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红顶商人

秭陵,楚王宫上书房。

项庄正召开御前会议,议题是怎么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参与会议的除了令尹项他,还有上大夫武涉、卫将军毕书以及百里贤等人。

粮食短缺的确已经成为困扰楚国的头号难题了。

看看人家刘邦,刚刚征发五六十万大军跟匈奴人打了一大仗,气都没喘,立刻又征发几十万大军准备攻打荆襄了,再看看楚国,十年积蓄好不容易才赞下了一百万石粮食,可是巴蜀、淮南两仗打下来,差不多就见底了。

巴蜀虽说是粮仓,可存粮都运去咸阳了,楚军并没有捞到什么油水。

江陵倒是有粮食,可杜洪那个老匹夫在城破之前竟然一把火烧了仓廪,江陵城内的军械物资倒是没什么损失,可仓廪里积攒的五六十万石粮食却全化成了灰,要不是这样,荆襄之战楚国怎么也能征发十几二十万大军。

项庄沉吟了片刻,说道:“荆襄之战,最后说不得还是得征发大军。”

荆襄之战,楚军虽说是以逸待劳,又有坚城可守,还有高初坐镇,可如果汉国发动几十万大军来攻打,还有彭越的梁国大军,楚军能不能守得住还真的难说,一旦江陵告急,项庄当然不能坐视不理,发动大军前往救援那是必然的。

而且救兵如救火,楚国现在就得做好发兵的准备。

毕书冲项庄一揖,说道:“大王,征召府兵不是问题,江东五郡的府兵已经补足,只需一纸诏令,半个月内就能召集二十万大军!”

“等等,等等等等。”项他急摇手道,“二十万大军?!大王,现在太仓里可就剩下几万石粮食了,这都已经是夏季了,这风灾可是说来就来,这点粮食还得留着救急呢,这时候征召二十万大军,将士们吃什么?臣可变不出粮食来。”

项庄苦笑:“寡人也没说要从太仓支粮啊?再说这几万石粮食哪够啊?”

项他说道:“不从太仓支粮,粮食从哪来?自推行变法以来,江东各大世家、各郡士族跟朝廷的关系就一直很僵,再想从他们那里借粮恐怕是不可能了,强行征粮、或者从市场上大量购买的话,则肯定会引发人心动荡以及楚地粮价的飞涨。”

项庄默默点头,强行征粮是绝对不行的,现在楚国的变法才刚刚有点成果,老百姓也已经慢慢认可了新法,这时候可不能干杀鸡取卵的蠢事,哪怕是向世家、士族征粮也不行,世家、士族同样是楚国百姓,而且还是百姓中的精英,岂能随便得罪?

不过,项他的另外半句话却提醒了项庄,为什么不从民间购粮?

单单从秭陵粮市上购粮肯定不行,秭陵粮市不大,每天的交易量也就几千石,你一家伙全买走了,秭陵城内的官员、士绅、家属还有手工业者可就没饭吃了,这样一来,肯定会导致粮市扭曲,粮价出现飞涨,这是肯定不行的。

但是,从整个江东乃至整个楚国购买粮食却是完全可以的。

楚国的税率是十税一,换句话说,百姓上缴国库的粮食仅仅只是收成的十分之一,所以国库虽然拮据,可百姓家里却有余粮,虽说每家每户手中的余粮都不多,三五几石的,可要是拢到了一块,那总量就相当可观了!

不仅江东,荆襄四郡、巴蜀两郡的百姓恐怕也有不少余粮。

当然,百姓手里有余粮是一回事,他们愿不愿意卖又是另一回事。

在古代华夏,主体经济模式是小农经济,所谓小农经济,就是每家每户都能生产几乎所有的生活必需品,他们自己种地、自己织布,自己养鸡养鸭,他们几乎不需要从市场上购买商品来改善生活,这种情形之下,他们是不会出卖多余口粮的。

譬如现在的汉国、齐国、赵国、梁国、燕国等等,都是小农经济,在这些国家,政府要想从百姓手里买粮食,基本就是痴心妄想!

此前项庄一直没有想到这一点,也是基于这样的惯性思维。

但是事实上,楚国却是个例外,楚国从变法之初便大力奖励工商,经过十年的发展,楚国的工商业已经相当发达,不仅商品式样、种类、品质有了长足发展,而且随着大型手工业作坊的出现,商品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在楚国,百姓自己种麻织布,远不如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自己种粮酿酒,也远不如直接购买酒坊的白酒便宜,而且味道纯正,其余诸如农具、纸张、书藉、餐具等,更是只能从市场上购买,可这些都需要货币,易货贸易已经消亡了。

所以,楚国百姓出卖多余口粮的意愿就要强烈得多,他们只有将多余的口粮变卖成为货币,才能从市场上购买商品改善生活。

也就是说,楚国并不是没有粮食,只是分散在民间,而且老百姓也愿意卖粮。

不过,从百姓手中收购余粮,这是个庞大而且繁杂的工作,让郡、县、乡、亭等政府机构去干这事,效率低下不说,各级官员肯定还会趁机中饱私囊,这肯定是不行的,项庄脑子里一下就跳出了一个词——红顶商人!

跟政府机构的官员相比,商人更能吃苦,办事效率更高!

而且跟商人做生意财务明晰,免去了贪墨克扣的风险,商人提供多少粮食,朝廷支付多少金币,一分钱一分货,清楚明了。

华夏历史上,商人地位是极低的,直到满清末年才出现红顶商人。

所谓红顶商人,就是拥有官方背景的特殊商人,譬如大盛魁,清初康熙征准噶尔时,大盛魁的三个创始人被特许随军贸易,最后发展壮大并且垄断了对蒙贸易,又譬如胡雪岩,由于有左宗棠的鼎力支持,最后成了华夏国当时的首富!

这些红顶商人之所以能够发家,跟官方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不过反过来,这些红顶商人也给了官府极大的帮助。

譬如康熙征准噶尔,若不是诸多商号小贩随军贸易,恐怕连军粮供应都是个问题,准噶尔也未必能够打得下来,还有左宗棠,若不是胡雪岩四处借贷、鼎力支持,他根本不可能组建起洋枪队,也根本不可能有后来收复新疆的壮举。

如今的楚国,商业正逐渐兴盛,尤其是有功将士、阵亡将士的赏金、抚恤金发放后,江东四郡的商业更是出现了空前繁荣,商业的繁荣,随之而来的便是税收厘金的激增,所以说楚国的国库并不差钱,至少收购粮食的资金绝对不是问题。

按照现在的粮价,一石米一百钱,一金币就能买二十石!

如果将国库里的钱全部用来买粮,至少能够购买两亿石!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国库里的金币是绝对不能全部投放市场的。

就像后世华夏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你理论上可以印无限的钞票,可实际能够投放市场多少钞票又是另一回事,四万亿不是说投放就能投放的。

项庄给有功将士、阵亡将士一家伙发放近千万金币,这就相当于已经搞了一个四万亿的刺激计划,这势必会引发市场的通货膨胀,在这个时候,如果马上又往市场上再投放另外一个四万亿,那么整个市场,整个货币体系就肯定崩溃了。

但是,拿出十几二十万金,购买一两百万石粮食应该是可以的。

那么,让谁来当这个红项商人呢?项庄脑子里立刻浮起了一个窈窕的身影。

当下项庄对诸大臣说道:“行了,今天就先议到这里吧,你们都先回去吧。”

项他、武涉等人面面相觑,这才议了个开头就不议了?不过,并没有人质疑什么,当下众臣纷纷起身告辞而去,项庄又吩咐晋襄道:“子成,你这便去一趟巴蜀驿馆,请秦夫人过来,就说寡人有急事跟她商量。”

所谓巴蜀驿馆,其实就是专门用来招待巴蜀官员、豪强的驿馆,集住宿、用餐于一体的官方服务机构。

后院厢房,秦夫人正在绣制锦袍。

侍女玉儿一边打下手一边赞叹道:“夫人,你的手可真巧。”

秦夫人微微一笑,并没有说什么,玉儿摸了摸光滑的锦锻,又道:“这料子可真滑,该是最上等的蜀锦吧?咦,还款式,好像是男人穿的锦袍,夫人,你该不会是有了相好的,然后绣这锦袍向他表明心迹吧?”

“死丫头,你胡说什么呢?”秦夫人嗔道,“这是给大王绣的。”

“大王?”玉儿愣了愣,又低笑道,“难怪夫人最近常常进宫,嘻嘻。”

“死丫头,你胡思乱想些啥?”秦夫人白了玉儿一眼,越发娇嗔道,“我绣这件锦袍送给大王,还不是为了秦家?大王若是能够允许秦家在巴蜀经营酿酒作坊,那秦家就又多了项产业了,重现昔日的辉煌也就指日可待了。”

玉儿上上下下打量了秦夫人几眼,笑道:“夫人你把自个洗得香喷喷的送进宫去,可比送一件锦袍强得多了,嘻嘻。”

“你个死丫头,看我不撕烂你的嘴。”秦夫人大羞,伸手来抓玉儿。

主仆俩正厮闹时,门外忽然传来了老仆秦福的声音:“夫人,大王请您进宫,虎贲中郎将都已经驾车在驿馆外等着了。”

ps:不好意思,发晚了。

第153章 天生媚骨第24章 环首刀?横刀?第331章 巅峰对决(四)第539章 迁徙第441章 沔水之战第27章 大破汉军第117章 唯我大楚第260章 田赋法第440章 两枚棋子第157章 抢亲第546章 烽烟起第525章 祥瑞之兆第52章 夺兵权第243章 重骑逞凶第460章 遁入尧山第264章 二星争辉第118章 这才像支军队第298章 假道伐虢第558章 对峙第457章 瘟疫(上)第333章 巅峰对决(六)第177章 驰援第402章 虎贲军第389章 引蛇出洞第375章 事不可为第179章 重创休屠第454章 大破汉军(中)第181章 秦军归楚第133章 攻陷咸阳(上)第461章 匈奴来袭第489章 割让三川郡第255章 风情酒娘第135章 立威第511章 父子人伦第59章 大魏公主第375章 事不可为第302章 巴蜀豪强第479章 合纵连横(七)第521章 做成死局第308章 趁夜偷袭第256章 当垆卖酒第164章 交易马匹第152章 割席绝交第58章 瞒天过海第368章 刺杀刘邦(四)第372章 疾驰第26章 水淹寿春第485章 合纵连横(十三)第287章 楚国的隐忧第529章 各显神通第31章 战术第381章 惊退第392章 蛮族之争第266章 灭国棋第35章 刘邦进山第342章 不如我取第467章 托孤(下)第184章 骑射第241章 坚如磐石(上)第338章 灭掉临江国第207章 刺杀第143章 出不去了第443章 第一个回合第482章 合纵连横(十)第42章 唯一的机会第441章 沔水之战第103章 虎牢关(一)第138章 祭拜始皇陵第405章 免战牌第508章 玄衣卫第420章 齐军的弱点第494章 杀戮盛宴第218章 上万大军第361章 刘邦气坏了第168章 白虎、真情第214章 长乐营第129章 关中浩劫第394章 大破蛮族第283章 大汉骠骑(一)第464章 匈奴胆寒第65章 连下五城第258章 暗斗第249章 破解第436章 狗急跳墙第524章 恩威并施第183章 九原大较第382章 真是韩信第343章 商业氛围第113章 最坏的打算第407章 楚汉大战第239章 将才辈出第548章 将陈平献于楚王第143章 出不去了第388章 灭楚的最后机会第105章 虎牢关(三)第41章 仍在掌握第140章 庞钰用兵第8章 乌江悲歌第503章 迁都第498章 匈奴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