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先下手为强

常言道,攻占一地容易,要治理好一地则难上N百倍,幸好卫大衙内与便宜老爹分工明确,所以,这事就让便宜老爹去头痛了。

不过,对于各方势力来说,攻占的唐地N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大蛋糕,谁不想狠狠的啃上几口?于是,各方举贤不避亲,纷纷举荐自已人,当然了,举荐的都是有一定才能的人才,否则,出了事,丢的不仅是利益和面子,丞相大人可是要追究相关责任的。

大量的文官被派到唐地任职,为安抚当地百姓与那些世家大族,也会任用不少当地人为官,不过,一二把手当然得是自已人,军权牢牢的掌控在自已人手里。

大量的粮食也先后通过平塘险关、渭城两地进入唐地,救济当地贫穷百姓,以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才能消除各种隐患。

这期间,卫大衙内也派人奔走于那些世家大族之间游说暗示,你们现在已经是大秦子民了,帝国正处困难时期,是不是也该尽一点责任?

这些世家大族拥有大量的田产,家里屯积有大量的粮食,即便老唐王吉利为了筹集军粮焦头烂额,这些世家大族家里的粮食就算多得吃不完,也不肯损出一粒,当然了,老唐王也不想得罪这些世家大族。

不过,卫大衙内就不一样了,直接派人张口要赞助,而这些世家大族也很大方的捐出不少粮食,一来是与新的统治者搞好关系,二来也是为了家族的利益,大块蛋糕没资格啃,小块蛋糕还是能分到一些的。

象寒氏等一些早已投靠大秦帝国的世族,他们则是毫不犹豫的捐出大量的粮食,甚至还有一些良田,与及藏匿在田庄里的不少流民,付出越多,收获越丰厚,早一点挤进权力的中心,家族越是早一点发展壮大。

至于送出去的那些流民,固然是流民越多,私兵也越多,势力也更大,但对于新统治者来说,也是一个让他们很不安心的隐患,把这些流民交出去,不仅仅只是表现诚意,也算是把危险系数尽可能减少。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世家大族都有这种长远的目光,他们甚至心怀不满,认为是卫大衙内在压榨他们,表面上不敢抵制,只是象征性的捐出个几千石的粮食,暗里却给官府添堵。

这样的世家大族都被黑衣卫统领丁喜不声不响的列入黑名单,派出大量的黑衣卫密谍暗中监视,收买、渗透,为了解掌控这些世家大族,黑衣卫密谍

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不择手段。

治理占领地的事情自有文官负责,卫大衙内即便充当甩手掌柜,也时刻关注长城的工程进度。

这条连通苍龙山和铁脊山,长达二百里的长城只是单面城墙,初步估算,需要的时间四至六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施工的民工干劲十足,加之驻守在义乌的周军没有来骚扰,工程进度极快,完全出乎卫大衙内等人的意料之外。

卫大衙内到工地转悠了几天,赚足了士兵的忠心与百姓的感恩之后,又与明珠甜甜蜜蜜的探讨了几天的人生真谛,才回返宜城。

现如今,他的骠骑大将军府差不多可以说是搬迁到了宜城,原唐皇宫变成了他的办公室。

皇宫宽大,住都住不完,巫悠、田策等为办公方便,也都住进了皇宫里,享受帝王一般的生活,甚至有一些宫殿也成了黑衣卫的办公地点。当然了,没有卫大衙内的允许,黑衣卫哪敢住进去。

若大一个皇宫,仅有小六子一名太监,新召的十几名年青俏丽的宫女都是由寒氏等信得过的家族提供,经过层层严格的审查之后,才得以入宫服侍。

这些年青漂亮的宫女有大半可都是寒氏等世族的嫡女,其中就有小有名气的大家闺秀或颇有才情的良家小娘子,她们乐意入宫,自然是因为慕卫大家之名气。就算不愿意,也会被族老们逼迫,由不得你不进宫。

现在谁都知道,卫氏取代秦氏王族只是时间问题,卫大衙内当然是日后唯一的合法继承人,抱上了他的粗大腿,好处多得十根手指头都数不过来,现在不加大投资力度,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如此一来,肖小小和晴儿压力巨大,就连还在守孝的唐飞儿也不得不提高警惕,轮流二十四小时寸步不离的守在某人身边,让那些心怀使命的良家小娘子们没有半点勾搭的机会,难免心生幽怨,这三位的醋味儿怎么这么大,看得这么紧,一点机会都不给人家?

卫大衙内即便当起甩手掌柜,但仍有不少公文需要审阅批注,还有不少事儿也需要关注,特别是修筑的二百里长城,长城一天不完工,他心里老是担心。

这天中午,卫大衙内感觉有些困倦,正欲午休,小六子匆匆进来,呈上黑衣卫紧急传来的密件。

卫大衙内展开一看,脸色微变,急令侍卫把巫悠、田策等谋士和负责镇守宜城的卓风行召来开会。

根据黑衣卫收集到的种种情报综合分

析,宜城的陈、关、李等七八家世族和十几家豪强的家主们近来接触频繁,各家之间还在夜间互运了一些东东,因都有粗布遮盖,无法确认是什么东东,也因戒备森严,黑衣卫的密谍也不敢冒险潜入侦察,只能根据一些东东的形状猜测是武器装备。因此,黑衣卫有理由相信,这十几家世族豪强在策划谋反。

世家大放有钱有势,更拥有大量的良田,而这些良田需要大量的人力去耕种,这些人力就是因躲避战争等各种原因流离失所的百姓,这些百姓属于世族的私有财产,既是劳动力,又是可以拿起武器战斗的私兵。

势力强大的世族都眷养有二三千人的私兵,有的甚至高达四五千人,这些世族给他们的私兵装备武器装备很正常,并不能以此作为谋反的证据。

当然了,根据黑衣卫密谍所收集的情报分析,可确认上述世家豪强已在暗中谋划造反,不过,现在是维稳的关键时期,任何微小的波动都可能对唐地的百姓产生不小的影响,所以,必须得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才可名正言顺的举起屠刀。

说句实话,若不是黑衣卫密谍发现这些世族豪强的异动,若让他们突然举事,还真是个不小的麻烦,十几家世族豪强,最保守的估计,至少有四五万人的私兵。

卓风行负责镇守宜城,摩下虽有一万五千士兵,但因非常时期,原本一些不用驻兵的小县城都不得派驻个几百一千的士兵,地理位置稍为重要的县城甚至要驻扎三千人左右的军队,宜城辖下十几座大小县城,其中重要的就有五六座,也占去了卓风行近半的兵力,驻守宜城的兵力实际上只有八千士兵,商行云的三千虎豹铁骑,五千轻骑,陷阵营的五千重甲士都调派去协助明珠守护正在建筑的百里长城。

宜城是唐都,城池比一般的郡城都要大上近半,人口也多出不少,八千士兵,既要把守城池,又要把守皇宫,还要对付四五万世族豪强的私兵,那是非常的吃力,除非集中精锐抢先下手。

抢先下手的前提是得有确凿的证据,或者,诱发这些世族豪强提前举事,在他们集结的那一刻,大军突袭,给予致命的一击。

“这有何难。”

田策微笑献计,因为驻守宜城的兵力仅有八千人,那些世族豪强才敢造反,只需要放出风声,月内增派一万人的军队驻守宜城,必然逼得那些世族豪强提前举事。

【作者题外话】:月底就萎了,抱歉。

(本章完)

第214章 抄家抄上瘾第90章投靠第419章 破釜沉舟第423章 巾帼英雌第36章千古绝唱第295章 阳谋第530章 仇恨第198章 让人头痛的蛋糕第453章 我们要回家2第466章 吝啬第119章决战第382章 漏网之鱼第555章 结盟第460章 突围第134章情诗一首第279章 女诸葛第104章父子分工第299章 联姻第494章 消耗战第26章生财有道第71章公然索贿第245章 逆转乾坤第230章 打脸第45章迎亲第408章 破城第493章 是坑也得跳第173章风云暗涌第88章忍无可忍第514章 长安之变第555章 结盟第84章袭城第191章 关门打狗第356章 急事第549章乱局第398章 新战术第33章发大财第391章 配角第146章小六子第46章请先生赐教第458章 先下手为强第32章刮钱2第219章 扒灰第150章帝国简报第538章 暗战3第531章 亏大发了第294章 持久战第98章刺杀第110章货币战争第104章父子分工第514章 长安之变第436章 又赚一大笔第149章肖小娘子的心事第76章强盗横行第136章长安行第25章威力恐怖第152章竟争第535章 信不信随你第32章刮钱2第286章 金汁的副作用第367章 灾难第266章 天罗地网第521章 偷溜出宫第171章决战第569章 篡位第318章 石弹的制作第366章 夜袭第252章 追查到底第218章 歪招VS正招第92章天机第207章 缘份第142章当爹了第426章 山顶相会第61章线索第445章 美丽前景第462章 水很浑第409章 女王的逆袭第483章 晋级大哥大第545章 外面的世界更精彩第202章 耕耘第407章 献城第555章 结盟第374章 将才第269章 变故第68章世外桃源第497章 反袭第21章出征第35章青楼公敌第269章 变故第219章 扒灰第528章 不是巧合第394章 恩断义绝第148章衙内印刷术第173章风云暗涌第233章 线索第208章 回报第87章大战之后第154章要人命的价格第235章 凶手第139章大统之争第73章虎豹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