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会师

ps:有事出门,今天先这样了

虽然春秋末叶也处于一个温暖期,平均温度比后世要高,但周历十一月中旬的天气已经有些寒冷了,攻城之后,四周更显沉寂阴霾,偶尔有压低了声音的凄厉哭声传来。

气氛十分凝滞,得知一前一后两个坏消息后,无恤和所有人一样,心里都像压着一块沉重的大石头般。他抬头望着风云卷动,思绪却飞到了复杂的战局上。

如今的情况是,在范氏、邯郸卖队友的行为下,赵氏东西两支大有被齐、卫夹击的架势。

虽然这一切都在事先预料之中,只不过是最坏的设想,竟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这该如何是好!”得以知道这一机密的众人勃然色变,连一向自诩为大胆的阚止亦然。

赵无恤却镇静了下来。

恐惧?他是有的,任谁听说自己即将遭遇五倍于己的大敌,都会胆战心惊。

但人唯有恐惧时方能勇敢。

或许是因为这一个多月来他憋足了劲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缘故,或许赵鞅也在百里之内,背后多了一双手支撑的缘故,或许是因为他和张孟谈先前料敌于先,做了不少后手的缘故,无恤心中的恐惧和怯懦渐渐消退了。

他在前世曾读过一本书,上面说人类文明生长发育的动力,无非是挑战与应战两种。

一个文明、民族、邦国的的成长、衰弱和灭亡,同样是挑战与应战的结果。对于持续不断的挑战能够持续成功地应战,文明就不断地成长,一旦挑战消失,或者人类不能成功应战,那么文明就趋于衰弱和解体。因此文明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挑战,更重要的是能够成功地应对这些挑战!

宗周没能成功应对犬戎的挑战,于是覆灭了。春秋以降,诸夏在霸主的带领下成功应对了蛮夷戎狄的挑战,便转危为安。越发兴盛。宋襄公欲为霸,结果在泓水之畔被楚人的挑战打得落花流水,结果无疾而终。晋文公欲为霸,城濮将楚国子玉的挑战迎头击退,于是乎一朝雌飞!

同理,如果新兴的赵无恤势力不能承受住周遭势力的挑战,那他只有灭亡一条道路!

谁叫他重生于大争之世。被时代的浪涛推到了不得不争的焦点。

这是春秋,礼乐崩坏的春秋。战争已经脱离了贵族游戏的温情外表,变得面目狰狞起来。齐桓公为诸夏主持公道的霸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旦吞城夺地的兼并行为开始,便再也无法停止下来。

谁叫他当年走投无路之下,偏偏选了这么一个四战之地呢?

于是选择只有两个,像雪球那样越滚越大,亦或者,在阳光下被晒成一滩水,再蒸腾殆尽!

于是他沉吟片刻后。对身边的面色凝重的军吏们说道:“也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先与我父会师,合军一处再说!”

若是纠合西鲁诸大夫,还有邮无正的两千余车骑,他手里有五六千人。赵鞅那边加上温县的援军。共有七千余人,合军一万三千,胆气也能更壮些。

因为对岸范、邯郸两家的不配合,赵鞅孤军身处敌境,自然无力独自阻止卫军还师,他如今已经离开楚丘。此时正经过濮阳城郊,也想先东来与无恤会师,至于双方会师的地点……

赵无恤将目光转向恭谨站在身旁的青年,他裹着幘巾,儒雅斯文,气度不凡,却是一位从陶丘而来的卫国商贾。

“子贡。我所说之事,曹伯意下如何?”

子贡瞥了一眼额角流汗的阚止,此人是司寇的新宠,他聪明机智,只是有一颗无视礼仪的心。子贡与阚止性格冲突,三言两语便会矛盾重重,此时见他举止失措,便在心里嘿然冷笑一声,拱手回答道:

“司寇离开陶丘前便有过嘱咐,赐历时数月,终于不辱使命。曹伯已经应允,他不日便会帅曹军北上,与中军佐、司寇会猎于洮!”

……

来访的队伍如同一条由青铜、皮革和木杆交融而成的璀璨河流,浩浩荡荡涌进曹国洮邑城郊。他们为数一共七千人,在卫国境内横冲直撞数百里也没有任何折损,由大夫、家臣、门客与小宗组成,冰冷的北风拍打着他们头顶高举的十数面旗帜。

尽管距离尚远,无法看清旗帜上的图案,但透过迷朦雾气,赵无恤依旧瞧得出那是白底的旌旗,中间墨黑与焰红相间的一图案只可能是赵氏的炎日玄鸟。

一会儿,待那支军队从薄雾中走出后,他更是确定无疑。

“是吾父到了!二三子,速速与我去前方迎接。”他轻踢马刺,快步朝前奔去,身后的军吏们或策马,或驾车追随于尾后。

赵无恤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一身漂亮黑底描红战甲,青铜胄上有长长的白羽,眼神威严,美须飘飘的赵鞅,他身高七尺半,手持代表征伐的斧钺弓矢,站在高车上更是如巍然巨塔,在众人之中似鹤立鸡群。

看来在医扁鹊的调理下,赵鞅上次风疾后的衰弱已经完全恢复了,据说此次扁鹊也随军而来,希望他能够解决赵无恤头疼的兵卒伤病和寒冬带来的冻疮。

但连神医扁鹊也掩盖不住的,是赵鞅眉角隐隐的皱纹。

于是赵无恤滚鞍下马,远远就朝赵鞅下拜行礼道:“见过父亲!”

原来,赵鞅在得知范氏和邯郸的所作所为后勃然大怒,却很快冷静了下来,他的谋士傅叟已经分析过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他先派人回晋国将范氏的纵敌告知晋侯,又再度遣人去申饬邯郸稷。

而他,则率领车马较多,机动能力较强的赵兵突然北上,在临近檀渊的对岸将已经开始渡河的卫军吓了回去,不少卫人淹死在河里。随后又将南岸的船只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岸边广射稻草人,在雾中乍一看还以为是站得密密麻麻的赵兵,光凭这个,至少又让卫侯两天内不敢渡河。

完成这一出兵法上的“以进为退”后,这才向东南面转移,前往赵无恤告知的会师地点洮邑。

时隔一年半,父子再度相见于濮上,儿子看父亲又衰老了半分,父亲见儿子则又高了几寸……

第124章 奇货可居(上)第395章 武卒的弱点第234章 行人聘问第816章 秦人第336章 多难兴邦第250章 大河之上第1119章 双头鹰第136章 大射仪(中)第98章 搅动全局第450章 杨柳依依番外5《亚历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第1125章 众人皆醉我独醒第538章 巫颂(上)第486章 螳臂当车!第183章 骤然生变(上)第440章 灵鹊(下)第1030章 王孙归不归?(下)第1047章 家祭无忘告乃翁第135章 大射仪(上)第1217章 获麟第147章 其罪当诛!第945章 荡气回肠(上)第24章 周髀数字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320章 无间道(上)第619章 桃园三结义第308章 格物致知第429章 战争的尾声第1060章 声东击西第34章 巡视乡里第1101章 不绝如缕第523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第1163章 大江东去第910章 赵与卫的差距第706章 孙子.吴问第1030章 王孙归不归?(下)第967章 历史的尘埃第868章 魏武卒第1011章 国殇第1040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举矣第245章 韩氏劲弩第436章 医者心第412章 猎国(上)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远第1182章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第586章 威服九国(上)第586章 威服九国(上)第1120章 人生不满百第167章 子贡的抉择第77章 吾之子房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366章 不朽者第385章 赐尔玈弓第824章 大学第327章 枭臣的末路(上)第137章 大射仪(下)第39章 逼门而入第490章 天地君亲师第324章 乱(下)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204章 君与臣第673章 尽弃前嫌?第452章 青铜与镔铁第1071章 徐州相王第762章 降 下第558章 永以为好也第691章 怎样的代价?第408章 壮志与阴谋第508章 七穆游氏第65章 暮春三月第557章 虎第126章 国险多马第162章 狄服骑射第949章 树挪死人挪活第110章 暴雨将至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830章 吴王金戈越王剑(下)第81章 收之桑榆第918章 眼看他楼塌了(下)第266章 侈靡之业第755章 奈何赵军有弩砲 上第757章 战争从此变得不同 上第1049章 ”禁酒时代“第594章 山的那边是海第455章 黑铁时代第881章 少梁城下第1005章 决战风陵渡(中)第332章 黄雀在后(上)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736章 亡国之音 下第1046章 王师北定中原日第14章 老豺范鞅第482章 战和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654章 大风(11)第375章 远交近攻第277章 前进的方阵第91章 子产之政第1051章 擒贼先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