里,楚太子项天虎目如刀,冷冷的看着在场的楚国文武:“记着,今时不同往日,此乃多事之秋。”

“想要你们的家族长盛不衰,想要楚国成为你们的庇护所,就给孤拿出最优秀的人才出来。”

“在这个人时候,谁敢乱竽充数,别怪孤手中王剑锋利!”

……

虎目一闪,项天沉声:“令尹,大将军留下,其余人退下。”

“诺。”

好好一次朝议,就这样被楚太子项天破坏,整个朝议被他突然出手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很多人都是懵的。

等到其他人都离开,楚太子项天方才朝着令尹等人:“这件事必须要严格执行,不合格的人一律不要。”

“诺。”

点头应诺一声,整个国事堂突然间安静了下来,此刻楚太子不开口,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项天的思维跨度太大,一时间他们根本就跟不上,能够在全国重臣面前公开价格买官,恐怕古往今来就只有项天一人了。

“太子,这样做对于你的名声将会是巨大的损害……”

摇了摇头,项天沉声:“这个时候是楚国最困难的时候,孤作为楚国太子,这便是孤本就该背负的责任。”

“这个时候的楚国国库空虚,大军无粮草可用,这是绝对不行的。”

“更何况这个时候我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人才去担任各地官员,与其白白便宜了楚地士族,倒不如让他们为楚国做一点贡献。”

……

“太子大才,只是这样一来,势必会让他们在各地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祸乱地方!”

瞥了一眼项佗,项天神色一冷:“谁敢乱来,孤就杀谁,就像孤当初说的,孤左手王剑,右手大军,到要看看楚地硬骨头有多少!”

第93章 西楚危机 (求推荐求收藏)第33章 最后劝齐王一句,放项羽一次。第198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第42章 衡山王梅鋗第97章 不分男女老少尽杀之!(求推荐,求收藏)第47章 战争充满变数,唯有身处其中才能无敌。(求收藏,求推荐)第161章 苍生涂涂,天下缭缭。诸子百家,唯我纵横。第169章 在楚国之中,国法之上还有王法!第69章 十二连城中的秦军第196章 淮南国灭,项天的野心。第11章 举戟者为己而杀(求收藏,求推荐)第4章 信、败了。第154章 与楚霸王项羽的会晤第102章 隐忧第78章 嚣张的匈奴人(求推荐,求收藏)第16章 汉王刘季大怒(求推荐,求收藏)第28章 从彭越身上得到的启发第176章 二十军功爵位制第33章 最后劝齐王一句,放项羽一次。第134章 东海郡的重要性第179章 一卷恢宏巨画徐徐展开第178章 孤终究不及你!第42章 衡山王梅鋗第186章 三年之后,平定天下之策。第181章 伐楚之议!第75章 秦楚合流第185章 编户齐民第105章 逼项声站队!第204章 河北山东皆定,项羽入关中第125章 乱世用重典第120章 国事堂中的项天第163章 朝堂上的阻力!第10章 活路之下,皆可弃。第95章 孤去,才是最佳的选择。(求推荐,求收藏。)第161章 苍生涂涂,天下缭缭。诸子百家,唯我纵横。第101章 梁王退步第6章 楚歌传来,垓下惊局起。(求推荐,求收藏。)第181章 伐楚之议!第128章 太宰相第44章 江东子弟多才俊(求收藏,求推荐。)第77章 一个民族的凝聚力!第118章 外和诸侯,内轻徭役。第113章 一言退齐军(3)第149章 蒯彻的劝谏第163章 朝堂上的阻力!第93章 西楚危机 (求推荐求收藏)第34章 楚在则为王(求收藏,求推荐。)第196章 淮南国灭,项天的野心。第23章 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求收藏,求推荐。)第72章 从此为楚将!(求收藏,求评价,求推荐)第20章 杀退伏兵、李左车又至。(求收藏,求推荐)第26章 伏兵之计(求收藏,求推荐)第120章 国事堂中的项天第160章 觐见!第135章 两路同伐东海第84章 犯我中原者,虽远必诛!第100章 一时间,汉王刘季脑门上都是冷汗。第176章 二十军功爵位制第101章 梁王退步第120章 国事堂中的项天第189章 项天的手段!第13章 大王意气尽第17章 其果决不下于汉王,用兵不下于项王。第90章 借道南下第34章 楚在则为王(求收藏,求推荐。)第104章 孤会一视同仁第108章 事已至此,不得不南下。第18章 半渡而击第32章 二十八骑乌江边(求收藏,求推荐。)第21章 兵不血刃下寿春(求收藏,求推荐)第153章 商洛镇东海第139章 臣拜见太子第80章 若他不能克制仇恨,岂能用一个莽夫。(求推荐求收藏)第78章 嚣张的匈奴人(求推荐,求收藏)第39章 袭邾(求收藏,求推荐)第187章 以太子为帅第21章 兵不血刃下寿春(求收藏,求推荐)第198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第98章 善心大发的后果(求推荐,求收藏)第54章 楚军骁锐天下无双第2章 惊天之勇第94章 从此风云际会第124章 秣陵城中的风起云涌第49章 汉王刘季低头不语(求收藏,求推荐)第172章 楚地士族中的明白人第202章 齐王韩信连下五郡,楚霸王剑指函谷关,张良欲盟约。第116章 父子相谈,太子监国。第164章 循序渐进第109章 十里长亭中,与齐王一唔。第41章 生在帝王之苑,这便是与生俱来的罪。第108章 事已至此,不得不南下。第201章 大军入汉中,携大胜之威北上中原。第83章 以匈奴骑兵首级筑此京观,慰兄弟姐妹!第104章 孤会一视同仁第14章 霸王别姬终上演(求收藏,求推荐。)第94章 从此风云际会第92章 战马十万换南下路一条(求推荐,求收藏。)第155章 共商国是第161章 苍生涂涂,天下缭缭。诸子百家,唯我纵横。第199章风起云涌,天下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