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心悦君兮君不知

现在是冬季,南方江面的风并不强烈(春秋小领主228章)。汝河也并不宽阔。

吴越的船夫能够凭着一条知板航行到日本,在这小河沟里玩帆船。能出什么大的茬子?

这些船夫们还是在熟悉船性后,才邀请赵武一行人来到江面上试船。新建的软帆船,船帆重量比起硬帆来说微不足道,一艘船上七八个。人就能操作,而这种船的操控性要远远超于同时代的战船,一会功夫,船夫们玩熟操帆动作后,反而迷恋上这艘船带来的操纵感,他们在江面上忽而加速,忽而转弯,忽而采取蛇形路线”哦,战船虽然在扭来扭去。但因为船的体积大,船上的人并没有感觉到那种头晕目眩的失速感

一这话指的是赵武。

但向戎已经频的抽着冷气,哆哆嗦嗦的说:“这速度”太让我不适应了,平常(牛)车没有这么快。哪怕是骑马,也没有如此快的速度。此剪我站在江面上,只觉得耳边江风烈烈,令人头晕目眩。”

子产微笑不语,他的微笑表明,其实他也赞同向戎的观点。只是由于在努力忍住呕吐的感觉,使得子产不敢张嘴。

赵武轻轻摇了摇头,心说:“这才多高的速度,有六十迈吗?你们还没有品尝过时速一百六,坐在敞篷车里,风吹得睁不开眼睛的感觉呢。那种速度,简直令人肾上腺分泌旺盛。”

此“车”非彼车,赵武说的不是春秋时代的战车。

其实,眼前就有一个。肾上腺分泌旺盛的人那位楚国那位歌伎兴奋的在甲板上蹦蹦跳跳,她叽叽咕咕冲赵武说了一通鸟语,而后婉转的在甲板上唱起歌来,音调柔媚的让人骨头发软,演唱当中,她的大眼睛闪烁着,眼珠都能滴出水来。

但可惜了,歌词赵武听不懂。

幸好赵武没有那种不懂装懂的贵族式矜持,他转向两位外国正卿,摊开手,脸不红心不跳的询问:“这歌声,挺悠扬的,你们听懂她唱的什么词了吗?”

向戎回答:“楚辞源!”

子产回答:“越女歌!”

赵武皱了皱眉头,这两位邻楚国的正卿说出两个答案,而且这两人都一本正经,让赵武很郁闷,有点被捉弄的感觉。

子产见赵武神色不对,赶忙清了清嗓门解释:“大约一百年前,楚国的襄成君网接受爵位的那天,他穿着华丽的衣裳,被随从们簇拥着来到河边。楚大夫庄辛网好路过,他拜见完襄成君站起来,想和襄成君握一握手。”

赵武惊叹:“原来握手的礼节渊源在这里,居然如此久远?”

向戎翻了个白眼,悄悄嘀咕:“也就一百多年而已,怎么就算渊源久远?”

子产施展他的口才,继续滴治不绝的解释这一刻,他仿佛找到了当年教刮范自的那种成就感”这不。他又凭借自己的知识教了一位晋国执政:“一百多年前。握手的礼节并不常见,而且襄成君是大贵族。.楚大夫庄辛不过是一个下级官员,他不顾等级的差距,去握住贵人的手,这在当时是极其无礼的冒犯,所以襄成君听后十分生气,他为此脸色大变。庄辛见了。也有点不自在,他转身去洗了洗手,给襄成君讲了一个鄂君子的故事

子产清了清嗓门,江风吹来。他那挺拔的身躯衣袖飘飘,颇有点后来的风流才子的感觉:“庄辛说:有一天,鄂君子坐在一条富丽堂皇的、刻有青鸟的游船上,听见一位掌管船辑的越国人在拥桨歌唱。歌声委婉动听,鄂君子很受感动,但就是听不懂他在唱些什么。于是鄂君子招来了一位翻译,让他将利船人的歌词翻译成楚国话这就是这首《越人歌》。

越国的语言比楚国语言更难懂。而且越国向来被认为是比楚国更蛮夷的村寨,楚国人这次第一次翻泽越国的诗词,此后楚国的音乐与文学深受这首歌词的影响,所以向戎说它是《楚辞》的源头,这没有错啊。而我指出了它的本来名字一《越人歌》。”

赵武一听,兴趣盎然,此时,楚国歌伎继续在船上,媚眼如丝的冲赵武吟唱着听不懂歌词的《越人歌》。赵武着急上火的问:“歌词是什么?”

子产逐字逐句的根据楚女的演唱翻许:“今夕何夕兮?摹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管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赵武心不在焉的追问:“接下来呢?”

子产笑着回答:“这首歌词说的是:情不自禁。当初,鄂君子听明白歌词的意思后,情不自禁立即走上前,拥抱了那位越国刮船人,并把绣花锦衣盖到那人身上。而楚国襄成君听完这个故事,也走上前去。向庄辛伸出了友好的双手一从此,人世间有了握手礼。”

赵武悠然神往:“我记得我加冠的时候,家族新成年的武士向我效忠。当时有个礼节:我把佩剑与铠甲赠给家族武士,而后将双手引芒位武士的双手当中。说!“今的安仓交给你驯似乎我晋国有这样类似的握手礼。”

庄辛最初弄的握手礼是单手握住对方的手,而襄成君听完这首歌词后(春秋小领主228章)。把双手放入庄辛的手中,回的是“双手相握礼”赵武说的就是后者。貌似这种礼节在晋国早有存在。至少在赵武举行加冠礼的时候,这种礼节已经很成熟了。

子产叹了口气,他看了向戎一眼。向戎露出深深的失望,他摇着头叹息。见赵武不知所以然,子产解释说:“武子,你的礼仪老师确实不怎么样,有些礼节,是需要在家族环境里进行十多年熏陶的,躲在深让老林里是教不出来的,比如这些礼节的由来

子产深吸了一口气,神色落寞的继续说:“从来,胜利者书写历史。换句话说,这世界的主角是胜利者,历史的记述是围着胜利者转的。其他人只不过是配角,如果他们不与主角发生交往与牵扯,那他们就是被历史忽视者。

国家导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一部《春秋》史,半部晋国史。

晋国是百年霸主,春秋历史的记述是围着晋国转的,如果我们这些小国,没有在以晋国为主导的事件中出现,那么在这段历史记述当中,我们这些小国就根本不存在。

风俗也是这样!文化也是这样当晋国称霸的时候,晋国的风俗就成了天底下最高雅的风俗,晋国的爱好就成了天底下大多数贵族的爱好。而当晋国失去霸业的时候。那么历史的大舞台上,主角就成了另外一个人,一个接替晋国霸主地位的人。”

赵武明白了,他轻轻的吐出一个,人的名字:“楚庄王。”

子产与向戎拼命点头,子产接着说:“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他取得霸主位置之后,许多楚国的风据就成了世界的强势流行。比如握手礼,也因此普及各国。因为刚才那首《越人歌》的原因。所以当人感觉到,需要把自己诚挚的交托出去的时候,就将双手置于对方的掌中,以此表示自己对对方的衷心倾慕。”

稍停,子产看了一眼楚国歌伎,这时,楚女已经唱完歌词,她扭身杨柳细腰走到赵武面前,伸出双手,将葱白的手指放在赵武的卓心。子产赶紧补克:“以及衷心爱慕

赵武尴尬的笑一笑,他牵起楚女的手,把楚女拉到身边,带着回忆的神情说:“我晋国似乎也有一首类似的诗,我记得好像叫《绸缪》(诗经唐风绸缪),歌词大约是: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瓒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速遁。子兮子兮,如此谨

何!

绸瓒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晋国原来叫唐国,后来改称晋,所以唐风就是“晋风”。春秋时代。“束薪”的意思是谈婚论嫁。这也是一首类似的倾慕衷肠的歌。

子产站起身来,睿智的诘问:“是在前?”

赵武以“绸瓒”歌间接回答了楚女的爱慕,子产在此纯粹出于打岔的心理,将赵武的意思引开,仿佛赵武吟唱的长短。这位楚女长的非常媚态,子产现在已经后悔将楚女赠给赵武。赵武是谁,天下第二人!一旦他被楚女诱惑,对楚国有了好感,那么在天下争霸中,只要赵武手稍稍一松,世界的格局将要为之变化。而郑国是邻楚国的国家,出于国家利益,子产容不得赵武对楚女唱《绸缪》。

赵武毕竟对贵族之间的小手腕不太精通,刚刚表达爱意的他也有点不好意思,子产岔开话题比较两首歌的优劣,赵武有点尴尬第转着眼珠。打算四处寻找别的话题,忽见岸边上军旗狂摇,似乎在招呼江心的船靠岸,赵武赶紧说:“似乎。是我们的援兵到了,嗯,国内有急事,命令战船靠岸。”

果然是国内的援兵到了,中行吴带来一个整编军,赵武的嫡长子赵成也带着部分家族护卫,以及首席家臣齐策赶至。中行吴首先对赵武行过下级军官的拜见礼,然后闪到一旁让出了位置,齐策领着赵成上前。低声说:“国内出现变故,恐怕主上要撤军回国了

赵武眉毛皱了一下,带着疑惑的神情问:“不可能啊,秦队见到我们,连面都不敢露;齐国丧失了三分之一的国土,怎么敢挑衅我们?至于国内诸卿,韩起怯懦,他与我赵氏是一条线上拴的两只蚂炸,怎么可能闹事?魏舒也就是刚刚回国,他哪有时间组织人手捣乱?”范鞍,晾他没这个胆子?中行吴与三荀,他们的家族军队不是来前线了吗,哪有兵力闹事?”

齐策低声提醒:“夫君薨了!”

周天王死了?!

他死后的庙号为灵王。

赵武想了想:“不对啊,我南下的时候他还活蹦乱跳的,另外,战胜楚国之后,我已经嘱。呐矛顺路回去的时候。向夫君献俘。魏舒没传来不幸的消怒。

赵武用很不恭敬的语言谈论周天王的死,齐策知道赵武的脾气,面前这位似乎最不在乎贵族威仪。所以他也没有计较,好在子产等人已经退开一段距离,中行吴也在稍远处,能听到赵武言论的都是自家人,于是齐策直接忽视了,他上前一步,低声解释:“我听说,天王嫡长子姬晋天性聪明,喜欢吹笙,能吹奏出如同凤凰欢鸣一般的乐曲,令人陶醉。姬泄心对他十分钟爱,立他为太子一据说太子吹的箫,能引来凤凰围绕他吹箫的台榭飞舞盘旋

“啊,弄玉吹箫。吹箫引凤?”赵武不由自主的说出这两个后世著名的成语,原来形容音乐美的让人受不了的两个形容词,说的是他生活的时代的那个太子爷。

可惜逝者已逝,赵武遗憾的是。此前他怎么没想到,过去听一听太子爷的演奏呢?

当然,赵武的身份级别不够。他真想去异太子爷的演奏,恐怕人家也不搭理他。

齐策继续介绍:“不久前,太子深夜吹箫,恰逢季节转换,夜里寒冷,使得太子感染了风寒,不幸去世,天王日夜思念,说梦到太子替自己这个父亲吹箫,引来凤凰让父亲骑乘,然后父子俩一起驾着凤凰飞上天。天王醒后。眼泪浸湿了枕头。

巫师对这个梦境解释说:恐怕太子想与父亲一同前往天庭。于是,天王绝食而死。”

赵武愣了一下:“这未免太儿戏了吧,巫师怎能说出这样带有精神暗示的话,实在该死。”

喘了口气,赵武又问:“那么。一向以来的规则是什么?我必须回国吗?。

齐策点头:“虽然天王死后,吊唁的事情是霸主君上的责任,按规矩当由霸主带领诸侯,吊唁逝去的先王。而后恭贺新王登基。元帅身为执政,不能不在国中主持这件事务。况且元帅出战在外,连君上(晋平公)的婚礼无人主持,以至于耽搁至今。秦国齐国送婚使都在国内等急了。如此种种,主上是非回国不可

赵武用手里的佩剑指着河对岸。神色里充满不甘心:“齐策,你看到了吗?河对岸就是楚王,我带领六个师南下迎击楚队,胜利之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楚国现在虚弱的像一头行将到毙的老狗,我只要轻轻加一把力气推一推,它就会轰然到下。

这是晋国百年难遇的机会,我们只要把握了这个时机,就会换来百年的安定,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放弃吗?你甘心吗?”

“不好吧?”齐策沉静的解释:“我听说主上回答楚国宣战词的时候。曾提过“尊王攘夷”我们打着“为王而战,的旗号,如今王死了。我们连回去吊唁都做不到,这怎么能行呢?”

赵武双手交握,心里很纠结:回不回,这是个问题。

按照春秋礼仪来说,他必须回。并主持王的葬礼,以此显示“天下第二人”的权势这件事似乎也只有他这位霸主国执政才能做到。

然而,楚国与晋国争霸百年。眼看这是难得的机会,可以一举打破百年僵局,彻底解决楚国的忧患”就这么撤军,不甘心啊。

走了几步路,赵武又在思索:反过来一想,留下来会有什么收获?楚国人从来不肯屈服,两百年前。被晋文公揍成那样,楚国都没有低下他们高傲的头颅,最终只是对晋县的霸权不予承认而已。他们躲在南方,假装不知道晋国称霸了,将晋国称霸这件事当作一个敏感词,彻底屏蔽与过滤,以此度过了几十年,直到楚庄王出来再度争霸。

那么,需要什么样的胜利才能迫使楚国人低头,才能迫使楚国人彻底承认晋国的霸权?

不容易啊!

赵武反复衡量,留下来,冒着巨大的非议留下来,如果不取得巨大的成功,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而这所谓的巨大胜利,该付出什么样的努力才能获得。

齐策又接着提醒:“此外,君上婚礼。以及少主(赵成)的婚礼也要举行,这些事都拖着,都在等待元帅回国主持,元帅不回,列国的送嫁使者滞留在国都新田城,长久下去。这也不是办法呀。”

赵武歇了口气,长久以来,他总是通过春秋人来了解这个社会;长久以来,处理春秋事务,他总是特别尊重春秋人的意见,但这次,他第一次没有对齐策言听计从:“先王已死,新王万岁!传令三军披麻,我们为先王戴孝;传令,以弗氏为使者。去吊唁灵王的过世;传令:以魏舒为聘婚使。主持君上的婚礼,”

齐策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他从没有想到赵武会坚决的拒绝他的建议。

这马上,齐策除了心里充满震惊外。又被一种骄傲的情绪所填充:多年了,我主终于成长起来了,他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以及自己的

好得很!()

第19章 领主大人对生活的思考(下)第245章 来一场城下第28章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下)第236章 “中华第一刀”出世第191章 我们必须纠缠第328章 如今这世界,晋人还怕谁第321章 撑死胆大的第21章 怎么像个搂钱的耙子(上)第18章 有关“赵武”的历史之谜(下)第125章 华丽词藻下的血腥第263章 且让我跳舞吧第203章 列国的福音第44章 当猛将遇到猛将杀手(下)第44章 当猛将遇到猛将杀手(下)第20章 急着出嫁的娇娇(下)第4章 煮出一锅好汤,难(上)第59章 断后的又是我第125章 华丽词藻下的血腥第84章 春秋人的英雄情结第263章 且让我跳舞吧第185章 一波三折第5章 一个春秋人给现代人的教育(全)第174章 魏氏的恐慌第169章 阳奉阴违第172章 屠杀进行时第226章 楚王好细腰第122章 一场史诗上的攻城战第266章 不给面子的宋国执政第302章 掏自家腰包第281章 战争的启动资金第94章 强按牛头去喝水第12章 吓死人不偿命(下)第325章 无耻的底线在哪里第170章 打你没商量第九十八 掌谁敢杀我第29章 吃亏还是占便宜(下)第21章 怎么像个搂钱的耙子(下)第240章 为黄金而战第6章 为了生活,努力发明(上)第166章 不该享受的待遇第156章 纯粹想找茬第171章 内乱再起第306章 所有人都不是旁观者第二百九十八 掌天下第一的龟式狩猎第159章 夕阳下的狂奔第172章 屠杀进行时第71章 来几个金发妹怎样?第300章 马匹话可不能当真第281章 战争的启动资金第26章 翻身奴隶……没有歌唱(下)第165章 就是要侮辱你第43章 绝世猛将的绝杀(下)第340章 如此一个妖人第147章 唯余马首是瞻第124章 任他十路来我只一路去第140章 早有准备的“被入侵”第295章 国都内的夺权企第99章 咱们拼命了第124章 任他十路来我只一路去第6章 为了生活,努力发明(上)第16章 军国主义国家不好混啊(上)第336章 借几根羽毛给我,如何?第8章 山寨“赵武”的初次路演第10章 “礼物”引起的惊恐第九十八 掌谁敢杀我第141章 肉多狼也多啊第249章 请容许我俘虏你第165章 就是要侮辱你第4章 煮出一锅好汤,难(上)第22章 这种事能催吗?(上)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中)第25章 一不小心成了暖被人(上)第121章 画蛇添足第21章 怎么像个搂钱的耙子(下)第320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第93章 小国寡民的挣扎第275章 那些闲着与忙着的第260章 化干戈为玉帛第223章 古典式对攻战第17章 “领主武装”的要求(下)第311章 似乎陷入一个悖论第107章 楚国人的组合拳第344章 我的衣带不太宽第76章 制造“春秋第一讨债高手”第242章 附庸国的士兵们第224章 魏氏的贵族风度第34章 两个女王的战争(下)第334章 咱给楚军再挖一坑第12章 吓死人不偿命(下)第28章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下)第6章 为了生活,努力发明(下)第11章 “回礼”太吓人(上)第292章 齐策的两面派第170章 打你没商量第312章 以卵击石的博野之主第316章 咱是内人第337章 绿色的楚国君主第69章 不知道该姓啥了第80章 超级大胡闹